搜索
热门
最新
全本
修真小说
军事历史
校园小说
玄幻小说
科幻小说
穿越小说
网游小说
轻小说
都市小说
《兴汉室》第三十八章 雪掩承庐
“柔则至于枉己,刚则至于违众枉己既不足以立事,而违众又不能有成。”王温子栗字说
夜深风雪骤,承明庐内烛火明。
“日子过得真快啊,回想数年前,我还受困于权臣之手,性命危殆,朝不保夕。”皇帝浅尝了一口温酒,背靠着凭几看向炭火“想不到那么快就天翻地覆,乃有今日。世人都说汉室得天不弃、祖宗有灵,乃得平息叛逆,有中兴之望。”
他说着转过头来看向荀攸,炭火的光芒将皇帝的脸照得火红,他的双眼发亮,像是藏着两块炽热的炭“可在我看来,什么天命、谶纬,都是虚的。秦先失人心,然后才失天下。我汉室历代仁政,虽有偏差,但人心未失,这便是能屡次中兴的根本,除此之外……”
皇帝伸手略扬了一下酒碗示意,荀攸忙捧着与之对饮,只听对方接着说道“荀君,我身边能有尔等大臣,助我操劳国事,还复中兴。”
“臣不敢。”荀攸不敢托大,谦让道“一切都是陛下雄才天纵,年纪轻轻,便有英主之姿。陛下如今并非天授,但依臣看,如何不是天赐圣明?”
“那就饮尽此碗吧。”皇帝轻笑一声,不再多说,吹散了酒面上的绿沫,与荀攸各自饮尽。
荀攸与皇帝的酒量都很好,但顾忌着明天的正日子,他不敢多喝,也劝皇帝不要贪杯“再过几个时辰便要大朝,陛下今晚还是少喝一些,以免误事。”
“我知道,就这一碗了。”皇帝口中说着,手上却已拿起酒勺舀出酒来,荀攸很有节制,只打算在今晚自斟自饮,所以一只陶壶里并未盛放多少酒。皇帝只给两人分别舀出半碗,陶壶便见底了。
皇帝晃了晃酒碗,看着酒面上漂浮的绿沫以及碗底的糟渣,伸手用筷箸夹起一块炙肉送入口中。一番细嚼慢咽过后,他便用筷尖指了指穆顺带来的菜肴,示意荀攸也跟着动筷,自己则轻声说道“这几日我常回顾前朝故事,也诏蔡公、杨公等人议论过历朝兴废,遍数我汉室四百年,为何屡盛屡衰……这也是前次殿试我问诸生何为民忧,何为民乐的缘故。”
荀攸夹了块炙肉慢慢咀嚼着,虽然不如刚做出来的好吃,但油香十足,耐人回味,他心中思索着皇帝的来意,简单的回答道“治为民乐,乱为民忧。”
“蔡公等人对我说,孝桓、孝灵以来,阉宦当权,祸乱朝纲,致使天下大乱,党锢之禁,更使贤士散落在野。”皇帝吃了一口后便不吃了,他将筷箸搁下,还剩最后一点的酒碗也没有去碰“我以为这话说的对,但不全对。本朝开创至今已有四百年,譬如一个人,越年长便越是有沉疴痼疾,朝廷历来的积弊有哪些、都在何处、该如何整顿,这些都是当前的要务。”
荀攸沉思了很久,方才抬起头对皇帝说道“朝廷确有积弊不少,如吏治、选举、财赋、豪右等等。此皆历代贤君穷究而未能根除者,陛下年富力强,一切都可以缓行慢施,从长计议。”
“我准备在大朝之后,再下一道诏书。”皇帝目光坚定的说道“命天下臣民畅所欲言,无论是否有谬误、是否有解决之道,皆可直言朝政之弊。二千石官吏以上及地方令、长必须有所进言,其中有切中时弊的,拿来我看,论其言授赏不等。”
这无异于是两全其美的法子,皇帝既能从中知道朝廷当下有多少需要革除的积弊,列出问题清单,然后一一对照解决;又能从臣民的奏疏中发掘人才,多少身处边缘地带的官员往往会因此直接简在帝心,进入到权力的中心。
“陛下求问时弊,有当年齐王纳谏之风采。”皇帝没有因年纪轻轻便平息叛乱而骄傲自满,更有一举扫平沉疴的魄力,不得不让荀攸由衷的赞叹。
皇帝目光深深的盯看着荀攸的眼睛,说道“荀君,从初平三年开始,我便与你共结君臣之义,这么多年,无论是诛李、征袁氏,你都站在我这一边。如今我欲力图革新,重开盛世,荀君可还愿意与我站在一起么?”
“陛下……”荀攸离席拜倒,惶恐的说道“陛下欲兴汉室,臣岂能不供牛马奔走?”
显然,皇帝对荀攸的这句话并不满意,他忽的厉声说道“当年奋义诛董,受困狱中仍谈笑自若的荀公达,如今安在?可还记得那时怒强臣窃命、忧国忧民之心吗?”
荀攸低头不语,当初谋划诛董,的确有一番忧国忧民的热血,如今身居高位,初衷虽未忘记,但也不知不觉掺杂了私心。
“我一直都是将你视为股肱心膂,”皇帝无奈的叹了口气,伸手将荀攸扶了起来,对他说道“这一次的纳谏,由你来收集整理,按事有轻重缓急,一一分出先后,条陈进上。我等再把要紧的事办了……你放心,我知道你在担忧什么,士乃朝廷的根基,根基不动,天下不乱。”
这仿佛是句分量十足的承诺,荀攸不敢轻信,却又不得不信,他看着皇帝诚挚的眼神,心里不禁动摇起来。皇帝有意打击豪强、限制世家,前者是荀攸有限度的赞成,后者则是一直持有异议,因为他的立场就在这里。
眼下听皇帝仍以士为重,可士能代表世家么?荀攸在脑子里飞快地想着,然后答应道“臣谨诺。”
“荀君以为刘备此人如何?”皇帝换了话题问道。
荀攸想到早上在前殿听到皇帝与刘备之间的一番问对,似乎想到了什么,脱口说道“刘备有雄才,能得众心,乃当世人杰。”
皇帝听到荀攸口中对刘备这样的评价不禁有些讶异,他追问道“能得众心,这要从何说起?”
“听闻此人在徐州时便深孚众望,太常陈公、太中大夫郑公等人皆称赞其仁德。徐州士民,如今也多思之。”荀攸对刘备不吝夸赞的说道。
或许是他这一番捧杀起到了作用,或许是皇帝目前并没有重用刘备的想法,在接下来皇帝并没有再往这个话题深入讨论,而是与荀攸接着敲定了许多细节,互相交换了彼此的想法。
一番深谈过后,君臣二人似乎比以往更亲近了不少,在不少方面都取得了共识,比如革除积弊势在必行,这其中打击不法豪强是不得回避的根本问题。
夜色渐深,窗外的风雪也开始停了,皇帝与荀攸将最后一口酒饮尽,与荀攸一前一后走到门外。
此时的天穹之上不知何时出现了一轮明月,照亮着深邃的夜空,承明庐外白雪如被毯,月空之下皎然一片。
皇帝吸了口冰凉的空气,亲热的抚着荀攸的肩,用着无限期望与勉励的语气说道“荀君,明日过后,还有一场盛世在等着你我君臣一同打造。你我君臣相得,千万要为后世之人做榜样啊!”九九中文
荀攸向皇帝深深的作揖拜倒。
当他起身看到皇帝离去的背影,忽然想到,这可能是皇帝最后一次与他交心了。
鞋履走在积雪之上发出嘎吱的声响,在寂静的宫道里清晰可闻,路边时不时有积雪滑落的簌簌声,每当一处传来动静,担当护卫的殿前虎贲郎许褚、卫士令马岱等人便紧张不已、警惕的张望着四周。
“陛下。”穆顺回头看了看跟在队伍后头的车驾,又担心的看了看黑黢黢的宫道,劝说道“这个时候了,还是早些回去吧。”
皇帝再度张望了一眼寂寥的夜色,觉得再无什么好看的,便从谏如流,停在原处。待穆顺将车驾唤来后,他一只脚踏入车内,头朝下看了穆顺一眼,吩咐道“去鸳鸾殿吧。”
当皇帝来到鸳鸾殿时伏寿早已熟睡,殿内只有几名宦者宫人轮流守夜,皇帝命穆顺免去了众人的大礼,顾自推开殿门,这种回家的感觉顿时让他紧绷的肩头一松。殿内的炭火已经将要燃尽,桌上的博山炉也不再吞吐着袅袅青烟,临窗的桌案上被外间透入的雪光照亮一片,有一柄画着兰草的团扇正摆在桌案的架子上。
在里间隔壁有一小块空间是侍寝宫人的憩息之地,为了随时照顾贵人半夜起居,每晚都会有亲近的采女在此值夜,她们多是会轮流守夜,值守时不得休息。而直到皇帝走近,那名值夜的采女这才被身边的动静惊醒。
“啊!”那采女在赵采女的瞪视下赶忙下榻归迎,她仿佛是才惊醒,脑子还没回过神,大晚上的居然还下意识的想要山呼“奴婢”
“噤声!”赵采女忙过去将对方的嘴捂住。
那采女的嘴巴被捂住,脸颊上的肉被挤出一点,她双目圆睁、满是惊讶,看起来倒有些娇憨。
皇帝借由身后微弱的灯光看清了这个年轻采女的脸,只见她峨眉淡扫、眼波流转含带风情,容貌不算娇艳,却多了几分俏丽。眉眼神色像是邻家未长成的少女,但身姿已然异于常人。
“你叫什么名字?”皇帝看到她这模样,脑海里忽然想起一个人。
赵采女这时已放开了对方,那采女灵动的眼睛转瞬低了下去,怯生生的说道“奴婢冯方女。”
冯方女低头的时候,插在发后的一根金镊子便露了出来。镊子是梳妆用具,用以拔除睫毛、白发,但跟梳子一样,起初也是梳头之用,后来逐渐变成插在头发上的一件首饰。
那根宝镊上嵌珠花,华丽非凡,皇帝看到这,仿佛是错觉一样,感觉冯方女平添了几分媚意。他下意识的说道“你头上这宝镊好看。”
“禀陛下,这是长公主当年清理宫中旧物,赐给贵人的,近日贵人又赐予了奴婢。”见皇帝并没有因她打瞌睡而动怒,冯方女胆子渐有些大了起来,她新得了此物,介绍时不免带有几分炫耀“这叫千金宝镊,是雒阳南宫里的。”
皇帝莞尔一笑,觉得对方有些意思,在以前他怎么就没有在伏寿宫中见到冯方女呢?殊不知伏寿担心冯方女性子跳脱,在皇帝面前会惹祸事,所以每次见皇帝都将冯方女打发远远的。
“是谁呀?”帷阁里的伏寿还是被惊醒了,她察觉到重帷之外隐约点起了灯火,于是问道。
“是我。”皇帝立即转过身往里面走去,提声说道。
身后穆顺、赵采女等人立即带着旁人退下了。
伏寿认出是皇帝的声音,又惊又喜的说道“陛下……”她试图从温暖的衾被里下来行礼,却被皇帝一把按住“这么晚了,快些歇息吧。”
皇帝自行脱下外衣,身上仅穿着一件单衣,很快钻入了棉被里。凉气立时涌入了被中,伏寿只感觉自己立时陷入了一个微微冰凉却又熟悉的怀抱。
“陛下怎么这么晚过来了?明日不是有正旦大朝么?”伏寿在微凉的怀抱里稍有些不适,疑惑道。
皇帝恍若不觉,仍紧抱着怀中人,一手下意识的抚摸着伏寿背后的头发“在宣室睡不着,见落了雪,便去承明庐与荀君说了会话。然后想起几年前的冬天,也是这般大的雪、也是正月,你在宴后温了汤给我……所以就想过来了……你可还记得?”
“这么久的事了,也难为陛下还记在心上。”伏寿顿时感觉身上暖暖的,末了,又觉得有些不对劲,微微抬起了头“陛下心情不好?”
“为什么这么说。”皇帝把下巴搁在伏寿的头顶,手掌轻拍着对方的背。
“陛下在大事前从不饮酒。”伏寿细嗅着对方身上的酒味,感受着背上轻轻的拍打,微微屈了屈膝,身子开始放松下来“而且陛下念旧,每想起从前心情就不会很好。”
皇帝轻轻笑了一下,低声道“我念旧?都说我苛察待下,屑于细故。”
“那是……”伏寿似乎想要解释,却被皇帝一手按住。
“好了,都这么久了。”
在黑暗中,伏寿仰着头,似乎能看到皇帝眼中的一点微光,听到皇帝略为可惜的说道
“人是会变的。”
武陵年少时
第三十七章 王也乘兴
第三十九章 荐璧朝觐
小说推荐
汉室可兴
将军乃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今雄踞青州,若能总揽英雄,招纳贤才,内修文事,外齐武备,谋取兖、豫,一统河南,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QQ群:263284075(二六三二八四零七五
长歌入汉关
连载
最新章:
第二百七十五章 贾文和计降段煨
汉室可兴
将军乃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今雄踞青州,若能总揽英雄,招纳贤才,内修文事,外齐武备,谋取兖、豫,一统河南,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QQ群:263284075(二六三二八四零七五
长歌行路难
连载
最新章:
第二百七十六章 刘玄德弘毅宽厚
汉当兴
“蜀之安乐公?还此间乐不思蜀”刘禅觉得与其被人当做战利品,到还不如趁着现在来得及,赶紧看住老爹刘备,免得他把大汉给带偏了呦
冼青竹
连载
最新章:
第六十章 天下未竟(大结局)
汉兴
徐世杨穿越到了一个陌生的时代 大周建兴年 历史上有过这么一个朝代 王朝末世,遍地胡腥 我辈该如何选择 小小坞堡堡主徐世杨紧握双拳 我要用我的双手,捍卫华夏衣冠 我要用我的双手,重振大汉之天声
硕鼠就是我
连载
最新章:
第497章春4
兴汉使命
科技进步,基因研究进入高速发展阶段,MK基因研究基地在比对唐代古尸与汉代古尸基因时发现:唐代古尸的基因发生了变异。为了探寻基因变异的真正原因,助理研究员刘正乘坐兴汉1号穿越时空,前往汉代。由于电磁风暴的突然爆发,时空机发生故障,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且看刘正在群英荟萃的架空三国里收赵云,战吕布,劝贾诩,
开先洞人
连载
最新章:
第1582章 轮回之路
明末之兴汉
退伍海军、船厂二代目鲁若麟带着阿拉伯王子定制的风帆战列舰回到明末。从朝鲜外的海岛起步,一点点的赚钱、发展自己的势力,解救苦难的大明百姓,建立一个崭新的以人为本的新王朝。灭后金、定中原、拓展海外领地,东瀛、朝鲜、草原、中南半岛…都将是华夏的领土,打造一个富足强盛、威临全球的新华夏。大航海时代将不再是欧
猪哥老腰
连载
最新章:
511.洪承畴出山(求订阅,求月票、推荐票,求收藏)
三国之蜀汉中兴
寒塘鸦影
连载
最新章:
第2214章 乌孙势力
兴汉之最强益州牧
成为新任益州牧刘焉二子刘诞。天下大乱,身为大汉宗室,当揽大厦将倾,清寰宇以安黎庶。吾要入蜀为牧,效高祖北伐中原,荡平群枭
三宝神
连载
最新章:
第05章 妙计
三国之蜀汉复兴
在蜀汉灭亡的前一天,刘寻穿越成了蜀汉的六皇子刘恂!面对大好河山,不愿成亡国奴怎么办?幸好,获诸葛遗计能立足,收遗臣新将复开疆,还有七位美女执掌的七色剑及剑阵护身,当然,剑的主人也是要收的。促进农耕、开科取士、提早四大发明、畅通中外商路…当山河破碎的时候,刘寻表示:狼烟起,江山北望,我愿守土复开疆!外
日出泉城
连载
最新章:
第390章威震四海盛世繁荣
返回首页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