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凶猛》第12章 翻蛤蟆

    张三先是横着滚动,旋即强制身体竖起,靠肚皮摩擦地面缓冲……
    慢慢的,再撑起双手,两脚次第倒爬,终于止住了落势。
    发现宝石老舅在山脚下摔的鼻青脸肿,兀自龇牙咧嘴的向上观望。
    张三半趄着山坡滑了下去,见宝石老舅额头左右对称的鼓起两个大包,嘴唇被磕破满嘴都是血。
    “没事儿吧?”张三真怕他摔出内伤。这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上哪给他叫救护车?
    “这都是毛毛雨,我当年学骑马摔的比这惨多了,眼睛都不带眨巴的。”
    得,还能吹牛比就是没事。
    棕熊没有跟着摔下来,它或许熟谙此地地形,知道这条路不好走,及时的刹车了。
    人肯定比不上皮糙肉厚的野兽,如果它也跌了下来,肯定不比两人的狼狈,说不定起身就能再战。
    可两人却有些山穷水尽的意思,一身伤加疲惫,满脸的倦色。
    这时,西北天的风口变了。
    两人都感受到了西北风的凛冽。
    之前大白天的不会这样冷。
    宝石老舅脸上多了几分忧色:“老三你知道不,下雪前天气都很暖和。但如果下雨夹雪,那就冷了。”
    张三望望天,发现乌盖凝重,风云变幻莫测。
    宝石老舅的话才刚落,脸颊就有什么东西在融化。
    张三摇摇头:“老舅,你可真是乌鸦嘴。”
    这里三面环山,两人也懒得辨别方位,只是朝缺口一面一瘸一拐的走去。
    镜头里,两道剪影在能看得到的凛冽风中踉跄,一个瘦的像刀螂,一个胖的膀大腰圆……
    “莫名想到了风雪夜归人。”
    “豹子头和鲁智深的既视感。”
    雨夹雪终于还是下了,好在登山服有一定防水效果,加上透气性不好,倒是能挨得住寒风。
    这一路上没有野猪也没有人熊,走了许久,加上天昏地暗视线极差,两人发觉迷路了!
    宝石老舅捶打腰背:“三张开外的男人就得接受逐渐老去的事实,想当年我连小便池的芳香球都能给呲碎,现在走个路腰酸背痛的。你说咱俩也是的,被一只畜生给溜了!人老精马老滑,兔子老了鹰难拿!那小畜生真是成精了。”
    张三也暗自心惊蜜狗子的狡猾,主要是一直没把它当回事,现在十分怀疑它是变异物种。都说再狡猾的狐狸也斗不过猎人,可蜜狗子都会玩计谋了!
    想想这一路的遭遇,竟然都是它挑拨的,说出去谁信呢?
    边走边吹牛,谈起蜜狗子、丧尸犬、棕熊、野猪的一系列操蛋事儿。
    宝石老舅长吁短叹自己体力赶不上年轻:“挣多少钱是多啊?这次回去踏踏实实找个营生过活吧。”
    “那倒是,现在卡里没个百多万的,那都不叫存款,叫余额。我手里的那点零花钱,连余额都算不上,只能叫手续费……”张三这会儿给宝石老舅交底了,用一种委婉方式告诉他,其实自己一穷二白。然后赶紧转移话题:“不过话说回来,慢慢大家都能明白一个道理。戴三百块的表和三百万的表,时间是一样的;喝三十块的酒和三千块的酒,呕吐是一样的;住三十平米的房和三百平米的房,孤独是一样的!”
    这就是说话的艺术了!
    如果他直接告诉宝石老舅自己是穷光蛋,宝石老舅说不定会很气:那你不早特么跟我说?
    可张三这样一说,宝石老舅心里就有了很大的转圜余地。
    而且,后面的话,让宝石老舅一愣,颇有点茅塞顿开的意思。
    “我就说嘛,三哥才脱险,我已经搬好小板凳坐等他灌鸡汤了……”
    “三哥净瞎说大实话!”
    “欠赞!”
    “这嗑是有故事的人才能唠出来的。”
    事实证明,说几句貌似逼格高的话,比在大山里冲锋陷阵收获的礼物多。
    有钱的刷手表、豪车、皇冠捧个钱场,没钱的刷幸运星、扎啤、蛋糕捧个人场,直播间热闹非凡。
    大家发现,三哥的直播间真的是金句频出,偏偏应情应景。如果没有一次次死里逃生,这些话就显得苍白;如果没有这些话,那些死里逃生就少了几分润色。
    而每次说完,大家都觉得意犹未尽,期待他的下一句。
    宝石老舅缓过神来,指了指张三笑而不语,两人之间没因此而发生龃龉,笑笑就都过去了。
    两人沿着山谷走出去很远,今天没有更多精力爬山,就这样随波逐流的走。
    不知多久,眼前出现一条河。
    黄粱岗河谷众多,湖泊星罗棋布。
    眼前这条只能算是溪流,深秋的水位只没过脚背,溪底的石头能露出水面。
    “山里的河流,大多汇入多布克尔河。咱们顺着这条小河走,备不住就能走出去。”宝石老舅说完若有所思,看看溪水中漂浮的落叶,忽然咧嘴笑了。“今天咱们有口福了。”
    而张三见多识广略一思忖就懂了。
    水友还以为他俩要抓鱼,两人果然在翻腾溪水里的石头。
    “这么浅的水,就算有鱼也不会大。凑一盘太难了。”
    “一看三哥和老舅的架势就知道他们是抓鱼摸虾的好手。”
    翻开一块平板状石头,张三眼疾手快一把掏去。
    将虎口略微松开,灰褐色的蛤蟆脑袋钻了出来,其余手指紧紧掐着蛤蟆腿,防止它逃脱。
    宝石老舅见状赶紧倒出来一个装奶皮子渣的塑料袋,冲洗干净后往里面灌水。
    张三解释道:“关外有几种蛤蟆,最名贵的是长白地区的哈什蚂,个头小,却是滋补珍品,味道最佳。我手里的蛤蟆,个头比哈什蚂大,是普通的林蛙。你们看它的肚子很圆吧?”
    说着,张三把蛤蟆翻过来,两根手指掐着它的腰,露出了黄色的肚皮来:“这种肚子大,黄色肚皮的是母蛤蟆,肚子里有没受精的卵和蛤蟆油。虽然叫蛤蟆油,却不是脂肪,而是输卵管。蛤蟆油多有营养?我觉得,要不是蛤蟆的数量比熊多,熊掌什么的根本没法和它比,哪怕只是普通的林蛙。蛤蟆油里有微量元素掰掰样样二十多种,粗蛋白占百分之五十以上,粗脂肪只有不到百分之五。你们知道,就算最普通的饭店,点一盘母蛤蟆至少也得五百块。”
    宝石老舅竖起大拇指:“我知道蛤蟆油滋补,却没你明白里面的道道,读书果然还是有用的。你说蛤蟆油没有熊掌珍贵,也不尽然。同样重量的蛤蟆油和熊掌比,未必就差到哪去。”
    两人这一通翻,蛤蟆真不少。
    母蛤蟆肚皮黄,肚子大。公蛤蟆肚皮雪白,各个拥有令人称羡的“公狗腰”,很好辨认。
    到了秋天,每次变天下雨,蛤蟆就会下山。它们会在落雪前全部下山,潜藏在河水溪水的淤泥或者石板下过冬。因为秋天遍地枯黄的落叶,枯叶表面干涩,下雨后能起到润滑的作用,也许这时下山它们不会受伤,毕竟长路漫漫。
    而秋天,也是吃蛤蟆的最佳时节!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