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里的大BOSS》第九十二章 观自在大手印

    一声急切的高叫声传来,丝丝金纹汇聚成巨大的掌印从天而降。
    磅礴的真气凝成一座虚幻的莲台,托着妙观直升十丈之高,妙观双手合十,俯身垂目,一串念珠散发着金紫光滑,在他的双掌周围旋转,发出嗡嗡之声。
    “喝。”
    “菩提一念,水月净天。”
    “惊神掌第五式,普渡众生。”
    普渡,意为广施法力,使众生遍得解脱。
    可妙观这一掌,带着极致的霸道。
    尊我佛者,即是同门。
    余者,唯有心神皈依才得解脱。
    这一掌,带着普渡众生的慈悲。
    这一掌,也带着‘净化’一切佛敌的决意。
    妙观虽然是在救宁菲,可也没有顾忌自己出手的禅意侵染宁菲的精神。
    佛门有四万八千法,同样也有佛剑一说。
    宁菲若不能驱除灵台中的禅意佛念,日后进入佛门也未可知。
    至于会不会走火入魔,困锁修为,妙观并不在意。
    少清剑派也不可能因为这点来找他的麻烦,行走江湖,总要碰到这样那样的变故,若是这点门槛都过不去,那所谓的真传也实在不堪。
    门派与门派之间的交好,只是在某些利益上的共同立场。
    彼此的弟子之间,还是有争斗的。
    妙观出手乃是为了救宁菲,所谓的禅意佛念侵染,只是附带的,从这一点看,妙观已经算是光明正大了。
    否则,他完全可以神不知鬼不觉的对宁菲下手。
    何是我嗤笑一声,剑指连挥,无数的灰白剑气炸开,以生灭轮转之道,化解着妙观的掌印。
    两人磅礴的真气交击,肆无忌惮的出手,顿时搅得方圆十丈飞沙走石,一道道强大的气浪冲击着四面八方。
    “好个狠辣的秃驴,千万年来,你们正道都是这么虚伪。”
    “师兄、师弟叫的无比亲热,可下手的时候比我们这些你们口中的魔崽子狠多了。”
    何是我身躯一摆,灰白之气凝成一条身躯巨大的冥蛇,蛇口张开,带着疯狂的毁灭、死寂向着高空中的妙观咬去。
    “你们普陀寺如今分为空、玄、德、妙四个辈分,空字辈的高僧现在还剩几个?”
    “那位珞珈罗汉是怎么一步步踩着自己的师兄弟成为主持的?”
    “还有,据我所知,普陀寺每一代的弟子都超过三百之数,武道强者寿元绵长,如今只不过是壮年的玄字辈高僧为什么都不足三十人?”
    “自相残杀的好啊”
    听着何是我毫不留情的嘲讽和抨击,妙观脸上大怒。
    “你这邪魔知道什么?诸位师叔祖他们都去”
    急切之间,他忍不住回话反驳,可刚说出一句,妙观心觉不对,立时就止住了话头。
    他抬手一点,一股真气顿时封闭了自己的声带。
    妙观脸上神色变幻,最终轻叹一声。
    无边的金纹从其身上绽放,巨大的掌印带着凛然神威盖向何是我的头顶。
    借着这个功夫,宁菲身上剑气纵横,斩断了自己同何是我的气机交缠,避开了两人的战场。
    少女在远处站定,身躯晃了晃,真气耗尽,又被生灭剑气抽取活力、生机,她的状况十分不好。
    宁菲吐了几口鲜血,苍白的小脸看上去有些柔弱。
    可眉宇间那股凛然逼人的英气、煞气却愈发的浓厚。
    “无情公子何是我,今日你若不死,一年之后我要亲手杀了你。”
    今日这一败,宁菲已经坦然接受。
    实际上,以她现在的年纪和刚入神变境不久的修为,能在何是我的手上坚持了这么久,已经非常难得了。
    “你脑中的禅意佛念,需要我出手驱除吗?”
    董平宛若一道幻影,突兀的出现在宁菲的身侧。
    这个重伤的少女皱了下眉,冷声道:“不必。”
    妙观并未对她下杀手,这些侵入她心神的禅意佛念,只是为了拖住她的修为进境,虽然麻烦,可并不是什么大危机。
    对此,宁菲没什么不满的。
    她知道,各门各派暗地里都有着极为残酷的竞争,拖慢她的修为进境,不仅能让普陀寺与她同辈的出色弟子能有时间赶上,甚至超过,也能侧面的影响她师傅无妄剑柳元的修行。
    一个需要常年闭关的强大剑客,一个需要心无旁骛的剑修,心里却要记挂着自己弟子会不会被禅意佛念引诱,投入佛门的怀抱?要记挂着自己弟子能不能斩破阻碍?
    所以,妙观对她出手,不仅仅是针对她。
    这里面涉及到普陀寺和少清剑派之间的合作、分歧,里面的原因非常复杂。
    宁菲不会当场翻脸,可也不会当做没有发生过。
    以后若有机会,她会向妙观讨回来的。
    董平目不转睛的望着战斗的妙观和何是我,脸上带着极大的赞叹。
    这两人,都是纯粹的人。
    纯粹的练武,纯粹的追求武道长生,纯粹的追求技向道的升华。
    略过之前的两记硬拼,随后这;两人一拳一脚都带着各自的心意。
    这是招式、武功意境、心志道理的比拼。
    相比起来,朱无视、古三通等都差远了。
    嘭。
    巨大的气浪爆炸开来,一股庞大的烟尘扩散。
    妙观一掌,击碎了方圆十丈的土地。
    丝丝金纹结成了一座虚幻的罗汉相,对着何是我镇压而去。
    董平在这一掌中,感到了极为熟悉。
    他心念一动,顿时想起了那残缺的普门净土。
    “水月止观,金刚罗汉,普门弥陀,观自在大手印。”
    如今的他,见识与从前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知晓了诸多天庭秘闻,对三十三天有了具体了解后,对于空间、位面、福地、洞天、世界等都有了更明确的认知。
    或许他的修为还不足,可见识却是足够的。
    他一眼就认出了妙观这一掌,乃是那残缺普门净土中蕴含的佛理。
    起码也是同源而出。
    他若有所思的呢喃道:“普陀寺传自普门尊者,而普门尊者乃是观自在大菩萨四大弟子之意,真玄大界与儒道佛魔妖神不清不楚的,实在是让人怀疑真玄大界上古时期,到底发生了什么?”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