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反派》正文 第275章临安血幕

    临安城是个很奇怪的地方,作为大宋王朝的临时国都,不但有其他地方难以比拟的繁华、财富、权势,也有其他地方难以拥有的争斗。
    在这里。
    无论是兄弟、朋友或者亲属,一旦遇到事关自身利益的事情,都可以把他们最最彻底的本性,给完全的暴露出来。
    利益面前。
    没有什么一直都是永恒的,就算是父子,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也会做出父子相残的翻脸事情。
    故临安城,是一座充满了希望,但同时也充满了杀戮的地方。
    在董天成南下离京后。
    临安城便处在了无限的杀戮当中。
    杀戮的,或许被杀戮的,都是小人物需要仰望的存在,也就是朝堂官员。董天成不在临安城的这段时日内,临安城每天都有人被抓,也每天都有人被杀。
    这些被杀的人当中,有些人是在百姓面前,被当众处斩的。而有些人,却是在悄无声息的角落里,莫名其妙的被人毒杀的。就如董天成命人毒杀镇南王赵都那样,悄无声息的死在了旁人的手段之下,而没有人知晓。
    也不是没有人知晓,而是不会有人知晓,就算知晓了,也有一个大义的,令人寻找不出任何借口的理由在等着他们,理由后面,藏着刀剑,当理由说不服这些人的时候,刀剑就会现身。
    旁的不说。
    就说近的。
    董天成在派人毒杀镇南王赵都之后,便给赵都寻了一个气急攻心的死法由头,滔天的权势之下,没有人敢对董天成给出的这个理由提出质疑,更何况这个死法,还得到了皇帝赵琪的认可。
    对于赵都而言,被毒杀的下场,很好,最起码保住了赵都的家人及赵都血脉的安全,不然赵都全家可就真要的人头落地了,这也是董天成派人毒杀赵都的理由。
    杀赵都。
    可救赵都之血脉家人。
    但同时,也会让更多的人,人头落地。
    因为董天成决定,利用赵都的死,给整个大宋来一场彻彻底底的兴大狱事件。
    大宋已经病入膏肓,要想救大宋于亡国的地步,必须得做出改革。而这个改革的步伐,就是兴大狱,将大宋国内,那些不干人事的地主豪强及贪官污吏,从头到尾的清扫一遍,之后把能干实事的干吏,安排到各地空缺的岗位上面。
    所以带兵回到临安城的董天成,面泛惆怅。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要因我而死。
    说来可笑。
    江湖人眼中的超级反派董天成,竟然成了大宋王朝的救命之人,而且只有董天成一个人知道这件事。
    高手寂寞,说的或许就是这个吧。
    “哎!”
    城门口。
    莫名感叹了一番的董天成,缓缓的领兵进城了。
    殊不知。
    董天成进城的同时,一封参董天成的折子,也恰到时机的出现在了皇帝赵琪的面前,这个参董天成的人,不是旁人,正是最近风头大起的徐云龙。
    董天成不在临安城的这段时日内,担任了锦衣卫千户的徐云龙,彻底的放飞了自己,在董天成及赵琪的合伙算计之下,开始展露獠牙,将之前很多看不顺眼的人,都统统的抓了起来,这里面,就包括贾似道一方人马。
    正所谓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
    出于报复的缘故,锦衣卫指挥使徐云龙将很多隶属于贾似道一方的官吏给抓到了大牢当中,严刑拷打之下,一封封所谓的罪状,便新鲜出炉了,继而就是这些人,人头落地画面的上演,这些被杀的人,临死前,又将很多人,给指了出来。
    这也是临安城腥风血雨的最根本原因。
    人。
    很是奇怪。
    当看到自己所依附的人,不在可以保证自己安全的时候,就会下意识的想要换个依附的对象,那些之前隶属于贾似道一方的官吏,见徐云龙残杀贾似道一方官员的手段,愈发的狠辣,而贾似道对此,却是一点办法也没有,就渐渐的疏远了贾似道。
    这一点。
    从朝廷的布局,就可以看出。
    锦衣卫千户徐云龙大杀特杀之下,很多人下意识的将赵琪当做了他们唯一依靠的对象,所以赵琪提出的很多建议,大部分官员都会认同的。
    这可是徐云龙上位之前,赵琪从没有遇到过的事情。
    鉴于此。
    赵琪就愈发的放纵了徐云龙。
    在赵琪心中,徐云龙就是他手里的一柄刀,一柄杀人无数的刀,这柄刀,很不错,真的很不错。
    或许是赵琪过于放纵徐云龙的缘故,徐云龙竟然将心思打到了董天成的身上,在董天成回临安城复命的时候,将一封参董天成的折子,摆在了赵琪的案头。
    这封折子。
    指出了董天成的数条大罪。
    第一条大罪,是董天成没有将镇南王赵都活着带入临安城。第二条大罪,董天成没有经过兵部允许,就对原镇南王赵都手下兵马进行改编,一部分就地遣散,一部分编入了地方治安军,被董天成一个心腹手下领着,镇守镇南城,另一部分兵力,与猛将兄一同调往了襄阳城和四川的钓鱼台城。第三条大罪,是董天成身为钦差,做出了有损皇家威仪的事情。第四条大罪,董天成在镇南城期间,收受原镇南王手下孝敬,大肆的分官……
    赵琪看完参董天成的折子后,皱着眉头,把手里的折子放下,问道“诸位爱卿,关于这封折子,你们以为如何处置啊?”
    赵琪的面前,除了有贾似道外,还有其他两个朝臣,其中一个朝臣,是徐云龙的人,这家伙为了钻营,竟然学着徐云龙当时的样子,认了徐云龙当干爹。
    这般场合之下,于情于理,都要出头,最好将董天成一下子至于死地,故在赵琪询问后,这个隶属于徐云龙的朝臣,开口道“皇上,臣以为董大人当严惩,皇家威仪,折损不得,另外董大人私调人马,等同于谋反。”
    贾似道瞅了瞅说话的朝臣,脸上泛过一丝不屑的神情,这个朝臣,真是一头蠢猪,董天成有那么好绊倒的吗?
    真要是那么容易绊倒,贾似道也不可能将他不喜爱的庶出小孙女,送给董天成当小妾。
    这个顺水的人情,必须的抓到手里。
    想到此,贾似道朝着赵琪,表示了不同意见,“陛下,臣以为不妥,镇南王在镇南城经营过年,心腹耳目众多,董大人又是单身赴会,不得已的情况下,只能使出……。”
    赵琪本没有杀董天成的意思,听闻了贾似道给出的理由后,故顺水推舟道“既然如此,那就罚董天成禁足一个月。”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