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门
最新
全本
修真小说
军事历史
校园小说
玄幻小说
科幻小说
穿越小说
网游小说
轻小说
都市小说
《贞观俗人》第859章 暂且记下
贞观七年,初冬。
河江。
泸江汇入盘龙江的河口,一块平坦的丛林山地上的寨子。秦琅率领的南路军,从锦江上游山地河谷,往西南斜穿,进入到了盘龙江的上游支流泸江河谷,然后沿河谷扫荡诸蛮村寨,一路往东南到了这片丛林山地之中。
秦琅看中的是此地地势平坦,尤其是接入盘龙江上下游,又可经泸江联通锦江,因此早早就定下在此设立河江州,驻军屯兵垦荒屯田之计。
在这片蛮荒山区里,要控制蛮夷的要点就是那些河谷孔道,而要控制这些孔道的要点,就是那些能联通数处的十字路口的河流交汇处。
风光独美的河江好似世外桃园一般,山清水美,与世隔绝。
既有布满山间的一块块梯田,同时又有刀耕火种的山坡旱稻种植,这片不大的丛林谷地里,生活着数个蛮族部落,各有传统,有和蛮精于山坡梯田整治耕种,也有句町蛮喜欢直接刀耕火种,还有些溪垌僚蛮子喜欢采矿冶炼,有些俚蛮则喜欢打猎捕鱼,相互井水不犯河水。
田间地头,看到的往往都是些妇人女子。
“为什么有人开梯田蓄水种稻,有人却烧山点种旱稻?”站在河江的寨中干栏吊楼上,看着外面的景象,许多中原来的将士们不解。
“其实与地理气候有关,你们也应当知道安南这边,与岭南两广那边的天气其实又大不相同了,这边雨季旱季明显,并没有如中原般明显的四季分明。当雨季来临时,会有持续的雨水降落,所以就算是山上,也是一样能够种稻子的,那些句町蛮或交州蛮种的山坡旱稻,就是直接放火烧一片山,然后拿根木棍在烧过的山坡上戳个洞,再往里面撒几粒稻种就行了,连土都不用盖。烧过的树木草灰能够为稻种提供养份,充足的雨季降水,又能保证他们所需的水份,甚至都不用怎么打理,等着稻谷成熟收获就行了。”
牛见虎惊的目瞪口呆,“还真有旱稻?刀耕火种?”
有人欣喜道,“那咱们把这稻种带回中原,尤其是关陇怎么样?”
“你傻啊,没听说这边能在山上种旱稻,是因为这里有那个雨季吗,关中本就缺少,你再往山上种稻,那能活?”牛见虎不屑道。
秦琅点头,“确实如此。”
又有人觉得不对。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和蛮却要搞梯田,那不是费力不讨好?”
“刀耕火种的山坡旱稻,虽然很神奇,但也只是这些蛮子长期培养出来的一种特殊稻种而已,这种稻种虽也有不少优势,但也有缺点,就是这种山稻其实产量不高。”
“而和蛮人喜欢搞梯田,其实也是源于他们以往从中原一路南迁来的习惯,毕竟从陇右到剑南再到云南再到这南中,很多地方可没有条件搞山地旱稻,既没那稻种,也没那天时气候,所以他们还是传统的水稻种植,只是一路南迁,好的平原地带,都早有人占据,他们只能迁入山区,甚至是住到山里山坡上,没有山谷平地,那就在山坡上建梯田。
代代传承,于是和蛮人拥有很精良的梯田水稻种植技术,尤其是在这边,雨水充足,更适合营建梯田种植,和蛮人种植的糯稻,更是口感绵糯好吃,还适合酿酒。
当然,更重要的是,梯田营建虽然比刀耕火种复杂辛苦,但收获也更高,刀耕火种的山稻,亩产不过石,可梯田里种的糯稻,产量甚至远高于中原的稻田产出。
换句话说,其实和蛮人掌握了先进的水稻梯田种植技术。
“不可能吧,和蛮还能比我们汉人更擅长耕种?”
“这有什么不可能的,他们毕竟也是世代农作,而且你们不要忘记,他们是个不断迁徙的部族,不断的学习和整合了其它部族的农耕技术,采纳众家所长,自然能更强,当然,这也与这边的天时气候有关。你若是到陇右关中去搞梯田水稻,那肯定是行不通的。”
牛见虎不服,“我记得三郎你在长安边上不就有挺多梯田的?”
“这也不假,可你看看我那些梯田在哪?都是在一些河边沟峪开垦整治的,离水源近,通过架设水车,修建沟渠引水灌溉,才能保证收益的。”
安南其实没有真正的雨季旱季,安南以南的林邑真腊扶南等地,才是真正的热带季风气候,有分明的雨季旱季,可安南毕竟也是邻近,所以气候也是比较接近的。
从入秋开始,到明年初夏,都是偏旱少雨的季节,而从夏到秋,则是雨水连绵的季节。
眼下这个冬季里,其实也正是征讨南蛮的好季节,因为天气凉爽,干旱少雨,利于行军,若是拖到雨季之时,虽然这边不像南边那样厉害,可气候也会变的既潮湿闷热,又雨水连绵,江河水满,那个时候行军打仗,对于中原战士来说,绝对是个恶梦。
尤其是在这种季节里,往往北方军队还容易爆发许多疫病。
在中原的五月,都有恶月的叫法,有饮雄黄酒等驱疫等传统,在安南,北人当然更难适应。
秦琅制订的战略计划,为何是分路线状进攻,然后设立点状屯堡,就是没想过一次性解决问题。
而是打通几条交通线,各个节点上建立堡垒要塞,然后还要屯田垦荒,驻兵训练,要适应这边的气候,并且准备长期镇守围剿平乱,不急于一时。
最终的目的,就是不满足于打服而已,而是要真正的进行直接的实际统治的。
对于秦琅这个计划,当然也还是有人提出过置疑的。
现在大军齐发,气候凉爽干旱,倒是挺好。
可万一到了明年雨季开始,大军撤退,留下来镇守的各要塞堡垒里的士兵,和那些迁移过来的随军家属,以及配军的囚犯、奴隶们,能够维持的了吗?
他们能不能真正适应那时恶劣的气候环境,尤其是瘟疫疾病,以及蛮子们的反攻呢?
秦琅还是认为可以一试,只要提前多做好充足的准备。
想要大军过一次,就让所有蛮子都臣服,这根本不现实也不可能,只能是自欺欺人。
不说其它的,这些深山老林里,就算把所有的蛮寨都拜访一遍,估计没有个几年时间都做不到的。
在那交通不便的山里,这山望着那山,看着不远,两座蛮寨似乎大声喊两句都能听到,可如果你真的要过去,那可能就得翻山越岭,甚至得左绕右绕,那些连绵的大山,深深的河谷,会让你苦不堪言,可能走上七八天都未必能过去。
这就是蛮地的现状。
秦琅他们虽分成三路大军,三路军又再分成左右两厢等,可也只能沿着主要的河流谷道前进,对于一些大寨用兵,但对于偏离主道上的其它蛮寨,就暂时鞭长莫及了。
这只能一步步来。
到目前为止,秦琅从高平堡出兵以来,到是进展还挺顺利,句町主力仓惶西逃,山里的句町蛮,以及一些其它部落蛮,都无法再有效抵抗唐军。
群龙无首,一片混乱。
秦琅沿着主要的孔道前进,前后击败威服了不少寨子,但身后还有更多的寨子连见都还没见到。
不过计划里一些主要的节点,倒都很顺利的拿下,并且已经都在开工建造。
河江,是秦琅所拟新拓七州之一,一个很重要的要点,这里将建成一座镇守要塞。
在此略做休整后,他们将留下部份辅兵、民夫们在此与一些召来的蛮子修要塞堡垒,然后带着战士沿盘龙江而上,直抵句町侬氏部的老巢。
只是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
河江要塞刚刚开始在打地基,连日行军赶路的将士们还很疲惫,结果从西南赶来一队轻骑,他们送来了李大亮的最新军报。
就在不久前,安南都护府爱州刺史张弼,率八千军追击句町蛮至侬人河畔,全军尽没。
八千兵马全军尽没,不是什么羁縻蛮州的协从蛮军,而是安南大都护府下的正规唐军,其中还包括了两千轻骑兵。
八千装备精良的唐军,甚至拥有两千轻骑,这在安南绝对是横着走的力量,可却在蛮地全军覆没了。
虽然这八千人战死前,也用鲜血和刀剑,带走了句町蛮与和蛮近两万人马,但这依然让秦琅等人震惊不已。
那个侬三娘又一次创造了奇迹,她带着两万句町青壮背水列阵,阻击唐军追击,结果不但没覆没,反而是把八千唐军给歼灭了。
和蛮部孟谷悮带来的八百蛮骑和八千青壮很关键,后面陆续赶来的两蛮部众,更是给了唐军最后一击。
可不应该啊。
牛见虎等人都一脸不可思议,他们都觉得蛮子就是蛮子,唐军就该一个打十个。
“猛虎也架不住群狼!”
秦琅细细复盘了这次战役,最后也不得不摇头,张弼之败,最关键还在于他轻敌冒进,之前追击七天七夜,把全军追的疲惫不堪,本来他后面还有上万的辅兵民夫等,可为了追敌,他把那些甩在身后几百里。
而本来应当保持距离相互策应的李大亮部,也被张弼甩的太远。
当然,若是当和蛮部出现夹击的时候,张弼能够果决放弃战斗,率军徐徐后撤,放过句町一马,那么他自己就算有所损伤,也不可能全军覆没。
他自认为能够敌过两蛮,最后却终究还是兵败军覆。
这一战,张弼打的也确实够猛,可犯的致命错误很多,当然,蛮子们能够在这种绝境下背水一战,绝地反击,也是出乎人意料的,估计换其它将领,当时也不会认为蛮子有机会赢,都认为自己能赢。
那个侬三娘真是处处出人意料啊。
当听说侬三娘的长子死在阵前时,牛见虎等人都拍手称快,秦琅却反而更理解了那个女人几分。
这一战,说到底不是上次句町入侵唐境的战斗,这次是他们逃亡路上的拼死之战,他们不拼命,就没命了,他们的家园没了,他们的父母妻儿也将没命,他们这是为生命而战,更为亲人而战,为族群而战。
那些人心中有太多怒火,当他们全部爆发出来的时候,很可怕,尤其是在一个拥有着无比惊人斗志和决心的统帅下时,更可怕。
李大亮在失去了张弼这员猛将,以及那八千精锐之后,虽然迅速率兵北上,但最终还是没能在八平城拦住南逃的两蛮。
双方在八平坝子上展开了一场大战,侬三娘白巾裹额,身披白袍,提着儿子的斩刀大马冲锋在前,和蛮大鬼主孟吴恪带着彪悍的和蛮战士联手而攻。
李大亮终究是远道而来,将士疲惫,尤其是失去了张弼那支大军后,李大亮手里也只不过几千兵马。
与蛮军血战一日,终究还是挡不住蛮子们那惊天的气势。
李大亮军折损三千,不得不退入八平城中,最后只能眼睁睁看着十余万蛮子扶老携幼,浩浩荡荡的从八平城下经过,蛮子从城下过了三天三夜。
李大亮虽也几次出城袭击,但最终都还是被侬三娘与孟吴悮击退,并没有什么战果。
“卫公,请下令发兵追击。”牛见虎诸将请令。
秦琅却只是将信放下,缓缓摇了摇头。
人都跑了,还追个什么?
两蛮冲过了八平城这道关后,往南就已经无人可拦了,他们一路向南,那边是和蛮的大本营,和蛮十几支部落,无数的蛮子,实力仍在。
李大亮现在是伤筋动骨,若不是有水师的一些兵马替他撑着,他都得担忧和蛮趁机顺西道江而下,直取交州了。
“既然仗都已经打完了,蛮子也跑了,那就暂时不要管他们了,先把这后面烂摊子收拾干净了再说。”
“在明年夏天雨季到来之前,我希望西抵南盘江,南抵西道江,往北直到右溪,东抵高平的这千里蛮地,尽皆征服。”
“那侬三娘和孟吴悮杀了我们八千将士兄弟,就这么算了?”
“不是算了,是暂时记下,总要还的。”秦琅握紧拳头,缓缓说道。
第858章 惨烈
第860章 待漏院里说秦琅
小说推荐
贞观有新人
一个“新人,悄然来到了大唐贞观四年的长安!张季,本打算在大唐做个悠闲的咸鱼,从此过上那种混吃等死的日子。可是…实力它不允许啊!好吧,那就只能展示真正的技术了.这个新人的到到来,给大唐带来了数不尽的“意外!这个新人的到来,让大唐不知不觉走向了另一个不同的盛世
园外狼
连载
最新章:
第445章 李二也想花钱啊!
贞观大闲人
大唐贞观,天下靖平,山河壮丽,独钟李氏。李靖北击突厥,太宗东征高丽,兵锋之盛,威服四海。待从头,重整旧山河。功臣画像前,李渊拨弹琵琶独怅然,凌烟楼阁上,李世民大醉翩翩舞春风。中国历史上最壮丽,最磅礴,最意气风发的年代里,长安古都外,一位粗衣陋衫的少年郎看着落日余晖里的皇城,露出了笑容
贼眉鼠眼
连载
最新章:
第九百六十五章 公道世间唯白发(大结局)
贞观卖纸人
问:穿越古代做什么生意最好。答:卖纸比较不错。苏曦睁开眼发现自己穿越到了贞观初年,并且穿越长安成为乞儿。本书就是开局乞丐,全靠卖纸起家。这书有个群,你们觉得好就加一下,953827071
只为了吃
连载
最新章:
四百一十章可以不要
贞观从拯救老爹开始
李二“据说你家老四救了你,还抓了颉利”唐俭:逆子!怎能打乱大军计划!李二“据报四郎捣鼓出了叫火药的东西,可以杀伤数百人”唐俭:逆子,如此造杀孽!长孙无垢“听弘文馆说,你家老四学究天人,教无可教”唐俭“逆子,不尊师重道”李二夫妇走后,唐俭笑逐颜开“真乃吾唐家麒麟儿”本书又名《大唐:我真不想当逆子》书友
一二三石头人
连载
最新章:
434、检阅开始!
贞观五行劫
炀帝穷兵隋鼎倾,群雄逐鹿终归李。玄武门变世民继,十六年后风云起 成王败寇漫相呼,何人执笔书败寇。休叹孤灯岁月短,万古正气尽可歌 写一部戏说的野史,述五段难解的情缘《贞观五行劫》共分五卷,前四卷独立成章,最后一卷群英齐聚〖第一卷水之卷《山花渐欲迷人眼:一无武技二无内力,一介山野小女子仅凭十分的天真行走
伊真
连载
最新章:
〖第四卷·木之卷〗《云山新雨盟》 第五章 数言片语化纷争
贞观首富
一个靠着嘴皮子活了二十多年的青年。一个为了钱,甘心实验品的男人,实验的意外让他穿过了时空,出现在贞观元年。落于秦岭,住在长安。他认为钱是万能的,没有什么事情是用钱无法做到的。他需要钱,他不想让前世悲剧再次发生。前有战国富商吕不韦,后又明朝首富沈万三,如今大唐贞观有一少年。姓魏,名玖,字无良
日兔十二
连载
最新章:
第五百三十六章 在赴战场
调教贞观
我只想在这个时代悠闲的活着!然而一不小心穿越到了贞观初年的王宁安,却是忙的不行,建书院,搞活经济,败外敌,还新建了大唐都城然后,和李二陛下一起打造出了一个盛世大唐
盛世天下
连载
最新章:
第二百六十七章 读书
贞观之志
一觉醒来图书管理员陈宇居然穿越到了初唐没有系统没有老爸却有着与上一世不同的抱负和理想。血战突厥科技大唐且看陈宇如何镇压一个时代开创一个崭新的大唐帝国
天下寒门
连载
最新章:
第一百零二章 抵达剑南 (求订阅 求月票)
贞观国祚
三省六部想去哪任职?本侯要新建一个衙门!什么衙门?大唐计划发展与改革委员会
因卿不定
连载
最新章:
第一百三十七章(感谢支持加更)
返回首页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