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门
最新
全本
修真小说
军事历史
校园小说
玄幻小说
科幻小说
穿越小说
网游小说
轻小说
都市小说
《贞观俗人》第854章 三番五次
秦琅的奏报送到长安,没有引起帝都半点波澜。
百万家的长安城越发热闹了,十月金秋,秋收过后,处处都在忙着举行乡饮酒礼,长安城里也多了许多前来游学和赶考的士子。秋高气爽,不冷不热,正好赶路前来。
大家关心的是今年秋收关中中原又是大丰,长安的大米都已经稳定在斗米二十钱了,小麦十五,而粟米才十二,这还是转运司说谷贱伤农,有意抬高今年的粮食收购价,否则就连关中这样的地方,都有可能跌到斗米二三钱。
迁入中书省衙内办公的政事堂,最近一直在忙着一件事情,外务。先是西域动荡大局已定,泥孰战后虽有些心不甘情不愿,但最终还是在长孙无忌的敦促劝说下,带着部众前往碎叶千泉山汗庭,并最终把西起葱岭,北至天山的疏勒、于阗、龟兹、焉耆还有东面的高昌,都交给了大唐,算是对大唐扶他为西突厥大汗的谢礼。
他离开时,把原本西突厥派驻在几国的吐屯发突厥贵族都带走了,从此不再对几国驻兵和征税,几国摆脱了西突厥人,不用在不断动荡内讧的西突厥人中间左右为难,饱受催残,自然十分高兴。
对于新来的大唐,他们很欢迎,就如同当年西突厥人从东方骑着大马,十万骑前来,赶走了之前压在他们头上的厌哒人时一样的欢迎。
泥孰去了碎叶川千泉山,长孙无忌也返回了长安,但大唐在天山以南地区留下了数镇兵马,合计驻军两万余,正日夜不停的沿丝路修建烽火台、驿站和商馆,各处咽喉要害之处,屯兵垦田,移民拓荒,一片忙碌。
同时唐朝也把原东突厥的阿史那欲谷、阿史那社尔还有铁勒的契苾何力等封为郡王,授小可汗,安插到了西域,他们带着本部族人马,名义上归属西突厥大汗泥孰,可实际上跟吐火罗叶护和可萨叶护一样,都是泥孰管不了的。
另一方面,皇帝把这三位已经尚了大唐长公主、县主的胡族郡王安插到了西域,却也是对漠北的新兴霸主薛延陀不动声色的阻击。
薛延陀当初跟契苾部一样是铁勒强族,后来反突厥,西反东投的,折腾不断,最终还是归附南面大唐挑了东突厥。东突厥一灭,薛延陀捡了个大便宜,很快尽占漠北之地,甚至想伸手到漠南来。
当西域肆叶护可汗狂妄时,大唐稍一挑动,夷男就率薛延陀大军西征,狠狠的教了肆叶护什么叫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
战后,夷男想要占领金山以西直到天山东北部地区不走。
只是李世民火眼金睛,当时政事堂上宰相们也不含糊,而秦琅、李靖、李绩这些名将无不向皇帝进奏,绝不能让薛延陀染指金山以西,所以后来李世民马上安排契苾何力、欲谷设、阿史那社尔三个带部众,堵在了金山以西一带。
又对原西突厥五咄陆部,和突骑施、处密等别部封赏,对夷男施压,最后再下旨让夷男撤军,同时给予了他封赏,另一面又让漠北的回纥诸部动作频频,让夷男后院不稳,这才最终不得不率部撤回了金山以东的漠北之地。
这里面的周旋谋划,十分精彩。
反正最终夷男回到漠北之后,很是愤怒,觉得自己从头到尾被大唐忽悠了,出了这么大力气,打败肆叶护的基本是他,结果最后愣是一点好处没占着,部众部众没吞到,名号名号没捞着,牛马牛马没抢到,啥好处都让大唐跟泥孰得了,自己白费力气一场空。
越想越气的夷男,先是点齐兵马,对着先前背后搞小动作的回纥几部就是一通猛打,打的他们慌忙求饶赔罪,最后大唐又跑出来拉架。
一事未完,一事又起。
西域没占到,教训自家反骨仔还让大唐拉偏架,最后李世民居然又把郁射社阿史那摸末,就是那个背弃祖宗,认了秦琼做爹,改叫了秦国忠的肥球,居然把那头猪封做了东突厥大可汗,并且还让他率突厥部落重返漠北故地。
要在漠北恢复汗庭。
这下可是狠狠的伤了夷男的心了。
三番五次啊。
漠北被薛延陀吞下去后,岂还有再吐出来的道理?你漠南不给,金山也不给,现在给回纥拉偏架也就算了,你他娘的现在还要让突厥人回漠北来?
什么意思?
当初合作的那点情谊算是彻底的没了。
虽然没有正式撕破脸皮,但大唐与薛延陀的关系也算是紧张起来。
秦国忠当了东突厥大汗,也还是大唐的郡王,同时也还是李世民的妹夫,他带着许多原本已经迁到长城一线的突厥人,开始往北走,准备越过大漠回到漠北。
夷男人狠话不多,既然大唐不给他面子,那他也不给天可汗面子了,直接点起了兵马,抢先越过了大漠,跑到漠南来准备伏击杨国忠的人马,将他们灭了,并乘机南下抢夺漠南地区,甚至准备直接在原东突厥的定襄汗庭也立个南庭,都想好了到时让儿子大度设来驻扎管理。
只是夷男虽然计算的周密,胆子也大,可此时铁勒也并不是铁板一块。
回纥部的菩萨虽然曾经拥戴夷男做铁勒人的大汗,一起反抗东突厥颉利可汗,但后来大唐对回纥诸部很是拉拢,又是册封又是赏赐的,频频暗示,薛延陀夷男能得到的,你们回纥的菩萨也一样可以。
他能当大汗,你也能当大汗。
突厥人有东西突厥两部,各立大汗,铁勒人为何就不能分成东西两部,双汗并立呢?
夷男虽猛,可年轻气盛,跟回纥首领菩萨这样的老家伙,向来不太对付,夷男虽称自己是铁勒人的可汗,但处处顾着薛延陀本部,其它诸部本就多有不满,大唐在后面这样不断的拱火,菩萨也就更不甘心受制于夷男。
上次夷男西征,菩萨在漠北搞事,夷男回来狠狠收拾了一番菩萨,打的他损失了不少人马,最后又赔偿了许多牛马羊驼,甚至把自己的一个可爱孙女都被迫嫁给了夷男做妾,这事老菩萨也是憋了一肚子火。
这次夷男率兵南下偷袭杨国忠,菩萨自称有病不能随召,派了自己儿子带领部众从征,另一面却马上就偷偷的派人去密报大唐。
夷男精心准备,结果杨国忠刚走到阴山白道,还没过阴山呢,就接到了皇帝派人加急送来的密信。
杨国忠吓出一身冷汗,当即就率部不过阴山了。
一面向代北和河套的唐军求援,一面急召李思摩、史大奈等诸酋率部来援。
并州大都督府长史李绩,夏州都督乔师望,代州都督张俭等引兵来援。李绩艺高人胆大,不满足于防守阴山以南,提出主动出击,将计就计。
李世绩让杨国忠继续大举旗号,假装不知薛延陀计,在阴山白道一带搞的动静很大,做出即将北上的态势。
而他却引乔师望、和张俭二将秘密集结边军一万二千精骑,轻骑悄然北上。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薛延陀还在悄悄埋伏,准备干翻杨国忠,结果却不知道自己以为机密的埋伏,早就被回纥人密报给了大唐。
于是在一个浓雾迷漫的早晨,李世绩的一万二千人马,悄悄的迂回绕路摸到了薛延陀人身边,好在夷男也是个猛人,薛延陀诸部近年连年征战,很是警觉。
在外围便被发现,未能靠近夷男大营,在距离其约二十里的地方,跟一支薛延陀军交战。
激战半天,斩两千余级,俘三千余骑。
虽然胜利,不过偷袭计划也因此失败,夷男引大军来围,李绩从容后撤,退回阴山以南。
双方隔着阴山对峙半月,最后夷男见无机可乘,只得恨恨引兵退回并北,但夷男却并没有把所有军队撤走,而是派了几个兄弟率领部份部众留守漠南,与杨国忠和唐军以阴山为界,拒不肯把这些地盘交还大唐。
事情越搞越僵。
长安城里有股子呼声越来越响,那就是发兵越过阴山,甚至杀到漠北,灭了夷男。只是相比起民间的强烈战意,不论是政事堂还是甘露殿,宰相和皇帝都还很平静。
打仗,这个时候大唐可以打,但跑到漠南甚至漠北去打,不值当,尤其是眼下夷男虽跋扈,但也确实有本钱,他麾下有可战精锐二十万骑,虽然薛延陀没有当初突厥那么强的骑兵,薛延陀人却擅长打铁,他们拥有不弱的制甲能力,不仅有皮甲还有铁甲,所以薛延陀有一支很特别的引以为傲的骑马铁甲步兵,机动迅速,擅射,而且防御力强。
夷男也正是凭着这快马、铁甲和利箭,把漠北诸部都压的死死的。
朝廷未必会怕他们,但不值得打,风险也收益不成正比,政事堂宰相们多数意见,都是让突厥人在漠南与薛延陀人争斗,然后联合漠北的回纥人,最好是再拉上奚、契、習等东北诸部,跟薛延陀人玩。
大唐只要在后面摇旗呐喊就行,坐山观虎斗。
反正只要战火没烧到大唐边境上,暂时就可以淡定从容。
李世民对此倒也支持,远征薛延陀,耗费太大,风险也高,打赢了也没什么,可万一打败了,那可就不得了,李世民也不愿意冒这样的险。
于是乎,现在政事堂每天都在忙着跟薛延陀斗智斗勇,双方都保持着克制,各种你来我往,嘴炮打的凶,文章发的快,但光摆阵势没真干,连杨国忠这个东突厥大汗,现在也不得不暂留白道,以黑城为临时汗庭,搞的李思摩这个东突厥南面小可汗处境很尴尬。
另一边,高句丽人虽然大致被大唐按住了,可也还时不时三天两头的来找些麻烦,总是叫屈喊冤,甚至辽河边境上也总不太平。
政事堂宰相们既要安抚在碎叶千泉山闷闷不乐的西突厥泥孰大汗,又要忙着跟漠北的薛延陀夷男大汗斗智斗勇,这边还得不时的安抚下虚张声势的高句丽人。
这时候,还真没有谁有精力去关注在那天之南的一点蛮部作乱,什么十万二十万,千里百是的,都没人太在意,再怎么折腾,一群南蛮子也掀不起什么浪花来,或者说,大家对于在岭南那边负责的秦琅和李大亮,都十分信任,相信再大的乱子,他们都能压的住,所以也就懒得太费心那边了。
政事堂收到最新奏报后,也只是在奏折外面贴了张黄票,上面的票拟也是极其简单,就差只写个知道了三字了,然后就这样经银台司转呈皇帝。
翰林院的学士们帮皇帝整理奏章的时候,看过之后,也只是将其归入无甚轻重之列,奏事的时候,大学士岑文本把关于漠北薛延陀部最新局势等一些紧要奏章呈到皇帝面前,然后口头简单汇报了下一些其它事务。
关于秦琅所奏岭南讨蛮一事,只是一句带过,句町蛮大败,其女酋率众逃入西南和蛮部,李大亮率交州军继续追击,秦琅正引兵横扫句町老巢,战情一如继往的大好。
李世民嗯了一声。
停下手头的朱笔,抬起头来。
岑文本立即停止奏报,等待皇帝指示。
可皇帝沉吟半晌,最后却只是点了点头,然后道,“继续!”
过了几天。
岑文本奏事的时候,又是口头顺带奏报秦琅平蛮进展,前后于句町故地设置七州之地,擒俘叛蛮十五万余众······
李世民有些惊讶的道,“捉了这么多蛮子?”
对于秦琅于句町蛮之地所设立的那七个州,李世民也都点头表示许可,句町之地划设七州,其中一州归云南道,两州归广西道,一州归黔中道,剩下三州归入广南道。
走到一边书架前,取出一副地图,李世民在上面手指划动,比划着秦琅的平蛮进军路线,还有这新设的七州之地。
皇孙李象封地句町州,便是在安南道的西北角上。
“既然句町已经打下来了,回头让东宫安排些人,前往句町着手筹建句町都督府和敦煌郡王府,先派人代象儿经营管理着,待其冠礼后前往就藩镇守。”
第853章 扫穴
第855章 姜还是老的辣
小说推荐
贞观有新人
一个“新人,悄然来到了大唐贞观四年的长安!张季,本打算在大唐做个悠闲的咸鱼,从此过上那种混吃等死的日子。可是…实力它不允许啊!好吧,那就只能展示真正的技术了.这个新人的到到来,给大唐带来了数不尽的“意外!这个新人的到来,让大唐不知不觉走向了另一个不同的盛世
园外狼
连载
最新章:
第445章 李二也想花钱啊!
贞观大闲人
大唐贞观,天下靖平,山河壮丽,独钟李氏。李靖北击突厥,太宗东征高丽,兵锋之盛,威服四海。待从头,重整旧山河。功臣画像前,李渊拨弹琵琶独怅然,凌烟楼阁上,李世民大醉翩翩舞春风。中国历史上最壮丽,最磅礴,最意气风发的年代里,长安古都外,一位粗衣陋衫的少年郎看着落日余晖里的皇城,露出了笑容
贼眉鼠眼
连载
最新章:
第九百六十五章 公道世间唯白发(大结局)
贞观卖纸人
问:穿越古代做什么生意最好。答:卖纸比较不错。苏曦睁开眼发现自己穿越到了贞观初年,并且穿越长安成为乞儿。本书就是开局乞丐,全靠卖纸起家。这书有个群,你们觉得好就加一下,953827071
只为了吃
连载
最新章:
四百一十章可以不要
贞观从拯救老爹开始
李二“据说你家老四救了你,还抓了颉利”唐俭:逆子!怎能打乱大军计划!李二“据报四郎捣鼓出了叫火药的东西,可以杀伤数百人”唐俭:逆子,如此造杀孽!长孙无垢“听弘文馆说,你家老四学究天人,教无可教”唐俭“逆子,不尊师重道”李二夫妇走后,唐俭笑逐颜开“真乃吾唐家麒麟儿”本书又名《大唐:我真不想当逆子》书友
一二三石头人
连载
最新章:
434、检阅开始!
贞观五行劫
炀帝穷兵隋鼎倾,群雄逐鹿终归李。玄武门变世民继,十六年后风云起 成王败寇漫相呼,何人执笔书败寇。休叹孤灯岁月短,万古正气尽可歌 写一部戏说的野史,述五段难解的情缘《贞观五行劫》共分五卷,前四卷独立成章,最后一卷群英齐聚〖第一卷水之卷《山花渐欲迷人眼:一无武技二无内力,一介山野小女子仅凭十分的天真行走
伊真
连载
最新章:
〖第四卷·木之卷〗《云山新雨盟》 第五章 数言片语化纷争
贞观首富
一个靠着嘴皮子活了二十多年的青年。一个为了钱,甘心实验品的男人,实验的意外让他穿过了时空,出现在贞观元年。落于秦岭,住在长安。他认为钱是万能的,没有什么事情是用钱无法做到的。他需要钱,他不想让前世悲剧再次发生。前有战国富商吕不韦,后又明朝首富沈万三,如今大唐贞观有一少年。姓魏,名玖,字无良
日兔十二
连载
最新章:
第五百三十六章 在赴战场
调教贞观
我只想在这个时代悠闲的活着!然而一不小心穿越到了贞观初年的王宁安,却是忙的不行,建书院,搞活经济,败外敌,还新建了大唐都城然后,和李二陛下一起打造出了一个盛世大唐
盛世天下
连载
最新章:
第二百六十七章 读书
贞观之志
一觉醒来图书管理员陈宇居然穿越到了初唐没有系统没有老爸却有着与上一世不同的抱负和理想。血战突厥科技大唐且看陈宇如何镇压一个时代开创一个崭新的大唐帝国
天下寒门
连载
最新章:
第一百零二章 抵达剑南 (求订阅 求月票)
贞观国祚
三省六部想去哪任职?本侯要新建一个衙门!什么衙门?大唐计划发展与改革委员会
因卿不定
连载
最新章:
第一百三十七章(感谢支持加更)
返回首页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