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明之秦王》第七十七章 小城故事

    一进入小镇,朱樉的怒气再次上涌。他来到一个站立在街道边的士兵面前,开口说道。
    “将你的上官叫来。”
    “遵命,王爷。”
    士兵因为穿着甲胄,朱樉阻止他下跪行礼。
    “快点。”
    士兵听后,飞快跑起来。
    巴雅尔在一旁静静看着。
    朱樉不是急于见郡主吗?
    怎么在这里停下来,虽然士兵比郡主重要,可现在又不是争取军心的时候。
    就在巴雅尔猜测,朱樉审视四周时。转角处,很快就出现了七八名高大魁梧的带甲武士,向着朱樉奔跑过来。
    “亲军骑兵第一卫百户,董飞拜见王爷。”
    “拜见王爷。”
    身后几人,正是董飞的手下什长,董家兄弟。
    董飞他们能来武当,主要还是因为赵敏求速度的原因。
    救速度,步兵肯定不行。哪怕是山区地方,骑兵因为有马匹代步,士兵的体力和战斗力,非步兵靠两条腿可以相提并论。
    “骑兵第一卫,这是怎么回事?”
    朱樉疑问,什么时候冒出骑兵卫自己不知道。虽然心中有所猜想,可毕竟没有亲见。
    “回王爷,当初王爷招募的五万亲兵,如今全是按照骑兵编制。”
    朱樉听了,内心摇头。也不知道是谁做的决定,全部按照骑兵来训练编制,不需要战马吗?
    “你们这次一共来了多少人,都在什么地方。”
    关于人数,董飞自然清楚。这与诸葛正雄搞出来的军队建制有关。
    骑兵卫也和其他卫所一样,近六千人的编制。
    设有正副两名指挥使,四名千户,数位百户。
    千户,顾名思义指挥管理一千名骑兵。而百户也和千户一样。
    除去四千人,剩下的两千多人,全部归于指挥使指挥管理。
    骑兵指挥使,正副指挥都兼任骑兵卫千户。
    诸葛正雄设计改变的这一套体系很复杂。不能丢掉明朝卫所制度的基础上。又要兼顾朱樉发布的二十级仿秦朝军功制度。
    如果不是体制内的人,要想搞明白很困难。
    如朱樉,他也是迷糊。不过让他欣慰的是,自己面前的士兵都非常精神,甚至有点兴奋。
    莫非是见着本大王激动闹得?
    董飞回道:“王爷,这次从西安来了两个骑兵卫,一万两千人。除了我们第一骑兵卫负责保护王妃,所有骑兵都在山下等待命令。”
    “等待命令?本王没有命令。让他们都撤回来,准备回西安。”
    董飞听了朱樉这样说,以为朱樉不明白问题的原因。
    “王爷,王妃通告过全军。说武当派弟子罔顾名门正道。多行不义之事,要武当派门主,接受审判。”
    “什么意思?”
    朱樉没听明白怎么回事。
    董飞继续:“就是要武当派承认,自己不是正道。”
    不是正道就是旁门左道,歪门邪道。赵敏这不是强人所难吗?
    朱樉摇头:“这不是胡闹嘛!”
    “让你们等待的命令,是等待进攻武当派的命令?”
    朱樉似乎懂了,赵敏这是为了对付武当,找的一个借口。虽然非常牵强,可这有总比没有强。
    “是的,王爷。官府正在调查,再有两日便会有结果。如果调查属实,真有武当弟子为非作歹,祸害百姓。那么武当派就是叛逆,是匪类……”
    朱樉连忙打断董飞,怎么成了叛逆,成了祸害。你们反而兴奋起来了?
    冷着脸,朱樉问道:“是谁教你们,天下出了叛逆还如此高兴的。”
    董飞愣了,他连忙再次跪地不起。
    “王爷恕罪。”
    士兵们兴奋的罪魁祸首,就是朱樉。但是,董飞可不敢这样说。
    原因自然是二十级军功制度。
    因为一旦定罪叛逆!那么剿匪便会如斩杀外敌一样,是军功。
    董飞有文化,有思想。这在董飞看来,这个军功制度有很大漏洞。
    虽然有文官会介入,也是文官定义。可是难免会出现为了军功,文武勾结起来,行不法,违搞规陷害之举。
    当然,这是董飞自己的想法。他没说,也没有与上级汇报。
    世界上聪明人不少,他不相信没人看不到问题所在。
    可是,大佬们都置若罔闻,想必是有原因的。董飞之所以想回乡,就是想就这个问题,请教自己的父亲。
    “算了,以后注意就是。罪犯虽然犯了错,如果不是罪该万死,我们也应该给他一个机会重新做人。”
    朱樉的话,让他周围的人目瞪口呆,不可置信。
    “原谅犯人?”
    开什么玩笑,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大明还不成了罪犯的天堂了?
    朱樉这样说,可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大明人口,注定了会地广人稀的结局。
    何不行后世英伦风?
    流放之地,罪犯天堂。最后成了“世界警察”到处指手画脚,你能相信?
    朱樉的打算很明确,他要将大明的犯人,除了罪无可赦之人。都组织起来,像奴隶军一样。
    当然不是让他们真当奴隶,衣食无忧自不在话下。朱樉除了让他们衣食无忧以外,社会地位却是不会给,如奴隶一样。
    原本汉族人口就少,自己人杀自己人,怎么能增长加快?流放千里,甚至万里。岂不两全其美?
    “好,很好,都非常好。”
    朱樉气急而笑。
    “你马上去通知指挥使,让他们将兵马都给我撤回来。”
    朱樉一指董飞,董飞连忙起身迅速飞奔。
    他真怕跑慢了,朱樉拿他开刀。
    董百户走了,朱樉的问题就只能转到面前的几位什长身上。
    “这里的百姓怎么一个不见?他们都去哪儿了?”
    朱樉进入小镇停留的原因,正是因为他没有见到一个普通人。
    他发怒,是他认定,军队扰民。
    “回王爷,百姓们都在家里。”
    一个董飞的兄弟,回答朱樉。
    “家里,是谁下的命令不准百姓出家门?你们知不知道,这会让百姓们怎么看咱们?”
    朱樉气就气在,我要打造人民子弟兵形象。你们尽然给我唱反调,反其道而行。
    “不是,王爷,没有谁下令强制百姓。是百姓们自己不出家门。”
    董氏兄弟,乃至西北百姓都知道。朱樉这个秦王,可是爱民如子。
    西北军,根本不敢如其他地区的一些**们,敢扰民。
    针对百姓的军法虽然严厉,只有死。可是士兵们,都从心里接受。
    因为他们都是来自百姓家里。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