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天子》第八百四十章 公然决裂

    陛下的诏书下得很容易,可真要去实施,又谈何容易。
    盖延暗叹口气,环视在场诸将,问道“诸位将军以为如何”
    在场的众人谁都没有接话。
    天子下诏,让己方采用围魏救赵的战术,可是其中的风险太大,但他们又不能说天子的诏书不对。
    就在众将沉默不语的时候,庞萌突然开口问道“大将军,陛下只送来这一份诏书”
    盖延被庞萌突如其来的一句话给问愣住了,下意识地说道“是啊只有这一份诏书”
    难道陛下还派人送来了密诏不成
    庞萌眉头紧锁地问道“陛下没有给末将送来诏书”
    上次,他可是给陛下送去了大量的金银珠宝,还有那么多的美人,陛下传书东征军,没有理由不提及此事,也没有理由不给自己下诏啊听闻他的话,盖延鼻子都快气歪了,这种话,庞萌已经不是在自己面前说起一次两次了,每次见面,他都要问一句天子有没有给他下诏。
    自己是东征军的主将,天子诏书不传给自己,还能越过自己,直接传给庞萌吗
    这简直是笑话。
    大战在即,局势如此紧张,庞萌不想着如何作战破敌,心里光瞎捉摸这些有的没的。
    盖延没好气地说道“没有。”
    “陛下真的没有给末将下诏”
    “我已经说了,没有”
    庞萌的脸色阴沉下来,怒视着盖延,说道“大将军能否把诏书让末将一看”
    盖延强压怒火,还是把诏书递给了庞萌。
    后者接过来,定睛细看。
    诏书的开头是,制诏虎牙大将军延。
    庞萌是平狄将军,在东征军里,除了盖延就属他了,正常情况下,刘秀的诏书应该写成制诏虎牙大将军延、平狄将军萌,不过也不知道是不是刘秀疏忽了,只写了盖延,而未写庞萌。
    看罢诏书,庞萌的脸色越发难看,他将诏书递还给盖延,转身回到自己的位置,低垂着头,一声未吭。
    按理说,自己把从刘永行宫里缴获的大量金银珠宝以及美女都送到洛阳,天子是应该下诏表彰自己的功绩。
    可现在,天子表彰的诏书非但一直没来,就连给东征军的诏书里,也只提盖延,却不提自己。
    之所以会这样,只有一种可能,有人向天子进献谗言,说了自己的坏话。
    而能干出这种事的人,恐怕也只有一个了,就是自己面前的这位虎牙大将军盖延。
    一直以来,庞萌都是很受刘秀喜爱的,刘秀当众赞赏庞萌,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以庞萌的能力和功绩,飞黄腾达,指日可待。
    原本他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可是现在,他感觉事情有变。
    他认准了盖延是妒贤嫉能,生怕自己的地位会超越他,在天子面前屡次进谏谗言,构陷自己,这才导致天子对自己生出不满的情绪,既不给自己下诏,也不在东征军的诏书里提及自己的名字。
    庞萌这个人,其实哪都挺好,就是心思太过敏感,遇到点事情,心里总是七上八下,疑神疑鬼,说白了,就是心胸太小,缺乏大将该有的度量。
    盖延白了庞萌一眼,也没有再多说什么,他转目看向其他诸将,问道“诸位将军都认为陛下的围魏救赵战术可行吗”
    一名将领清了清喉咙,说道“大将军,围魏救赵之战术,恐怕不可行”
    盖延问道“为何”
    那名将领皱着眉头说道“东海郡乃董宪的老巢,董宪势力,早已根深蒂固,我军贸然深入,变数太多。
    另,东海郡乃隔绝我大汉和张步的屏障之地,张步绝不会让东海有失,我军若深入东海,弄不好,董宪还没率军回救,张步已先派军增援,到那时,我军将会陷入到被董宪军和张步军两面夹击的境地,有全军覆没之危”
    他的这番话,说进众将的心坎里,他们也认为贸然深入东海,太过冒险,董宪和张步早已达成结盟,而且东海之后,就是张步的势力范围,东海郡于张步而言,就是天然屏障,张步能让自己的天然屏障有失吗
    在场众将纷纷点头,附和道“没错以当前之局势,我军绝不能贸然深入东海”
    “还望大将军明断”
    一直沉默不语的庞萌,环视一眼在场诸将,朗声说道“陛下已经下诏,要我东征军奉诏行事,你们现在可是要抗旨不遵”
    刚才说话的那名将领皱着眉头说道“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这话难道庞将军没听过”
    本来就心情不佳的庞萌,一听这话,勃然大怒,气道“陛下乃用兵之奇才,战不胜,攻必克,难道陛下之才,还不如汝等
    你们能想到的凶险,难道陛下会想不到”
    庞萌这么说,就等于是拿着天子强压众人,这自然激起众人不满的心理。
    一名将官意味深长地说道“之所以会有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这句话,是因为天子远在千里之外,根本不了解战场的局势,即便了解一些,也是过时的情报,所以,天子的授命,往往是不合时宜。”
    “所以,你们是认定了陛下的围魏救赵不可行,你们要集体抗旨不遵
    认为法不责众”
    庞萌气恼地质问道。
    在场众人面面相觑,皆垂下头,都不说话了。
    没有谁可以做到未卜先知,围魏救赵的战术只要还没有实际去执行,就没人能知道这个策略是会失败还是会成功。
    现在人们唯一能判断出来的是,这个策略风险太大,一旦张步举重兵来援东海,己方的十万将军,很可能要被困死在东海郡的腹地。
    盖延眉头紧锁,思前想后,斟酌再三,他也认为刘秀的围魏救赵不太可行,他不能拿着十万将士的性命去做这一场豪赌。
    他深吸口气,说道“当前,董宪军虽众,但兰陵之城防,也不是那么容易被攻破的,我军与贲休军里应外合,未必不能攻破二十万的董宪军。”
    诸将纷纷点头,在他们看来,直接解兰陵的被困之危最为可行,己方十万将士,贲休有数万将士,合到一起是十多万人,敌方的董宪军兵力是众,但也仅仅是二十万而已,此战己方并不是真的没法打。
    退一步讲,哪怕己方真战败了,也不至于全军覆没,还是可以撤走的嘛。
    至于贲休以及他麾下的那几万人,终究是降军,己方也实在没有必要为了这几万降军,拿全军将士的性命去冒险。
    盖延的话刚说完,庞萌手指着桌案上的诏书,厉声说道“盖将军,盖延陛下的诏书已经送到你的手里了,你要抗旨不遵,你可知这是何罪”
    眯了眯眼睛,盖延直视怒发冲冠的庞萌,振声说道“我很清楚我在做什么未能遵从诏书行事,我盖延身为全军主将,自会去向陛下解释”
    “你你好大的胆子”
    庞萌抬手指着盖延,气得直哆嗦。
    盖延也生出了火气,大声喝道“如果庞将军怕受到牵连,现在就可以走,也可以回到洛阳,去向陛下告我盖延的状”
    庞萌气得脸色涨红,指着盖延的手指头都直哆嗦,他连连点头,说道“好、好、好盖将军好大的本事,既然如此,我庞萌也不奉陪了,我就看你怎么去向陛下解释”
    说完话,庞萌一甩袍袖,转身走出中军帐。
    见状,盖延狠狠一拍桌案,气得呼哧呼哧直喘粗气。
    在场的众将面面相觑,都不知道该说点什么好。
    对于盖延和庞萌的分歧,很难说谁对谁错,一人主张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一人主张应该遵照诏书行事,都有各自的道理。
    盖延和庞萌这次的争端,所产生的直接后果是,两人的关系彻底决裂。
    庞萌带着自己的部下,合计三万之众,离开兰陵,回撤到楚郡。
    庞萌的负气离去,对于东征军而言,可是个不小的打击。
    其一是分散了兵力,其二,也是最主要的一点,对汉军的士气造成沉重打击。
    这次的分兵,就连最底层的兵卒都意识到,己方的高层将领之间,已产生严重的分歧。
    大战在即,将帅不和,这不是太要命了吗
    庞萌率军撤回到楚郡,驻扎于楚郡的郡城彭城一带。
    盖延对于庞萌的离去,也没太往心里去,在盖延的心目当中,多庞萌一个不多,少庞萌一个不少,现在庞萌率部走了,倒也好,省得给自己添乱。
    即便目前他麾下的兵马只剩下七万,在他看来,此战己方还是有的一打。
    盖延以及大多数的将令都认为刘秀主张的围魏救赵战术太过冒险,决定不按照诏书行事,强攻围困兰陵城的董宪军。
    以盖延为首的汉军,对董宪军发起了全力猛攻。
    目前,董宪军的主帅,正是董宪本人。
    董宪可不是泛泛之辈,他能占据东海,在东海称王称霸,让刘永都忌惮三分,不得不以封王来拉拢他,可见董宪这个人的厉害之处。
    得知盖延亲帅汉军主力大举来攻,董宪并不惊慌,他微微一笑,对麾下的众将说道“既然盖延急于进城,欲与贲休合兵一处,那么,就放他进城好了”
    “大王,这这万万不可啊”
    下面的众将闻言,脸色同是一变,纷纷劝阻。
    董宪向众人摆摆手,似笑非笑地说道“盖延小儿,有勇无谋,在孤面前,只是呈匹夫之勇罢了”
    他力排众议,传令麾下将士,避开汉军的锋芒,给盖延让路,放他率汉军进入兰陵城,与贲休汇合。
    董宪乃全军主帅,即便下面的众将觉得不妥,但也无可奈何,只能遵照将令行事。
    来势汹汹,欲与董宪军决一死战的盖延军,并没有遭遇到董宪军的顽强抵抗,抵其锋芒的董宪军,纷纷向东西退让,兰陵城外的包围圈随之裂开一道豁口,故意放盖延军入城。
    如此一来,盖延军就如同一只握紧的拳头,使出全力挥出的一拳,完全是打在一团棉花上。
    董宪军的避战,让盖延军几乎没收到任何的阻挡,顺利挺近兰陵城,与贲休军汇合。
    只是,盖延军进城容易,再想出城,可是难如登天。
    悠阅书城的換源a軟體,安卓手機需oge y下載安裝,蘋果手機需登陸非中國大陸賬戶下載安裝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