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禄档案》第八章 三笑红尘

    书院大门外。
    所有人都听到那琴院声音,全部震惊。
    “这才二十息啊,这么快就有人完成曲目了?”
    “这是什么妖孽啊!!!”
    “十号!定是那燕洲解元沈玉。”
    方才就是他排第十个进门之人。
    听说这沈玉是沈伯英,沈大儒之重孙,有小乐圣之称。
    话说这沈伯英号称当代乐圣,是少有的隐士梦境中期大儒,年过九十,其重孙沈玉也有乐曲方面天赋,每日里教导,也是学得真传。
    此时琴院之内,只见一青衫公子从容走出。生得细眉凤眼,肤若白脂,长发不束,却是顺披在肩。
    远看去如女儿般漂亮。
    还没走到台上,便听台上又一声喊:
    “一号令牌,已得曲,请稍候上台。”
    却是二皇子也作曲完成。”
    许湘一看不能再等,这三十息左右也想好了对策。
    便举起令牌,台上又一声喊:
    “二号六号同时举牌,已得曲,请稍候!”
    许湘看向小明,只见小明向他眨了眨眼。
    台上十二位大儒也大感意外,往年里最快的也得百息左右。今年这四人都是在三十息之内完成曲目。
    大儒们看得个个兴奋起来。
    只听一书院学员问道:
    “十号令牌请留名?”
    “燕洲,沈玉,沈天成。”
    原来是他!
    台下之人皆听过此人名号。当代乐圣重孙,沈天成。有“曲有误,天成顾”之称。
    怪不得能领先众才子。
    台上十二梦境也是一惊,是那人的后辈。他们几乎每个人都去请教过,当然也有比试之心。
    结果输得心服口服。
    “请选乐器,报曲名”
    沈玉从背后抽出一碧绿玉长箫,也不答话,看向台下刚才被报出令牌号的几人。
    “‘烟雨翠’沈老竟然把成名乐器给了他。”
    台上梦境皆认出此箫。
    台下几人也正看着他,几人心想:
    “这琴方面输给他,也不冤。”
    “人家可是乐圣后人,对音乐方面自然高上一筹。”
    沈玉心中则是一动。
    “这几人能在我之后便谱曲完成,且个个用欣赏的眼神看着他,显然是你先来,我们看看你的本事。”
    “曲名:《醉红尘》”
    一语说完便演奏起来。
    箫声一起便意境丛生。
    如风敲竹枝酒方醒、万叶千声夜雨连。
    境界之高已全完将技巧忽略,每一指的颤音、每一洞的缓冲均洽舒曲意。
    这前四十息的曲中意味,在场多数人都已明了。
    正是:“梦醒看破人间事,雄才大略傲骨生。
    此时只见那知音鸟,已有三十只飞进听乐池。
    许湘晃然大悟,这沈玉着实厉害。
    开篇就以梦醒音律,来唤醒本已昏昏欲睡的知音鸟。
    这不到几十息的时间里,就有如此多的收获。
    箫声一歇,两拍后曲风一转,悠长婉转起来。
    若冷月微风过林边、寒湖鹤影渡仙山。
    这一节的曲意却是:
    “醉卧花荫无闲事,逍遥自在身清静。”
    十二梦境大儒皆点头微笑。
    “这段意境是跟在乐圣他老人家身边,所遗的隐士之风。却有晓风残月、几度饮散的逍遥之意。
    只听箫声一停,四拍之后曲意又一换。箫声平稳大气,如大儒论道气盖世,千古留名万人羡。
    这一段是为点题。
    看红尘是醒非醉,正当年扬名立万。
    所谓:“逢君三顾不由己,鞠躬尽瘁了此生。”
    直抒胸臆、余音袅袅。
    一曲完毕,沈玉向台上深鞠躬。
    此刻听音池内,已聚得了八十余只知音鸟。
    台上四名书院学员,脸色有些不自然。
    只因他们在平时演奏时,最好的时候也就这个水平了。还是乐谱精雕细琢几日才可有此成绩。
    十二梦境频频点头,这沈玉已超他们的现有学员。
    个个都是内心喜悦。
    “此人如能全部通关,一定要留在琴院。”
    互相看了一眼便全部心领神会。
    书院大门外。
    众人已是掌声雷动,听到此乐的所有人,都无不竖起大指,连连叫好。
    许湘看向那些没有飞出的知音鸟。
    只见那个头领听完曲子,连眼皮都没抬一下,显是此曲一点儿也没打动它。
    “到底什么样的曲子,才能让这个头领鸟也去听音池呢?”
    许湘却不知。
    就连台上十二梦境亲自演奏,这头鸟也从来没看上过。
    此时听音池中的八十多只也悄然飞回。
    见此情景台上中央一位大儒站起身来。
    “鸟数过半,过关!”
    随后看向沈玉,眼中流出明显的欣赏之意。
    随后一书童走过来,引领沈玉向下一关走去。
    台上学院一位学员喊道:
    “方才十号令牌演奏之时,台下又有两位举牌。”
    “分别是十六号、七号令牌,请稍待,下面由一号令牌上台!”
    只见二皇子没有受沈玉太多影响的表情。
    一步步地走上台去。
    “京师,朱帆,朱启豪。”
    二皇子向台后深施一礼道。
    十二梦境纷纷起身,回礼道:
    “二殿下无须多礼。”
    在场的梦境虽为考官,却也是朝廷封的侯,这君臣礼也省不得的。
    “帆曾受诸位大儒指点之恩,见面如见师。”
    说罢又是一礼。
    其他人却不知,这皇室之人请的老师皆是大儒。
    每位大儒只要教上几日,这皇家子孙就受益匪浅了。
    大儒们纷纷坐下,也不多说,这师之礼也是受得。
    我的曲目是:《红尘客》。
    说着取下台上的古琴,放置在自己面前的台案上。
    坐下深吸一口气,少时,琴声响起。
    只听得起琴之音铿锵有力。
    珠玉落盘、大河奔流、气势恢宏、荡气回肠。
    意境若坐拥天下国安泰,威震宇内王者风。
    四十息后第一段已至尾声。
    此段曲意在表达为君者:
    “广施仁政民心向,江山永固稳庙堂。”
    此时知音鸟已过半飞入听音池,众人皆惊。
    这第一段就有如此功力,接下来会是怎样。
    此时曲风一转,琴弦急促、十指联动。
    这古琴却有如琵琶音律。
    意境如危机四起八方乱,万马奔腾鼓喧天。
    二皇子此刻闭目拔弦,神情凝重。
    看上去有一种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风范。
    在场所有人都看向高台。这琴中意,杀气滔天、残兵断缘。分明是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战场。
    听得胆小者心慌意乱,听得心善者悯人悲天。
    此段意境却是:
    “国有外敌风云起,金戈铁马骋沙场。”
    听得众人心荡神摇。
    三十息后琴声渐缓。
    曲意变得抒情缠绵、离情悲欢。
    意境不觉成了:
    “红尘无奈意难平,儿女情长相思盼。”
    这结尾音却是讲述:
    “一入红尘终不悔,伊人相伴归故乡。”
    一曲终了,十二梦境全部起身,眼中皆是不可思议的表情。
    这十五岁的二皇子怎就有了千古帝王之像。
    将来开疆阔土、一统天下也未知,朱明王朝有此后继之人,百姓有福也。
    十二人再看向听音池。
    此时除了那头领鸟外,已全部飞至池内。
    九十九只入池,这份造诣,就连他们自己也是偶尔做到,怎能不惊。
    院内只有那只头鸟还是一脸不屑的样子。
    书院大门外。
    几千人听得热血沸腾、信心满满、热泪盈眶。
    许老爷子赞道:
    “千古名曲成矣!”
    “此曲家、国、天下,一曲皆藏,尽显我儒家大道风范,之前的沈玉之作却是逊了几筹。”
    二皇子曲罢站起身来。
    四个书院学员全部深施一礼道:
    “二殿下行曲天人合一,我等不及矣!”
    “过奖谬赞了,帆怎敢居傲”
    二皇子谦虚道。
    “过关”十二大儒齐声道。
    眼中皆显出敬意,这是发自内心地感谢苍天有眼。
    朱明王朝有望兴矣!这也是有原因的。
    当今圣上的才略,却不如赵宋与那随杨王朝的皇帝。
    要不是东林书院比那赵宋的岳麓书院及随杨的白鹿书院底蕴要深一些,早就不是眼前的情形了。
    二皇子再行一礼便随书童走向下一关去了。
    “下一位,二号与六号令牌请自生决定先上台者。”
    因以前的大比中,也出现过同时举牌的人,按旧规矩,由二人自行商量谁先谁后。
    因先者可提前通关,后者也可再完善一下自己乐谱。
    这速度与质量成反比,只看选择。
    许湘和小明均起身,来到平台山脚下。
    “小明你先去吧,你年岁小,为兄的理应让步。”
    小明却一脸苦笑:
    “三哥啊,我的水平自己知道。”
    “刚刚二皇子那一曲惊人,我自然不是对手。”
    “我上去岂不丢脸,还是三哥你有些把握胜他一筹。”
    “你就别推辞了,你看我这小小年纪的也没有什么雄才大略的思想,况且。”
    “行行行我先去。”
    看到小明老毛病要犯,许湘立即打断道。
    “二号令牌请报名。”
    看见许湘走上来,一书院学员喊道。
    “平江,许湘,许景纯。”
    说完向台上众人一礼。
    十二梦境见许湘行容举止,均比不上二皇子。
    均没有之前的兴奋之情,不过也是在三十息内成曲的。
    故也没有小瞧之意。
    “我的曲目是:《笑红尘》。”
    许湘取出腰间白玉笛。
    深吸口气,稳了下心神便演奏起来。
    笛声开场,空气好像传来穿越时空的声音。
    有如宇宙之外的一声笑,回荡在群山之中。走耳穿心,在场之人都被这一声笑影响到。
    皆心情舒畅,心花怒放。
    开场十息。
    笑尽红尘多少事,笑尽天下无数人,笑尽凡间男痴女怨。
    此时怪事发生,只见那只领头知音鸟,听到笛音响起,便瞪圆双眼。
    好像听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声音,等到十息时仿佛已经确认。
    随即头向下一低,眉毛一立,猛地弹射出去。
    犹如一发炮弹一样,蹦出二十丈有余。
    三个起落便来至听音池。
    神态亢奋的侧耳倾听。
    后面带起一片青石碎末,竟是连地面也出了几个大坑。
    此时许湘背对广场。
    如若看到,便会想到,这个“愤怒的小鸟”要发威了。
    后面的小知音鸟不知所为何事。
    面面相觑,过了一会儿反应过来。
    见领头鸟不是飞过去的,它们也不敢飞起。
    一个个连滚带爬地朝听音池赶去。
    一路跌跌撞撞。
    只见地上就像有百只大西瓜,飞快地向前滚去。
    场面诡异。
    看到这,十二大儒顿时全部起身,不可思议地看着这一幕。这头鸟,据说已有千年之龄。
    学院记载此鸟,只在五百年前一梦境后期大儒抚琴时。到池中听过,此后却从未听曲心动过。
    “这是怎么一回事?”
    “许湘这一笛曲并没达到震古烁今的地步,为何它会如此举动。”
    许湘闭眼吹奏已入境界。
    也不知下面发生什么,曲子还是照常演奏下去。
    笛音悠扬悦耳,第一段意境已出:
    “一笑人心常不足,名利场中,心将老。”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