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回路转杨卓毕晴》二三一 旧情复燃

    杨卓一行人下了君山,那时武当道人早已差人埋葬了信佳怡等人。
    杨卓坐到了船上,看看这到处的芦苇和湖水荡漾,心中感慨万千。
    蜀中魁说道:“别想了,都过去了。”杨卓说道:‘这些苗人,在此也呆不长了。“
    蜀中魁说道:“信佳怡死了,他们也就不会受到威胁了。”杨卓说道:“为什么有人会造谣,说这里知道了梅山之事,那梅山有银之事,究竟是何事呢?”
    蜀中魁说道:‘我也不知道,梅山有银,确系不是银矿的问题,看来另有玄机。“
    杨卓一时拿出了那本古书,看了看,却是毫无异常,都是些梵文,看不懂的。
    杨卓偶然一分神,古书跌落,掉下去了,粘了湖水。
    杨卓一时惊醒,一把抓起了古书,一看纸张都湿了,一时暗道罪过。
    杨卓看过去时,那里却是出现了淡淡的图画,都是些女子的运动之图,看来是武功无疑。
    蜀中魁看了看那古书,说道:‘原来是这样,这梅山有银的意思,就是这梅山上有银雪功秘典。可是很奇怪,为什么明明银雪功秘典,就在赵成祖的家里瓷瓶里。而这些人却要四处苦苦寻找呢?“
    杨卓看看那本湿透的古书,说道:‘也许当时赵成祖在家里暗室里,都看过这本古书,可惜这本书当时都是梵文所写,谁会留意呢?高谆也去过那里,也没细查,就此错过了,却被我得到了它。“
    蜀中魁说道:‘这本书,可能很早以前是在梅山的,后来辗转到了赵家,才有了今天的误会。“
    杨卓看了看那树上的图画,一时甩了甩水渍,把古书收起来了。
    杨卓和蜀中魁几个人到了岸上,进入客栈,杨卓才开始修炼那本古书上的银雪功。
    可是,这银雪功却是微微奇怪,男子练了后,却是气血翻涌,不得其道,只好放弃。
    杨卓想了想,心道:‘只好将此书赠与向群薇或毕晴,也算是将它传承下去。“
    杨卓几个人从长江过去,直达北岸,回奔江陵。
    当时,从沿途的百姓那里,听说了一个惊人消息,九江堤坝决口,淹了下游无数村民。
    从九江直至安庆芜湖,铜陵,池州,沿岸的百姓都受到影响。
    无数的百姓逃到了北岸,沿途可见无数的百姓推着小车,拖家带口向北岸转移。
    其中就有安庆的曲家,九江的一些帮派都转到了北岸,芜湖沿岸的渡船都征调过去,运送百姓。
    一时,百姓络绎于途,哀声遍地,长江下游一片哀鸿。
    杨卓几个人闻听,始知水火无情,其势不可小觑。
    都说万里长江险在荆江,可是偏偏却在下游九江决口,淹到了下游直至池州之地。
    这可是百年难遇的大事,江陵府衙已经震动,于是调集了大批的人员和物资,到下游抢修河堤,运送百姓回转安全地带,待得洪水退却,再建造新屋,以供百姓安居。
    能够搬到江陵等大城的都是有钱人,富裕人家,和王侯之类,百姓们还是隐居山林,或是另选高处罢了。
    那时,安庆的曲家还是搬到了江陵下属一个县城,地处北地,距离江陵稍远。
    因为鉴于这次的洪水袭击,他们自然选在了一处高地购置房产,添置物品。
    蜀中魁和杨卓几个人坐在了一处客栈,谈及此事。
    蜀中魁说道:‘说到底,还是荆江惹的祸。上游水经过荆江九曲的地形,十分难行,加之雨季来临,洞庭湖之水位又开始高于江水水位,导致湖水倒灌。一旦上游洪水下来,势必加剧洞庭湖对江水的冲击。洪水夹着洞庭湖的水,进了长江,沿至下游。九江大堤也许年久失修,就此溃坝,淹到了下游直至池州之地。“杨卓说道:“此次灾祸,看似天数,其实也是人为,起码这大堤之修缮,就是个错漏。”
    蜀中魁说道:“其实,世间都是这样,你不在意的时候,他都安好无事。等你非常在意的时候,也许一切都完了,就如信佳怡一般,最后悟通了此节,却也是无福消受了。”
    杨卓说道:‘有时,天灾虽凶,夹了人祸,才令人十分痛惜。“
    蜀中魁说道:‘大堤修缮连年在做,却连年拖延无果。此处长江却不是最凶猛的重灾区,北处的淮河黄河,泛滥起来更是令人触目惊心。泥沙卷着洪水,形成泥石流,几乎无坚不摧。“
    樊无离说道:‘江湖日下,泥沙挂在水里,向下倾泻,无日不如此。“
    蜀中魁说道:“江淮河汉,四大江河,都是如此,每日里江边上的人最怕的就是溃坝。”
    几个人一时默然,吃过饭后,几个人回转江陵之地。
    那时,江陵府衙早就忙碌起来,四处分拨物资,赈灾救人。
    其实,杨卓看到杨协和元循都出去了,一个去了汉江前沿视察,一个去了下游的黄石鄂州,查看水情。
    两个人在此时却是反应迅捷的,一时严惩在灾后哄抬物价,囤积居奇者,还有四处散布谣言,故意作乱者,和那些借机在下游发灾难财的奸商。
    杨卓一时回到了府衙,府衙里文书堆积如山,无法处置。
    杨卓听得一个小吏在抱怨,说道:‘你看都这时候了,两位大人还不回来,这么多的文件如何处置?又闻得北面的十里铺,又闹了盐荒,都是些投机倒把的商贩弄的,真是可恶。“
    杨卓听到心里,记在心上,一时走出来了,看到了纪英婥。
    纪英婥说道:“听闻北面的十里铺闹起了盐荒,每斗盐卖到了一百文,甚至有人卖到三百文,简直是太过分了。”杨卓说道:‘我听说了,看来有人乘机哄抬物价,借机发灾难财,我们得去看看。“
    一时,杨卓带着纪英婥,梵婀玲,樊无离和花菇子,一起直奔北面十里铺。
    杨卓之所以没叫蜀中魁随行,只是想给他和盛枝梅留点空间。
    杨卓几个人从此地出发,沿着大路,直奔十里铺。
    十里铺却不大,几个人走进去,那里却当正在大路交汇处,倒也不是很偏僻。
    几个人走到了一处十字路口,一个买盐商铺,高挂着每斗盐一百五十文的高价。
    看来,杨卓他们听闻的价格,倒也是随时浮动的。
    这几天盐市稍稍吃紧,价格有所提升。待得盐市好转,又会回落一百文左右。
    就算是最低价格,一般百姓已经是承受不起了。
    别说是三百文一斗,那即是叫百姓不吃盐好了。
    杨卓接连问了几个盐店,都是一百文最低,如今都浮动到了二百文左右。
    杨卓四处打探,打听到一处较大的盐商,却是从安庆过来的。
    细打听下,却才得知,这倒卖高价盐的就是曲家的人,正是曲欣路的兄弟曲欣成。
    曲欣成本是在安庆做绸缎生意,此时却也在汉江附近倒卖食盐,一时听闻这里盐价高,就把食盐卖到了这里,一时闹得百姓民怨沸腾。
    曲欣路的家人,也都搬到了十里铺附近,此时曲欣成却也是想在此大赚一笔,修缮门庭。
    杨卓一时赶去了那时曲欣路一家所在的庄子,那里却是十里铺之北,靠山而立。
    一条小溪从门前穿过,杨卓几个人驻足门前,看看动静。
    一时,里面却是人行匆匆的,似乎有人出来喊话,接着是一队家丁出去了。
    有人说道:“快去找少奶奶,快去。”
    一时,杨卓他们看去,家丁匆匆而去,四处找人。
    杨卓暗道:‘难道少奶奶温稚歆丢了?是刘朴贤所为?“
    杨卓一时到了门口,向一个家丁问道:“不知庄上出了何事,可否告知?”
    一个家丁说道:‘我们少奶奶丢了,正要去找。“
    那时,一个管家出来喝道:’啰嗦什么,快去找。“那家丁匆匆去了。
    杨卓看了看,回到了庄子拐角处,心道:‘如果是刘朴贤来了,你们去十倍的人也是白饶。“
    杨卓几个人暗中计议一下,纪英婥说道:’我们只好先去找曲欣成,查明盐价,再来管这里的事情了。“
    杨卓说道:“这样吧,你们三个去查盐价的事情,记住不要伤人,叫他曲欣成调回盐价即可。我和梵婀玲去查找少奶奶温稚歆,然后我们就在村头十字路口会合。”
    纪英婥三个人点头,一时几个人分开,杨卓和梵婀玲去查找温稚歆了。
    杨卓两人一路寻找,直到了东面的许集,落脚后,向那店家形容了一下刘朴贤和温稚歆的模样。
    店家摇头,说道:‘这里人很多,我记不得了,不好意思,客官。“
    杨卓说道:“对了,你这里盐价如何?”店家说道:’这里是远近闻名的平价之地,因为几个年长的人,在这里主事,谁敢抬价,就会受到大家的抵制,所以在这里哄抬物价,是自寻死路。“
    杨卓暗自赞许,心道:‘还是有不哄抬物价的所在。“
    梵婀玲说道:“那几个年长者有无祠堂,我们要去祭拜一下。”
    店家说道:“好吧,东面有个土祠堂,门面很小,但是因为在这里几十年了,所以很多人到那里瞻仰的。“杨卓和梵婀玲吃过饭后,直奔那祠堂而去,那祠堂确实不是很豪华,只是石土砌成。
    杨卓看看那里,却是微显破旧,看来这里的家族习惯偏于务实。
    两人在此处转了一圈,到了别处,一时路过了一处茶肆。
    茶肆边的一处青楼里,却陡然发出了一声惊呼,接着一个人影从楼上跌落,掉在了楼下;那个人一骨碌身起来,却是个三十余岁的男子,衣着华贵,却像是富家公子。
    那时男子喊道:“刘朴贤,你这个混蛋,你还不放了我嫂子。”
    杨卓两个人看时,一时一呆,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啊,刘朴贤到这里了。‘
    杨卓两个刚到了青楼下,接着又有两个人被踢下了楼,都是男子的下属。
    杨卓梵婀玲上去时,男子早已回转楼上,看到了刘朴贤和温稚歆。
    温稚歆说道:‘你回去吧,我没事,你做你的事吧。“
    男子却是曲欣成,当时说道:‘嫂子,我不能走,这个恶人,杀过聂独楼,可不是好人。“
    温稚歆喝道;“我自己的事,我会处理,你自己回去吧,别管这里的事了。”
    曲欣成说道:“刘朴贤,你到底想干什么,难道是故意刁难我曲家吗?”
    刘朴贤看看窗外,说道:“你曲家好煞气,到了十里铺,就哄抬盐价,盐价都被喊到了二百多文一斗,你们是不是想喝百姓的血啊?“曲欣成说道:‘你管得着,你当你是江陵府衙吗?”刘朴贤说道:’看你是不知道行情,你若知道江陵府的规矩,你就不敢了。江陵府严令,凡在灾后哄抬物价,滋事扰民,或发灾难财者,造言生事者,一旦发现,即刻处以急刑,绝不宽待。“
    曲欣成说道:‘这不用你担心,我自有妙计应对。“
    刘朴贤说道:“你的妙计,不过是上下使钱,打通官府,这是你的惯用伎俩。”
    曲欣成说道:‘你管这件事,和你掳劫我嫂子,有关系吗?“
    刘朴贤说道:“你如果一时调回到平价买盐,我们一切都好说,如果你不照做,我只有冒犯嫂夫人了。”曲欣成一时气恼,喝道:“刘朴贤,你要知道,这是江陵,不是洪湖,你不能胡来。“
    刘朴贤说道:‘我和嫂夫人是订过亲的,可惜被你们夺去,难道你们不是强盗行径吗?“
    曲欣成说道:‘这事已经过去了七八年,还提它作甚?“
    温稚歆说道:“欣成,你还是回去调回平价盐售卖,不然会惹大麻烦的。他所言却是事情,江陵府的告示早就贴到了许集,不信你去看。另外,你回去告知家人,都回去关门,我们不卖盐也不能惹这个祸。”
    曲欣成一时为难说道:“嫂子,这批盐进价就高,一旦卖低了,我们就赔了。”
    温稚歆说道:‘就算我们破财免灾,也不能再祸害百姓了,你赶紧去办,出了事我担着。“
    曲欣成无法,只好下了楼,带人回转去了。
    刘朴贤看看温稚歆,说道:‘嫂夫人却是大度,不同凡响,有点巾帼英雄的气概。“
    温稚歆说道:‘刘朴贤,你吓唬别人可以,别想吓唬我,我不吃这一套,如果你今天不杀我,我就走了。“说完,起身就走。刘朴贤拦住了她,说道:‘你这么多年不见我,就和我没话说了?”
    温稚歆叹口气说道:‘如果我丈夫还活着,我还可以好好的待你,可是我夫已死——“
    刘朴贤说道:‘你须守节,三贞九烈是吧?“
    温稚歆说道:‘你别总是玩世不恭,世界亏待过你吗?你刘家虽然不是剧富之家,却也是家境殷实,我都望尘莫及的。可是,你却是故意的作贱自己,令自己生生变成了一个怪人,好受吗?“
    刘朴贤说道:“你觉得,我过得好么,我其实过的一点都不好。”
    温稚歆说道:‘你比这被淹的百姓,和引颈就戮的囚犯过得还不好?“
    刘朴贤听到此话,一时却是怒极反笑,说道:“你这脾气还不改,许多年前见到你,你就是总和我对着干,而我就偏偏愿意和你说话,我就是贱骨头对吧?”
    温稚歆说道:‘你不是天生的,你是后天的。“
    刘朴贤说道:‘今天,我把你弄到此地,就是要看看的贞洁能够守到几时?“
    温稚歆说道:‘你别拿你对付花颜知的招数对付我,我不吃这一套。你想怎么样,你敢动我?“
    刘朴贤看看这个看似柔弱其实内心刚强的女子,知道这一招无用,说道:‘我只是突然想见见你,所以到了这里。“温稚歆说道:’你真会选地方,在这种地方见我,我还能见人了吗?”
    刘朴贤说道:‘这里今天我包场,没人会来骚扰你的。“
    温稚歆说道:‘你好阔绰,不如你去接济那些受难的百姓好了。“
    刘朴贤说道:“如今刘家都是我主事了,我真的很烦,有时候想还是找个人作伴,起码可以协助我管理家事。”温稚歆说道:‘你还想找个伴,不如你去找花颜知好了,听闻她也回了江陵,也许你还会看到她。“
    刘朴贤说道:‘若论管家,你胜过她,若论风情,她胜过你.。“
    温稚歆说道:“你倒是了解她,我却不是适合你的人。”
    刘朴贤说道:‘你的家人,都在想着你回去,叫你管家,看来我是多余的。“
    温稚歆说道:‘人都有自己的坐标,你也是一样,就像天上的星斗,都不会随便脱离自己的位置,一旦偏转,就会湮没,沦为了下界的一块陨石,再也回不去了。“
    刘朴贤说道:‘从小若是你教我,我也不至于如此乖张孤僻,哎。“
    温稚歆说道:‘你还是可以改好的,我相信你。“
    刘朴贤说道:‘我还是不成,不成了。“温稚歆说道:”为何?“
    刘朴贤说道:‘你不懂,我这一身本领,却是洗刷不掉的东西。“
    温稚歆说道:‘善恶存乎心,不在其表也。“
    刘朴贤说道:“若都如你所想,则天下太平了。以前我也如此想,若我不犯人,人不犯我,则万事大吉。其实不然,有些事是你注定要面对的,你是走不脱,甩不掉的。就像恒星会闪光,流星会滑落,行星会沿着轨道游动,彗星也会拖着长尾逝去,我们都有自己的轨迹。”
    温稚歆说道:“你这个怪人,你所知道的,和你表现出来的,完全不是一回事。似乎你的灵和你的肉是对抗的,二元的,你是一种分裂的孢体。”刘朴贤一笑,说道:‘也许吧。“
    温稚歆一叹气,看看窗边,似乎看到杨卓几个人在那里观望。
    温稚歆看看他们,说道:‘你啊,还是过于执着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