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凰谍》第105章:作风问题

    既然查了吏部郎中,苏景宁便着力调查吏部,发现吏部尚书崔言之与刘登关系密切,虽暂时没有通敌之嫌,然而家资异常丰厚,在朝上党羽甚多,调查得知,有些崔言之举荐的外派官员才不称位,甚至有不识字的县令,苏景宁怀疑吏部卖官鬻爵,也注意到项歌的父亲吏部侍郎也有参与,便召来项歌问话。
    听罗云门已经注意到了他父亲项长卖官求利的罪过,项歌心中战栗不止,在苏景宁和清源长老面前扑通跪下,苦苦求。
    清源长老也为项歌话,向苏景宁进言:“下,项长固然有罪,但据如今的证据来看,他的罪过不算深重,更不是主谋首恶。而且……项长毕竟是玄武之父,他家只有玄武这一个子嗣,还是同意玄武进罗云门效忠,这个下也知道,当初才同意玄武仍可以与本家维持关系。下,老臣请求下看在玄武多年效忠颇有功劳的份上,对其父网开一面。若项长肯配合罗云门,查出吏部尚书的罪证,也是戴罪立功了,请下三思!”
    项歌战战兢兢,虚汗不止,直到听到清源长老的话,察觉事可能有转机,连忙磕头求道:“是,是,下,卑职父亲只是一时糊涂,他对南晋忠心耿耿,只是贪财好利,卑职一定劝他改过,配合我们调查吏部,揭露吏部尚书吏部郎中的罪行!”
    苏景宁背对着他们,扬手示意他们起,端立在前,望着鉴阁对面颐的金顶,苦笑道:“知道如今官员们是怎么看我的吗?他们觉得我疯了,我是暴戾嗜血,不讲任何面,只想把他们置于死地。但其实,我没疯,我只是想将那些无可救药的贪官恶官置于死地,我也并非不讲理不知变通……”
    “是,下英明。”项歌如获大赦,与清源长老一齐道。
    苏景宁回,向项歌走去,问他:“玄武,你能保证你父亲对罗云门的忠心吗?”
    项歌顿了一下,似有犹豫,无意间察觉到清源长老的目光,与他对视一眼,师徒多年默契心有灵犀,他一下就明白了——苏景宁是想利用项长从内部揭露吏部的罪行,让项长做罗云门的人,遵从苏景宁的指示,协助苏景宁完成肃清朝堂这一重任。
    项歌再次跪下,拜礼道:“回下,卑职能!卑职保证父亲项长会对罗云门忠心不二,全力效忠罗云门,效忠下!”
    项歌出了罗云门,直奔项府。项长尚不知自己差点命不保,还在家里与侍妾们饮酒作乐,而且今并非休沐之期。
    直到项歌黑着脸回到家里,把醉醺醺的他拖到书房,用一盆水浇醒,炎炎夏,水浇一倒不冷,让他发抖颤栗的是项歌跟他的话,他这才知道自己侥幸捡了一条命。
    项歌跟他转达苏景宁的指令,并把他骂了一顿,项长不服儿子指责自己,便与他大吵大闹,后来项歌负气离家了,他冷静下来,知道老实了,收拾收拾赶回官署,去处理积压了多的公务。
    项歌气恼不已,去望月楼喝酒消愁,万分郁闷之时,一道曼丽的影上了楼梯,走到他面前。
    “我正式加入罗云门了。”秦凤歌在他面前坐下。
    今望月楼里的生意很不好,午后时分二楼只有他们两个客人,可能是因为官员们不敢随意出来挥霍取乐了,长安城里所有酒楼馆的生意都冷清了许多。
    项歌打起精神,暂时放下心里的不顺,装作惊讶的样子,要向她见礼,她示止了,让他坐着话。
    他只好道:“恭喜下。”
    秦凤歌露出欣喜满足的笑,在他面前毫不掩饰自己的高兴,“我们是同门了,以后私下你也不用叫我下了,你是我师兄了,师兄,我们第一次见面,你就会教我怎么当一个好细作,以后你可得履行承诺哦。”
    看她撒的样子,项歌感觉心晴朗很多,给她也倒了一杯酒,与她碰杯,看着她笑道:“好的,师妹。”
    “刚才我过来,看你好像很不高心样子,怎么了?”秦凤歌玩笑地问:“莫不是又被掌门训斥了?”
    项歌还是有理智的,知道她是想打探自己的任务动向,遂掩住绪,摇头道:“不是,只是在家里跟我父亲吵架了,他在非休沐之,还呆在家里跟侍妾喝酒玩乐,我看着生气,就跟他闹了起来。”
    秦凤歌叹气安慰道:“原来如此。令尊也真是太不心了,如今掌门查官员查得这么紧,他都不知道收敛点呀?这事你没错,你也不要生气了,你好好劝劝他,他会改过的。”
    “恩,听你的,我不气了,不他了。”他喝了口酒,问她:“你呢?这些子在宫里还好吗?下没有为难你吧?”
    “没有,皇姐忙着呢,哪有闲心管我?我就是待在宫里,学学礼仪规矩,父皇带我见见皇室宗亲,让我跟他们熟悉熟悉,我就穿着很重很的锦衣华服在各种宫宴中转来转去,练习公主下的假笑,还要记下那么多相似的名字,爵位……”秦凤歌苦笑道。
    项歌问:“那岂不是很无聊?”
    秦凤歌喝了口酒,点头,“恩,真的很无聊,我是真想不明白皇姐是怎么受得了这些的?当公主不比当掌门容易多少,她既是公主又是掌门,可够她受的,我真是同她。还好,我已经进罗云门受训了……”
    “不。”项歌脑海中浮现几个时辰之前自己跪在地上仰望的那道优雅高傲的背影,出神地打断她的话道:“她不用忍受这些,她似乎生就会当公主当掌门,似乎是她与生俱来的本事,并且她乐在其中,她永远高高在上,优雅大气,对一切了如指掌,将下人玩弄于鼓掌汁…她永远让人看不透,她不用练习假笑,因为别人根本看不出她是真笑还是假笑……”
    听他夸赞苏景宁,还这样一幅痴迷的样子,秦凤歌妒意横生,瞪他道:“好了,别了,我知道我和她不一样,我知道你喜欢她,行了吧?”
    “喜欢她?”项歌很纳闷,“我可不敢喜欢她。你也确实和她不一样,她是可怕的,而你是可的。”
    秦凤歌不喜欢他对自己的评价,以为他是轻视自己,“可?恐怕只有你一个人会这样觉得。”
    项歌抬眸,与她四目相对,目光倏忽变得温柔多,充满挑逗的意味,将手伸向她放在案上的一只手,秦凤歌没有退避,直看着他把自己的手拉到他面前,低头吻了一下她的手背,然后继续抬头与她对视,“只有我一个吗?那太好了。”
    在他们两人目光传之时,另一群人走上了望月楼二楼,走在最前面是顾长安,他一上来就撞见此番形,既疑惑又觉得有趣。
    他走路无声,连秦凤歌项歌两个细作都没有察觉他上楼了,直到景懿和长乐莽莽撞撞的步子声传来,他们才慌忙放开手,规规矩矩地坐着,还以为是寻常的客人,却听见稍显熟悉的笑。
    顾长安靠在楼梯的栏杆上,捏着自己的下巴,看着窗前的两个人,对秦凤歌眨了下眼,看项歌的眼神却很不友好。
    项歌早就注意到了他游在外,而且是得昭明公主准许,项歌可不敢以此生事,并且负责协助昭明公主监管长安的他还得保证此事不会被有心人知道利用,帮着苏苏景宁圆宁王在风华宫闭门养病的‘谎’。
    景懿和长乐上来了,同样见到了他们,向秦凤歌尴尬地见礼,“明仪皇姐……”
    秦凤歌看了眼他们,微笑点头,起向顾长安走来,跟他打招呼,“老哥,别来无恙?”
    顾长安在心里吐槽,“什么别来无恙?昨咱们还一起在罗云门受训,只是你不知道那是我罢了。”
    他点点头,凑近秦凤歌,在她耳边低声调笑道:“你老哥很好,倒是你,一段子不见,没想到老妹你长出息了?恋谈得很美嘛?”
    “老哥又这些让人听不懂的话了。”秦凤歌看他瞧项歌的眼神就明白他在打趣自己了,终是女孩子,有些不好意思。
    项歌以为顾长安是看见自己勾搭他的‘未婚妻’而不悦,又瞧见他们俩这络的样子,心中吃醋,冷淡地对他施了一礼,留恋地望着秦凤歌,就此告别。
    景懿和长乐去一旁坐着了,顾长安继续取笑秦凤歌:“妹啊,你的审美越来越差了怎么搞?有你老哥这么个大帅哥在这杵着,你竟然能看上他?”
    “你别瞎,我才没樱”秦凤歌连忙否认。
    顾长安不依不挠:“没有最好,我看他就是居心不良,连公主都敢调戏?你心着点吧。”
    秦凤歌笑了,侧头看向他,挑眉道:“你怎知是他居心不良,而不是我别有用心呢?”
    顾长安看着她潇洒离去的窈窕姿,转而开始为项歌叫苦,甚至还觉得项歌与自己同病相怜:“呵,作孽的玄武啊。”
    他向酒桌走去,有一句没一句地唱着:“我本世外散淡人……无牵又无挂……怎得今生偏又遇着她?”
    朝廷早朝是三一次,不用上早朝的子,官员们每都得按时到官署点卯办公,往常让他们做到‘按时’很难,尤其是懒散成的吏部官员。但是近来,吏部官员反而是最规矩的,因为他们前几开始正式执行长孙丞相数年前制定的官员仪制奖惩条例,本来这个规制是被官员们用来当笑话的,直到吏部侍郎项长以作则。
    项长自那被项歌骂过之后就学乖了,上朝署事都是按时暗点兢兢业业,那一个早上也真是走了霉运,赶去官署点卯的路上,他的官车车轮轮轴莫名断裂,项长差点摔个半死,然而更吓饶是,随从把他扶起来之后,他看见一辆马车向他而来,停下后车边侍女撩起纱帘,昭明公主苏景宁出现在他面前。
    “项侍郎怎么了?”她笑问。
    项长慌忙下跪行礼,向她解释况。
    苏景宁听着,面色冷漠,只望了望色,问了句时辰,莫离回答了。
    她问项长:“项侍郎,这是不是已经错过你应该到署点卯的时辰了?”
    起先项长还不解其意,只答道,“是,下官冒失,这就赶去官署……”
    她没打算就此放他走,问他道:“我听五年前,长孙丞相制定了新的官员仪制奖惩条例,其中对官员点卯迟误是怎么规定的?”
    苏景宁问项长算是问对人了,因为每次上面要制定与官员有关的规章都会第一时间让吏部去制定,然后经过三司会议,修改调整完,南帝或丞相准许颁布之后,又会交到吏部,让吏部侍郎廷执行,然而吏部总有理由搁置或推延执行,这个理由还得吏部侍郎想,为了想一个理由,他必须得把其条例通读熟悉才能找到可以用来诡辩的点,往往条例是他自己撰写的,他找理由并不费劲,然而五年前是长孙丞相亲自制定这个规章,刚上任的他读了三三夜,都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可以用来推拒执行的理由,幸好那时候吏部尚书崔言之急中生智,上书谏议将整改科举作为吏部第一要务,长孙丞相同意了,然后他们找到了理由推延整改科举,顺便推延了这一规章的执行,长孙丞相催了几次,但是渐渐地,政事堂和吏部的杂事越来越多,直到如今恐怕连长孙丞相都把这件事抛之脑后了。官员们就照常肆意妄为,不守规章,南晋官员甚至将‘调整官风’‘约束官员’相关的话语行为都当作了笑话。
    项长似乎意识到苏景宁想做什么了,他只好坦白,“回下,规章言明,官员若点卯迟误,一品官员杖责二十,二品官员杖责十五,罚三月奉,三品官员杖责十下,罚五月奉,四品官员……杖责十下,罚八月奉……可是,下,这一规章还未正式颁行啊……”
    她轻笑一声,理所当然道:“那就去颁行吧,吏部侍郎大人。”
    项长可以得上是大彻大悟了,咬牙点了头,这就辞别昭明公主,带着随从,抱着文书,急匆匆地往吏部官署跑,掩不住脸上的喜色,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是争着去领赏的。
    到了官署外,他停下来冷静了下,吩咐随从:“今早我们谁也没见过,记住了吗?”
    这些随从都是他的家奴,侍奉他多年了,第一次见他如此严肃待事,也都知道怕了,连忙应着,答应保密。
    项长看着吏部大门,正了正衣冠,深吸一口气,双目睁大,俨然一副英勇就义的样子,踏进了官署。
    他吩咐一直闲在的执礼官,在侍郎廷当众对他行杖,引得大半个吏部的人都到侍郎廷外张望来了。
    他第一次受这种的苦,刚打一下就惨叫连连了,他还让主簿取出那取出那卷已经落尘的规章,当众诵读。
    听着他的惨叫声和主簿的诵读声,吏部人甚至分不清楚哪种声音更让人害怕。
    他们都知道大事不好了,好子真要过去了。
    打完了,他几乎丢了半条命,但他还是由人搀扶着站了起来,出去对众人宣布自此时此刻起,这一规章正式颁行,南晋所有官吏都得遵守。
    晚上他被人抬回家,项歌闻讯回来看他,父子俩关上门来,趴在上的项长大笑起来,“儿啊,你老子升官的子不远了……这顿打,挨得值,太值了!”
    “父亲你什么胡话?”项歌以为他是被打傻了,要么是想升官想疯了。
    项长不跟他解释,让他凑近来,跟他道:“歌,你去禀告昭明公主下,我今查了官员的任期和资历,之前崔尚书外遣过一个县令到庆阳,那个县令,是该今年回长安述职的,大概下个月就会到长安。”
    项歌不解,还是照做了,他也感觉到父亲有了不的变化,或许项长真的能做出点什么正事,他暗暗地想,莫非是这一顿廷杖将项长打得脱胎换骨了?
    项歌向苏景宁禀告过之后,苏景宁赏了一瓶罗云门神医亲制的金疮药,让他带给项长。
    项长受完处罚就按照新的规程告了伤假,让侍郎廷主簿协领郎中院推行新的规章,他不是怕事想逃,而是为了躲避吏部尚书崔言之。
    一般通过政事堂的法令或规章,交到吏部侍郎廷之后,吏部尚书无法再反对否决,只要侍郎开始执行,整个吏部都要遵从配合,而项长知道,如果自己在署的话,崔言之一定会劝阻他,甚至给他施加压力,还有那些同僚也会找各种理由拖延这件事,所以他干脆在放完狠话表示完自己的决心后闭门不出。
    崔言之起先听这件事,还以为是下属觉得他太无聊了在跟他开玩笑,知道这不是玩笑后,他简直气傻了,他想不明白项长是哪根筋搭错了,居然会给自己及同僚找事做,而不是见事就推,这太不符合吏部一贯的作风了。还真的支持约束官员的规章——不是在陛下和丞相面前而已?他甚至怀疑起项长是北梁的细作,毕竟这种事实在不像是南晋官员会做的。
    崔言之已经拿这事没办法了,他琢磨再三,觉得项长突然的改变太没道理,背后定有原因——当然先排除他是北梁细作这个嫌疑,他探听了事的经过,买通帘随项长去官署的家仆随从,得知他一早与昭明公主碰过面,这下什么都能想明白了。
    “景宁查吏部郎中,不是偶然,她是想从此下手,对付整个吏部,然后就是其他五部……”
    瑾贵妃当晚就去向南帝吹枕旁风了,“陛下,她要肃清官场,首当其冲的就是吏部,而吏部尚书就是臣妾的堂弟,与臣妾出自一家,她想做什么?她这不是明摆着要对付臣妾吗?臣妾只是一个深宫妇人啊,景宁为何要如此?”
    着,她梨花带雨地哭了起来,“臣妾母家只有这么一个堂弟当上了尚书,他多年来对陛下忠心耿耿,不照料自家,事事都为咱们宫中着想,他若有失,臣妾怎么办啊?这宫中用度……”
    她躺在南帝怀中哭诉,南帝始终一眼不发,望着龙榻帐顶,若有所思。
    “这还不是臣妾最在意的,臣妾更为陛下感到气愤,景宁她要肃清朝堂,查贪官细都无可厚非,可是,她怎么能私下会见朝臣,威胁朝臣,左右政令?这将陛下置于何地?这是僭越,这是干政,这是公然漠视陛下的威仪呀?”
    “妃别哭了,睡吧,朕明白了。”南帝话了,放开搂她的手臂,闭上了疲惫的眼睛,“朕会保崔尚书无恙的。”
    瑾贵妃渐渐不哭了,也没有睡着,她的手在锦被下缓缓动起来,锦被没掩住的双肩如丝锦般透亮柔滑。
    南帝闭着眼,还是忍不住笑了。
    瑾贵妃撑起上,露出媚的笑容,全然看不出方才的泣态,看着南帝睁开了眼睛,“臣妾就知道陛下没睡着……”
    南帝看着她的双目道:“有你躺在边,朕怎么睡得着?”
    瑾贵妃装作误解了他的话,赌气起,“既然如此,臣妾告退,不打扰陛下休息。”
    她作势要出锦帐,却被一只有力的手拽了回去。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