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我真行》第一百四十三章?他忽悠人一直可以的

    李新然觉得莫名其妙。
    张鸿打电话找自己?
    他找自己干嘛?
    胜利者对失败者的嘲讽?
    他一把夺过电话,压抑着愤怒,“我不是王晨!你打错了!”
    “啊?我不找王晨啊,他跟我一起呢。”那边传来让李新然朝思暮想夜不能寐的声音,“李老弟,有没兴趣出山?我新片儿缺歌,打算邀请你出马,愿不愿意给个面儿?”
    李老弟?我什么时候跟你关系这么好了李新然依然沉着脸,但语气已经放缓了很多,“张老师,您的音乐造诣要强过现在的我许多,何必舍近求远。”
    虽不甘拜下风,但确实技不如人。
    况且当时热血上涌,现在却更明白什么叫现实。
    他李新然被称作国内“RAP小王子”,也是这两年的流量一哥。
    但如果真膨胀了,以为自己真是什么大人物了,那离糊掉也就不远了。
    张鸿,是电视剧导演。
    并且他不是一般的电视剧导演。
    他目前拍过三部电视剧,其中两部便占据了这几年来收视率的前二。
    第一部电视剧是在网络播出,数据同样碾压同期其他网剧,哪怕是上星的电视剧,能跟他比的也就一部《血色芳华》。
    然而血色芳华中最出彩的角色就是他演的。
    听说他最近去拍电影了。
    可无论电影是成功还是失败,两人的地位都是不同的。
    上一个膨胀到认不清自己的流量一哥是什么下场,他可是看的分明。
    资本能捧你做流量一哥,同样也能让你万劫不复。
    说到底,他只是个替公司赚钱的工具人罢了。
    所以他一定不能放过音乐这条路!
    不是靠着流量跟粉圈还有公司刷出来销量的歌手,而是真正靠作品说话的歌手!
    到了那个时候,他才能初步挣脱资本带来的桎梏,成为一名真正的艺人。
    最起码,到时候公司不会对他呼来喝去,完全当做一个赚钱的工具人。
    因为当一个工具人被榨干之后,等待着他的是什么呢?
    一脚踢开让你滚蛋?
    可没这么好心。
    到时候的做法,是把当初或刻意或意外掌握的你的黑料,匿名公之于众,然后让你糊掉,借机榨取最后一丝利益。
    之后,你就可以销声匿迹给后来人让位了。
    李新然承认,他对张鸿的反感,不全是因为王晨。
    因为当初在公司,王晨只是个小练习生,现在他却靠着演技成功摆脱了“小鲜肉”、“流量小生”的头衔,而是可以光明正大自称“实力派青年男演员”了。
    这一切,都是张鸿带来的。
    同样,张鸿与他同龄,今年都是二十五岁,但双方的地位,以及在吃瓜群众眼里的口碑,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他是被人“不齿讽刺”的流量明星,对方却是才华出众的导演、演员、词曲作者。
    因为嫉妒,他对张鸿的感觉怎么可能好?
    那边张鸿轻松的声音传来,“那你觉得呢?”
    李新然握紧了拳头。
    我声音里的不爽已经很明白了,但你却毫不在意。
    我在你眼里,大概就跟路边的小草一样不必在意吧。
    “我觉得?我觉得张老师您也许只是因为要拍摄电影忙不过来,所以便把一些简单的事情交给他人去办,但因为这件事也不算重要,而圈子里想巴结您的人很多,所以你选中了我。”
    因为他跟张鸿不对付,所以无所求。
    哪怕有所求,他也必须改变态度,这对张鸿来说依旧没有损失。
    那边传来张鸿的笑声,“可惜,老弟你猜错了。”
    不,其实是猜对了。
    《偶像传奇》里的歌只有够好听就行,主要是词。
    而张鸿靠自己的真实水平显然写不来符合剧情的歌词,所以他需要一个工具人。
    一个会写歌的工具人。
    写出来的只要一般好听就行,主要是气氛得渲染到位。
    思来想去,也就一个李新然合适了。
    不过他当然不能这么说。
    张鸿的语气郑重了许多,“李老弟,不,李新然,我就问你一句话:你真的甘心吗?”
    李新然心念一动,不着痕迹问道:“张老师这话什么意思。”
    “没别的意思,就是之前录节目的时候我看出来的。”那边张鸿顿了顿,说道,“李老弟,就这样浑浑噩噩当一个流量明星,然后等价值榨干之后被一脚踢开,你真的甘心吗?”
    反正张鸿觉得他肯定不甘心。
    张鸿此人深谙社会油滑之道,也就是他擅长观察。
    而那两三个月录制综艺节目的过程中,他察觉到了李新然的一些趣事。
    这家伙,跟那种一般的流量明星不同。
    他有野心,而且懂事。
    他一开始确实是在怼自己,但在自己第一期拿出那两首歌之后,他就变了。
    而在第二期节目录制之后,他继续跟自己较劲,已经不是发自内心的了,更像是例行公事。
    很明显,他已经明白了节目组的目的,也明白了他自己在这档综艺节目里的定位。
    然后,他就默认自己是抬高张鸿音乐水平的垫脚石,并且极有默契的默默配合。
    他什么定位?
    一个也许有点儿音乐才华,但却是“不知道天高地厚的流量小鲜肉”定位,是给自己这个“知名年轻电视剧导演以及出色唱作人”当垫脚石的定位。
    观众们喜欢看什么?
    喜欢吃瓜。
    而吃瓜,除了一部分故作清高来一句“虽然XX有问题,但XXX也不是好东西”的人之外,其他吃瓜群众都会有自己的倾向。
    这世界不是非黑即白,但吃瓜的时候,大家希望能有一黑一白。
    而“流量小鲜肉”自然便是黑的那一方。
    别看网上各路流量明星的粉丝叫的欢实,好似到处都是他们同伴一样。
    实际上,沉默的才是大多数,粉丝文化,终究只是小圈子。
    默默看节目吃瓜的人,大多其实还是讨厌流量明星的。
    会把他们拿来跟演技出众的戏骨比演技。
    会把他们拿来跟从小苦练的舞蹈家比跳舞。
    会把他们拿来跟出色的歌手比唱功。
    然后批判他们一番,因为他们真的都比不过。
    比不过,却还要样样都掺和一脚去捞钱。
    也许是背后的资本为了利用他们此刻的热度捞钱,也许是他们自己要捞钱,也许两者都有。
    但对流量明星来说,人设大于一切。
    可李新然这个做法,基本上可以说是完全不在意人设,他甘于当一个节目中的“恶人”。
    再加上他写的歌其实不错,虽然跟张鸿那经过前世市场考验的歌曲自然没得比。
    这让张鸿发现了一个事实。
    李新然,也许已经在给自己找后路了。
    或者,他已经厌倦了流量明星以及人设带来的麻烦。
    又或者,成为原创歌手就是他本来的初心。
    为什么张鸿看得出来?
    因为他认识的人里有人跟这个李新然的状态一样。
    一个罗筠,一个王晨。
    张鸿也不讨厌李新然,所以甚至在跟节目组负责人跟导演聊的时候,他对“工具人”李新然还有那么点儿小同情。
    虽然李新然赚的钱肯定比普通老百姓多无数倍就是了。
    后来接触,他觉得李新然也不讨厌,跟那种刻板印象中小鲜肉不同。
    所以为什么不拉他一把?
    反正都是当工具人,好歹我张某人还能不压榨他那么狠。
    那边张鸿想得挺美,这边李新然却陷入沉默。
    他表面沉默,内心却掀起了惊涛骇浪。
    张鸿他怎么怎么知道?
    莫非有人说?
    不可能!
    这件事只在自己心中,哪怕是经纪人跟家人都没向他们提起过!
    所以只可能是张鸿猜出来的。
    李新然此刻表情终于绷不住了。
    他心里特复杂。
    张鸿猜得出来,说明他了解自己。
    甚至他能理解自己。
    原来自己在他眼中并不是一个不配有姓名的喽啰。
    而且他还能猜到自己的内心。
    握紧了拳头,又放开。
    又握紧了拳头,又放开。
    李新然终于向自己的内心妥协了。
    “张老师,我该去哪儿找你?”
    电话那头,张鸿微微一笑,“洛城,我等你。”
    他忽悠人一直可以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