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女傲雪倾冬夏傅容瑄夏冬儿》第183章 名义过继

    七叔想了想,便笑着解释道:“没什么办法,倒是你娘有办法,她在走前嘱托,将你们每个人的后路都安排好了,春生安心的经营作坊,自然是饿不着的,明远有爹有娘,族里的人自然也是为难不到的。”
    “冬儿,咱乡下有规矩,家里长辈过世要守孝三年,这三年定然是不能出远门的,可你娘走前有话,让你过了五七就进京,她希望你找到你夫君,不管怎么也要把他劝回来,两个人好好的过日子,这样她也就能放心了。”
    听着七叔的话,夏冬儿突然想掉泪了,原来这老太婆心里什么都明白。
    早知道她会进京去找他,她就把自己的后路给提前铺好了,她当人女儿的,若是不能守孝三年,村里人又是风言风语一阵子,还会落下个不孝的名义,老太婆心中本就对她存着歉意,又怎么会让她落下个不孝的名誉?
    所以老太婆临终嘱托,让她过了五七便可以动身,这样便是在尽心完成先人遗愿,乃是大孝!
    老太婆是想让她落得个好名声,若是寻回傅容瑄,两人好好生活固然是好,若真是寻不回傅容瑄,她也能再找个好人家,所以,老太婆这是一心为了她的幸福才如此嘱托的。
    心里一个感动,眼泪就真的下来了,老太婆不光是会压榨她,老太婆也是会关心她的!
    春生心里也是很感动的,家里兄弟姐妹三人,娘亲是把她护在心尖上疼爱的,以前是自己不懂事,三天两头的惹事,倒是没让娘亲享过一天他的福,如今娘亲走了,走之前心里放不下的依旧是他们这些儿女。
    姐弟俩嘤嘤的哭,突然夏彤就问了起来:“七叔,那我呢?我娘……可说我要怎么办了吗?”
    夏冬儿一怔,对呀,只顾着自己心里感动了,把夏彤给忘了,这孩子,估计心里要觉得老太婆偏心了吧?她揽过夏彤,安慰道:“咱娘定会好好安排你的,就算咱娘不安排你,姐也不会不管你的,姐去哪都带着你,将来有姐一口吃的,就绝不会让你饿着的。”
    “姐……”要不说呢,还是有个姐姐好,夏彤这下就释然了,就算娘亲真的没有安排她,她也不用再害怕了。
    刚这么想完,就听七叔说道:“你娘对你最是担心,她嫁了大女儿,给儿子娶上了媳妇,就剩你的事没办了,这也是她欠你的,所以,她临走前有意想要把你过继给我,这样一来,你便不再是孤儿,其他叔伯自然不能再来为难你。”
    话到这里,他用眼神询问这夏彤,夏彤畏畏缩缩的往夏冬儿怀里钻了钻,她跟七叔真的不熟识,心里免不了是要害怕的。
    她含泪,用着如小狗般可怜眼神看着夏冬儿,“姐……”
    “彤彤,咱娘想的真是周到,不得不说,她亏欠了你,可她也是对你最好的,她为了你的事,可谓是用尽了心思,你懂吗?”
    夏彤闪着泪眼,不懂,她真是不懂自家姐姐这是在说什么?她这是同意了让她过继给七叔的意思吗?
    夏彤心里非常的担心,这若是以往,一听人家说有人要收养她的话,自家姐姐早就是要蹦起来跟人家嚷嚷的。
    可是今天……
    她家姐姐说什么?说娘亲为了她用尽了心思?还说娘亲对她是最好的?
    “七叔,既然是我娘的意思,我们这些当儿女的自然是应当遵从,七叔膝下无儿女,把彤彤过继给七叔也是好事一桩,只是,彤彤年纪还小,将来必定会让七叔费心的,更何况现在她还沉浸在丧母之痛中,估计一时半会也接受不了,不如我们先等等,等我娘头七时,找村长见证一下,彤彤名义上过继如何?”
    其实这是防止其他叔伯为难夏彤的最好办法,名义上过继给了七叔,实质上还是在自己家生活,这样也算是一举两得了。
    夏彤很是紧张,这些大人们说话一会儿一个样子,她现在是真不知道自己的将来会是什么样了。
    七叔眼中闪过一抹欣赏,挑眉问道:“冬儿就如此相信七叔?”
    “呵呵!”夏冬儿莞尔一笑,笑中带着满满的自信,“人的背后都是没有眼睛的,将来会发生的事我也必定看不到,可是我娘看到了,她把未来可能发生的,每一步都算计好了,她信七叔,将嘱托都交给了七叔,冬儿也自当相信七叔!”
    七叔笑,不得不夸一句,他这个侄女聪明,和家里其他那些侄儿侄女果真是不同的。
    “其实冬儿跟七叔想到一起去了,七叔自然不会勉强彤彤,名义过继,一来可以堵了众人悠悠之口,也算是让七叔完成你娘的嘱托,二来,七叔无儿无女,将来身边若能有彤彤守在身边也是不错的。”
    七叔说着,然后就将目光放在了夏彤身上,原本就带着笑的目光更加的温和起来,在这寒冷的天里,突然让人觉得暖暖的……
    “彤彤,七叔没什么大本事,不远千里回乡,虽不是大富大贵之人,却也还是攒了些家当,绝对不会缺了你吃喝的。”
    这一句话也是老七说给夏冬儿听的,他收养夏彤,纯粹是因为自家三嫂的嘱托,完全和利益无关。
    也的确,这一句话让更加放心,想着自己若是去了京城,夏彤能多个人照顾也是不错的,且看眼前的七叔,他身材高挑,一身冰蓝色的长袍,虽不是上好丝绸,却也不是乡间粗布,长袍衣襟上绣着雅致的竹叶花纹,怎么看也都是一副书生气质。
    七叔长相和大伯他们只有四五分相像,许是十多年不归家的原因吧,他的下巴微微抬起,一双星目微微眯起,两道浓浓的眉也泛着柔柔的涟漪,好像一直带着笑,这样的柔和,仿佛是春天的阳光,暖暖的照在她的心间,他的柔和,立刻便感染了众人。
    夏冬儿第一直觉,这样的人就是很正大光明的那一种,至少,他不是那种会为了一点点利益而为难自己亲侄儿的人。
    所以她信了,信老太婆,信自己,也信了这个没见过几次面的七叔。
    夏彤本人是没什么意见了,反正都说了,只是名义上的过继,她将来吃住都还是在自己家。
    至于春生两口子,老太婆的遗嘱,要他们都听夏冬儿的,夏冬儿同意了,他们自然不会有意见。
    于是,此事就这么说定了。
    此事一说定,七叔立即从袖笼中取出一物交于了夏冬儿,那是一方白色的丝帕,里面不知道包着什么。
    七叔笑着示意她,“打开来看!”
    几人都围着看,手帕被打开,里面竟然是一只玉手镯!此玉色泽发白,阳绿极少,很显然的,这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可若是在农村,这估计也算的上的一件好东西了吧。
    首饰这类东西,夏冬儿是最有研究的,在现代金银首饰玉器摆件好东西她见的多了,她家地窖里现在有十几箱子的珠宝首饰,件件都是精品呢。
    所以盯着这样一件算不上很起眼的玉镯,她疑惑,歪着脑袋看七叔,七叔这是何意?
    “这是你娘那天交给我的,这玉镯是你奶奶留下的,夏家当家主母的身份,也是处理家族中琐事的权利,这玉镯本是一对,现在七叔将它分开,一只留与你七婶手中,这一只就交于你保管。”
    屋里的姐弟几人听了这话顿时诧异了,这七叔,果然是坦荡荡的。
    “这玉镯既然是当家主母的身份,七叔就该让七婶好好保管着才对啊!”
    七叔摇头,“这期间的事你们不懂,七叔给你你就只管收着,有它在,也省的将来再有人来欺负你们,这样七叔也就能放心了。”
    这期间的事,说来还真是话长了,主母临死前老七未曾能赶回,主母知道老七为何离家,也知道自己亏欠老七,家里那些个兄弟都是什么秉性她也都明白,所以才偷偷找了夏冬儿的娘,将玉镯托付,若是将来老七归家,这就是老七的东西。
    老七若是有了这东西,自然不会再被家里兄长欺负,主母这样也就能瞑目了。
    所幸老太婆临走前还真是见到了老七,对于老七,旧时的种种因素,老太婆自然是信他多一些,所以才将所以事物嘱托与他了。
    要说老七又为何如此,其实他也是有私心的。
    当初老太婆将玉镯交给七叔的事,大家都看到了,只是当时人太多,而且又是老祖宗的遗言,大家自然不敢造次,可时间久了,家里免不了要生事。
    将玉镯分与她一只,就是要她承担家中事务的一半,一来减少了被其他叔伯欺负的可能,二来也降低了那些兄长找他麻烦的几率,这,其实就是两全其美。
    他也算是看了出来,夏冬儿不是一般人物,有了家族的部分权利,将来必定能让夏家发扬光大。
    转眼又是一天,村里有圆坟的规矩,圆坟一般都是在葬后三天举行,但村长说老太婆太年轻,且又是病死,顾要选择在送盘缠后三天举行,也就是今天。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