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女傲雪倾冬夏傅容瑄夏冬儿》第179章 抬死人入棺

    抬死人入棺,夏冬儿第一次见。
    棺材里要用呈文纸将四壁糊好,黄金入柜的意思,棺底铺上青麻杆,杆上糊呈文纸,纸上再铺被子,然后放五色线、五谷、七枚铜钱,铺谷草是不可少的,江帆说那是落地而生坐草而归的意思,棺头上贴着太阳、月亮和北斗的图案,一切都准备好,就可以抬尸入棺了。
    入棺时,是要长子抱头次子抱脚的,老太婆就春生一个儿子,那就要侄子来补,夏老大家有夏清秋,老二家有夏凯,两人却是都不愿抬,夏冬儿急了,瞪着眼睛嚷了一句:“不帮着抬就算,不勉强,没人抬我抬!”
    从古至今,哪里有女孩子来抬尸的?她七叔一听就急了,“哪里用的着你抬?还有七叔在,七叔帮你抬!”
    说着,老七就上去帮着抬了,夏冬儿很是感激,一并跟着春生,八爷,还有枣儿,就这么抬着尸体往外走,夏老四倒是看不过去了,连忙上去扯开了夏冬儿,他补上了。
    夏冬儿回头看着屋里的那一群人,眼神犀利,像是要把每个人的嘴脸都记在脑中,一辈子。
    夏家老大疑惑了下,想要去帮,可这时尸体已经放入了棺材中。
    他叹息一声,然后去棺材前哭了起来。
    尸体放入棺中,头枕云彩,脚踩莲花,用细麻绳捆了脚,上面还要铺七张银箔纸,然后从头到脚的蒙上红布,这红布也是夏冬儿买的,江帆说,这就是铺儿盖女的意思。
    棺材里还要放上从老太婆身上掉落的东西,像是梳头时掉的头发等物,或是她生前最喜欢的东西,连带她用过的东西,比如衣物被褥等,这就是所谓的死要全尸。
    另外,有钱人家还会放入一些元宝玉器,所谓的金玉满堂,不过这是山里,山里人放的最多的就是五谷,农民,求的就是不愁吃喝。
    棺材前摆上各样贡品,还有倒头饭,饭上插着一双筷子。贡品前摆着一个香炉,里面燃香一支,青烟袅袅。
    这时就可以盖棺了,然后儿女就围着棺材哭,天已经大亮,邻家听了这边的哭声也都赶来吊孝,夏冬儿和夏彤穿上了孝衣就跪在门口,有人来了就对着磕头,然后给人家发一块孝布。
    来的人也不知是真心还是假意的,大哭一阵,然后将带来的纸钱放入棺材前的盆里烧掉。
    人来人往,夏冬儿不知道跪了多久,反正腿是已经麻了的。转脸看夏彤,夏彤正抽噎着,忍不住将她抱住,一个才十岁的孩子,怎么能接受的了这一切?
    那些婶娘堂姐堂妹的帮着在厨房煮饭,来了这么多的人,早饭是要让人家吃的。
    人家开始吃早饭,夏冬儿要带着夏彤去山坡上的小庙送浆水,这规矩也是江帆告诉的,送就送吧,反正她不懂,大家怎么说她就怎么做。
    送浆水就是给亡魂送早饭,村里人都说,刚死的人魂魄都要先去山坡的小庙找山神报道,之后山神才会安排着走归西大道。
    浆水,其实就是端着一碗泡着小米的水,一路哭喊到小庙前,然后围着小庙左绕三圈右绕三圈,还要一边绕一边喊着,“娘,我来给你送饭了,你饿了吃米,渴了喝水,娘,我来给你送饭了……”
    左右三圈绕完,碗里的水正好撒完,之后就可以回去了,回去的路上不让哭,说是怕亡魂跟着回家去。
    早饭后,八爷帮着找人算了下,吉时是在未时,未时初起灵,未时末安葬。
    哦,忘了说了,这是村里的习俗,太年轻的人死了,不用停三天或七天,一般都是当天入殓,这叫走马殓。
    明远醒了,枣儿抱着明远也跪在了门口,来吊念的继续磕头,春生就在棺材前不停的烧纸钱,不停的烧……
    晌午,依旧是要安排那些人吃喝,反正夏冬儿是不想动手了,既然那些婶娘和堂姐堂妹们想在外人面前表现,那就给她们机会让她们表现好了。
    来悼念的人还在不断的来,村长,铁梅,杏儿,甚至连英子都来了。
    午饭前又送一次浆水,这时就要开光了,开光是要儿女在跟前的。
    棺材盖打开,立刻有四人扯一块白布挡在尸体上,这是为了不让尸体见光。
    春生拿着倒头饭上的筷子,沾上水,然后往老太婆脸上点,边点还要边念着:开头光,亮堂堂,头顶上苍八宝香;开眼光,看西方,极乐世界是家乡;开耳光,闻十方,阿弥陀佛法中王;开鼻光,嗅妙香;佛法熏修开慧光;开口光,吃斋香,不与畜类结仇肠;开心光,显性相,万法圆融妙吉祥;开手光,抓钱粮,手握莲花奔西方;开脚光,莲台上,圣众接引登乐邦。
    夏冬儿就站在棺材边哭,枣儿抱着明远也是,夏彤也哭,哭的很惨痛,身边的八爷连忙将夏彤往后扯,“不哭了,眼泪是不能掉棺材里的,不吉利!”
    夏彤不懂这些,大家这么说了,她立刻忍下哭声,用手捂着嘴巴抽噎。
    开光时是不让大哭的,这个枣儿知道,她悄声跟夏冬儿说:“他们说的对,那是怕眼泪掉进棺材,咱娘就会舍不得离开,眼泪会让她难以抉择,以至于以后天天上家里惦记,所以都是不让把眼泪掉棺材里的。”
    夏冬儿抹了泪,也捂上了嘴巴抽噎,好,那就让老太婆静静的走完最后一程吧。
    开完光,要把火盆里的烧头纸分七份,用黄纸包起来,分别按七星位置放入棺材中,有祈求家运不衰之意,也是让老太婆留着黄泉路上花用的。
    然后儿女要对着棺材念上几句话,离开旧房住新房,亡人辞世奔西方,天有玉柱地有梁,生安亡稳世世昌,早登极乐修正果,入殓后代大吉祥。
    念完就该封棺了,封棺之前,儿女要先围着棺材大拍大叫,俗称“叫醒”,不过老太婆是病死的,自然不会复生,于是拍了几拍也就算是那个意思了。
    这时,有人掀开尸体上的脸盖,这个跟眼殓的意思差不多,就是看看老太婆有没有死不瞑目,若是眼睛是睁着的,那就不能封棺了。
    讲到封棺,这里就又有麻烦了。
    七枚钉子,二寸来长,每根钉尖上面都要缠上儿女的几根发丝,这个没讲究,谁钉都可以,接下来就是寿钉了,四根,三根右二左一,一根主钉要定在右棺盖前一侧的,这个寿钉是有说法的,必须要舅舅来钉。
    麻烦来了,就在于老太婆没有娘家人,这也是当年老太婆被欺负的原因,她没有嫁妆,没有娘家,没有靠山。
    夏家老大等的也就是这一刻,为什么说他一直在等着这一刻?村里的习俗,舅舅钉主钉,可借此来训斥那些不孝顺的儿孙、子媳们,同时提一些难题,孝子必须应允,否则不予楔钉。只有请族中有威望者出面说情,孝子磕头谢罪,舅舅才答应楔钉。
    目前夏家有威望的,不正是他自己吗?深知春生他娘没娘家,自然没兄长,这主钉便可以由他这个当大叔伯的来代替了,所以他在等着这一刻。
    老大暗暗高兴,想着等下要怎么为难夏冬儿,要怎么才能把这一家的房产地契都转到自己手中,又要怎么教训他们才会不让街坊邻居的看出他的目的,只是他还没想完,也还没高兴完,就听一个声音响起:“寿钉我来钉。”
    老大一怔,转头看向老七,“你上面还有大哥、二哥和四哥!”
    这话的意思就是,钉主钉还轮不到你老七。
    “大哥的意思我明白,可这是三嫂临终前对我的嘱托,我不能让三嫂失望。”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夏仁顺就上前接过了主钉。
    这对老大来说简直就是意想不到的,眼看着就能教训夏冬儿了,眼看着这一家的财产就要到了自己的名下,咋就又突然杀出个程咬金呢?
    他自然是不甘心的,瞪着眼睛问道:“咋可能?三弟妹的主钉不用说也该是我这个当大哥的来钉,咋会嘱托你呢?”
    “确实是如此,本该大哥来钉,三嫂却嘱托了我。”
    老大上前去夺钉子,老七紧握就的不给,他便咬牙切齿的说道:“你,你有啥证据说是嘱托了你的?不会是为了能为难孩子们,然后得些什么好处的吧?”
    “无证据,只凭良心。”老七紧握钉子,丝毫不肯让步。
    “良心?你还有良心?爹娘过世都不见你回来,如今你回来了,一回来却是想着要怎么为难孩子,要怎么得了老三家的财产,你还敢说你有良心?”
    老七默不作声,不知道是心事让老大说对了还是无话可说了,反正他是不再言语,也丝毫不放手中紧握的钉子。
    老大夺不过,瞪着眼睛问夏冬儿,“冬儿,你说,这钉子是不是该大伯来钉?”
    一旁的江帆轻轻扯了夏冬儿一下,意思是让她想清楚,他怎么看都觉得这老大不是啥好人的。
    “你俩去门外打一架吧,谁赢了谁来钉。”
    噗!谁都想不到,夏冬儿竟然会这么说,于是两人就这么僵持了起来。
    本来也是,老大不是好人,可谁又知道老七是不是好人呢?
    夏冬儿看着两人的脸色,只见老大眼角直抽抽,老七嘴角却是扬起了一丝笑意。
    夏冬儿一怔,这家伙,竟然笑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