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女傲雪倾冬夏傅容瑄夏冬儿》第80章 念书有什么不好

    夏彤也很是想去镇上赶集的,可是夏李氏说怕夏彤贪玩,集市人多不安全,于是就留在了家里帮着干农活。快七月了,(农村人习惯用阴历,阴历七月其实就是阳历的八月份了。)地里的庄家正是需要侍弄的时候,浇水拔草什么的,还要常看着,防止有人祸害粮食。
    夏家今年的地种的比其他人家都要早几天,所以现在别人家的玉米棒子还是青皮时,她家的棒子已经开始发黄了,看着情形,估摸着七月中旬就能收割了。她家还种了点大豆,大豆比玉米棒子晚收,大概玉米收完晾完后,就正好能收大豆了。夏李氏看着这些心里就高兴,苦难的时候终于快要熬出来了。
    今早她还交代了夏冬儿,今天上镇上一定要帮着买些小麦种子回来,到家里收了大豆,用不了多久就能种小麦了。小麦是越冬作物,九月初种小麦,到了来年四五月收,正巧棒子四五月也能种,这就能赶上趟,一年四季都不缺吃喝了,想想,自己家的日子真是要越过越好了。
    傅容瑄赶着驴车到了集市,驴车依旧是寄放在了一家客栈,皮货也顺利的卖了出去,收了几十两的银子,三人高兴的去买东西,粮食要买一些,各种菜、肉和酒要买一些,剩下的就是来之前夏李氏交代要买的小麦种子了。
    夏冬儿和木白莲好不容易才能来一次集市,看到喜欢的自然是想多买一些,正好新家还很空,一些花瓶、字画之类的装饰品买一些,傅容瑄喜欢看兵书,夏冬儿喜欢看诗集,还有笔墨纸砚买一些,新居是有书房的。
    木白莲也买了不少,但她买的东西好像都挺奇怪的,什么铁匣子,铜线,硫磺,硝石,还有铁块铁片什么的,当然,花瓶字画之类的装饰品她也没少买的。
    夏冬儿挺爱美的,从来了这里后就没用过什么洗面奶润肤霜,恩,这里好像也没有卖的哈,不过这里有脂粉、香粉各种粉,两个小女人站在香粉店前是看了又看,最后还是决定,走吧,不买了。虽然古代的各种粉类都是用米粉加各种植物汁液做成的,但这样的东西用多了也不好,太粗糙。
    绫绫罗罗的又买了不少,直到荷包渐渐瘪了才满意而回。
    第二天,搬家的正日子,从天刚亮开始,夏李氏就一直在唠叨着,搬家要注意什么,要小心什么,以后过日子又要怎么样,搞的就跟要嫁女儿似的,交代个没完没了的,也少不了要交代木白莲几句的,毕竟木白莲在这里住了不少日子,也都熟识了。
    还有一点,那就是前段时间夏冬儿帮枣儿毁文书后,村里就流传出了木白莲是京城来的官家之女,夏李氏刚开始不信,木白莲在家里被她呼来喝去的,家里地里的没少帮她干活,一点都不柔弱,一点都不娇嗔,这怎么可能是京城来的管家小姐呢?
    可是后来又一想,许真是从京城来的呢,否则怎么她们怎么会有那么多银子盖房子?年前土匪来时抢走金子的事她也知道,不是官家小姐怎么会有那么多的金子?再说,光凭傅容瑄打猎,他也不可能一下子攒那么多银子。
    “白莲,你来咱们这村里也不容易,今天你搬家,婶子没什么好送你的,和冬儿一样,也当你是闺女,就蒸一锅干粮给你,你带进新房,寓意发财之意,记住,进门要说吉利话,什么大吉大利、家财万贯的,什么好就说什么,知道不?”
    “恩,知道了,谢谢婶子。”
    “你这孩子真是客气,一个人住一个院子,可要当心点才是。”夏李氏将两锅馒头分别给了夏冬儿和木白莲,这也是村里的习俗,儿女搬新家时,父母亲自蒸馒头送与他们,馒头没蒸之前是一小团,蒸好了后能大出许多来,这就代表这发的意思,发财,发家,总之是好意。
    两人拿了馒头,心里顿时充满了感激,有妈妈的感觉真好!
    木白莲心里突然难受起来,她的童年感觉就和孤儿没什么两样的,如今夏李氏对她,倒是让她感觉到了些许的母爱。
    搬家是大日子,喜事,夏李氏收拾了东西,锁了门,带着春生和夏彤也去了村口的新居。两家要摆宴席请全村,定是要很忙的,她过去好歹也能帮上点什么。
    村口已经开始很热闹了,各种的礼物送上来,村里的女人们帮着摆借来的桌椅碗碟,男人们就在院子里磨刀杀猪,孩子们在争抢着夏冬儿准备的花生和糖果,老人们则是坐在院子里晒着太阳闲聊。全村的人差不多都来了,两处院子里都是人,小院子看完了又去看大院子,边看还边啧啧啧的赞叹着。
    “冬儿真是好福气,嫁了傅容瑄这么个好男人,你家这房子真好,村里的头一份儿,唉,我家那俩闺女要是也能有这好命就好了。”说着话的是姜大婶,夏李氏家的邻居。
    夏冬儿笑了笑,说道:“婶子,你家那俩闺女长的都俊俏,今天全村的人可是都在这里了,你还不赶紧挑挑?看到合适的就赶紧定了,大家吃完我的乔迁酒就再去吃你家的送亲酒,多好啊。”
    “哈哈哈……”一旁的人听了都跟着笑起来。
    姜大婶冷着脸,“你就知道吃,婶子家除了两闺女还有俩儿子呢,要不,你替婶子寻思寻思,看哪家的姑娘适合娶进门的?”
    姜大婶说着,眼光直往木白莲那么瞅,从那天枣儿家的事后,村里就流传着木白莲是京城高官之女,但凡家里有还未娶亲的成亲的,心里都算计着这茬呢。
    夏李氏心里也这么想过,木白莲在自己家住了这么些日子,处事为人那都是没话说的,而且她对夏冬儿好,对夏彤也好,将来也不愁她会对自己不孝顺,木白莲也有自己的院子,她算计着,若是成了,将来她和春生就在新房子里住,自己和夏彤在老院,日子过的也是再舒心不过了。
    所以,打从前几天开始,她心里就记着这事呢,今天又听姜大婶这么一说,怎么可能听不明白她话里的话?当即,她笑着说道:“她姜婶子,咱村里的好闺女可多了是了,你跟前儿素月不就是一个吗?”
    “哎呀,你们说你们的吧,怎么又扯到我了?”正帮夏冬儿洗菜的素月顿时脸红一片,娇嗔的叫了声就跑出了厨房。
    “呵呵……”
    这又引来一阵笑,夏李氏却继续说道:“素月这闺女可是在咱眼皮下长大的,人老实,又乖巧又懂事,而且年纪和你家姜成差不多,合适。”
    “素月确实是个好闺女,跟你家春生也差不厘呢。”素月再好,也只是个借口,她想说的,是木白莲。
    空闲时姜大婶常和夏李氏一起做针线聊大天的,夏李氏这么说,姜大婶立刻就明白了,她这是也惦记着木白莲呢。两人都说素月好,又都说跟对方的儿子更合适,于是就这么杠上了。
    明争暗斗,勾心斗角,有时候不是只能用在后宫,在这山野乡村也是存在的。
    “行了行了,看你们俩吧,既然素月那么好,怎么都还往人家家里推?要我说啊,素月是好,就你们那俩儿子,都配不上她呢。”夏冬儿一句话堵的两人不知道该如何反驳,明白其中的意味,她哭笑不得的说着,“我和素月从小一起长大的,素月跟木白莲都是我妹子,我看我这俩妹子都挺有福气,要找人家啊,至少也得找个会念书识字的。”
    说这话,就是让大家都消停了对木白莲的惦记,别以为她看不出,这在厨房里围着的几个老婆子,嘴上说的是素月,心里却都打着木白莲的主意。
    “会念书识字有什么好的?”姜大婶嘀咕了一句,却也不再说什么了。
    村里会念书的人很少,倒是也有几个是在邻村念书的,只是年纪都还小,而自己家的那俩,根本就是大字不识一斗的庄家汗,不过,春生也不识字,姜大婶撇了一眼夏李氏,别得意,我家没希望,你家估计也没戏。
    夏李氏冷哼一声,见屋里人多,有些话也不好说,就忍了下来,反正木白莲也算是自己人,回来得了空她单独说也成。
    木白莲一直都在一旁听着,说实话,大家都用什么样的眼神看她,都是什么用意,她心里明白的很!暗暗看了一眼,却见夏冬儿也正看着她,还小声的说着:“不用谢了,请叫我活雷锋。”
    木白莲差点笑出声,心里想着,大家打她的主意,这还不就是你惹的吗?要是你没说我是从京城来的,哪里会成这样?
    这时门外进来一妇人,接着之前的话题说道:“念书又什么不好的?村里就是识字的太少,要是多几个像傅家这么有本事的,村里想不富裕都难呢。”
    是是是!念书有什么不好的?就是花银子这点不怎么好,要是不用花银子,谁家会忍心不让孩子去念书?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