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大唐贞观世》第三百七十五章 雪落人心动

    “本王本王”李治端起茶杯,颤抖的手预示着心中的不平静。
    本打算喝口茶掩饰一下自己的恐惧,可他根本考虑不到,这件事对他“弱小”的心灵,带来的巨大冲击。
    杜荷并未因李治的表现就感觉到失望,晋王本就是醇厚之人,如果听到这种事,还能表现的平静如常,杜荷心中难免会有所畏惧。
    更何况,晋王的年岁本就不高,正好满足了杜荷设想中,在朝堂之上大展拳脚的可能。
    秦王?
    杜荷并不认为自己比不上秦王,只是没有机会而已。
    “殿下不必着急,此事还有待商议。”
    “咳咳,本王无事。”
    李治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装作对此事并不畏惧的样子开口道:“你可知,本王手中无兵可用!”
    杜荷早有预料,“兵部尚书侯君集,手中精锐数千之数。”
    李治眼中明显出现了一丝惊讶,“你是说,你与侯君集他?”
    杜荷连忙点头道:“不错,臣下几日前已经与侯尚书达成了共识,助殿下一臂之力!”
    李治更加犹豫,“你可知,此事若成了还好,倘若是”
    “殿下!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若殿下想要安安稳稳度过一生,臣下这就离开,今后绝不再出现在殿下眼前!”
    李治思维有些混乱,脑中两种声音开始碰撞。
    “争!为什么不争?凭什么不争,都是皇嗣,为何大哥和四哥可以去争,而自己却只能认命?”
    “不行,不能争,失败了只有死路一条!”
    “愚蠢!想想当初,李泰如何对待我们的,还有李承钰,明明自己也是他的弟弟,凭什么他要一直惯着李泰!”
    “我”
    身上的伤痕尚未淡去,李治心中还有积怨,杜荷提及此事,李治心中很是挣扎。
    他很清楚,如果机会不把握住,最后自己只能甘于平庸。
    争吗?
    李治看着杜荷时,目光已然有所转变,不争自己就是平庸,争了他就有机会登上至高之位。
    “杜荷,与本王讲清楚,侯君集究竟是何想法。”
    杜荷暗中松下一口气,劝动了,一切都好说!
    “殿下,侯君集之所以会与臣合谋,主要原因在他自己身上!”
    “他自己?”
    “不错,侯君集乃是从龙之臣,如今更是兵部尚书。可他太贪了,他希望得到的更多!”
    李治皱眉道:“若如此,本王岂不是成了他人的傀儡?”
    “殿下这是什么话,殿下可不要忘了,如今的天下姓李!侯君集可以起兵,却不能称王。若侯君集有了篡位之心,天下都不会容他!”
    “本王,许他一个异姓王可好?”
    杜荷笑道:“三代不削,与国同休!”
    “好!”
    两人接着又聊了许多事,临走前,李治亲手交给杜荷一封书信。
    书信的接收人,正是侯君集。
    杜荷在心中放声大笑,不枉自己苦心算计,马上就能得偿所愿。
    失败?
    如今大雪封城,等到雪化后,长安城周十六卫营地都会派人入京面圣。
    杜荷已经挑好了时间,那就是各路兵马离京后的第二天。
    回返调兵?怕是一切都来不及!
    等他们得知消息,再从十六卫营地赶到长安时,长安的天,已经变了!
    走出宫门,杜荷实在忍不住心中喜悦,放声大笑。旁人惊异的目光,在他眼中,完全变成了若干年后,对于他杜荷的艳羡。
    “看着吧,杜家必将在我手中崛起!”
    “我们先不回府,去侯家!”
    马车开拔,围观的人群中,一道身影消失。
    “杜荷为何如此高兴?宫中给他安排了官职不成?不过想想也是,内侍嘛,除了入宫,他也没别的去处!”
    那身影嘀嘀咕咕,在长安城中四处闲逛。
    绕行了许久,终于来到那处被大火焚烧的宅子之外。
    破落的景象,四周根本无人会注意到他。
    或者说,这附近的住户,大部分都搬离了。
    一天烧死二十多人,生怕有冤魂聚集在此。
    那道身影进入宅中,脸上有灰黑之色,稍作擦拭,终于露出自己的面容。
    看上去格外熟悉,此人正是奉命到长安调查的十七!
    “殿下说,挖地三尺?”
    十七候在此处宅子中,等到日落时分,庄中聚集了不少白狼卫中人。
    三十余个,同时对十七行礼道:“偏将。”
    十七点头,“挖!殿下令,掘地三尺!”
    “是!”
    所有人分散开,对着院子开始动工。
    没费多少功夫,就得到了十七想要的线索。
    “偏将,这里还真有刀兵!”
    “拿出来看看。”
    “是!”
    二十三把长刀,对应着死在宅子里的二十三具焦尸,一切好像都得到了解释。
    不!不对!
    十七忍不住惊出了声音,少一个!
    不错,少一个人,多一把刀!
    别忘了,杜构面圣时,手拿一把白狼制的长刀当做证据。
    如果不出意外,袭杀杜府的贼人,一共有二十四个。
    而这些人中,有人选择了背叛,暗中将其余人烧死,自己则改头换面离开长安。
    十七并不知道,他的猜想很贴近事实。
    “查!查清楚,缺失的那一个是谁!”
    “是!”
    白狼卫分散离开,四处打探。
    经过查证,这宅子里到底住了多少人,之前的邻居并无人知晓。
    不过他们也给十七提供了一个好消息,那就是这其中确实有一个领头之人。
    因为之前大火起得突然,焦尸根本无法辨认,至于领头之人是否被一同烧死,无人知晓。
    但是从旁人口中,十七搞清楚一件事情。
    起火前,有人出了宅子,随后又带回了酒肉。
    顺着这条消息继续调查,酒肆之中,一口气买了二十多坛酒并不算多见,尤其此人还是个生面孔。
    根据画像,十七请其他人辨认出了这个买酒之人的身份。
    杜家的下人,杜六!
    得知此事后,十七惊出了一身冷汗。
    杜家下人不都已经死完了吗?
    杜六是杜荷身边的人,那场屠杀过后就消失了踪迹,如今却突然被人告知,这家伙还活着!
    “需要赶紧通知殿下!”
    十七抬起脚就想往长安城外走,可走到一半后,心中还有顾虑。
    仅凭杜六还活着的消息,并不足以让旁人知道,杜荷才是谋害杜家的元勋。
    更何况如今杜六早就逃离了长安,是死是活无人知晓。
    十七心中开始盘算,“最好的办法,就是去杜府!”
    如果此事真是杜荷安排,那么杜荷府中必有线索。
    潜入杜府,找出证据,到时候将此事公之于众,还殿下清白!
    说干就干,十七找出几名潜藏在长安的白狼卫,让他们带消息回秦王庄,自己则换了一身夜行衣,趁着夜色赶往杜府。
    此时的杜荷,刚从侯君集府上离开,正在赶回杜府的路上。
    “呸,不见棺材不掉泪的家伙,异姓王,也不怕自己撑着!”
    杜荷心中对于侯君集,很是鄙夷,目光短浅的蝼蚁之辈,被名利勾住了双眼。
    不过这样也好,要不是他,自己还真没有本事拉起一支强军!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