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大唐贞观世》第二百三十七章 闲王?贤王?

    几日后,养心殿内,宇文士及一哭二闹,烦的李世民头昏脑涨。
    “陛下,那可都是将才啊!您就行行好,让秦王分给我两个人,也好让我用来管白狼军呀!”
    李世民此刻很是恼怒,“混账!倘若真给了你,那白狼不还是秦王私军吗?”
    眼下重要的是分出秦王的兵权,不然白狼军强大的战斗能力,让李世民都有所畏惧。
    他甚至考虑过,如果李方晨领白狼军攻长安,长安城中的十六卫能否抵挡。
    七千人拿下王庭,为何不能三千人破入宫闱?
    李世民心中哪怕相信李方晨,也不会相信他的那些手下们。
    从龙之功,有时候太过于诱人,甚至会蒙蔽他人的双眼。
    “陛下,白狼军起于秦王,忠于秦王,私军归国,谈何容易?”
    “朕不管你用什么法子,总而言之,秦王府必须从白狼军中撤出来,不然后果你自己掂量一下。”
    哭闹不成,宇文士及算是明白了,白狼军统领这根本就不是什么好差事。
    落寞离宫,说不出伤感。
    多好的苗子,要是能给自己用用,那他宇文士及还用得着操心白狼军的事情吗?
    一日整营,三日令行禁止,一切仅仅有条。光凭着人家整体演练军队的本事,宇文士及就想把他留在身边,一大助力不可弃。
    结果人家现在留不住了,走的时候宇文士及可谓是难舍难分,当然,单方面的而已。
    宫中传来喻令,召秦王入宫。
    李方晨这府里的游泳池都已经修建的差不多了,听到后只能放下手头工作,换了一套行头往宫里跑。
    太上皇李渊病了,心心念念,一直都只有一个名字,“方晨!”
    匆匆而来,李方晨迈入太极宫之内,看着病倒在床榻上的李渊,略显紧张,“先生?前几日这不还好好的吗?怎么今日突然就成这样了?何人伺候的太上皇?”
    李世民和长孙无垢也在,两人眼中也略有担心。
    “钰儿”
    李渊低沉又沙哑的声音响起,李方晨赶忙走上前。
    “先生,钰儿在这呢!”
    这位老者,无论以前如何,自打与李方晨相识之后,都一直扮演着一位保护者的角色。
    君子六艺倾囊相授,学识见识有多教导。秉持着循循善诱的态度,从未让李方晨读死书,死读书。
    而正因如此,李渊在李方晨心中,代表着另外一种地位。
    李方晨从不在他面前轻言玄武门,更不提隐太子,弟子不言师之过,更不揭师之伤。
    所以爷孙两人一直非常亲密,秦王府每逢节日之类的,必有一份礼物送去太极宫。
    “朕,老了”
    李渊许久后,叹息道。
    “先生,您这是什么话,难道念不想四世同堂,受天伦之乐吗?”
    李渊苍白的脸色,让李方晨很是心疼。
    曾经失去过,如今才懂得更珍惜。
    “钰儿”
    目光转到李方晨身上,李渊努力呈现出一丝笑意,“放心,朕没事,朕只是太累了而已。”
    短短几句,李渊陷入昏睡,李方晨也跟着李世民来到了殿外。
    “究竟发生了什么?”
    与李世民对视,他觉得此时绝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李世民叹气道:“还是因为西韩郡主的事情。”
    李方晨不解道:“李元昌那个闺女?难不成先生以为她才如此重病?”
    “不错,太上皇这几日衣不解带的照料,偶然风寒。”
    “那为何不让他人代为照看?”
    李世民指了指李方晨,“太上皇怕你祸及孤女。”
    李方晨忍不住摇头道:“首恶已诛,我又何必去找一个奶娃子的麻烦?”
    冤有头债有主,可还有一句话,叫做解决后患。
    如果换成李世民,或者长孙无垢,可能已经动手剪除这位西韩郡主了。
    “除此之外,还有别的事情吗?”
    看李世民脸色略有异常,李方晨开口问道。
    李世民点头,“朕想让你,去帮太子完成天下大读!”
    “不去,计划书都写好了,难不成其他人不识字吗?”
    一推再推,李方晨完全没有再插手朝堂事务的念想,如今的他除了咸鱼,再无其他想法。
    “钰儿!”
    “既然先生并无性命之忧,那儿臣先行告退,还请父皇赎罪。”
    难得糊涂,更难得休闲,累了大半辈子,李方晨此刻突然觉得,当个宅王爷也不错。
    至于朝堂?
    回到府中又是一顿忙活,好不容易才给自家泳池盖出个雏形来。
    李方晨总感觉少那么一点东西,就让人去水泥坊采购,然后又让人去寻砖石回来。
    一切准备妥当,水也放好之后,李方晨极为开心。
    一个助跳就扎进了水池里,不消片刻,又从水池里游了回来。
    “呼~这鬼天气!”
    深秋的季节,水质偏冷,作为李方晨这位已经习惯了热水洗澡的“王爷”来说,这简直就是一种折磨。
    打着哆嗦,随手接过一个毯子给自己披在身上。
    “殿下,孔夫子来了!”
    孔家夫子,孔颖达。
    李方晨让人给他引进来,心中觉得有些奇怪,怎么孔老头今日怎么空闲,都跑到自己这里来了?
    “殿下!”
    “孔先生来了,快请坐。”
    “殿下请。”
    两人对坐在苑子里,倒也有几分惬意。
    品上一口清茶,看着李方晨这一身打扮,孔颖达不免有些奇怪。
    李方晨笑道:“还请先生不要介怀,本王也没想到先生会突然到访。”
    “殿下这是哪里话,该是孔某惊扰了殿下才对。”
    两人相互恭维了几句,话至正题,孔颖达道:“此番前来,是想让殿下为太子出谋划策。”
    李方晨笑道:“大唐能人无数,本王如今实在懒得出府,还请先生见礼。”
    孔颖达猛然起身,恭礼道:“殿下何不以天下苍生为先,若非殿下手书,怕是孔某一生都会沉迷在朝堂之上,权利之中。为何殿下如今却犯了和孔某一样的错误?”
    李方晨长出一口气,“非是不愿,而是不能!”
    孔颖达急忙问道:“何为不能?”
    “你既然知道,所谓的天下大读是本王手书,那你为何要来寻本王?难道当真大唐无人乎?”
    “不敢说,当孔某以为,殿下心中早有谋略,何不施展开来?”
    “因为本王想当一名闲王!”
    “贤王?既如此,那孔某告退!”
    李方晨天真的以为,孔颖达听懂了自己话中的含义,却不知孔颖达心中另有想法。
    闲和贤同音,意思也有相同之处。
    只不过闲王是不做任何事,而贤王是分清主次,保身立本为主。
    秦王要做贤王,首先不能碰的就是夺嫡,所以他在推辞。封祭王庭的功勋,足够秦王一世无忧,即位者无外乎太子与魏王两人。
    这两位皇子与秦王关系十分贴近,所以秦王眼下什么都不做,才是最好的选择。
    李方晨不入朝堂,只是有所耳闻,如今太子与魏王不合,尚且不知,两人已经势同水火。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