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道后妃凤青翎夏烨》第809章 整个李家陪葬

    认罪书……
    这一刻,秦曜阳只想笑。
    父皇可真是……尽心尽力!
    他的目光直接掠过认罪书中间的内容,落在署名的地方。
    李诗澜。
    很陌生的名字,不过,既是姓李,认罪书又是直接交到秦皇手上,秦曜阳隐隐猜到是谁,却依旧疑惑的:“李诗澜?”
    “是柔妃的闺名。”秦皇解释。
    秦曜阳唇角微张,做了个“喔”的表情,这才把所谓认罪书,从头到尾看完。
    内容是意料之内的内容:柔妃要给锦王报仇,她认为首当其冲的罪人是十二皇子,若非他当日那番“胡搅蛮缠,随意攀咬”,锦王也不会失宠,更不会发生后来一系列意外。所以,她派人把老十二除了。
    认罪书里写,这件事与其他人无关,是她一人的主张。
    “父皇,请问,柔母妃可曾口述什么?”秦曜阳问。
    “所有罪名由她一力承担,与李家无关。”秦皇说,他顿一下,“你们那边查到了什么?可是李家?”
    “是。”秦曜阳说着,将那1000两银子的事情述说了一番。
    秦皇长呼出一口气,感慨良多:“柔妃这是想以一人之力,给李家脱罪啊!她一个身在宫中的女人,能做什么?也就是发号施令,真正做事的,还是她李家的人。”
    秦曜阳已完全不想接口,这李家,分明是秦皇为了保十一皇子,生拉硬扯拽进来的。
    银票栽赃的事是他安排的,柔妃认罪的事,怕也是他威胁的。
    “父皇打算怎么处置?”秦曜阳直接了当问。
    “朕打算……”秦皇才说了三个字,他忽然停了,目光看过秦曜阳和刑部尚书,“此案是刑部在查,你二人,一个乃当今王爷,坐镇刑部,一个是刑部尚书,这件事,当由你们先拿主意。”
    这么个秦皇一手主导出来的烫手山芋,眨眼间就到了秦曜阳手上。
    刑部尚书肯定是不可能拿主意了,也就是听他的,而至于秦皇,也许是为了考验他,也许只是试试他的忠心。
    “父皇,儿臣斗胆,想问问这张认罪书,可真是柔母妃亲笔所写?”
    “何以有如此一问?”
    “回父皇,儿臣记得,柔母妃患了失心疯。”
    “在御医调理下,已好了大半。”秦皇的目光在认罪书上掠过,“朕认得她的笔迹,确实是她亲笔所写。”
    皇宫之中,一个人有没有得病,有没有罪,确实就这样简单,上位者一句话而已。
    秦曜阳在这两问两答中,已明白秦皇所想,很快道:“儿臣在查银票时,只查到银票是李家管家兑出,至于有没有李家其他人吩咐,儿臣尚不得知。如今既有柔母妃的认罪书,想必是柔母妃派李家管家所为。儿臣将进一步的严审李家管家,问出幕后主使。”
    秦皇“嗯”了一声,秦曜阳这番话,重点只有一句:此事乃柔妃派李家管家所为。
    至于后面那句所谓严审,也就是说说而已。
    对于秦曜阳的识时务,秦皇颇满意,这小子,有能力,懂分寸,知道他想要什么,且从不刨根问底。
    “父皇……”秦曜阳犹豫着开口,“若此事真是柔母妃所为,这案子,儿臣应怎么结?”结到管家那一层,还是结到柔妃那一层?
    “朕曾说过,一定要给老十二讨回公道,揪出幕后真凶。”秦皇道。
    “是,儿臣明白了。”秦曜阳道。
    老十二的案子,必须要有真凶,而这个真凶,其身份说出来后,必须要让人觉得信服。
    李家管家,这样一个层面的人,就算推出来,也只会让人觉得是替罪羔羊而已,就好像当时在京郊诱击秦曜阳的守将姜大人。
    而柔妃不同,要身份有身份,要地位有地位,要仇恨有仇恨,一经推出,所有人都会信。
    至于李家,百年之虫,秦皇可不敢用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将他们连根拔起。
    万一对方不认命,誓死反抗,万一把真凶揪出来了……
    这件事,站在秦皇的角度,最好的结果便是柔妃认罪,一力承担。
    一来,宫里宫外有别,柔妃又是软禁状态,李家很难知道实情,就算有所怀疑,也找不到证据;
    二来,完美的掩护了老十一。
    比起对锦王的感情,皇子间的感情,哪里比得上人家母子?
    ……
    这日夜,刑部连夜审问了李家管家。
    管家对受命于柔妃,给婢女1000两银子,叫婢女给十二皇子下毒一事供认不讳。
    同样是这日夜,柔妃宫里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不速之客身穿夜行衣,脸上蒙面,他来问柔妃要一样东西。
    柔妃手写的关于认罪的“实情”。
    “本宫凭什么相信你?”柔妃冷笑,“杀我儿的凶手,难道你敢说没有你?本宫倒是没想到,你居然敢来找本宫!”
    “成王败寇,本王也只是推了一把。”黑衣人也不否认,“那种情况下,若本王不动作,岂不对不起锦王三番四次派人追杀本王?”
    “真凶是谁?皇上为何要护着?”
    “老十一。”黑衣人道,“至于皇上为何要护着,娘娘应该不难猜到。”
    柔妃陷入沉思,然后便听黑衣人继续:“锦王死后,好处都落到谁的手上了?锦王一脉的人,现在效忠的是谁?那种一脉相承的群臣关系,娘娘该不会认为是巧合吧?如今的老十一,若是振臂一呼,势头丝毫不会弱于当初的锦王。”
    “老十一和锦王交好,老十一手上捏着的是礼部;十二、十三和荣王交好,十二十三手上捏的是什么?”黑衣人一边问,一边已给出答案,“在所有皇子中,老十一才是皇上唯一看重的皇子。”
    “说来说去,还不是为了那个位置。”柔妃冷笑,“我儿已死,往后谁坐那个位置,与本宫皆不相干。与其让你们这些害死我儿子的人登上大宝,还不如让十一去做,好歹,他和我儿还有点交情。”
    黑衣人笑一声:“既然娘娘愿意用整个李家陪葬,送他到那个位置,那今日,就当本王枉做小人了,告辞。”
    黑衣人转身就走,柔妃已飞快喊:“你等一下,什么叫用整个李家陪葬?本宫不是已经把这罪名顶下来了吗?”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