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钢铁直男》第二百五十五章 白嫖怪

    大汉钢铁直男正文卷第二百五十五章白嫖怪因为很长时间没有回来了。
    主楼虽然每天都有人打扫,可还是需要再清理一遍。
    张远也不想在睡觉的时候被窝里挤进来一些不知名的昆虫。
    这些都有人去忙。
    张远带着萧若坐在亭子里,吃着刚采摘上来的哈密瓜跟葡萄。
    感受着夜晚的山风。
    “侯爷,我们在这里待上多久啊?”
    “不回长安城了,回头让卓文君也过来。
    马上就冬天了,相比较起来还是这里暖和一点。”
    冬天马上就到了,按照正常人生活的规律,自然是要找个温暖的地方,躲在屋子里熬到冬天过去再想着工作的事情。
    “我听长公主殿下说,大将军这个冬天很可能不会回来了。”
    “应该是的,军臣想把汉军全都拖在北疆。
    长此以往,大汉的储备必然不够支撑大军的消耗。
    军臣就没想着要跟我们正面对决。”
    “那我们该怎么办?”
    “明年开春的时候,捐赠钱粮给汉军,让汉军能够熬到明年的秋收。”
    张远之所以之前一直在看地图,就是想着怎么一举拿下军臣。
    匈奴打定了主意要把汉军的储备消耗干净,这样等主力汉军撤退之后,他们就能够收获一场胜利,从而在草原上重新确定自己的地位。
    “哦哦。”
    萧若知道张远很有钱,捐点就捐点吧。
    “侯爷,夫人,主楼跟竹楼都已经收拾出来了。”
    来人是小清,跟着张远也有十多年了,一直没有嫁出去。
    不过张远也随她的心意,想嫁了就准备一套丰厚的嫁妆,不想嫁就一直在家里面养着,无非就是多个人吃饭而已。
    “嗯嗯,你让老王做些清淡的食物,送到主楼去。”
    张远肚子有些饿,可中午吃的是一只熊掌,让他再吃油腻的东西估计会吐。
    “我这就去跟王叔说。”
    小清不知道萧若的性格怎样,老老实实的来老老实实的走了。
    “侯爷,看着侯府里的侍女年纪都很大的样子。”
    “哈哈,你说这话可别让她们听见了。
    很多人都是当初从蜀郡临邛追随我到长安城来的。
    一直服侍在我身边,不离不弃的。”
    “我明白了,我们萧家也有很多这样忠心的仆人。”
    “新安侯府不是萧家,她们也不是仆人而是家人。”
    萧若不理解这有什么分别。
    好像她带来新安侯府的侍女一样,她们一起长大,可萧若从未把她们当成是家人过。
    “我们去主楼吧,秋天了,这外面确实有些寒意。”
    张远抓着萧若的小手,把她拉到了主楼。
    要说这女人的身体也是奇怪,夏天的时候,萧若的手是冰凉的,可到了秋天,她的手就有了温度。
    老王是这个世界上最了解张远胃口的人,说清淡那肯定没有油腥。
    一小碟清炒醋熘白菜,再加上两碗白粥。
    管饱还解腻。
    萧若没有夜晚吃东西的习惯,张远就把两碗粥都给解决了。
    “你要是没有事就先回竹楼去睡吧,我还要再看一些东西。”
    眼看着温度越来越低,张远又不想在屋里面生火炉,就对着萧若说道。
    可是萧若突然就想起了平阳公主跟她说的那些话。
    “侯爷,我就待在这里,给您掌灯研磨。
    要是困了的话,我就上楼去睡觉,不耽误你的事情。”
    张远有些无奈,只好点点头。
    他是一个正常的男人,怎么会不知道萧若怎么想的。
    只是一直找不到正确面对卓文君的办法。
    张远看了一个时辰的地图,萧若举着灯台就这么站了一个时辰。
    可这一个时辰里面,张远也没有找到一个好的办法。
    想把军臣一次性解决掉,而且还不能让大汉因为这一仗实力大损,其实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刘彻封张远为骠骑将军,而且没封他为大司马,已然打定了主意想要让张远率兵出征。
    现在浑邪王那边还没有消息,估计是存着坐山观虎斗的想法。
    早知道他已经把休屠王的部落给吞并了。
    两边僵持住,得到好处最大的就是他。
    “侯爷,有什么进展吗?”
    “没有,打仗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那就先歇息,明日再想吧。”
    张远点点头,在萧若的服侍下脱了外衣。
    “你今夜想跟我一起睡?”
    “侯爷是我的夫君,一起睡难道还担心召来别人的闲话不成?”
    “我没那个意思,你要留在这里就留着吧。”
    张远没管萧若,先钻进了被窝里面。
    没一会儿的时间,萧若也钻了进来,张远的身躯不小心碰到萧若,发现她身上一件衣服都没有穿。
    “你这样,我夜晚把被子拽过来,你明天起来会着凉生病的。”
    “侯爷你抱紧我不就好了么。”
    张远还能怎么办,再扛下去就不是个男人了。
    一把就把萧若给拽到了自己的怀抱里面。
    萧若可能是害羞,浑身通红然后还发着烫。
    “侯爷,今日我跟那些夫人们说我们至今没有圆房,她们都笑话我。”
    张远把玩着软玉,感受着萧若心跳的频率,笑了笑。
    “那些妇人最是多嘴多舌,你往后少跟她们来往。”
    “我听侯爷的。”
    张远一翻身就把萧若压倒了身下。
    “会疼么?”
    “一开始会,以后就好了。”
    “那我咬牙坚持一下,我一定要给侯爷生个大胖小子。”
    还生孩子,你不也是一个孩子。
    ……
    一夜春梦留下的痕迹全都展现在了床榻上。
    张远一起来,萧若就自己把床单给收拾好了,也不知道是藏在了那里还是给扔了。
    “等会儿我让老王煮一些红枣粥,你还想吃些什么?我让他给你做。”
    “红枣粥就够了。”
    萧若刚刚当一个女人,娇羞还没有从脸上褪去。
    “侯爷,你说我是不是马上就能怀孕?”
    “这东西看老天爷的意思,再说了你现在年纪还小,再过个几年才是最佳的生育年龄。”
    “哼,侯爷总是拿我当成是个小孩子。
    娘亲生我哥哥的时候才十四岁,再说年龄大了就生不出来孩子了。”
    “这话在我面前说说可以,切记不要在文君面前说出来。”
    “我有些怕姐姐,我不会说这些话惹她生气的。”
    萧若虽然年纪小,可有种大家闺秀的气质。
    脾气好,也能够容人。
    对恋爱虽然有着天真的幻想,可也知道让一个男人只专情于自己一个是不可能的事情。
    这些完全都是她自身家庭的教育导致她有这样的想法。
    要让张远用一个字形容。
    那就是乖。
    太乖了,乖的让卓文君也拿她当成是个无害的小女孩儿,而不是跟她争夺张远的女人。
    卓文君追求的是两个人厮守终生,而萧若只在乎她喜欢的人喜欢她,至于有没有喜欢别人,不是很重要。
    两个女人处在两个极端,可偏偏能够融洽相处。
    可能是知道了张远人回蓝田山,刘彻这一天直接宣布将鼎湖延寿宫作为张远的骠骑将军府。
    一切公事都在鼎湖延寿宫进行。
    还是之前卫将军府的那一套班子,不过扩充了一倍有余。
    刘彻给张远的任务跟张远这几个月来想的事情一模一样。
    明年春季或者夏季,刘彻会给张远十万骑兵,让张远再度北上。
    到时候兵权交到卫青手里,张远负责谋划。
    这也是刘彻为什么不将大司马的职位给张远的原因所在。
    如果是要分兵作战,一个大司马一个大将军没有问题。
    可要是所有人都在一块儿,就很容易出现问题。
    毕竟两个人都是统领全国兵权的人。
    虽然说到底,兵权是刘彻的,可是为了避免纷争,大司马的职位不能够给出去。
    给张远一个骠骑将军,也是为了张远有使唤的人手罢了。
    “萧若。”
    “侯爷。”
    “派人告诉你父亲,让他把他儿子给我送过来。
    不是想上战场么,机会来了。”
    ……
    给张远组建的骠骑将军府,没有薛仁跟李健他们几个,这也就意味着期门军跟羽林军不再参战。
    毕竟要防着那几个要造反的诸侯王。
    长安城周围没有十万大军,刘彻是肯定不会放心的。
    鼎湖延寿宫说实话距离新安侯府也有一段不短的距离。
    张远每天上下班都得在路上花费一个时辰。
    唯一的好处就是多了五百人的卫队。
    白天黑夜都有人保护的感觉还是不错的。
    萧若的哥哥萧鼎来了蓝田山,张远先让他做了个长史。
    反正还没到打仗的时候,任人唯亲就任人唯亲。
    张远也没打算让自己的大舅哥真的跟匈奴厮杀。
    不过申请打上去的时候,直接被刘彻给驳回了。
    长安城空降了一个长史过来。
    张远看到人之后直接懵逼。
    “太中大夫,陛下怎么把你给派来了?”
    张远的军长史正是张骞,之前几次大账都看不见张骞,张远还以为刘彻把他给忘了。
    心里面还庆幸没有跑来白嫖军功的人了。
    可临到最后的关键时刻,张骞还是出现在了张远面前,这难道是缘分?
    “骠骑将军您对下官不是很满意?”
    “不是不满意,只是你当不了我的军长史。”
    张远直接就实话实说了。
    最后张骞要是弄出来什么事故,账都要算在张远的头上,这笔账张远还是能够分的清楚。
    “萧鼎一个没有任何从军经验的少年都能当军长史,我为何不能?”
    “你说的好像你有从军经验一样。”
    “下官虽然没有从军经验,但是也在匈奴之中生活了十数年,对于匈奴,下官比谁都熟悉。”
    “你别忘了,你生活的头曼城,现在是大汉的领地,你熟悉管什么用啊?
    你也不必与我争吵不休,我这就给陛下写奏章。
    如果陛下非要你当我的军长史,那么我就认了,不过出现任何问题,我不会给你背锅。”
    “骠骑将军请便。”
    张远当着张骞的面开始写奏章。
    他不是不喜欢张骞,张骞对于华夏的功劳很大,可他对于打仗那就是个白痴。
    每个人专精的方向不同。
    如果让公孙弘去带兵打仗,带十万大军估计都打不过匈奴五万骑兵。
    可人家公孙弘跟董仲舒那些人也从来不要求上战场。
    你张骞没那块料,还非得想着靠军功封侯。
    不是张远恶意揣测张骞,带张骞去打仗,汉军额外的战损最起码得高上半成。
    除非直接把这货给架空,平时让他什么都不干。
    如果刘彻非让张骞去,那张远就打算这么干,这家伙完全就是个废物。
    可张远之所以写奏章想把张骞退回去,寻思的就是带废物混战功可以,那我带我自己的大舅哥不比带你张骞好?
    我张远累死累活打下来的胜仗,结果被一群废物给分了战功,然后还不念着自己的好。
    案头侯张次公就是这样的人。
    张远发现自己每次都是被本家的人坑。
    这些姓张的,没有一个好东西。
    张汤,张次公还有这个张骞。
    “写好了,太中大夫回去等消息吧,就别在我这里等着了。”
    张远一点好脸色没有给张骞。
    他现如今的地位完全没必要给这些人好脸色。
    张远发现,但凡是司马迁在《史记》里面吹捧的,都是文人,要么就是不咋滴的武将。
    这些人的结局都很惨。
    不过惨肯定有惨的道理,不作死就不会死。
    “骠骑将军一定要把事情弄到现在这个地步上来么?”
    “你若是出使浑邪王,我张远大力支持,继续再去一趟西域也可以。
    可你非要去战场。
    既然你这么想去,那就在我账下当一个小兵怎么样?
    我把我的佩剑给你,每杀死一个匈奴人,都算是你的军功。
    我在奏章里面也是这么写的。
    如果你真的想要建功立业,那就去当小兵啊。
    一个小兵影响不了整个战局,可是骠骑将军的军长史可以影响战局。”
    “那就等待陛下裁断吧。”
    张骞明白自己有几斤几两,他完完全全就是看着大汉一直胜利,想着匈奴都快打没了,如果再不抓住机会,往后就没有封侯的机会了。
    张远说到做到,直接派人把奏章送给刘彻看。
    至于刘彻最后会怎么判断,那不是张远能够猜到的事情。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