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钢铁直男》第一百六十六章 培养根基的大好机会

    大汉钢铁直男正文卷第一百六十六章培养根基的大好机会“诸位学子,想必你们也都听说了外面的传言。
    外面的传言并不是想针对我一样的谣言,而是确实如此。
    从今往后,大汉的国策变了!
    我们与匈奴自昨日起攻守易形了!”
    吾丘寿王一听张远说话,就开始激动起了。
    他能清晰地记得,攻守易形这四个字是张远先说出来的。
    隐隐约约间,张远的形象在吾丘寿王心里拔高了许多!
    “可是那是军人的事情,与我们又有什么关系?”
    底下有人发出了自己内心的疑问。
    这种正常的问题,而不是为了挑刺而发问,张远肯定会欣然接受。
    “对,今日我召集诸位学子们来,便是为了解答这个问题。
    有人说打仗是兵卒的事情,是将军的事情,是陛下的事情。
    跟我们这些文人有何关联?
    可你们算过没有,大汉各支大军之中有多少职务是由文人担任的。
    不是我张远自卖自夸,今日就拿我自己来举个例子。
    早先我为一郎官,而后得到陛下提拔,爵位官职一直在擢升。
    而后我以期门军长史的身份参与了马邑之战。
    毫不客气的说,奔袭攻略匈奴龙城便是我的计划,前将军卫青赞成了我的计划并施行了下去。
    现在我是你们的太学令,是你们的师长。
    大汉文人近半数希冀入太学!
    文人、武人又有什么区别?”
    “太学令可是让我们入伍从军?”
    “不不不!
    现在你们还没有从军的资格!”
    这句话一出许多人就不满意了,再怎么说学子们在各自的家乡都属于天之骄子的那种。
    因为从小到大都能够吃到比较丰盛的食物,最起码也不用饿肚子,他们的体魄甚至要比军伍之中的士卒要强上一些。
    读书人有钱,有钱就能够吃好的,吃好的体魄就强壮了,体魄强壮就给了他们良好的习武条件。
    文人尚武方为最值得推崇的风气!
    所以张远说他们没有从军的资格谁都有些不服气。
    别的不说,杜县的县兵挑出来跟这些学子们打斗一对一肯定是打不过的。
    后世许多人对于读书人的印象就都是电视剧中被酒色掏空的样子,文人就只会握笔杆子。
    甚至后世有一些文人能够挑起大梁从军打仗都可以流芳百世,在张远眼里,大汉到处都是这样的人才。
    或许他们的军事才能或许比不上别人,但是武艺却是丝毫不弱。
    “太学令,不是学生们妄自菲薄,可是我们一旦上了战场,挑杀几名匈奴贼寇还是轻而易举的!”
    张远笑着扫视了围坐在周围的学子们一眼。
    “不不不!
    我没有质疑你们能够杀敌的本事。
    你们在我心里要发挥出来的作用,远要比上阵杀敌更大!
    我想问问大家一句话,什么是德?”
    张远的确对要去钻研地图还有各种知识的学子们抱有厚望。
    如若刘彻真的答应一些能力出众的学子能够出任军司马,那么这一批学子的起点高的根本让人难以想象。
    按照太学以前的规章制度,能够把最优秀的学子推到郎官那个位置以后就得看他们自己的造化了。
    可是现在一些人有了直接为军司马的资格,等于是在郎官的基础上连跳几级。
    最关键的是,他们一获得职位就是能够手握兵权的职位。
    公孙弘要是知道张远的打算,估计吐血的心思都有了。
    他暗中计划了几年,在他手下的学子现在还没有高过三百石的官职。
    张远要是能成功,这些学子出了太学就是六百石,甚至一千石的武官。
    在任何朝代,手握兵权要比把持朝政更为重要。
    大汉的将军们没办法在平时掌控军权,大部分将军打完仗之后就要出任文官。
    例如卫青跟张远就是如此。
    还有李广,虽然大家都称呼他为李将军,可他现在就是一个卫尉。
    但是这时候兵权就把持在各军的军司马还有长史手中。
    将来六百石的官职就可能是这一批学子的起点,万一仗打赢了,论功行赏的时候一到。
    那局面可就有意思了。
    虽然说万一,但是张远知道此仗必胜。
    张远很期待再次上朝之时,建章宫前殿上一百多位官员中出现一二十个太学的学子。
    所以张远得给学子们坚定一下必胜的信心,甚至要让学子们永远以张远为师。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而已。
    “回禀太学令,德是指一个人的品性、信念。”
    “德应该包括忠孝仁义温良恭敬谦让等种种品格。
    如果做到以上这些,这个人方为有德之人。”
    学子们的回答很多,但始终跳脱不出去儒家的观点。
    连转化都不会。
    凭此,这些学子比董仲舒公孙弘之类的大儒差上太多了。
    那几个人随口就能把儒家的经典甚至某个字都牵扯到治国上面来。
    “你们说的这些德都是个人对个人的见解。
    如果你们将来上了战场当了将军亦或是出任了一地的太守,你们认为如何做才能算是有德之人?”
    接下来周围的学子们便缄口不言。
    不是他们心里面没有想法,而是一直以来的教育限制了他们。
    他们又不是将军又不是太守,怎么去说这些话,说出来那不是让人笑话么?
    张远转头看向吾丘寿王。
    “太学丞你认为什么是德?”
    吾丘寿王恭敬的低下头。
    “下官不知,还请太学令为下官解惑。”
    吾丘寿王很好的扮演了一个求知者的形象,张远点点头张口缓缓说道。
    “我做过将军,担任过许多文职。
    可是朝上许多人对我的看法并不太好。
    有时候我就时常想着是不是我真的没有做好,所以所有人才对我有意见。
    但是最近太学招收新生之后的事情让我清楚了一件事情。
    不是我不好,而是我太过于优秀,使得那些嘲讽诽谤我的人觉得他们自己太过于庸碌无为。
    他们才必须这样对我,不然迟早有一天,他们藏在身下的黑暗就会被光明所吞噬!
    他们自己庸碌无为所以不能忍受有比他们优秀的人出现,一个国家能够容忍这些蠕虫继续啃噬大汉的根基么?
    不能!”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