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钢铁直男》第六十章 矛盾爆发

    刚刚走出玉堂,田蚡就忍不住对张远大声吼道。
    “你为何拒绝陛下封赏?”
    张远看了看玉堂,也提高了音量。
    “丞相,臣本无才无德,资历尚且不足,自然无法出任将作大匠。”
    田蚡一事气急,鼻子呼出粗气,直接闪了张远一巴掌。
    “啪!
    一点进取之心都没有,枉顾本相苦心栽培,往后你好自为之吧。”
    说完便快步向着外面走去,韩安国冲着张远冷笑了一声,也跟了上去。
    刘彻听到外的动静,丝毫不带掩饰的笑出了声来。
    不过这笑声却只有王遂一人听见。
    看着田蚡疾步离开,张远不顾脸上已然出现的血红印记赶紧迈步跟了上去。
    在田蚡背后悄的说了一句话。
    “君侯,建章宫不是说话的地方,待会小子会去相府给您赔罪,还有解释。”
    “你若是不能够给本相一个满意的说法,今之事绝对不会有所终结。”
    “小人肯定会让君侯满意。”
    再次从飞阁辇道穿行回到未央宫,一路上跟着田蚡再次回到了丞相府,这个时候韩安国终于是拜离了田蚡。
    毕竟天色已经快要黑了,以御史大夫的份在丞相府待上一整个晚上终究是会惹来他人非议。
    籍福已经在内院等候多时,看着田蚡一脸气氛的进来,张远脸上的表也不是太好看,就知道是出了事。
    暗自交待好不让书房周围有闲杂人等出现,便也跟了上去。
    “说吧,本相倒是要看看你今还能有什么辩解。”
    田蚡的怒火已经快要喷涌出来,要不然也不会直接在玉堂外失态。
    “君侯可否许小人先把事经过讲给籍福先生?”
    田蚡没有说话,只是摆了摆手。
    张远立即走到籍福边上,把在玉堂内发生的一切一五一十的全都讲了出来。
    期间田蚡又听了一遍经过,怒火更盛。
    等张远讲完之后,籍福走到田蚡前张口说道。
    “君侯,依我看来,张远今所为并没有什么过错。
    反倒是您有些着急了,您已经位列丞相,实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如今更是要韬光养晦留下万古青名,切不可为一时的得失就误了大事。”
    能够直接当面指出田蚡不对的,也只有籍福了。
    就是不知道这样的指责,籍福还能说上几回。
    田蚡有跟刘彻一样的特,清醒时能够听取别人的意见,发怒时连那还管你是不是什么最亲近的人。
    这种人一旦发怒,往往伤害的都是边人。
    “本相想先听听张远的解释,先生也站在一旁听听吧。”
    张远此时此刻仍然觉得自己的脸有些发烫,这还是他第一次被别人抽了耳光,但心里却没有任何的不甘。
    这个世道,被人家抽了耳光心里还敢有不甘,那就等死吧。
    在心里默默地组织了一下语言,张远开始面向田蚡解释道。
    “君侯可还记得许昌以及庄青翟?”
    田蚡不知道为什么张远突然提起这两个他不喜欢的人来,眉头一皱开口问道。
    “这件事与他们两个有何关联?”
    “并没有什么关联,只不过却能够显现出我们这位陛下的一些脾。
    窦太后在时,您与魏其侯窦婴一直被打压,陛下从未替二位说过话,窦太后一去世,陛下立刻就发泄了心中不满。
    二人得益于在位之时从未做过僭越之事,这才保全了命。
    如今朝中未设立太尉、未设立三太,持金印紫绶殊荣也只有您一人,上卿韩安国更是丞相门下。
    军政大权皆系于君侯之手,九卿之中除太仆、郎中令、大行令外其余六位公卿亦或是因为太后的原因,亦或是您的原因,都听命于您。
    现在您已然盖过了陛下的权势,陛下虽然不曾发作,但心中必定会生出不快。
    今之事若您不在玉堂,小人或许还可接下将作大匠之职位,可是您在一旁,您高兴了,那陛下就不高兴了。
    小人思虑一番,觉得还是让陛下保持愉快的心比较重要,这并不是想要针对君侯您。
    陛下特意提及墨佻,想来墨佻离职调任茂陵令其中必定有君侯您的原因在吧,其中意味就再明显不过了。
    小人若今出任将作大匠,后陛下想要剪除君侯羽翼之时,小人便会首当其冲,被拿来试探您与太后的底线。
    请恕小人没有那个胆量,也没有那个心抗住这一切。”
    从一开始田蚡就知道自己若是跟张远在同一处遇到危机,张远肯定会选择先保住自己的命。
    如此一来对张远的期待便会比寻常人低上许多,听了这番解释虽然还是心有不快,但也不至于再拿张远泄愤。
    “先生,你的看法也如张远一样吗?”
    田蚡想了想,然后看向了籍福。
    “君侯,想来您向陛下上书请求将考工官署并到丞相府一事,引起了陛下不悦,今才引起陛下如此大的反应。
    上供三弓弩即便是有功,但毕竟不足为外人道也。
    宣而不发才是正确的做法,所以陛下不可能给张远这么大的封赏。
    我以为张远官职不作调动,爵位升一级才是最合适的封赏。
    如今直接言说许诺两千石的官职才是奇怪的地方,正所谓物极必反就是这个道理。
    您当时应该在玉堂就与陛下驳斥张远,这才是最正确的做法,您说的那些话如今看来确实有些咄咄人了。
    不过还好,事后在玉堂外您与张远起了争执,大庭广众之下陛下肯定是知道了,心中的怨气也会随之消散一些。
    张远的事还是等到往后再提,之前不是说那个张汤是陛下的人吗?君侯您现在正好是借用这个机会让张汤上位的大好时机。
    如此一来陛下便会在心底认为您不明智,更是会有一种在智力上碾压您的感觉。”
    田蚡面无表,张远的事可以过去,但是借用三弓弩的功劳来提拔张汤却不是他心中所想。
    “本相是天子的舅舅,大汉以孝道治国,陛下何以会对本相如此?
    若陛下真的心生间隙,本相明便前往甘泉宫面见太后。”
    这是药丸。
    张远直接感觉到心里面凉飕飕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