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钢铁直男》第七十八章 太学前殿首开

    大汉钢铁直男正文卷第七十八章太学前殿首开翌日一早辰时。
    太学内外就四处飘荡着震人心弦的钟鸣声。
    但凡钟声响起,那便预兆着要有大事发生,在这杜县,太学的事情自然就是最大的。
    张远算是给足了这位孔子后人面子,按照规矩别说钟鸣,就连前殿都不能够给他单独一个人使用。
    “这是发生了什么?不是说开学立业那一天才会有钟鸣吗?”
    太学内的学子们都十分好奇。
    “开学那天应当是六声钟鸣,如今只响了三声,应该不是一件如何重要的事情。”
    细心地学子发现了这一细节,随即便对众人说道。
    “也别管重要不重要,肯定是大事,走,我们都去前殿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
    “对,赶紧走,再晚点估计就赶不上了。”
    于是乎,三五成群的学子们,呼朋唤友一同向着前殿走去。
    听到这钟声的可不止学子们,五经博士们以及他们的弟子也都听到了这钟声。
    仍然在用食的胡毋生听到钟声后,心中一跳,暗道一声不好,赶紧拿手帕擦了擦嘴,带着两名学生就来到了门外。
    就在他刚刚到门口的时候,其他四位博士也都带着学生出来了。
    张生赶紧走到胡毋生身边开口问道。
    “胡兄你可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胡毋生茫然的摇了摇头。
    “太学内鸣钟必须要经过张远的首肯,相必是那位太学令不甘于寂寞,想要整点事情出来吧。”
    也不是所有的博士都对张远没有好感,韩婴对张远的观感就挺好,心里面一直拿张远当做可以压制《春秋》一派的人物。
    听到胡毋生的暗讽,韩婴皱了皱眉头,淡然说道。
    “现在说什么都是些猜测,我们至前殿一观,便知道太学令想要做些什么了。”
    几名博士纷纷点头,在各自学生的搀扶下开始向前殿走去。
    这几名博士也就是胡毋生年轻一些,其余几位都是风烛残年,他们的宅邸距离前殿可不怎么近,不过这时候也来不及赶往府内去赶马车。
    至于孔安国早在钟鸣之前就已经到了前殿大门外的高台之上,不管怎么说,孔安国算是司马迁的老师,此刻司马迁也穿了一身素服站在孔安国身后。
    一个师傅一个徒弟,远远望去竟然有些仙风道骨的感觉。
    至于张远压根都没有出现,仍然在自己的府上休憩,但是吾丘寿王却领着一众官吏在此处看着。
    “老师,您已经准备好如何应对今日之场面了么?”
    司马迁站在后面,略微有些怯生的问道。
    “自然,今日无论发生什么,我都要在前殿之内讲一日学。”
    孔安国很是意气风发。
    大约一刻钟过后,能来的学子都差不多到了,剩下的孔安国也不想继续再等下去了。
    因为那五位博士也都站在了广场上面,一双双眼睛都齐聚在孔安国身上,想要看看接下来究竟会发生些什么事情。
    “诸位博士,诸位学子。”
    在这里站着的都是文人,嘈杂喧哗的声音基本没有,有的只是低头窃语,所以孔安国的声音能够传到在场这两百多人的耳朵里面。
    “吾乃孔圣十世孙,齐鲁孔安国。
    今日得太学令应承,在身后的大殿之内,为诸位学子讲学授业。
    愿意一听者,请移步殿内,存心捣乱者,请止步于此。”
    说完,孔安国潇洒的一回头,领着司马迁头也不回的就进到大殿里面去了。
    他也不敢耽搁,因为他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乱子。
    “还未开学,太学内学子还未到齐,太学令为何会开前殿,让一介黄口小儿开堂讲学?”
    胡毋生愤怒的摆了摆手,冲着高台之上叫嚷道,但是孔安国已经走了,虽然这句话听得是清清楚楚,却也强忍着心中不快,装作没听到一样。
    久未回音,胡毋生更为愤怒,底下众人也都议论纷纷。
    “太学令为孔圣后人开了这先例,也不知孔安国的学识究竟如何?”
    “哎呀,人家为孔圣世孙,自然腹有经纶,咱们现在进去抢个好的位置,说不定还能问上几句关于孔圣的事情。”
    “对,反正现在还未开学,整日无所事事,进去一听也没有什么亏的,大不了讲的不好我们就走呗。”
    “这位兄台说的对,集百家之长熔铸我身,此乃我入太学之志向,不管是那位讲师的课,我都要去听一听。”
    看着正往大殿内涌入的人群,胡毋生捂着胸口,想要破口大骂,但是又怕影响了自己的形象。
    其余几名博士,包括韩婴心里面都有些不舒服。
    这前殿之前可都说好了的,是由他们几位博士共同讲学所用,只要少了一位就不能够使用,而且还得要征求张远的同意先。
    现在孔安国一个人就能够使用前殿讲学,这不是变相的说他们几名博士还不如一个二十多岁的小青年么。
    “太学丞就在殿门口站着,我们过去问问究竟是什么情况。
    无论如何,不管是谁都不能够坏了太学的规矩。”
    “对,过去问问。”
    站在殿外的吾丘寿王见到几名博士跟他们的学生向自己走来,脸上立马就出现了一抹苦笑。
    ‘果然,太学令让我在这里守着,就是用来处理这些麻烦事的啊。’
    他在心里面郁闷的想着。
    “太学丞,今日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当初我们可都是定好了的规矩,怎么能因为孔安国就这么坏了。”
    胡毋生冲着吾丘寿王质问道,这时候吾丘寿王脸上也没有好颜色,最起码他也不用对这几个博士低声下气的。
    论官职太学丞在五经博士之上,也就是年龄吃了大亏罢了。
    要是董仲舒在此,吾丘寿王必定恭恭敬敬的不敢有半点造次,但就这几位老博士,说白了,也就他们自己拿自己当回事。
    别的大儒都能够进入朝堂得以重用,例如公孙弘之列,又或者像董仲舒,人不在长安却随时能够搅动一下长安这滩浑水。
    儒生若人人能够如此,天下必定都是儒家的,就连皇帝都不能够抗衡。
    正是因为迂腐的人太多了,刘彻这才敢安心的把儒家当做自己操控人心操控天下的工具。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