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水浒开始的好汉之旅》第102章 司马懿的毒计

    “不,父亲,我还想再观一天。”
    司马懿见司马昭仍不死心,索性挑明了说道,“我已对徐晃下了格杀令,那蜀将虽勇猛,但他一人回天无力,明日蜀军阵营必破,而那蜀将,也会力战而亡。”
    司马昭仍倔强的不肯离去。
    他此刻的心中却是矛盾得很,一面希望魏军大获全胜,一面又期待那蜀将能大显神威,从魏军的层层包围中杀出去。
    尽管心底的理智在不断告诉他,这不可能。
    但……心中始终有那么一丝希望。
    美人如玉,猛将如云,谋臣如雨。
    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是所有人心底的一个共同秘密吧。
    他迫切的想看到这位蜀将的最终归属。
    这就是他坚持留在山坡上不愿离去的唯一原因。
    尽管,这一丝心底的美好,可能会被他父亲亲手埋葬。
    一晚上的时间很快过去。
    就在黎明时分,突然有亲兵来传话,“将军,大都督昨夜抓了三名蜀军探子,审问后发现是蜀将派出去求援的哨兵。”
    “哦!”司马昭仍躺在帐篷中,他晃了晃脑袋,头中一片昏沉沉。
    明显昨夜未睡好。
    一时间有些不明白。
    “大都督将那三名蜀军探子杀了?”
    亲兵又回道:“大都督亲自下令将他们放了,还送了他们三套魏军军服。”
    “为何?”
    司马昭顿时翻身坐了起来。
    他父亲是多么聪明的人,为何会抓住蜀军探子后反而给放了,这明显不和常理。
    里面定有猫腻。
    司马昭见那亲兵说话断断续续,明显在卖关子,顿时脸色一沉,训道:“你还知道什么?一口气说不出,不然军棍伺候。”
    那亲兵听后脸色马上垮了下来,委屈的狡辩道:“是大都督让我代为传话,说是想考考你,看你能否想通其中的关键。”
    司马昭此刻的心情乱成一团,哪有心思考虑那些细枝末节,继续板着脸喝到:“还不快说。”
    “是……是……”
    亲兵吞了吞唾沫,这才原原本本的说出了缘由。
    司马懿一直羡慕诸葛亮做渔夫,这回得偿所愿,也当了一次渔夫。
    曹军这边派出了三名援军去高翔处求援,那马谡被困了2天后,缺水危机出现,组织人马冲杀了几次未果后,才发现被魏军包围了。
    随后也派出了哨兵去向周围求援。
    高翔奉诸葛亮旨意,在附近十里处的一座小城安营扎寨后,就密切关注街亭蜀军的动静,结果一前一后收到了两路人马的求援信。
    顿时有些难办了。
    他的兵马只有1万,若去救援,也能勉强求援一路。
    如何能兼顾两路呢?
    最后高翔在心中取舍了一番,又细细听取了求援哨兵的信息后,发现那曹军兵少形势更危机,而马谡兵多,形势稍微乐观些。
    去救曹军的话,风险太大,可能连这1万兵马都要搭进去。
    最主要的一点,那马谡是蜀军北伐的参军,和诸葛亮之间有师生之谊。
    这一点,最终促使他下定决心去救马谡,而放弃了曹军。
    随后高翔不顾曹军派出的3名哨兵苦苦哀求,大军开拔,打算去解马谡之围,最后进入司马懿为他精心准备的埋伏圈中。
    而曹军派出求援的3名哨兵,在求援无果后,又亲眼目睹高翔一万援军覆灭,只得连夜赶回来向曹军报信。
    没想到曹军如今的处境更糟,已被魏军在峡谷中两面包围,三名哨兵合计一番后,决定趁夜色偷渡,最后落到了司马懿手中。
    而司马懿不仅没杀他们,反而送了3套魏军军服供他们伪装,随后将他们放了。
    司马昭洗了一把脸后,思维渐渐清晰。
    马上明白了司马懿的目的。
    随后倒吸了一口冷气。
    “此计甚毒!”
    这不是要将蜀军最后一丝抵抗的士气也摧毁掉吗?
    就算司马懿是他的亲生父亲,司马昭也觉得浑身冰凉,笼罩在一层恐惧中。
    心中更为那蜀将担忧起来。
    若是……处于团团包围中的蜀军得知援军已断的消息后,士气会不会土崩瓦解不战而溃?
    就在此时,峡谷中突然传出一阵骚动,打断了司马昭的遐想。
    从上坡上望去,见有两名魏卒骑着两匹战马,跃过魏军的包围后,一左一右拼命加速向中间的蜀军阵地冲去。
    这一离奇的举动顿时吸引了在四周站岗值班的魏军将士注意。
    顿时分出两拨人马,分别向这两名魏军士卒追去。
    与此同时,另一名穿着魏军士卒服饰的人,突然从山坡上现身,连滚带爬的跃到地面后,也向中间的蜀军阵地跑去。
    就算那值班的魏军将领是一头猪,也察觉到了此刻情况的不对。
    他随之果断的下令,“放箭,射杀这三名魏卒!”
    嗖嗖嗖……
    一顿乱箭向前方突围的2名魏卒飞去。
    那骑马的两名魏卒,很快中箭倒地,连人带马被射死在原地。
    而最后一名魏主,因为没有骑马,身形更为灵活。
    他借助山坡边的岩石,躲过了一波箭雨,也跟着向蜀军阵地冲去。
    外圈的动静也惊醒了蜀军士卒。
    不一会,曹军骑着一匹马,亲自冲了出来。
    他心中有一股预感,这不寻常的魏卒,可能就是之前派出去求援的哨兵。
    他们冒死突围,就是为了将援军到来的消息带进来。
    可能会与他们里应外合,合力冲杀出去。
    这是如今活下去的最后希望。
    曹军的出现,也让追击的魏兵紧张起来,他们继续放了一轮箭雨后,谨慎的选择撤了回去。
    没有收到徐晃的进攻命令,擅自出战的后果他们承担不起。
    就是这最后一轮箭雨,将毫无遮挡的最后一名哨兵射倒在地。
    曹军心急如焚,火速的骑马赶了过去。
    担心魏军继续用弓箭射杀,曹军并没有下马,而是用长枪挑起地上的哨兵后,提在马上,直接带回了蜀军营地。
    那哨兵身上插了七八支箭矢,嘴角鲜血一片,已无生还可能。
    只是眼中的不甘和顽强的使命感,在支撑着他。
    回到蜀军营地后,曹军刚将他从马背上抱下来,那哨兵又连着吐了几口血,脸色愈发苍白了。
    他挣扎着说出了一条残酷的消息。
    “将军,高翔率1万援军去救马谡,中了司马懿大军埋伏,如今全军覆没,我们的援军没了……没了……呜呜呜。”
    那哨兵完成使命后,又吐了几口血,一直在心底坚持着他活下去的信念崩塌了。
    最后不甘的闭上了眼睛。
    而蜀军营地中,听到这条消息的蜀卒,不亚于心中遭了一记晴空霹雳。
    一直支撑着他们抵抗下去的,是活下去的信念。
    而想要活下去,除了曹军的勇武表现外,就是即将抵达的援军。
    这是他们最后的希望。
    而现在,援军没了。
    还有坚持的必要吗?
    我们能从魏军的重重包围中突围出去吗?
    顿时,就有那心智薄弱的蜀卒,双眼无神的跌坐在地上痛苦起来。
    男儿有泪不轻弹。
    那是未到绝望时。
    对生的渴望,对家乡亲人的眷顾,一直支撑着他们抵抗到最后一刻。
    而现在,这股信念已开始风雨飘摇,在摇摇欲坠中随时可能崩塌。
    曹军的心中,也是说不出的苦涩。
    他想起了自己的双亲,若是自己死在这时空中,父母得知消息后会怎样?
    定是伤心欲绝吧。
    人世间最大的悲哀,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
    只是,我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啊。
    得到这番奇遇后,只要活下去,就能触发无数的可能,定然比那些有钱有势的人活得更精彩。
    前提是,活下去。
    曹军心中已乱,顾不得阵营中正在崩塌的士气。
    他一个人跌跌撞撞的走向中间的马车,一个翻身上去后,眼神中总算恢复了些许焦距,视线最后落在最后一团未开封的酒上。
    心中顿时升起了一股悲观的求生念头。
    “若到了最后一刻,我饮下这坛酒后,在力量的加持下,应该能逃出去吧?”
    曹军也没有半点把握。
    只是如此一来,自己要背上抛弃袍泽,独自逃生的污点。
    而且在丢了街亭后,他不确定诸葛亮是否会原谅他。
    若他的北伐征途就此结束,马超的复仇如何完成?
    完不成马超任务,如何能离开这处空间?
    不管是出于人性的考量,还是为了完成任务后离开这空间,曹军都不想放弃。
    若是诸葛亮得知司马懿大军进攻街亭后,应该会火速赶来支援吧?
    如今已过了3日。
    能坚持到诸葛亮的援军到来吗?
    曹军双目无神的坐了一会,一只手抱着那酒坛,漫无目的的在上面摸索,最后,不知怎滴,视线又落在那面被忽视掉的军鼓上。
    军鼓者,鼓舞士气也。
    如今的蜀军,怕是更需要这面军鼓吧。
    鬼使神差的,曹军拾起鼓槌,一下又一下的敲打在鼓面上。
    咚…咚…咚…
    军鼓发出一阵低沉而有节奏的震动声,很快传到所有蜀军士卒耳中。
    他们齐齐望向马车上的曹军。
    只见曹军缓慢的一下又一下敲打着军鼓,等吸引了所有蜀军视线后,突然开口吼出了一段陌生的句子。
    “傲气面对万重浪……”
    “热血像那红日光……”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