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一代目》第八十三雷厉风行的太后

    南宋一代目正文卷第八十三雷厉风行的太后次日,也就是元宵节前一天。
    正月十四。
    几位相公都是心中郁气未消。
    岳飞,韩世忠这些大将们还眼巴巴的等着相公们来跟他们讨论,这毕竟是官家吩咐下来的任务。
    可是几位相公也是有骨气。
    纷纷告了病假。
    从李纲,到范宗尹,吕颐浩,吕好问,张悫等等。
    可是告了病假依就挡不住宫内传召。
    团子公公挨家挨户亲自去请。
    率先来到了李纲李首辅府上,直言:太后病重,已经到了弥留之际,有些托付的话,想告诉李相公。
    君子可以欺之以方。
    李相公知道了此消息之后,自然是不敢推诿,不管是为人臣的本分,还是朝廷的体统和天下的道义。
    他李纲以后不想出门被人戳着脊梁骨骂的话,还是得去赴约,四朝老太后弥留之际的话都不听,你这个大学士是有点飘啊。
    李纲匆匆忙忙赶到。
    孟太后劈头盖脸的就是灵魂三问。
    你这个宰相是怎么当的?
    大宋落到你们的手上还有的好?
    非得赵官家气死才能如了你们的愿?
    李纲顿时就懵逼了。
    孟太后又道:
    “仁宗一日晨兴,语近臣曰:“昨夕因不寐而甚饥,思食烧羊。”
    侍臣曰:“何不降旨索取?”仁宗曰:“比闻禁中每有索取,外面遂以为例。
    诚恐自此逐夜宰杀,以备非时供应。
    则岁月之久,害物多矣。岂不可忍一夕之馁,而启无穷之杀。
    一朝天子尚食羊不能,而尔等臣子这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非得将天子逼死不可?”
    李纲瞬间就懵了。
    仁宗食羊的事居然还能这样拿来举例子?
    太后你还讲不讲理啊?
    官家在谈的是兵权啊。
    事实证明,千万不要惹女人。
    孟太后并不想干涉朝政,可知道这些相公们把官家气到那个地步上,甚至扬言要当昏君的时候,孟太后也忍不了。
    任你是当朝首辅,计相,枢密使,大学士,通通在太后面前折戟沉沙,论资历,元佑朝的大臣通通都在孟太后面前要低一头。
    至于神宗朝的大臣则几乎没了,能在四十六年前当官的大臣,活到现在也七八十岁。
    吕颐浩。
    吕好问。
    这些相公们通通被孟太后谴责了一番,劈头盖脸的训斥了一顿,赵旧躲在屏风后面偷偷的笑出了猪叫声。
    最后,相公经过了一番深思熟虑讨论,决定还是应了官家的意思。
    在节后成立都督府和中枢府,应对北伐事宜,还有一个人物渐渐出现在众人面前,秦桧秦会之即将登场,加入政治的博弈。
    等送走了所有人之后,孟太后紧闭双目。
    赵旧上前,喜形于色的说道:
    “母后旗开得胜一举拿下所有敌将,朕为母后贺。”
    “噗…”
    孟太后一口黑血喷出,身子晃了一下,然后倒在了软榻之上。
    “母后,你别吓我啊…快传太医。”
    孟太后最后还是被抢救过来,整个人萎靡不振,接着又病倒了。
    赵旧只好日夜不拙,悉心照料。
    今年元宵节照常举办,没有生当做人杰,死亦做鬼雄这样夏日绝句传出,被整个大宋文坛所关注的易安居士倒是出了一篇新做。
    《题八咏楼赠康王题于绍兴元年始》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
    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李清照避难金华,投奔当时在婺州任太守的赵明诚之妹婿李擢,卜居酒坊巷陈氏第。
    在金华期间,李清照作《题八咏楼…》诗,悲宋室之不振,慨江山之难守,其“江山留与后人愁”之句,堪称千古绝唱。
    而李清照送诗给当今赵官家自然是引起了轩然大波,其意便是希望当今赵官家能够锐意进取,收复大好河山。
    赵旧没人想到自己能够收获如此殊荣,思之又思,结果发生了令朝堂上下惊呆了一地下巴的事儿,赵旧居然亲自回了一首诗词给易安居士。
    ·《金错刀行送易安居士》·
    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
    丈夫岂可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
    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
    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玉壶。
    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嶙峋。
    呜呼!
    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上有所好,下必效之。
    于是满朝文武都在研究赵宋官家的诗词。
    透过诗词的描绘,人们看到用黄金白玉镶嵌的宝刀,到夜间,它耀眼的光芒,穿透窗户,直冲云霄。
    遥望着布满晶莹似玉般积雪的峰峦,楚国虽然被秦国蚕食,但即使剩下三户人家,也一定能消灭秦国,难道我堂堂中华大国,竟会没有一个能人,把金虏赶出边关?
    若是如此,官家愿捉刀从军,独立顾八荒。
    大宋文坛震动,顿时很多盛唐时期才有的军武文出现,宁做百夫长,胜过一书生之类的诗词大量出现。
    不要高估这些文人们的节操,因为他们的底线比你想象的还要更低,真有不少的“幸臣”开始吹嘘文治武功,开始鼓励大家从军。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并脱离了文官队伍毫无节操的文人代表当属礼部侍郎秦桧。
    秦桧文化素养本就不低。
    赵旧写完《金刀错行》这首诗词之后。
    秦桧写了一些解析文,然后按照格式写了不少此类文风的诗词,俨然一副宋朝从军诗大佬的面目出现,从上到下各个方面开始维护武将们的利益。
    最让赵官家啼笑皆非的事,秦桧和韩世忠,岳飞,张俊,刘光世这些节度使太尉们关系居然处理的不错。
    明里暗里有着竞争这都督府和中枢府的意思,秦桧想上位了,自然是不择手段,官家想要的便是他想要的。
    赵旧看了按桌上摆满了的诗词,其中不少篇章字迹相同,《从军行》,《壮天记》,《劝武》……
    赵旧摇头苦笑道:
    “这秦桧还真的是高产,朕是不是把他天赋弄错了,这样的人才,放在礼部还真的是屈尊了。”
    团子公公笑道:
    “官家,秦桧就算再想怎么兴风作浪,他也有把柄在咱们手上,这样的人最好控制,用他来牵制那些相公们最好不过了。”
    赵旧自然是明白,因为他对自己的信心就像刘秀一样,不管什么人才,他都有自信能够掌握,掌握不了那就将其毁灭。
    团子公公还说道:
    “官家,易安居士知道你喜欢她的诗词,送来了她早年的不少作品,还有她现在的诗词字画,书册、卷轴和古器。”
    赵旧点头,随意说了一句,道:
    “易安居士太不容易了,帮朕问她愿不愿意回建康,既然他和他丈夫收藏了大量的孤本和拓本,那就在此处建立一所博物院和一所图书馆。
    朕任命她为馆长,好好收集天下珍惜的事物,使其明珠不蒙尘。”
    “诺!”
    赵旧万万没有,自己随意的一句话,居然造就的整个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和图书馆,此处成为了世界上所有为人和艺术家向往的圣地,所有人朝圣的地方。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