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她戏多嘴甜》第495章 来处

    霍以骁进了自家宅子。
    宅子大,人少,前院除了几盏灯笼,其余各种都笼在夜色之中。
    隐雷快步过来,低声禀着京中事情。
    他们离京这些时日的状况,隐雷下午理了一理,简洁迅速地全禀了。
    霍以骁听完,微微点了点头。
    这一段路,暗沉沉的,直到绕到主院外,光亮才清晰起来。厽厼
    霍以骁迈进去。
    廊下灯笼几盏,风不大,也就没有晃,屋子里昏黄的油灯光透出来,映亮了房门前的几步台阶。
    随着他步伐向前,光照在了他身上,驱走了黑暗,也让这一路起伏不定的心就这么稳了下来。
    挺好的。
    霍以骁想。
    他没有立刻推门,而是想起了霍以暄曾经写过的一篇文章。
    暄仔念了十几年的书,写过诗词文章无数。
    好文章不少,破题切题,工工整整,写出来就能让学子们传阅,上头谈的是朝堂大事,说的是古往今来,总归是头头是道。
    可其实,暄仔也写过很多让人捧腹大笑的内容。
    尤其是他的童年之作。
    小孩子嘛,还不懂那些深刻的东西,写的无外乎是吃的、玩的、父母兄弟。
    写霍大夫人亲手包的云吞,他说“原来这般端庄矜持的母亲也会提着菜刀哒哒哒哒,果真是人不可貌相。”
    写他们几兄弟放烟花,他说“烟花都会哑,难怪有的人不爱说话。”
    什么乱七八糟的内容都有,全被霍大夫人收藏装订,前两年翻出来品读,笑得在榻上前俯后仰。
    暄仔被笑得一张脸涨得通红,抱了几册回来,与霍以骁道:“我不觉得好笑,我越看越觉得睿智,以小见大,生趣十足。”
    霍以骁从头看到尾。
    睿智是睿智,好笑也足够好笑。
    可这就是霍以暄,暄仔从小到大都是这样。
    现在他那“从吃食品人生”的一众见解,也是从小到大沿着来的。
    那几册之中,有这么一篇,写的是“家”。
    那篇没有多长,前后百余个字,好像是暄仔十岁时写的。
    上头说,在看到那灯光的时候,心中充满的是温暖,是熟悉,这让自己清楚知晓,这是来处,亦是归处,是最惦记、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