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商天下》第363章 围城

    一秒记住!!!【狂沙文学网】手机用户输入:
    世事往往如此。
    看破,却无法打破。
    张伶然明明知道,却无法打破反制苏言的拖延之计。
    这让本就怒急攻心的张伶然,更是憋着一口怨气无处宣泄。
    这几,要是没有那两个‘小兵’,张伶然肯定就要捉狂。
    苏言的种种计谋,无非就是拖延大周大军前进的步伐,为守城争取更多的准备时间。
    火烧密林阻挡先锋军。
    早有预谋地把江边郡,连带粮草付诸一炬。
    派出所向披靡的‘黑衣军’,夜袭重兵守护的辎重粮草。
    如此种种,确实让张伶然无可奈何,不得不再派出三万人马,返回吴江郡,重新押送辎重粮草前来。
    大周重兵押运下,尽管‘黑衣军’不敢再轻易偷袭粮草,却干了件让人哭笑不得的事。
    官道上,密布大大小小的坑坑洼洼。
    不用想都知道,定然是‘黑衣军’干的好事。
    这使得大周的粮草军,不得不拿着锄头,一个坑一个坑地填。
    不然,辎重粮草车根本无法通过,坑坑洼洼的官道。
    没有辎重粮草,张伶然也不敢意气用事,贸然挥军围攻吴苏城。
    并且在派出了整整五万大军押运粮草后,张伶然手里也没有足够的兵力围城。
    只以十万兵力围城,又需分兵围城,兵力有些单薄,很有可能又遭到苏言的算计。
    因此,张伶然唯有无奈地按兵不动,等待辎重粮草的到来。
    更重要的是,表面上看似大周军,被迫拖在这里无法前进。
    实则,张伶然无奈之下却也不甚担心,正好给后面支援的二十万大军,更充裕的行军时间。
    只要支援的二十万大军一到,吴苏城还不是得乖乖地任由揉捏。
    如此耽搁之下,张伶然的大军,比预料中到达吴苏城的时间,迟了整整五。
    这五里,双方都没有闲着。
    大周军忙着打造攻城器械,十万人一起忙活,攻城梯、攻城车、投石车,打造了不少。
    而吴苏城里,苏言的‘全民战争’策略,再次发挥了作用。
    几乎全城都参与了进来,加固防御工事,建造防御陷阱,打造防御器械等等。
    人多力量大,只是五时间,吴苏城不能说固若金汤,却是让苏言比五前,多了一些守城的信心。
    这五来,苏言彻底放弃了当甩手掌柜的习惯,几乎就是忙得团团转,事事都要过问一二。
    很多时候,影儿与如霜她们,等很晚才能等到苏言回家。
    不过在苏言看来,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
    这一战,不仅关乎吴苏城几十万军民的命运,更直接影响着整个楚国命运。
    这响午,密密麻麻的大周军,终于抵达吴苏城,并分兵把吴苏城团团围住,封锁起来。
    苏言与一众将领,站在城北高耸的门楼上,远眺前方的大周军安营扎寨。
    “李将军,你看今大周军会攻城吗?”
    苏言询问李将军的专业意见。
    守城战,这是他第一次经历,担心瞎指挥闹了笑话,自然是多问问有经验的专业人士。
    “苏公子,大周军最快也要明早上,才能做好攻城准备。”李将军神色凝重说道:
    “大周军光是安营扎寨,以及封锁吴苏城,在各个咽喉要道布防,就需要大半天的功夫。
    而到了晚上,是不适合攻城的,所以,明一早,大周军就会进行试探攻城。”
    李将军解释得颇为详细。
    他自是知道,虽然苏言这个主帅屡屡出奇招,可谓是‘诡计多端’出奇制胜。
    然而,对于许多具体的战场细节,却是一知半解不太懂。
    毕竟苏言没上过战场,这也不能怪他。
    苏言能取得诸多辉煌战绩,已经让李将军瞠目结舌,叹为观止。
    如不是亲经历,李将军怎么可能相信,苏言没带过兵打过仗这件事。
    哪一个决胜千里,挥斥方遒的主帅或者军师,无不是经百战铸造出来的。
    像苏言这样头一次领兵,便可取得这般战绩的,纵观历史上,李将军找不出第二个。
    要说苏言是打仗的天众奇才,历史上那些名垂千古的名将,哪一个不是天众奇才,也没见他们第一次领兵,就能有如此战绩?
    因此,对于苏言,李将军是心锐诚服并言听计从的。
    “为何我观那大周的军营,虽然密密麻麻的人头攒动,却不像是有十万人的样子?”苏言疑惑问道。
    虽然他知道大周军,分兵封锁了吴苏城另外三个方向。
    但是十五六万的大军,也不应该是这么点人才对。
    这次苏言没有专门指名道姓提问,似乎是跟众将领询问的,钱将军机灵,率先给苏言解惑道:
    “苏公子有所不知,这是攻城时常用的疑兵伎俩,让守城的一方,在真正攻城之前,并不清楚敌军主攻哪个城门。”
    虚虚实实真真假假。
    端得是颇为讲究,让人伤脑筋。
    经钱将军这么一说,苏言已然明了其中的奥妙。
    在不清楚敌军主攻哪个城门之前,理论上,就需要把守城的兵力一分为四,分别把守四方城墙。
    如此一来,本就捉襟见肘的守城兵力分散开来。
    等到知道哪方城门是佯攻,哪方城门为主攻时再调兵遣将,恐怕为时已晚。
    即便是及时支援了主攻城门,被主攻的一方城门守卫已然损失惨重。
    这似乎是一个无解的局。
    主攻方向完全由敌军说了算,守城一方只能被动调兵遣将。
    不过,正所谓兵来将挡,既然有招数路,理应就有破解的法子。
    此刻苏言脑子里,很快就能想到几种,可以应对此疑兵之计的法子。
    “钱将军,可有应对之法?”
    苏言打算先问清楚,传统的应对路。
    钱将军就等着苏言问及此问题,早有准备脱口而出道:
    “按照惯例,守城兵力是分作五份,其中一份兵力安置在城中。
    待到清楚敌军主攻方向时,城中这一份兵力就支援哪个方向。
    然后再视具体况,调遣其它三方的守军加以支援。”
    果然,很生硬的路。
    不过这似乎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毕竟,处于被动局面,只能见招拆招,确实只能如此准备。
    “其实苏公子无需担心此问题。”这时候,赵将军开口说道:
    “这不过是一点疑兵小伎俩,城外四面尽是开阔视野,明攻城时,敌军主攻方向便可一目了然,敌军如此做,不过是为了占得一步先机而已,问题不大。”
    “哦,按赵将军如此说,什么是大问题?”苏言疑惑问道。
    敢,说了半天没说到重点?
    “最大的问题还在于,敌军兵力充足,我军调遣其它三方支援主攻方向时,敌军其它三方向的佯攻,有可能变成强攻。
    即便敌军只是佯攻,也能牵制我们不少的兵力,如此一来,可增援主攻方向的兵力,其实并不多。
    这也是为何兵家常说,攻城需以三倍以上兵力攻之,让守城的一方顾此失彼。”
    说了半天,重点还是兵力不足的问题。
    这不等于白说?
    苏言心里一阵苦笑。
    要是有足够的兵力,直接就冲出城去跟敌军正面硬刚,何须紧闭城门不出,龟缩防守。
    这么点兵力,别说守城,就是想出去夜袭一下敌营都不可能。
    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没兵,再多的计谋也枉然。
    如今被大周军围城,似乎只有被动挨打的份,干等着大周军攻城时一较高下。
    “诸位就没有更好的破敌之策?”
    明知道问了也白问,苏言仍然忍不住跟众将领询问。
    众将领想都没想,就纷纷摇摇头。
    苏言只能在心里清叹道:‘不怕对手有多强大,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支持把本站分享那些需要的小伙伴!找不到书请留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