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地求生之传奇荣耀》第235章 枯燥的训练

    新队服的颜色比起原来的,有了不小的变动。
    在颜色上,黑色为主体,衣袖为橙红色,裤缝也带有淡淡橙红色线条,搭配黑白相间的休闲鞋。
    整体为棒球服的风格,不再是之前的卫衣样式。
    后背用灰白色的字体彰示了俱乐部的名字,左右两边的臂章位置缝制了俱乐部黑玄鸟的队标。
    左口贴着国旗,右口是PUBG分部的标志,新队服将俱乐部不同分部进行简单的区分。
    队服上其他比较醒目的位置,如肩膀正上面、臂章的上下两侧等,便是对称分布的赞助商商标。
    怎么说呢,第一眼看到这个队服的时候,众人都觉得有些不咋的。
    不过整体换上后,看起来也还行,起码整体偏黑暗色的风格,与俱乐部的名字还算契合。
    当大家都在相互打量着的时候,众人也发现了一个问题:新队服,太显材了。
    像老马这种比较肥胖的,传上去整个人就感觉鼓鼓囊囊的。
    而这衣服穿在从军人退役下来没多久,材还保持着没有走形的方乐上时,顿时又有种型男俊帅般的干净利爽。
    鲜明的对比,铁绿叶一样的衬托,不知怎么的,大家便接二连三地笑了起来。
    以至于,马刚当场发誓:“爹从明天开始,一定要减肥!”
    不过很可惜的是,没人当真。
    大抵上是从众人那不信任的眼神与笑意中感受到了屈辱,于是当天晚上,几局游戏打完,大家开始点外卖的时候,老马哥单人一口气点了近百块钱的烧烤。
    化悲愤为食。
    2月14号,为期两天的赛季宣传片拍摄结束,同时季赛三个赛区的分组也完成了。
    QIF不出意外的分在了米拉玛赛区,同组的还有去年夏季赛季后赛第5名KTO战队、第8名XTY、第11名FSE、第14名ST;
    以及夏季赛没有进入季后赛的其他11支队伍,包括新加入的、背后有着强大实业集团支撑、资金雄厚的安丰电子。
    三个分组看下来,谈不上哪个赛区一定强,哪个赛区一定弱。
    艾伦格赛区,有夏季赛冠军、PGC第四名的盛世战队;维寒迪赛区有季赛冠军天辉战队,虽然他们在夏季赛的排名不高,可在PGC的表现却并不弱,拿到第五名的成绩。
    不知道是不是巧合,年底三个杯赛的三个冠军队伍,恰好被依次分配在了三个不同的赛区。
    微博杯得主RA战队在艾伦格赛区,天命杯的QIF在米拉玛,而黄金赛的冠军BOS按照排名则是恰好被分配在了维寒迪。
    分组况出来后,网上都在讨论着这三个赛区哪一个更强,会不会出现某个赛区特别厉害,或者说某个赛区特别弱的况。
    而这个时候,方乐他们则是在考虑着跳点冲突的问题。
    QIF所在的小组,艾伦格地图还好,虽然有其他队伍也跳G港,但上下城区可以和平共处。
    米拉玛的大E城和萨诺的汉庭这两个跳点,却是没办法和平共享的。
    “要不然就干脆训练赛落地csgo,五局三胜,谁赢了归谁?”小罗对教练提议道。
    “我正在跟DZ和FNB他们的教练商议,等等看吧。”吴畅暂时没同意小罗的意思。
    对于教练组而言,落地刚枪这种事,能避免就一定要避免的。
    因为前期的战斗不确定太大了,就算打赢了,因为人员编制的不满,也会导致后续教练安排好的战术无法执行。
    教练组的作用会被削弱很多,甚至完全无用的地步。
    半小时后,结果出来了。
    “萨诺的DZ让了,他们把跳点改到了TatMok附近。”
    “米拉玛呢?”蜂鸟问道。
    “FNB不想让,最后决定是打,训练赛五局三胜。”吴畅按下ipad的电源键,熄灭了屏幕后,抬头望着大家道:“那么明天下午的训练赛、还有后天的一场米拉玛地图,一共五场,不管航线怎么走,你们就都得去大E城。”
    如果因为航线问题,自己队伍不去,但别人硬是高飘飞过去了,那就等于天然0:1开局。
    跳点的问题,在绝地求生的赛事上,屡见不鲜。
    或许有人会问,明明平时路人局打RANK都是随便跳的,这个点不行那就换一个点呗,不想落地csgo,干嘛又非要跟别人争?
    这其中就涉及到了战术安排了。
    这也算是绝地齐声这款游戏的特殊之处。
    自由度比较高,地图太大。
    教练组就算真的神通广大,能设计出所有跳点在不同圈形下的转移路线和打法,队员们也吃不消。
    他们不可能去把每个跳点都练得滚瓜烂熟。
    因为每一场比赛涉及到的队伍是16支,一共64名玩家。
    设计这些路线和打法的时候,还得考虑周边敌人的问题,这个工程量太大了。
    职业选手在赛场上,本来就是神经紧绷,随时要应变各种突发况。如果在这种况下,还要时不时换跳点,换打法。
    那最后只会打成一团浆糊,甚至有可能把原来最熟悉的打法和路线给忘记了。
    “休息好了,等下就开游戏,去大E城好好再跑跑地图,别忘了我之前给你们安排、讲的那些东西。
    小罗你们三个要注意带着方乐多熟悉,训练赛抢点尽量别失败,不然我们就得换跳点重新安排战术了。到时候吃亏的只能是你们自己。”
    吴畅很快就安排好了晚上的训练内容。
    主要就是带着方乐在大E城里挨个房间挨个房间的熟悉房间内部的布局和周围地形,从哪个位置架枪可以辐到哪里,从哪里往哪个方向走,在不用看地图的况下支援最快等等……
    反正……
    很枯燥。
    能想象到那种感觉吗?
    一晚上,足足三四个小时,大家不停的开rank进入游戏里面,然后落地后就一遍又一遍地在大E城里每个房间中转悠。
    由于此前方乐并没有接受过这种系统化的训练,所以为了帮助他尽快熟悉,每到一个房间,其他几个队员都会分散开来,让他仔细感受在这个位置可以观测到哪些地方。
    然后分析攻楼时,甚至直接以队员做沙包,进入建筑内部的不同房间,让方乐在外面用手雷轰炸。让他记住从这个特定的角度投掷手雷只要不失误,就可以进入指定的房间完成破点需求。
    最后还有跳伞时的落点。
    由于实战中会有航线影响,所以他们得不断地进入游戏,然后根据游戏中随机的航线方向,用数量堆积来完成从不同方向飞往教练安排好的同一个落伞点的任务。
    以此来感受不同航线下想要跳到精确落点的作要领。
    别小看了这个看似没用的动作。
    在没有人跟队伍抢点的时候,这种练习显得很鸡肋。
    但如果有人跟队伍抢点,那么早一秒或者晚一秒落地,甚至于能不能准确落到教练安排的位置,都会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对抗。
    偌大的大E城,城内当然什么地方都可以跳伞落地,可有些地方,你落下去了,是没法在拿到枪械后第一时间照顾到队友,与队友形成配合的。
    这就是教练要安排队员们固定落点的缘由。
    所以,做职业选手,真的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光鲜舒适。
    经常会有玩家们看到有些队员偶尔会直播一下别的游戏,会有人觉得他们不务正业。
    但是需要明白的是,直播,从来就不是队员们的训练内容。
    更确切的来说,大多数时候,只要直播的是单排或者rank内容,那就代表着这个时间段是队员们的放松和休息时间。
    当你一天有超过12个小时都在做着同一件事,并且要复一,年复一年地持续下去时。
    这将极度考验一个人的耐心和持久力。
    很少有人可以从一而终地保持最初的与态度。
    更多的,是会慢慢把它当做一件工作、一件任务来完成,而不再是最初的兴趣好。
    训练消极怠工,下班局随便乱玩,甚至于马枪了翻车了也只是呵呵一笑,并不在意。
    更有甚者,训练赛里面,如果被人半路偷袭或者打掉了队员,很不爽,就干脆全队停下来与对方死死尬住的况都有,而且屡见不鲜。
    那些能够名扬世界的职业选手,为何能够拿到出色的成绩,得到全世界范围内玩家们的认可?
    除了他们很强之外,更多的,是因为他们对待这款游戏从一而终的严谨认真的态度。
    街机游戏里,5秒内完成了15次完美格挡,并且在末尾更是采用了更容易失误,但却能在格挡后顺势接上连bo的跳跃格挡。出人意料的作,最自实力的自信,最终才出现了以丝血完成半血反杀的奇迹一幕;
    Moba游戏里,在率先遭受攻击,并且只剩下小半格血量时,面对对手大招加全部技能的攻击,冷静而沉着地闪掉所有非指向技能和AOE技能后逆势反杀满血对手的经典镜头;
    ……
    这些一幕幕的经典还有很多。AWP在B点白车跳狙1V4,同样是一把AWP在A点1V5,15秒之内,无缝衔接,流畅而华丽的完成灭队壮举。
    这些,无一不体现了作者们对于同一款游戏极致的研究。
    哪怕是在最紧张的赛场上,他们也能下意识地反应出来:知道不同角色不同招式的攻击间隙、知道对手的技能是什么、知道对手遇到这种况后移动的位置、猜测对手在面对这样残局时可能会有的心理想法等等……
    然后,便是精准的、如同最精密的机器一样,一环扣一环,没有半分的失误和卡壳,最终形成了令人经久不忘甚至可以永久传承下去的经典画面。
    这,就是电子竞技。
    和传统竞技没有多少区别,再复杂的动作,都是基础作的延伸。
    如果不是他们将这些最基础、也最容易令人忽略的东西复一、戒骄戒躁地重复练习,怎么可能在紧张而刺激的赛场上完成那种即便是现在看来都难以完成、难以复制的经典镜头?
    方乐很幸运,数年的军旅生涯,常人最难忍受的枯燥和煎熬,对他而言,都不算什么。
    还有什么能比在带雨林里一趴就是三天三夜而更枯燥和煎熬的事吗?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