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奇幻的科技大亨》第130章 最高殿堂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每年举行一次,由国院设立五项国家科学技术奖。
    最高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技术进步奖,以及国际技术合作奖。
    杜恪今年以夏科大名义申请的是自然科学奖,已经明确拿到一等奖。而他的电子流电池,因为出来时间太迟,不符合今年的技术发明奖申请条件,所以只能等明年再报名。
    这五项大奖,无疑最高科学技术奖是最高等级的奖项,属于奖励个人荣誉,而不是奖励某项科研成果。得奖人都是对国家有多年巨大贡献的科研人员,如让人民吃饱饭的袁老、李老,强大国防力量的孙老、程老、黄老等,还有获得诺贝尔奖的屠呦呦屠老。
    杜恪虽然于国有大贡献,但还没到可以拿这个奖的资格。
    “到时候杜主任你就从这边上来,然后站到这个位置,主席会将获奖证书交给你,然后与你进行握手,握手之后是合影环节,合影之后你就可以下去了,从这边下去。”科技部负责主持奖励大会的员工,对杜恪详细的规划好上台与下台需要注意的事项。
    参与彩排的科学家很多,当然真正能上台领奖,并与主席握手合影的,只有一等奖可以。
    其它几等奖,都是在主席台上领取证书,从其他领导手中接过证书。
    其实流程很简单的,所以排练一次后他就觉得无聊了。
    但是这种奖励大会乃是国家的重大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加上超高规格的安保措施,他依然得不厌其烦的跟着工作人员,认真排练每一个细节,确保到时候面向主席、面向全国观众,做出最好表现。
    等排练结束,回到下榻的宾馆,杜恪的房间迅速热闹起来,串门的科学家络绎不绝。
    有的是来恭喜的,有的是来交际的,还有的竟然想要学术讨论。
    “今年自然科学一等奖,明年技术发明一等奖,小杜你这是要连拿两个大奖啊,把我们老家伙的风头都抢光了。”有院士笑着调侃道,“尤其是今年最高科学技术奖空缺,小杜你的自然科学一等奖,就是整条街上……你们年轻人怎么说的……最靓的仔,对吧。”
    最高科学技术奖1人,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技术发明一等奖3项,这就是当之无愧的核心荣誉。
    但凡拿一个,基本就稳进两院。
    另一名院士跟着说道:“是啊,后年小杜就跟我们住一个院子里……后年小杜多大?”
    “26岁。”杜恪回道。
    “哎呀,26岁的科学院院士,了不起啊!”
    “老江,你说的有问题,应该是26岁的两院院士,电子流理论送他去科学院一点问题没有,明年电子流电池再获奖,去工程院也是直通车。”
    两院院士每两年评选一次,这些年国家在推动科研年轻化,原则上65周岁以上不提名,所以很多资历并不高但科研成果显著的年轻人,也得以入选两院。其中卢院士当选时最年轻,才38周岁,也是目前为止唯一一个四十岁之前当选两院院士的科研人员。
    就这样互相恭维,聊到快十点钟众人才陆续散去。
    ……
    2023年1月10日星期二,杜恪爸妈早早就起床,守在电视机前收看央视十三套新闻频道。
    不仅杜恪爸妈如此,杜恪的亲朋好友,基本都在收看新闻频道。还有电子流实验室、电感实验室,直接组织了研究人员们集体观看电视。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没有直播。
    早早地,新闻台就宣布了这个消息:“202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将于今天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按照惯例……领导人将出席并为获奖人员颁奖……国家科学技术奖每年颁发一次……在今天的新闻节目中,央视新闻频道将会持续关注颁奖。”
    然后,没了。
    “什么时候颁奖啊?”杜恪老妈询问道。
    “不清楚,等把。”杜恪老爸摇头。
    之前杜恪给他们打电话时,并没有说清楚什么时候会颁奖,实际上杜恪本人也不清楚。他一大早就起床,穿戴一新,然后等到九点多才被允许进入人民大会堂,再然后等了一个小时,到上午十点钟,大会正式开始。
    礼乐奏响,领导人陆续进场。
    台下参加大会的获奖人员们和与会人员们,按照排练好的要求开始跟着礼乐一起鼓掌,坐在第一排的杜恪同样用力拍手。与上一次陈嘉庚科学奖不同的是,他胸口上挂着的不再是小红花,而是写有自己名字的紫色百合花,也不知道有什么寓意。
    随即,开始奏国歌,所有人员起立,跟着一起默默唱着国歌。
    大会由国院吴副总主持,等国歌结束后,立刻开始颁发奖项:“请主席为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获得者,夏科大杜恪,颁奖。”
    司仪引导,杜恪在满场掌声中深呼吸一口气,沿着彩排过的程序走上主席台,迎接他的是站在主席台前的主席。初见领袖,心潮澎湃,好一会才按耐住激动情绪,走到主席面前,弯腰鞠躬后伸手与主席握手。
    “杜恪,你的研究成果非常优秀,为国家和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
    “这是我应该做的!”
    握手之后,司仪捧来了获奖证书,由主席接过并亲自交给杜恪。然后再次握手,主席温和的叮嘱道:“希望你能再接再厉,为国家和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
    “请主席放心,我一定会努力的!”
    然后站在一起,合影留念。
    等他领完奖,立刻就有司仪引导着走下主席台,将风光时刻交给其他获奖人员。捧着巨大的红色证书,回到座位上,杜恪只觉得人生已经圆满,走上巅峰,塑造金身。今后在国内他几乎可以横着走了,只要不做违法犯罪的事,没有任何人能打破他的金身。
    “比起诺贝尔奖,我更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