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创业时代》第68章 大胆的决定 上

    李星灿围绕着社交网络这个问题想了很久,不断的联系未来互联网发展进程,各种各样的想法都在他的脑海里诞生。
    在这样绞尽脑汁的思考下,李星灿的脑海里也曾冒出过一个很荒诞想法——“既然已经想到了霸占小扎的facebook,为什么不尝试从美国打开局面呢?”
    “别逗了!美国政府怎么可能让一个中国人掌握它的社交网络?”
    这个想法刚刚一冒出来,就立刻被李星灿否定了。
    但是这个想法似乎有些太诱人了,让李星灿不由自主的在之后的思考中屡次想到。
    而一想到未来facebook那6000多亿美金的市值,就会让人不由自主的产生心动。
    这是多么诱人的想法!
    “如果我能通过facebook联通整个世界,是不是有可能创造出更高的市值?
    那将会是一份多么让人震撼的事业!”
    在这种不能抵御的诱惑之下,李星灿心潮澎湃,努力的为自己似乎有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寻找合理的可能性。
    李星灿联想到未来近二十年中国互联网公司出海的例子,还真的找到了一个很合理的例子:
    抖音出海的产品——Tiktok。
    ……
    2017年11月9日,今日头条母公司字节跳动全资收购北美知名短视频社交产品Musical.ly。
    Musical.ly在北美和欧洲的青少年中更加流行,而TikTok则主攻亚洲地区,包括RB,印度和东南亚的很多国家。
    随后,Musical.ly被合并入Tiktok(抖音的国际版本)。
    就此,字节跳动开始了大张旗鼓的国际化步伐。
    随后的TikTok,就像坐上了火箭,开始在全球风靡。
    根据全球App权威数据公司SensorTower的报告显示:
    2019年四个季度中,除了第二季度TikTok以一名之差掉落前三宝座,其余三个季度都位列“全球下载量最多App榜单”的前三名。
    这个榜单综合了全球的苹果与谷歌应用程序商店。
    而在苹果商店单独的数据榜单中,TikTok于2019年第一、第三、第四季度位列“全球下载量最多App榜单”的第一名。
    TikTok这样的高速增长,已然触动了国际市场中顶级社交网络玩家Facebook的利益。
    ……
    一场旧霸主与新强者的对决,即刻上演:
    当时的facebook作为一家国际化的大公司,最先用的手段自然是商业竞争。
    Facebook出的第一招,是模仿。
    扎克伯格也算深谙此道,在Snapchat大火之时,Facebook旗下的Instagram便模仿了Snapchat的故事功能,成功地压制住了对手的扩张脚步。
    2018年11月,Facebook故技重施,推出了独立短视频产品Lasso,其界面和功能与TikTok相似度很高。
    扎克伯格这一次却失算了。
    有数据显示,自2019年初以来,TikTok在苹果AppStore和GooglePlay的下载量超过6亿,Lasso的全球下载量仅42万。
    但扎克伯格没有放弃。
    Lasso作为一个独立产品失败了,扎克伯格便企图利用Facebook、Instagram、WhatsApp的社交用户基数和影响力来反超TikTok。
    2019年7月开始,Instagram上线新功能Clips,这个功能鼓励用户用短视频+音乐的形式,记录生活中的故事,再次对标TikTok。
    但是字节跳动收购Musical.ly后,掌握了一支作战熟练的国际化运营军团,在全球市场中大施拳脚。
    引得Facebook使出浑身解数,围追堵截,却毫无战果。
    ……
    商业竞争不能战胜对手,扎克伯格就开始利用政治手段压迫对方的生存环境:
    扎克伯格在世界各地的演讲中,也越来越多地提到TikTok。
    TikTok变成了扎克伯格在公开场合演讲中的“常驻嘉宾”,不断被妖魔化,放大TikTok的“美国威胁论”标签。
    而TikTok的另一个竞争对手google旗下的短视频平台Youtube也受到TikTok的严重冲击,业绩大幅下滑。
    于是Google也开始鼓吹TikTok收集用户数据,威胁美国国家安全。
    在竞争对手facebook和Google的相继游说下。
    2019年10月,美国外资投资委员会(CFIUS)启动了对TikTok的审查。
    理由是有政府人士认为TikTok在美国的广泛使用,存在收集用户数据,从而威胁其国家安全的风险。
    由于TikTok当年收购Musical.ly时,并未与CFIUS报备寻求批准,所以这项收购交易案也被列入了审查范围之内。
    而字节跳动方面则表示,TikTok产品线的数据均储存在海外,并不存在这些指控内容。
    ……
    在大嘴巴上台之后,正是美国的国家主义最严重的的时候。
    然而在这样政治局势最不利的时候,TikTok并没有在流行的初期就被禁止,让它不断的壮大。
    也许是因为当时,在短视频领域,还看不清楚最后的商业竞争的胜者。
    因此在初期美国还是讲一点脸面的,最起码还是正常的商业竞争。
    当然在之后,TikTok开始所向披靡,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时候,美国政府就开始公开站队,有打压TikTok的意图。
    TikTok受到了政府部门的指控,有潜在被美国政府封杀的危险。
    但是那个时候TikTok已经成长起来了,就算它停止北美区的业务,它还有欧洲区,中东,亚太等等很多市场区域可以继续发展。
    此时TikTok的身躯已经足够庞大,有足够多的选择余地了。
    ……
    这其中就有很多东西让李星灿觉得非常值得思考:
    TikTok和facebook都是社交性质。
    既然TikTok可以走出国门,那为什么社交网络不可以?
    尤其是在这个时候的中美关系是比那个时候的大嘴巴上台之后要好得多,相对而言,政治环境更好,自己会更有机会!
    ……
    另外,在这个阶段,中美互联网领域其实是各有渗透的,这就更加为自己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美国最出名的有google的搜索,微软的msn进入中国市场发展,最终由于各种原因,都退出中国了。
    阿里巴巴也曾大力开展国际化运营结果遇上2008年的金融危机,一下子就打乱了阿里巴巴的国际化运营进程,全线收缩。
    很多人都说,这些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不成功,都有各自的国家意志在其中起作用。
    当然没有人会否定这一点,毕竟哪家老娘不护犊子?
    但是在当时,这应该不是最决定性的因素。
    因为只要没有国家层面的明确表明,你这家企业不允许在我国发展(就像华为直接被禁了)。
    那么从理论上来说,除开资金之外,决定互联网企业命运的就只有产品和用户,而这都取决于这家公司自身的能力。
    所以说,一般的互联网企业,不能做好国际化,归根结底的原因就是能力不够。
    只有当你做的足够好,让别人感到威胁,然后直接别人被赶出来,那才能说得上是国家意志的原因。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