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门
最新
全本
修真小说
军事历史
校园小说
玄幻小说
科幻小说
穿越小说
网游小说
轻小说
都市小说
《重生之北国科技》第705章 未来之路
寒假并没有使喧嚣的校园宁静下来。
轻轨列车还在照常运行,校园里仍然有大量人群在穿梭。
最近几年,各种以学生和老师为主体的企业,在工大校园大量兴起。
这些公司继续正常上班。在其中工作的师生都没有回家。
软件类公司,完全是人力密集型企业。工大存在着大量的软件人力,除了计算机学院的学生,双学位学习的学生不在少数。相互作用的结果,至少四分之一的学生,寒假期间留在了学校。
另外,还有不少外校的兼职学生,也被喊过来集中工作,让学生的密度,不比平时少多少。
活跃在校园里还有一个很大的群体,那就是各种调研队伍。
东三省这些年接受到的投资很少,东三省的院校也是如此。
但身处北国的边陲,冰工大发表的成果数量,是年年翻倍的增长,而不是昙花一现。
而且成果呈现出全面开花的态势。
电子,半导体,仪器仪表,物理,化学,甚至焊接,机械等传统学科都出现了成果大爆发。
这已经不是一个两个天才可以解释的了。
北方的另一个重镇,京城,接受到的资金数字远远大于其他城市,更不要说工大基本上不要任何资金扶持了。
工大一个学校的产出,就超过了京城四十多所高校的总和。
这就让人难堪了。
十几名优秀师生的资料被整理了出来,大家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些共性。
云丽的档案也在其中。她的案例当然要被重点分析。
经过十几天的分析对比,讨论,大家得到一些似是而非的结论。
第一个就是有钱。
工大富可敌国,旗下多家企业进入融资阶段,马上就会有一大批要上市。这些股权的价值计算有了依托。
粗略的计算,近千亿的资产是有的,更不要提一些基金之类的附属资金。
第一条结论,首先就遭到了工大同仁的反对。
这个结论,简直是在抹杀工大全体教师的努力。
再说,钱是怎么来的,不还是成果转化来的吗?
因果关系这不是搞反了嘛!
另外,大多数的企业股权,都是纸面价值,真正投入的很少。也许会是在不远的将来,而不是现在和过去!
从投入教学和科研的资金看,工大并不比京城的传统强校来得高。别的不提,光清北两所院校,实际得到的科研资金就不比工大少。
这从计算机和网络的建设就能看出来。
清北两校的网络状况,人均计算机占有率,不比工大差。
第二条是生源,几个天才的出现,是工大异军突起,成果耀眼的关键。
但由此说工大生源质量高,就简直成了笑话!
工大过去几年的录取分数,始终在重点学校里垫底。而且这几个所谓的天才,入学成绩都不高。甚至有人因为成绩不足,是靠着推荐表特殊招进来的,例如成永兴。
最重要的两条,大家吵了几天,只能搁置。
工大团委提出了一条,严谨的校风,是出成绩的关键。
这条被所有来访的学者们坚决反对。
因为几个领军的典型人物,包括最新崛起的云丽,都不是这个政策的结果,甚至是受害者。
各兄弟院校,以及教育部的同行们,对此坚决不同意。
校风严的学校,不止工大一家,军事化管理的学校,不是没有。
但是工大教务系统坚持自己的观点。
大多数出成果的学生,都是成绩很好的,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
几个天才,只能说是特例。
天才吗,天生就会,常人才需要培养和教育。
几个成果,确实是天才学生牵头,但大多数论文和工作,还是普通学生们做的。
这些学生,要不是因为功底深厚,拉出来就能打仗,最终成果肯定是要大打折扣。就是工大的政工口教师,写论文和做实验,都不在话下。这点是大多数学校做不到的。
在最重要的三条上,大家每天就是不停争吵,无法达成结论。
反而是在一些细节上,慢慢达成了共识。
例如鼓励学生创新,大一新生就可以申请项目等。
其实这个政策京城也有学校实行了,结果除了费钱以外,收获的是一地鸡毛。
只能先这么报上去吧,总不能一条共识没有吧。
其它的就是相对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条算是泛泛之谈,哪个学校也不会承认,自己学校的师生关系不协调。
————————
之后的讨论又绕回到钱上。
金钱的作用,谁也否认不了。
几个基金对项目的贡献和作用都是很大的,而且效率也很高。
基础基金到现在为止,实际花掉了接近一个亿,而收获的成果和论文,接近250个。仅仅在工大,诺奖级别的成果已经是两项。
其效率不论是全国,还是世界,都是首屈一指。
更为难得的是,两个诺奖级别项目,不是出现在半导体领域,而是基础学科。这就更加突显出了工大的项目选择水平,以及执行力。
基础科技基金在得到更多资金后,加大了投入,新一期批准的资金达到了两亿之巨。这个数字甚至可以媲美,整个国家在基础科技领域的投入。
除了工大在获益,林大那边的效果也很显著,他们也收获了两波诺奖级别的超导成果。
除了基金的投入,还有一个很大线索,就是那本两个小时的录像剪辑。
石墨烯就是它的最大成果。
几个来访的研究人员把录像带看了不止一遍。
随着石墨烯热潮,以及口口相传,录像带里的内容,引起更多的人,更大的兴趣。
不少学校比照录像带的内容,设计项目和申报资金。
因为这种项目基本上都会被批准的。
尤其是掌握到规律和尝到了甜头的几个工大院系,仅仅一期就拿到了上亿的资金!
这一批项目和学者,后来有了一个统称,叫做未来学派!
———————
录像带是由冰城电视台负责剪辑而成。
这盘带的影响是如此的大,他们干脆趁热打铁,也从基础基金拿到笔资金,准备每年出一个新版本,今年的新版本已经出来了。
这个系列的录像带被起了个名字,<未来之路>。
它甚至有了自己的发行编号,正式出版。
录像带出版的消息一经传出,就立刻收到了大量的订单,第一个月就发行了20万册。
基本国内所有大中专院校,不少科研院所,甚至一些奇怪的组织,十本,二十本的买回去。
工大一家就买了200本,基本上每个院系,甚至每个专业都有好几盘。
正版的如此,盗版的就更多了。
李超,录像带的剪辑师,现在被大家尊称为李导,迅速在八卦界站稳了脚跟。
他被很多人封为李半仙,不少人跑来与他切磋易经八卦。
录像带的大卖,还给冰城电视台带来了意想不到的麻烦。一群美国的电影,电视出版社发来律师函,要求版权费用,以及分享版权收益。
把冰城电视台卖了,也付不起这些以美元计价的版权费。
双方还在扯皮中。
总之,冰城电视台是痛苦并快乐着。
当初答应给工大做私活,编辑录像带的决定,显然是英明的决定了。
做决定的副台长,在这股热潮的推动下,被扶正为台长。
他上台后都第一件事,就是继续与工大合作,专门盯着科普,科学,还有最近工大的一些成功事迹做各种纪录片。
这个决定立刻得到了工大的响应与支持,所有的费用都会由基础基金全额赞助。
<蓝光LED的诞生>
<无人机的故事>
<石墨烯>
<校园轻轨>
等一系列反应新技术或者工大校园生活的纪录片,大量出炉。
然后由工大各关联公司,送往全国各地刚刚成立的,地方县市电视台免费播放。引起了巨大反响。
<数码相机>等记载工大最新成果的录像带,居然有了销量,被央视买了版权过去。
海外电视台也在联络冰城电视台,商量版权引进及翻译的事情,例如日本的富士电视集团。
这批录像带的效果,对高考录取分数的影响,远远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工大的名字,被三四线城市的学子所熟知。
免学费,高补贴,高科技,还有高知名度的形象,迅速被建立了起来。
这个结果,最终被招生办所了解。
大量的,以工大为背景的科普录像带,开始免费向全国所有高中发放。
第704章 两个云丽
第706章 两百万像素
小说推荐
重生之科技复兴
重生1978年,布局IC产业、发明万维网,建立一个涵盖半导体设备材料、半导体开发工具、半导体设计制造、PC操作系统、企业级软件、消费电子产品、金融保险、房地产、国际物流、影视娱乐的庞大帝国
凝血之殇
连载
最新章:
第八十三章 大长腿和凶南瓜
重生之科技香江
穿越70年代的香港,满世界割羊毛来爆科技树,发展中国科技,以此改变世界,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以现在21世纪的知识,脑洞和广阔眼界将会在另一个时空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又会诞生哪些精彩纷呈的故事…注:本文无系统,无奇葩金手指,非后宫,轻松种田流
红色火山
连载
最新章:
第100章 游中大
重生之点亮科技树
本书又名《我前世就是首富啊》陈楚默前世活了200年。2200年太阳系被未知外星文明摧毁。他却重生了。左手金融,右手科技。他只有一个念头:挣钱!挣钱!挣钱。ps:十五年老书虫,我行我来了,已签约,必完结,粉丝扣群(806498509
华门三少
连载
最新章:
第201章 奥斯卡女影后登场
重生之科技洪流
这是一个2019年现代五好青年魂穿到1977年,大难不死,一路横推的故事
奶味小布丁
连载
最新章:
第443章 WEB2.0
重生之预知神豪的科技之路
重生之后的徐光亮有了预知的能力,所以他很快就从买彩票起家,在期货市场翻云覆雨,最后手里握着大量的现金。他改变家庭的悲剧,投资农村老家,让老家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然而,突然有一天,他醒悟了,人不应该只有眼前路而没有身后身。所以他决定,为梦想铺路!努力弥补基础科技,向着星空进军
森林智宇
连载
最新章:
二六六、飞船建造认证资格
反重生之科技大佬她美又富
文案 崔兰发现原来她是个大佬,一个19岁成为名校教授、22岁上了全球富豪榜的科技美大佬 虽然…这是上辈子的事 这辈子的她19岁被打成剽窃别人成果的抄袭犯、22岁被全国人民抵制嫌弃 崔兰心情复杂,这是个推翻重来的世界,重生者抢走了她的一切。她一拍腿,想着,不能混得比前世差呀“崔兰,你一个被T大退学的,
yelpe
连载
最新章:
第58节
重生之黑科技首富
“叮,是否绑定黑科技“叮,恭喜绑定成功“叮,请查看系统界面”重生之后的冯浩,莫名地被绑定了黑科技系统。重活一世的冯浩,本来只想赚点小钱,娶个小媳妇,好好过小日子。然而出现了点小意外,他成为了首富
攀爬中的小牜
连载
最新章:
第378章 忙翻天的冯浩(4K还欠更,求订阅!)
重启大宋:从科技兴国开始
1122年,宗舒穿越成为宗泽的侄子—富商之子 此时距离靖康之难,仅有五年时间 这时的大宋,文盛武弱、理学压倒一切、技术狗屁不是 为帮大宋走出困境,宗舒开始实施他的科技兴国战略 提取味精、制造暖阁、招收流民、训练家丁,制作手持燃弹 组织摸金队伍,寻石炭,炼锰钢,挖地道,实施特种作战 理工男宗舒,这一世
睢关
连载
最新章:
424 百年梦想
重生之超级透视学生
在路上之北国风雪
连载
最新章:
第1121章 夜谈会
返回首页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