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北国科技》第467章 最后的疯狂

    随着春天的降临,光电系的资金紧张状况,终于出现了缓解的迹象。
    这里的第一个原因,是来自《巨大高科》的贡献。
    大屏公司产能和利润率,还在继续向上爬升,每个月实现的利润,已经超过了2000万。
    利润的增加,一个是来自高端型号的附加值。
    随着绿光led亮度的解决,公司推出的加亮型号,已经可以在白天的环境下,背光开机了。这是个里程碑式的成就。
    另一个来自原材料价格的不断降低。随着led市场的崩塌,光电的大屏成本也在不断降低。
    ————————
    但在发展当中,也不是没有遇到问题。那就是一些低分辨率市场,及低端市场,已经放弃。
    这里面的根本原因,就是由于led第一次景气下跌导致的低价led。
    led大屏之所以长期垄断这个市场,主要原因,大屏本身就相当于一个大型的批发市场。
    卖一个大屏,就等于一次卖了上百万粒led。当led价格很高的情况下,是没有什么人愿意进场争夺这个市场的。
    但是当led价格大幅度下降以后,事情就有了本质性的变化。
    尤其是一些低亮度,低分辨率的室内场合。用国产的盗版led,是完全可以做得到。
    在这个时代,crt显示器,最大的不超过25寸。在大尺寸显示器市场,还有一种技术,就是背投显示器,但它最大,现在也只能做到50寸左右,而且亮度也很差。
    低亮度led大屏,在室内,尤其在80~150寸这个尺寸上,具有非常大的竞争优势。
    在一些机场等高档场合,对这种尺寸的室内宣传大屏,需求还是有的。
    由于led技术提前引爆的关系,这个世界的科技发展路线,产生了严重的偏差。
    led电视机,居然出现了!
    将来大尺寸电视机市场,被led电视所垄断,完全是有可能的。至少plasma电视,是一点机会都没有。
    至于tft-lcd,几年之后,当它的尺寸成长到大尺寸之后,也许就会面对来自同门师兄,led电视的竞争了。
    对于led电视这种消费类商品,光电不准备涉足。由于盗版led的关系,这个市场一出现,就面临着比较残酷的价格竞争。
    led电视机涉及到的核心零部件有两个,一个是led,这个不要提了。另一个就是模组芯片。
    led电视仍然采用模组概念,但由于体积较小,所以led的密度就会更高,模组数量也会减少,所以它的接口ic,集成度比大屏还要高一些。
    集成电路专业已经开始投入人力,开发相关的高密度模组接口芯片了。这部分工作,即使集成电路专业不做,其他人也会接过去。因为它的难度毕竟不大,只是一个接口级别的芯片而已。
    ————————
    在户外大屏市场,市场的预期也不乐观。
    光电进军led大屏的一个出发点,就是当时没有哪家led厂家,能够提供百万级别的led。随着世界范围的led产能大爆发,这个限制条件不存在了。
    随着led价格的不断走低,就是用正版led做大屏,也变得有利可图起来。
    专利联盟的各厂家,都已经清晰的表达了这方面的顾虑。在led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大家很难去拒绝百万级别的客户购买意愿。
    反垄断法不是吃素的。
    也许老板这一层,有了默契,但大家最多能给这些客户找点麻烦,例如抬高点价格,完全禁止根本做不到。
    底层的销售人员,是完全不管产品卖给了谁,用户拿它们来做什么。他们的任务就是把东西卖出去,然后拿提成。
    另外,人们对led亮度的期望值,也是有限度的。当满足了白天开机的需求之后,继续提高亮度,对用户来说,意义就不大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就连盗版led的亮度,也会逐渐满足大屏的需求。
    按照成永兴的估计,最早今年下半年,最迟93年初,巨大高科,就不得不被拖入价格战,而且这种价格战,将同时发生在高端和低端两个战场。
    高科技的高溢价阶段,已经过去。大屏和led一样,早已不再是个高科技产品。
    目前能支持大屏高价的唯一原因,就是没有竞争对手出现!
    但现在,大家还看不到这一点。led公司管理层仍然沉醉于不断增长的利润,只要不断增加产量,就可以收获相应的利润。
    钱得志所做的工作,无意中做出了最佳选择,那就是拼命扩张产能,在竞争对手出现之前,赚取最后一分利润。
    用《最后的疯狂》,来形容led大屏公司目前的状况,毫不为过。
    ————————
    第二个原因,则是来自银行贷款。
    自2月以来,社会舆论出现了很多变化,而且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
    光电已经能够感受到其中的变化。
    其中最大的变化,就是银根的逐渐松动。这种松动,一方面的原因,三角债的清理逐渐进入了尾声,另一方面,也是大气候使然。
    后世把这波三角债的解决,主要归功于清理方式正确,毕竟这是那位铁腕人物的一大功绩。但从92年开始的银根松动,实际上起了更大的作用。
    在目前这个时间点,光电从银行的贷款,突然变得容易了。
    光电系具有多重属性,受到了几大银行的特殊关照。
    第一,高科技属性,属于各种政策的扶持对象,尤其前后两次科技大会,led行业龙头地位尽显。连老外都服气的企业,你不服气吗?
    第二,高利润,产销两旺。去年的时候,就连盗版led厂商都活得不错,作为正牌的大厂,它的利润率,得高到什么程度啊!
    到了今年,在整个城市的led行业,全部出现滞销的情况下,巨大高科的产品,还在持续热销,就更加突出了这种感觉。
    ————————
    看到这种情况,成永兴也毫不客气,直接又下了一条生产线设备的订单。
    现在也没有什么银行间联网机制,几家银行间互不通气,多重抵押贷款就是这个时代,经常出现的事情。更何况,光电贷款,根本不用抵押,刷脸就可以了。
    光电的负债率,已经超过了200%,只是没有人知道而已。
    由于新厂房已经验收,新线只是需要设备进场及安装即可。在理想状态下,在1992年9月之前,光电就会有两条tft-lcd产线投产!
    从技术来讲,新线使用的设备与已经建成的产线,没有参数上的区别。但实际上,第一条产线,与第一块led大屏一样,都属于试验品。
    产线上很多设备,都是在带伤运行。它们能够通过验收,完全是现场改出来的!
    这种大型设备,一旦运到现场,是很难送回厂家重新回炉的。即使原设计有不合理的地方,也只能对付。
    在这种情况下,这条产线,其最高设计纲领和最高良率,都会先天受限。
    而新的产线和设备,则是完全不同的情况。有了第一条产线的经验,不论是全彩,还是设备厂家,都有了足够的经验与教训。厂家有机会进行设计修改或者是重新设计。
    新线由于具有后发优势,不论是质量还是产量,都比第一条实验线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针对这种情况,众人把从第二条线开始的产线,叫做1.5代线,以此作为区分。
    这条1.5代线,唯一需要面对的问题,就是造价和成本。一旦设备交付,全彩就会面临付款的难题。
    虽然采用了中试线的概念,但是每条产线的总造价,仍然接近了2亿元大关,其设备款,也超过1.5亿元。只靠光电自身的利润滚存和银行贷款,是很难在7,8月集中交付的时候,支持这种款项的。
    led公司的利润虽大,但是光电也在四处花钱,每个月能够结余给全彩的,最多不过一千多万而已。
    到现在为止,第一条产线的设备款,还没有结清呢。
    ————————
    所以,随着第二条产线的订单,光电的资金状况,又迅速紧张了起来。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成永兴仍然做出了按期分红的决定,
    从银行贷款1500万,用于分红!
    此举遭到公司管理层的全体反对,但他无动于衷。planb计划不容动摇。
    这次分红一错过,就等于是错过了92年的招生季。这种损失,绝对是planb无法承受的。
    按照比例,学校分到了450万。这个数字,哪怕对于工大这个部级单位也不算少了。
    成永兴的分红总数是840万。其中的750万,被划拨给了人才基金。
    其中的150万,转交给了半导体系,支持扩大半导体系学生的招生。这个20%的比例,就算是被固定了下来。以后的分红也会按照这个比例,同样办理。
    剩余的600万,没有全部留给计算机系。因为指望一个学校去培养10万名程序员,根本不现实。
    这个人才基金,将会面对东三省所有的高等院校。
    在planb里,将来会形成一个以冰城工大计算机系牵头,其他众学校为辅的一种雁行格局。
    这次经费,给工大保留400万,加上上次的,总经费达到了550万。其余的200万,则从林省选择两所高校,每所高校100万的名额。
    这两百万,以及学校的选择,由计算机系自行与林省教育厅去协商解决。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