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北国科技》第447章 后悔

    本章属于郝云丽的支线故事。由于时间线的缘故,只能放在这里。郝云丽属于本文后期的主角之一,她的故事也很精彩。
    ————————
    江苏,长州市二中
    在冰城已经开始下雪的时候,这里确是最好的季节。天气凉爽,气候又不像春季那样湿闷。不论是老师还是孩子们,都觉得十分舒适。
    王彩霞从教室走了出来,在她身后跟着的是高二的学生们。年轻的孩子们在教师走出去后,一涌而出。他们准备利用这短暂的15分钟,痛痛快快的玩一会。
    学校从这个学期起,实行新的教学计划。在高二这一年,需要把高二和高三两年的教学任务全部完成。学生们在高三的时候,就会有更多的时间来准备高考。
    不论是学生还是老师,他们的任务都重了许多。
    这些年,王彩霞已经带过不少届毕业生了。她的感觉是每一年高考的难度都会提高一点。大家的教学方法随之而变化,学生们的负担也是越来越重。这是谁也避免不了的大趋势。
    这一届的学生里有几个好苗子,不知道最后的结果会怎么样。
    高考就是古时候的科举,在人文风气盛行的江浙一代。学生们的竞争极为激烈,题海战术,军事化教学管理等都是从这一带先实行的。
    ————————
    王彩霞边走边思考,下一节她没有课,可以稍微休息一下,所以她走得很慢。但是等她推开教研室门的时候,发现一个衣着靓丽的年轻女士坐在她的座位上,静静的读着报纸。
    “你是?”
    “王老师!”
    坐在她椅子上的女士听到了她的声音,转身站了起来。
    “郝云丽?你怎么来了?你不是应该在冰城读书吗?”
    郝云丽是89年的毕业生,在她的动员下,报考了一所北方的重点大学。与郝云丽不同,不少学生在类似的分数下,都选择了江浙一带的普通本科学校。
    “老师,我已经毕业了,马上要去美国留学。这次回来在家呆几天,很快就要走了。”
    “毕业了?你才念了一年书就毕业了?”
    郝云丽这批学生现在应该读大二,她的很多同学,刚刚结束为期一年的军训,开始正式学习。
    “是,这是我的毕业证!”
    郝云丽从随身小包里拿出了刚到手不久的毕业证书。这个毕业证来之不易,前后花了近一个月才把手续跑完。她今天把它带出来,也是想在老师面前炫耀一下。
    每个人心中都藏有一个梦想。
    郝云丽在中学的时光中,并不是被重视的那几个人。她一直想找个机会证明自己,这个机会终于来了。
    ————————
    “真是毕业证书啊!”
    王彩霞拿着两本证书,一本是毕业证,一本是学士证。
    屋里的其它的老师,听到了对话,也都纷纷围了过来。
    这个女孩进屋的时候,没有人太注意到她,毕竟没有教过这个学生。这个女孩子也不是那种引人注意的学生。
    但是现在摆在大家面前的,带着工大钢印的证书,无声的宣示着这个女孩子的优秀。
    “一年就毕业了!”
    王彩霞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怎么在高中的时候,就没有太留意这个学生呢?
    说实话,她对这个眼前的女孩子,印象不是那么深了。她的学习成绩,不好不坏,长相也不突出,就是普普通通的一员。
    “对了,你刚才说你要去美国留学?”
    “是,签证已经办好了,后天就走。所以想走前看一下您还有同学们。以后再回来,也许就不容易了。”
    郝云丽准备从上海坐飞机赴美,这样比较方便。
    “啊!”
    屋里的老师们,发出了更大的惊讶声。
    二中的学生,毕业后留学的也不少,但是那往往都是从高中毕业好久以后的事情。
    经过了四五年的沉淀,学生与高中老师之间的关系已经慢慢淡化。很多人出国之前,或许都不会告诉老师们。很多人都是通过其它同学,在人走了以后才知道的消息。
    所以这个才毕业一年多就出国的学生,给大家带来了全新的印象。
    “来,坐下说话。”
    一位年轻男老师,从旁边桌子上搬来了一把椅子。
    “对,坐下说,说说这都是怎么一回事!”
    王彩霞也反应了过来,连忙拉着自己的学生坐了下来。
    ————————
    每个教师,最引以为豪的时刻,就是自己的学生学成归来,承认他们老师的那一刻。
    现在就是这一刻!
    郝云丽被围在人群中央,这何尝不是王彩霞她自己被围在人群中央?
    “我去年去了冰城工大以后,参加了一个学生组织的课题小组...”
    郝云丽慢慢的娓娓道来,把过去一年多的历程,展示给师长们。
    过去的一年多,是梦幻般的历程!
    她的成人礼是如此的多姿多彩,以至于围观的老师们也越来越多。教过她其它科目的老师,没有课的,听到了消息也都赶了过来。
    “就是这样,下周一,我就会坐飞机,然后会在那边读研和读博。”
    郝云丽一边叙述自己的传说,一边看着围在周围的老师们。这些她敬仰的对象,现在都静静的听着她的述说。
    没有什么其它的事情,使她如此的愉悦。
    她不知道该如何形容自己的感觉,就是让她现在死去,这一辈子也值得!
    “王老师,齐老师,孙老师,今天我来是想请老师们,明晚参加一个家宴,我父母想当面对老师们进行一下感谢。”
    “好的,我们一定去。”
    “没有问题,这我肯定去。”
    几个教过郝云丽的老师,都与有荣焉的纷纷答应下来。
    “老李现在还在上课,我回头去通知他。”李老师是数学老师,这节有课,就没有叫过来。
    “谢谢齐老师,那我先回去了,明天下班我再过来请老师们!”
    “好的,好的!”
    ————————
    “等一下!”
    就在郝云丽准备离开的时候,从走廊里匆匆走来一个国字脸的中年人。
    “校长好!您明天也要来吗?”
    郝云丽乖乖的给来人行了个礼,孙校长在她念书的时候就是校长了。
    “明天?好,明天我也去。不过你今天或者明天下午有空吗?”
    “有空,这几天我没有什么事情,主要就是收拾收拾行李什么的。您有事情吗?”
    “学校想请你找个时间给学生们讲一讲。你刚毕业,看事情的角度肯定和其它学生不同!希望你的观点能给还在学习的学生,尤其是明年就要高考的学生们,有点启发。”
    孙校长听到了消息,立刻就察觉到这是一个机会。
    “我?我不知道要讲什么啊”
    “就讲你这一年内如何努力奋斗,最后获得了这个出国机会的。”
    “我其实也不算成功,这次出国机会还是班里同学让给我的呢!”
    郝云丽想起了曾经的大学同学,不知道他此刻在干什么。
    “你们班有出国机会的人多吗?你在你们班排第几?”
    “不少,如果真排的话,我未必能进前五名!”
    不过现在再排的话,郝云丽觉得自己排不了第一,但是第二肯定是没有争议。
    听到这个结论,在场的人一片哗然。什么时候有这么厉害的学校了?为什么以前没有听说。
    “那你觉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中年校长的谈话功底很强,不愧是老教师出身。
    “也许是环境和机会吧!”
    “环境是指什么?”
    “学校,专业,项目!”
    “对,就讲这个!这个对高三学生尤其有意义。”
    现在很多学生,宁愿报一个本地的普通学校,也不愿意去遥远的重点本科。这对学校实际上是不利的。
    每年的学校成绩统计,总是要统计考上重点多少个,本科多少个的。孙校长觉得讲这个,非常有意义!
    ————————
    周五晚上,陈志勇提前来到了《水上人家》饭店,今天是他同学,郝云丽请客,同时也是她的送行宴。
    这一次她出国学习与以往的国内读书不同,谁也不知道这一去是多久,以后还有没有机会回来了。所以能来的就都来了。
    很快的,人陆陆续续的到齐了,高中的老师也基本全来了。
    陈志勇和高中同学们单独坐了一桌,这一桌基本上都是考在本地的同学,外地的没有办法通知,也来不及了。
    看着今天的主角,那个穿着洋气的女孩子,陈志勇觉得心如刀绞,也许这一生都再也没有机会了。
    他与郝云丽在高中关系不错,因为两个人的处境类似,学习一般,人一般,没有人关注,所以多少有些共同语言和好感。
    这种好感,到了大学以后,他才明白是什么意思。可惜的是时间不能倒转,再没有机会了。
    另外令他深深遗憾的是,他们两个人的高考分数也是十分接近。可惜报志愿的时候,为了选择一个好专业,他以超过重点线的分数,报考了本地的大学,长洲大学经济系。
    如果他当时也报考冰城工大,是不是站在人群中央的,也有自己一份?
    他不知道。
    陈志勇深深的感到了后悔,最后是大醉而归。
    ————————
    上海虹桥国际机场
    机舱里的指示灯已经亮过。郝云丽安静的坐在位置上。这次她不会再紧张了,尽管只有她一个人。
    伴随着剧烈的震动,飞机离地而起!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