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如朝露》第十二章:大道公式

    大学的生活总是这样无趣单调。
    这几日,江汜无事,每天除了参悟玉简内的术法神通,就是泡在图书馆。
    这一日,刚从图书馆出来的江汜,正好看见迎面而来的校长。
    “校长好。”江汜首先打起了招呼。
    “江汜!”校长还记得江汜。
    虽然因前几日的事情,学院传的沸沸扬扬,江汜之名好多人都已经听过,但江汜留给校长印象的好像也只有前几日那次见面。
    打完招呼,江汜正准备开溜,却见校长已经停下脚步。
    江汜无奈,也只能停下。
    “过来借书吗?正好找你有点事,跟我来一趟吧。”校长说道。
    “好!”刚出图书馆,却又跟随校长原路返回。
    校长喜欢看书,没事的时候也会过来帮忙,因此,在图馆,校长也有一件办公室。
    “你先坐。”入屋后,校长首先招呼江汜坐下。
    江汜入坐后,也没说话。等着校长开口。
    “前几日的论述很精彩。”校长首先开口。
    “谢谢。
    因为自己一直喜爱中国古典文化,听到别人的贬低,只是一时没忍住,有些情不自禁的上去论述了一番。”江汜解释道。
    “年轻人嘛,冲动一些总是好的!”校长继续道:“是这样,前几日的论述虽说是你一时气愤之举,但过程总是要有人去做的。而且,你那次论述在圈子里影响还是很大的。正好你毕业在即,也算为你自己争取到了学院分配的机会。”
    “学院分配?”江汜不确定的反问。
    稷下学宫,每年毕业生都有学院分配工作的名额。只是这名额有限,很难争取,只有在校期间表现非常优秀的学生才能获得。
    学院分配并不是普通的工作分配,而是分配到国家的重点单位。
    “原本想等全部名额确定再通知你的,只是今天恰好遇到。”校长看着江汜。
    “谢谢校长!”江汜确实有点小激动。
    虽说现在的江汜是修行之人,但如果让江汜隐于深山老林中苦修,江汜还是拒绝的。
    “年纪轻轻还看起了《易经》?”江汜怀里抱着刚借出来得一摞书,最外层的那本,赫然就是《易经》。
    “平时闲着也是闲着,更何况《易经》号称百经之首,只是好奇。”
    江汜不知,校长最喜欢的书也是《易经》。
    “以前看过?”
    “看过,但太过深奥,明白的不多。”
    说起易经,校长也来了兴趣。
    “有人说,易经乃百家思想之源,也有人说,易经就是普通算命占卜的迷信书籍,你怎么看。”
    校长提问,江汜也很慎重,思考了一会,回道:“公式!”
    “公式?”校长不解。
    “我所理解的易经就是各种自然规律的公式。”
    “你详细的说一下。”校长好像也没听明白。不过也是正常,关于《易经》,一百人可能有一百种不同的理解,校长想知道的,也只是江汜的理解。
    江汜再次思考。这些事情,是修行之后才明白的,是受到师叔的启发。
    “我们所知的各种自然现象,如下雨、起雾、地震、海啸等都是自然规律外在表现,而这些规律对现如今的科学来说都是有迹可循的。我们甚至可以根据各种规律来提前判断各种自然现象的发生。这就好比数学中遇到了试题,只要将公式带入其中,生搬硬套就能得到答案一样。”
    听到江汜的一席话,校长还是有点懵懂。示意江汜继续。
    “校长认为算命一说可是迷信?”
    “不是!”出乎江汜意料,校长居然也相信算命一说。
    “虽然我不懂,但我感觉,古代中国的这些’迷信’未必都是空穴来风。更何况,天气预报不就是提前预知的么。”
    “呵呵。”听到校长打趣,江汜傻笑。而后,继续道:“其实算命一说,现在也有根据!就是大数据。”
    “大数据?”
    “比如每天上班,上学。时间久了,大数据就会分析出每天出发的时间,来分配合理的路况。
    大数据现如今分析的有限,只是因为他所掌握的个人信息太少。如果有足够的数据,大数据是不是可以分析出各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每天的作息分析出自己身体健康情况,甚至分析出自己的性格,爱好。两相对比,也可以分析出别人的各种情况,并分析出哪些人在哪些地方可以相遇,根据性格,爱好等各种信息,又可以分析出自己以后的伴侣,分析出自己的寿命等等等等。这样难道不是算命吗?”
    其实,这些就好像通冥为江汜讲解的万物之间皆存因果。
    根据前因,凭借强大的计算力,完全可以预知今后发生的事情。
    只是,江汜不信,有人会拥有这么庞大计算力。
    但万物又是有其规律的,可能在我们不理解的区域,这些东西有一个个公式。那些街头算命,只是根据公式生搬硬套,我们才会感觉他们算命算的准。但要问其根源,他们自己或许都不知道吧!
    根据前因分析结果,有些结果是因为前因的影响已经无法更改。有些结果,前因还未发生,也只是根据性格来分析将要发生的前因,以此来分析最终的结果。
    其实,结果还未发生,我们都不会知道答案,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
    从校长那出来,江汜有点懵。
    毕竟刚才跟校长讲的东西,现如今的自己都还是一知半解。
    只是校长问了,自己大胆说出来也没什么关系。或许校长也会有不一样得理解。
    只是,关于校长对《易经》的理解,并没有对江汜述说。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