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麟》第三卷 戏尘 ● 第五十三章 渡天府

    大齐皇都北城外的银柳儿花开了满坡,那白嫩嫩的一片儿赛过少女那细腻的肌肤,那水灵灵的一朵儿赛过少女那待放的妩媚。
    再过得两日,便是年三十了。
    齐皇清净了数日,终于想起,还有那让他整日里气血上涌的老八还在平南王府赖着不肯回宫。
    原本还有心与那老八耗上一耗,可奈何枕边的软玉温香总是在别过头的瞬间撒下两滴晶莹,让齐皇抱定的初衷不由自主产生一丝松动。
    鸿睿与那季崇高早早便已在院中好一番操练。
    扎马步,打沙袋,负重跳,每日清晨必练的三项课业,已然把那季崇高折磨的眼泪汪汪。有心寻思着昏厥过去算了,可奈何老师手中那根浸泡过药水的柳条儿,总在关键时刻替自己提神醒脑。
    鸿睿瞧了瞧天边渐渐升起的日头,又瞧了瞧一脸哀怨但尚兀自咬牙忍耐的季崇高,从牙缝里吐出几个字:“去沐浴吧。”
    也就那几个字,便仿若招魂曲,原本还蔫不拉几的季崇高,顿时满脸笑意,撒着欢奔向沐浴间。
    季崇高不知那香汤为何如此解乏?
    任老师如何操练,任浑身酸疼至几欲崩溃,便只需在那香汤之中待上半个时辰,出浴之时便复又生龙活虎一般。
    陪着老师及两位师母用得早膳,宫里便来了旨意。
    意思很是简单,皇上寻平南王有要事相商,老八他娘想他了,命二人速速入宫。
    回宫的路很是平缓,八皇子却是显得郁郁寡欢。
    鸿睿盯着他,嘴角一撇道:“怎的?住本王家中还会上瘾不成?回自己家中为何如此神情?”
    八皇子扭头叹道:“我如笼中鸟,刚出笼自由了片刻,便又得再次入笼。”
    鸿睿闻言,笑道:“小小年纪,说出的可怜话却让人如此心疼。记着为师的话,下次出宫便会方便许多。”
    八皇子顿时眼神灼灼,满脸堆笑道:“求恩师指点。”
    鸿睿轻声笑道:“行事守礼,说话得体,作息安排亦如往常,晨起习武,上午研学,下午冥想。”
    说罢,瞧着八皇子道:“若崇高能做到这几点,年后继续于为师求学,当属顺其自然。”
    八皇子顿时眉开眼笑道:“是,我听老师的。”
    ......
    御书房中,今日的氛围颇为祥和。
    或许是多日未见那曾让皇上头痛的不已的老八,皇上原本严肃的脸上难得浮现一丝笑意。
    看着身前跪着的老八和平南王,皇上轻轻抬手道:“起来回话吧。”皇上盯着八皇子,笑道:“几日不见我儿,倒是瞧着干练了许多,精神头甚好。”
    八皇子躬身抱拳道:“劳父皇挂念了,儿几日来,得老师精心教导,学得许多,也醒悟许多。”
    “哦?于朕说说,跟着老师学了些什么本事?”
    “晨起炼体,老师说,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欲建功立业,首当拥有一副好体魄,此为根基。”
    “上午苦读,儿臣这几日读了几本老师推荐的好书。原本孩儿觉着书中文字晦涩,寡淡无味,却经得老师一番指点,顿觉书中记载原来如此精彩有趣。”
    “哦?所读何书?”
    “杜淳所著的《开元物记》,还有候万泽所著的《东亭杂记》。”
    “哦?这《开元物记》乃是记载民间耕作生产的杂散之书?我儿为何对此感兴趣?”
    “师父说,生在帝王家,掌万民生息,当万民知生活之道,经此才可知民心,懂民情,政令法度以适用为宜,研习此书,儿臣方知万民不易,之前种种浪费,此刻想来,颇为羞愧。”
    齐皇若有所思的看向鸿睿,一手抚须,眼中却是充满着一丝宽慰。
    齐皇又道:“那《东亭杂记》可为一本散书,书中所录之事颇为荒诞,我儿为何读此书?”
    八皇子微微一笑道:“禀父皇,此书虽说颇为荒诞,可其所收录之事,却不无至理。便说那则《生金之道》,虽说可笑,笑罢却是顿感悲哀。人心若为贪欲所控,何来人性可言?还有那则《方仲伺母》,读罢方知何为孝道。母养儿十年,儿伺母百年。崇高今也刚好十岁之龄,之前行事乖张蛮横,让父皇、娘亲伤心了,是儿不孝。”
    说罢,跪地“咚咚咚”磕了三个响头。
    齐皇一阵惊诧,一阵惊喜,眼中似有晶莹闪动,忙起身,扶起八皇子。
    难得出现一副父慈子孝的场景,倒是让边上一众丫鬟瞧得目瞪口呆。
    八皇子躬身道:“父皇,儿臣想去拜见母亲。”
    齐皇点头笑道:“嗯,快去吧。”
    待八皇子退下后,齐皇望向鸿睿,一脸笑意道:“平南王,此子顽劣,倒是为难爱卿了。”
    鸿睿拱手道:“为皇上分忧当属微臣份内之事。”
    齐皇忽然屏退左右伺从,与鸿睿正色道:“初始与爱卿商议之事,此番应当是付诸实施了。”
    鸿睿正色道:“何公公所交代的隐秘之事,微臣始终感觉甚为不安。”
    齐皇双眉紧蹙道:“朕准备成立渡天府,汇天下消息秘辛,御天下隐忧之患,渡万民于人祸之乱,而爱卿便是渡天府的首任渡天督抚。”
    鸿睿拱手道:“臣谢陛下信任。”
    齐皇一手抚须道:“此渡天府不受朝廷六部管制,不受朝廷法制限制,一切只须向朕负责便是。”
    鸿睿闻言浑身一颤,心中暗道:“这是何等超然的存在?”
    口中忙道:“谢主隆恩,臣当尽心竭力,为我大齐万世基业鞠躬尽瘁。”
    齐皇笑道:“钱心宝此人甚合朕意,此番组建渡天府,便由其随你左右吧,有何情况也好有个通传之人,不知爱卿意下如何?”
    鸿睿心中暗道:“安排一个钱公公在我身侧,说是协助,实为监督,看来替皇家办事,说不得还需更为小心些。只是这钱公公已然多时未曾联系,不知当初的那份情谊是否依旧?”
    口中却道:“皇上思虑周详,一切但凭皇上安排。”
    齐皇忽然神色一紧道:“渡天府的首要任务,便是清查我大齐境内一应佛道,凡正统之教,劝民从善,当予扶持;凡邪魔歪道,愚民乱国之教,当予取缔,绝不姑息!”
    鸿睿道:“是,微臣领旨。”
    ......
    君臣二人整整谈了两个时辰,而翌日早朝之上,虽众臣反对之声颇多,可皇上以雷霆之势,力排众议,宣告了渡天府的成立。
    渡天督抚虽为正二品官职,可其不受朝廷六部管制的超然地位,却令众臣顿感羡慕。
    渡天府下辖四部,分别以天地玄黄命之。
    天部,掌管天下消息收集、传递之责;地部,掌管各地潜哨站的建立运行;玄部,掌管兵器研发与督造;黄部,掌管渡天府辖下六营暗卫。
    天部督查,由兵部郭大人之子郭悠之担任;地部督查,由斩首队原队长胡凯南担任;玄部督查由罗鸿睿兼任;黄部督查,由于放担任。钱心宝担任渡天府侧使。
    一应人事安排有条不紊的纷纷落实,只是人员的培训却是颇让鸿睿头痛,狠了狠心,年后来一次集中培训吧,虽是一人教那许多人,可这是确保后续不出疏漏的关键所在。
    钱公公替鸿睿争取来好大一块场地,由罗鸿睿亲自指导工部设计图纸。
    一切都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而洹国却在为了日益攀升的熟铁价格而举国疯狂!仅仅二十天,洹国各矿场抛出了重金招收矿工,只需是人便行,不需要从业经历,不需要旁人作保,只要挖出地下的矿石,每个月十两纹银。
    消息的散布总是随着人群的流动而到达顶点。
    酒肆、茶馆、杂货铺出现了无人可用的场景,学堂之中也少了许多寒门子弟,便连得街上的乞丐也是少了许多。
    而那些隐身于矿场背后的达官贵人,却是望着满屋的金银而开怀畅笑。
    一时起,与铁矿生意同时火爆的,便是赌场与那青楼。
    整个洹国四处歌舞升平,好一派太平盛世之繁荣!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