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麟》第三卷 戏尘 ● 第三十九章 大喜之宴

    十里红妆,十里欢颜。
    难得碧空如洗,道旁的银杏洒下数不尽的璀璨,寒风卷着花香将整个京城的街道染上一层喜庆。
    就连满城的树上都系着无数条红绸带,路旁皆是维持秩序的士兵,涌动的人群络绎不绝,比肩继踵,个个皆伸头探脑去观望这百年难见的婚礼。
    远处传来徐徐礼乐之声,待得近前,却分明是皇上的仪仗。
    只见皇上乘坐着金辇,面目慈祥,其金辇之侧,乃是两名伺从,分别手捧拂尘金炉及香盒。金辇之前,手持沐盆、唾盂、大小金瓶、金椅、金杭各一名。手执大刀的、手执弓矢的、手执的尾枪的,一众兵士各三十名。
    五十四顶华盖,七十二把执扇,行走于队列之前。而在其之后,便是千人骑兵马队,盔甲锃亮,神态严肃,刀虽入鞘,却是威武不凡。
    皇上出行,其气势浩荡,威仪八方,两侧百姓见得此等光景,纷纷跪倒于地,目不直视,口中高呼:“皇上万岁!”
    此刻平南王府,宾客的马车已然从街头排到街尾,井然有序。
    今日,丘管家的那张老脸便好似枯木逢春一般,绽满了笑颜,那小小的眼睛早已被笑容挤压成一道细缝。
    “诶哟,李大人,里边请。”
    “李大人,礼金八百两。”
    “郭大人,里边请,王爷此刻正在前厅待客,请......”
    “郭大人,礼金翠玉宝瓶一对。”
    ......
    帐房先生手中之笔,从坐下那刻便始终未曾停过,俩耳支楞着,就怕错过所报礼单。
    忽然,一众锦袍少年到得王府前,瞧其面容,皆有久居人上之气质,观其衣着,却是京城少有的江南精丝料,裁剪极为得体,手执纸扇,腰挂宝玉,气宇轩昂,贵不可言。
    那少年,抬头瞧了瞧府内热闹的人群,唇间含笑,转头向边上一人道:“三哥,今日的平南王府怕是京城最热闹之处了,可惜老八未能前来。”
    被唤作三哥之人,身着湛蓝锦袍,脚穿翻云黑靴,双目神采奕奕,一拍纸扇道,笑道:“别提那老八了,整日喊打喊杀的,这次面壁恐怕没个十天半月,怕是出不来。”
    另一少年摇头叹息道:“这个老八,若是能闲下一刻,当也算是奇迹了,此次面壁,父皇专门派了十二名内卫守着,此番受罚,老八恐怕会狂躁。”
    众人摇头苦笑,那被唤作三哥之人笑道:“这平南王短短半年不到,便迅速崛起,当是一号人物,本王倒是对此人甚是好奇,不如趁此机会,好好结识一番。”
    管家远远便瞧见几人,待几人行得近前,已然跪倒于地,口中高呼:“小人拜见几位殿下!”
    那几名少年也不答话,瞧都未瞧丘管家,便迈步向府内而去,那被唤作三哥之人,忽然转身到得府前,将手中礼单交于帐房后便快步赶上。
    帐房先生接过礼单,不禁一呆,随即高呼道:“三皇子、五皇子、六皇子殿下礼金——城中旺铺二十间!”
    众宾客闻言,不禁俱是一呆,纷纷惊呼道:“二十间旺铺!好大的手笔!这城中最是便宜的铺面怕不得五千两一间?整整二十间,还是旺铺!不愧是皇家!”
    鸿睿闻得三位殿下驾到,已然出得前厅,至前院相迎。
    三位殿下见得鸿睿,三皇子季广达拱手笑道:“今日总算得见传说中的平南王了,平南王之名已然响彻整个大齐!”
    五皇子季云涛畅笑道:“诶,三哥,莫说是我大齐,便是整个中原已然知晓平南王之威名。”
    六皇子季禀忝笑道:“二位哥哥不知,小弟之府与平南王府比邻,常闻平南王操练府中兵丁,其声贯云霄,让小弟我闻之顿觉不该懈怠。”
    鸿睿拱手笑道:“三位殿下过奖了,鸿睿一介武夫,蒙皇上恩典,方有今日,区区虚名当不得真,三位殿下快里面请,尝尝本王从周国带回的金丝雀舌。”
    三人皆喜,笑道:“听闻此茶只有周国宫廷才有,说不得得好好品尝一番。”
    鸿睿引得三人入得书房,命下人奉上好茶,三人落座,茶盏轻启,一股清幽香气已然随着雾气四散。
    三人浅尝一口,莫不称赞。
    鸿睿笑道:“难得三位殿下喜欢,少时,本王命人带上些许,送至府上。”
    众皇子笑道:“平南王雅赠,却之不恭!”
    五皇子笑道:“平南王,闻此次迎亲之旅颇为精彩,不妨于我等说上一说?”
    鸿睿无奈摇头苦笑道:“此番跋涉,当属一波三折,常言女为悦己者容,其实该言,男为悦己者难。”
    众人闻言畅笑不止,三皇子道:“平南王,你这句“男为悦己者难”倒似神来之句,似乎还带着无奈啊。”
    众人正交谈甚欢,下人来报:“王爷,大皇子、二皇子、四皇子、七皇子前来道贺。”
    三位皇子闻言,眉头微皱,互视一眼,忽然笑道:“好啊,大哥等也来了,走,平南王,我等一道前去迎接一番。”
    鸿睿与三位皇子出得书房,一路到得前院,三位皇子也不上前,只是远远看着。
    却见大皇子等四位皇子正向府内行来。
    鸿睿忙快步上前,拱手道:“平南王罗鸿儒见过几位殿下。”
    大皇子此人身形魁梧,年约三十开外,行走间虎步龙行,颇有军人威仪。
    大皇子拱手笑道:“恭喜了,平南王。本王数日前方从十八寨返京,恰好赶上了平南王大喜之日,特带着几位兄弟前来喝杯喜酒。”
    鸿睿拱手笑道:“几位殿下,外面清冷,不如进书房饮茶可好?”
    几位皇子纷纷拱手,随鸿睿向书房而去。
    此时,三位皇子才纷纷向前,拱手问好。
    三皇子笑道:“大哥难得返京,此次返京说不得得与众位兄弟好好亲近亲近。”
    六皇子“啪”一声,打开折扇,笑道:“大哥常年驻守十八寨,苦寒之地,当得不易,父皇有大哥驻守边关,甚是心安,大哥便是我等之楷模啊,今日难得,大哥可要好好喝上几杯。”
    七皇子微微一笑道:“大哥能戍守十八寨多年,击流寇,安边关,确是咱兄弟几人中最为功勋卓著之人,这番功勋可是少不得六哥的举荐之功啊。”
    二皇子,四皇子纷纷点头道:“正是,当初十八寨守备率军袭杀流寇山贼,却为流寇反杀,幸得六弟在父皇身前举荐大哥啊。”
    六皇子手中折扇“啪”的一收,眉头微蹙,随即又眉开眼笑道:“危难之际,方显本色,大哥于危难中力挽狂澜,且在大哥的一番治理之下,边关安稳,百姓安居,大哥功不可没啊。”
    大皇子闻言,笑道:“此生得以一尝抱负,倒确是六弟为本王争取来的机会,一会儿,说不得大哥得好生敬你几杯。”
    五皇子叹息道:“只是听闻,大哥于十八寨喜欢上了一平民之女,父皇尚未得知,此事大哥当好生思虑一番啊。”
    大皇子闻言,眉头紧锁,忽笑颜一展道:“今日乃平南王大喜之日,几位兄弟也难得一聚,只谈平南王之大喜,不谈本皇子之风月。”
    鸿睿瞧着两方言谈,虽看似热络,却是显然已分成两派,言辞看似热络,却是机锋暗藏。
    鸿睿暗道:“这帝王之家,兄弟反目之事乃是史书中常见之事,此水至深,避开为妙。”
    鸿睿忙引着众人向书房而去,只是步行不过数息,闻府外礼乐不绝,下人与宾客纷纷高呼“万岁”。
    鸿睿忙整了整衣冠,与一众皇子上前迎皇上圣驾。
    众人小步紧赶,跪拜于地,高呼道:“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齐皇捋了捋胡须,笑道:“今日来的倒是颇齐,也就老八未来。嗯,平南王此番迎亲颇为不易,朕已听得陈大人详细禀报,不错,扬我国威,涨我齐人脸面,不卑不亢,有气度,有涵养,只是可惜,朕已然不知该如何赏赐于你,朕颇为头疼啊。”
    鸿睿躬身笑道:“为人当以知足为乐,为臣当以建功为乐,身为人臣,鸿睿已然知足知乐。”
    齐皇“哈哈”笑道:“起来说话吧。”
    众人起身。
    齐皇踱步至鸿睿近前,仔细端详片刻道:“好一句知足知乐啊,若世人皆有此等觉悟,朕这个皇上该轻松许多啊。”
    鸿睿躬身道:“陛下治理江山,守护万民,乃一代明君,民当以知足为乐,君当以不知足为乐,民之知足仅生活富足,君之不知足却是国富民强,故皇上自感乏累,乃是励精图治的不知足之故。”
    齐皇闻言畅笑不止,一手指着鸿睿道:“嗯,这个马屁拍的精妙绝伦,朕爱听!”
    众人入得书房,香茗一盏,听鸿睿讲述此番沿途趣闻及那雁南关之凶险,一时之间,书房之中谈笑声、感叹声不绝于耳。
    此时,下人前来提醒:“王爷,吉时已至,该当入席了。”
    皇上闻言,笑道:“鸿睿,此次大婚,朕准你十日婚假,十日后,朕该给你个重任了,届时,御书房详谈。”
    鸿睿躬身拱手道:“遵旨,谢陛下体恤。”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