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曲花间集》第四十二章 彼岸花海烈炎炎 相思无尽路迢迢(三)

    连冰玉。
    哎!东皇重重地叹了口气。
    回忆生垢。
    这个名字已经十万年没人提起了,也无人敢提,时间久了,便成了一个咒语,一道禁令,封存进了每个旧神的记忆深处,不再有人愿意去打开触碰。事实上,也没有打扰的必要。
    她原是昊天的妹妹,七星宫的主人。
    “七星宫?你说的是北斗七星的原守护者,七星宫宫主?”
    东皇点点头:“是的。”
    “昊天大帝,不正是十万前去修劫的吗?”
    “你很细心,注意到了这个时间点。”
    她是个清冷,不沾染一丝尘埃的女仙。出生时通体透明,冰清玉洁,连眼睛的颜色都如琉璃一般充满光泽,故而天帝为她赐名:冰玉。渐渐长大些,她出落得亭亭玉立,神格也如她的名字和皮肤一样,寡言少语,给人一种孤傲,遗世独立,生人勿近的感觉。
    便是这样一个女神,却爱上了当时冥界的魔神。
    “魔神?哪个魔神?”
    当时一统冥界,挑起神魔大战的魔族战神,也就是你方才乾坤镜内所看到的,戚风。
    “什么??就这个丑八怪?女神眼瞎了吗?”
    呵呵,他可不丑。
    应该说,他除了身上流淌着魔族的血液,从上到下,从内到外,无论是容貌、气质,还是道值、仙根,绝不比当时神族任何一个大神差!
    “仙根?魔族也讲仙根?”
    东皇摇摇头。
    这是我们神族的评判标准,魔族是根本不认可的。即便这样,不得不承认,他的仙根极其出众,就像,现在的你。
    “我?”虚离子干笑了两声,“我也就那样吧!”
    他是他们魔族排名第一的战神,只是一开始,大家并不认可。
    “怎么说?”
    因为他的出生。
    “他的出生怎么了?”
    东皇又重重叹口气。
    可惜了,他本来可以成长为一位非常出色的大神。
    他的母亲是神族后裔,父亲是当时冥界的魔尊。
    “原来是个魔族的王子!”
    不,他不仅仅是王子,他更是个了不起的战神。
    魔族和我们神族一样,极其讲求血统纯正,因为他父亲和神女相恋,又诞下他,他父亲便被冥界几百万部众联合起义推翻,拉下了魔尊的宝座。
    而他本人,被视为不详之人,从小在冥界受尽白眼,甚至被称为“邪恶之眼”。
    “为什么要叫邪恶之眼?”
    因为他长着一双神族后代的眼睛。清澈、明亮,眼里灿若星辰。
    “呵呵,我算是重新认识‘邪恶‘二字了。”
    从那时起,冥界魔族各部之间一直混战不断,经历了之后万年的分裂,原来魔尊创下的基业,也被毁于一旦。
    他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成长起来,直到青年时期。
    “可这和连冰玉有什么关系?”
    那年,冰玉到了成年。以人间的寿命折算,差不多十五。
    你知道,神族的规矩,每一位大神到了成年,必须历经一次修劫,这是一道坎,跨过去了,才有资格真正行神职,掌天道。
    “她去了哪里修劫?”
    她选择去了冥界。
    那时,六道轮回仍未建立。冥界不似现在制度严明,井然有序。何况是处于魔族之间各自混战时期。
    尽管昊天等一众大神纷纷反对,但是她说:只有懂了世间最深的黑暗,才能领悟光明运行的大道!这是我作为星君守护者义不容辞的。
    昊天拗不过这个从小宠到大的亲妹妹,便应承她去了。
    她就是那里,和戚风相遇的。
    中间发生了什么,我并不清楚;知道时,他们已经相爱得无法自拔,甚至闹到了宁愿各自背叛自己部族,也要在一起的地步。
    “你不是有乾坤镜吗?看看过去不就知道了,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乾坤镜是我之后和东皇钟一起打造的,那时还没这法器,虽能看过去,却无法窥视它被打造出来之前的事。
    “那么,他们私奔了吗?”
    私奔,呵呵。一个魔尊,一个女神,四海八荒,他们能逃到哪去?
    之后,昊天布下千劫,承诺只要他们能携手一起闯过,便同意他们在一起。
    “后来呢?他们闯过去了吗?”
    没有。最后一劫,他们折了。
    “最后一劫,是什么?”
    昊天的最后一劫,是让他们的意念进入彼此内心,窥视自己的选择导致将来的结果,二人是否最终能承受。
    因为是深入意识空间,所有感觉都非常真实,他们二人经历的就像是现实世界发生的一般。
    “真是杀人诛心啊!”
    一句喜欢,一生恪守。冰玉做到了,她始终如一。
    但戚风,却堕入了心魔,最终,舍弃了冰玉。
    “他舍弃了?!”虚离子听到这里,气愤地一拍桌子道,“看来魔族毕竟是魔族,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东皇给了一个深不可测的眼神:“莫非,你希望他能挺过去?”
    虚离子:“那当然啦!神魔之间结怨太深,如果他们之间的结合,能开启一个新的纪元,岂非六界一桩美谈?”
    东皇谈了口气道:“原来你是这样想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