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汉服可倾天》六十二、世子归来

    世子回城的时候,李震带着文武百官迎出城外十里。
    关注公..众号,看书抽最高888现金红包!
    虽说这场仗赢得有些莫名其妙,但毕竟是见过血的军队,金戈铁马,肃穆威仪,城中百姓远远看着,也忍不住想叫声好。
    李震一身冕服,立于云下城门前。世子李凡慢悠悠打马过来,顶盔掼甲,紫金冠、绯红锦袍必不能少,此外挂了一领白披风,骑在马上提着一杆长戟。
    “世子的英姿,不输叔父当年啊。”李震偏头,向身旁的英王李继业赞道。
    李继业面无表情:“穿成这样上了战场,生怕敌人不知道他在哪——小兔崽子就是爱显摆,这么几步路不赶紧过来,真是成不了气候。”
    李震心中冷笑,语气却是很诚恳:“叔父对表弟未免太苛责了些,,他为我朝立下这天大的功劳,今日合该表弟荣耀加身,叔父要教训也不该在今日,满朝文武都看着呢,众位卿家,你们说是不是啊?”
    原本不过是两个人之间私下里的对话,李震这么说,宣扬开了,很多官员跟着附和,不管是不是英王这一派的,都过来劝李继业。
    “是啊、是啊,世子少年英雄,心气高一点正常。”
    “犬子不及其万一!”
    “毕竟仗打赢了嘛,世子当得起夸赞。”
    有李震开了头,偏向英王的人逮着机会便拍马屁,而偏向李震的人也顺着皇帝的意思说世子的好话。
    不过顺嘴客套几句,结果来这么一出。
    李继业眼神眯了眯,这意思是想捧杀我儿?看不出来啊,一个废物才做了几天皇帝,就学会在我眼皮子底下耍心眼了。
    另一边,李凡的马到了护城河边,他抡起长戟舞上几圈向后抛给亲兵,帅气翻身下马。
    远处的百姓轰然叫好,热烈的声音传过来,文武百官更是夸上了天。
    唯独李继业面色阴沉,看着好似都能凝出霜。
    李凡大步穿过城门洞,听到众多官员的恭维,嘴角不由飘飘然牵了牵,立刻绷住,向四下一一抱拳回礼。看似沉稳,但高高扬起的下巴还是暴露了他心中翻腾的想法。
    “陛下,微臣得胜归来,幸不辱命!”李凡抱着头盔到了李震仪仗面前,单膝跪下。
    李震激动不已,上前亲自扶人:“李将军快快请起!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朕现在才发现将军乃当世战神,以前是朕怠慢了将军。”
    皇帝的态度让李凡稍稍惊讶,四周文武百官也是眼皮子跳了一下。
    这样的场合心绪激动,李凡也就没太过于在意,高声回到:“陛下过誉了,为陛下分忧乃微臣的本分,此战得胜,除了将士们浴血奋战外,敌方主将之间不合也是一大原因,微臣不敢独居功劳。”
    “好!好!好!”李震连着叫了三声好,接着又道,“将军不但骁勇善战,而且体恤下属,为人谦和,实乃我朝幸事!此番将军辛苦,将士们不妨稍作休整,各自归营,夜里旭阳宫中已备下薄酒,为将军接风洗尘,明日再行论功行赏,如何?”
    李继业狠狠咬牙,这场庆功宴本是为自家兔崽子办的,不管怎么说,这一仗值得好好奖赏。
    皇帝这么一说,好似整个庆功宴都是他安排的,反倒他这个当父亲的没有表示。
    “哦,对了。”李震突然转身补充道,“叔父这几日操劳不少,夜里的宴会你就知道了。”
    这话说得模棱两可,在旁人听来没有什么问题,庆功宴是英王办的嘛,陛下解释说明一番,是体恤英王的辛苦。
    李凡不知个中门道,还当一切都是李震操办,心中甚是感激。
    “父亲,孩儿......”
    “嗯,”李继业板着脸,“行吧,就这样。”
    说完转身扬长而去,李凡愣在当场,犹如一盆凉水从头浇道脚。
    这么多年了,一句表扬,一个肯定的眼神都没有吗?
    记得年少时,好不容易学会了一折戏的唱腔,想在寿宴上为父亲表演,结果全家人都很高兴,唯独父亲骂他与伶人戏子为伍,不成体统,事后还被他打了一顿。
    后来投身军伍,依然还是见不到他的笑脸,打骂更是变本加厉。
    反正怎么努力都没有用,到了后来索性自暴自弃了。
    李凡心事满怀,兴致全无,随便敷衍着旁人的恭维,垂头丧气的往后走。
    人散的差不多,有人叫住李凡:“世子且慢。”
    回头,只见是一名乐伶打扮的人,他拱手一礼:“世子,我替白露姑娘递个话。”
    李凡挑眉:“枫白露?她近来可好?”
    “托世子的福,挺好的。她编排了一出舞蹈,今夜庆功宴上便为您表演。”
    “是吗?哈哈哈,这么一说小王到是有些兴趣!”
    李凡心中阴霾一扫而空,他一直中意那个不会说话的舞女,本打算不顾父亲反对执意纳为世子妃,但枫白露一直不肯,他也只好作罢。
    没想到,美人竟然会为他表演。
    “得知世子回城,白露姑娘托小的过来告诉你,在表演之前想见你一面。”
    李凡按捺不住,几乎要跳起来:“当真?”
    “嗯。”
    伶人说了一个地址,李凡兴高采烈地去调兵遣将,巴不得赶紧处理完所有公务。
    城中一处偏僻的铺子里,聚集着三五个影子,过的片刻,方才在城门前叫住李凡的伶人掀帘子进来。
    有人问:“怎么样?”
    他回道:“鱼饵已经撒出去了。”
    早先隐藏在角落里的人走了出来,光亮在他脸上一照。
    雁北归!
    “他没有起疑心?”
    “我只说了观主想要见他,他就神魂颠倒的。”
    雁北归点头:“嗯,成败就在此一举。”
    “可是观主的命令......”
    “观主性子软,不知人心险恶,她下不了手,我们来!何必管她和那丫头的狗屁约定,赶快替她了结英王父子才是正事。”
    “我们这么做,会不会有什么危险?”
    “以观主的武功,对付英王父子不成问题,我们动起手来,她便没得选,只能出手。走吧,我们回去做些准备。”
    雁北归向铺子外张望片刻,率先出门。
    其余的人跟着出来,各自散开,很快便淹没在人流里。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