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崛起之纪元》第四百一十三章 阵中交谈(上)

    热门推荐:
    “上将军,就不担心孤在酒食中下毒?”刘昊笑着说道。
    “自然不担心,如果秦王这么做了,那就不是秦王了。”赵章摇了摇头说道。
    “哦?上将军,对孤这么有信心?”刘昊问道。
    “这一点,外臣一直敬佩秦王的为人。”赵章说道。
    “看来,最懂你的人,果然是你的敌人,这句话,果真不错。”
    “其实孤有一事不明,还望上将军能够指点一二。”刘昊笑着说道。
    “如果秦王是想要本将投降,那就免开尊口。”赵章提前说道。
    “非也,孤只是想问问上将军,怎么看待这天下的局势。”刘昊笑着说道。
    “天下局势?这一点,难道秦王不应该比外臣更加了解吗?”赵章疑惑道。
    “兼听则明,孤还是想听听上将军对这天下的看法。”刘昊笑着说道。
    “秦王想知道什么?”赵章似乎来了兴趣,问道。
    “将军如何看待这天下大势?”
    “俗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大周立国八百多年。”
    “虽然说是大一统,但是各地诸侯,早就习惯于各自为政,虽是统一,实则分裂。”
    “特别是近四百年,武宗过后,大周就没有一天无战事。”
    “不是你攻伐我,就是我攻伐你。”赵章摇了摇头说道。
    “上将军言之有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诸侯混战,最后苦的确实贫民百姓。”刘昊听到赵章的话,也是摇了摇了。
    “其实,我挺佩服秦王你的勇气。”赵章说道。
    “哦?为何?”
    “秦王能够在秦国实行变法,重用工商,给工匠和商人爵位,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归属感。”
    “又编练新军,在战场之上,大杀四方。”
    “若不为赵臣,我真想追随秦王,讨四方不臣。”赵章笑着说道。
    “其实上将军,现在也有机会。”
    “我说了,如果今天秦王想要劝降,那就免开尊口。”赵章直接打断了刘昊的话“章虽不才,但是也知忠君二字。”
    “那好吧,其实孤还有一个问题,将军觉得,这天下,谁最有可能,横扫寰宇?”刘昊问道。
    “自然是秦王的机会最大。”
    “为何?”
    “现在天下,只有两股势力,可以登上那个位置。一是晋王,二就是秦王。”
    “晋王虽是雄主,但是依旧不能与秦王你相提并论。”
    “秦王您的胸大才略,实属罕见。目光之宽,识人之明,无人能出其右。”
    插一句,真心不错,值得装个,毕竟可以缓存看书,离线朗读!
    “单单看您的治国之策,兴科举,重工商,练新军,哪一样不是丰功伟业?”
    “卫鞅,诸葛亮,白起,韩信,这些都是经过秦王您的提拔,才走到今天这个位置,而这些人,又都证明了自己。”
    “卫鞅看似可有可无,但是此人精通律法,为秦国编写律法,教人向善。”
    “诸葛亮丞相之才,帮助秦王治理秦国,可以让秦王无后顾之忧。”
    “白起,韩信,这二人乃是世之虎将,都是帅才,他们领兵,就如同秦国的两把长剑,可以击败任何敌人。”
    “此外还有宛如黄瑁这样的大才,这些人单独一个,放在其他诸侯哪里,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而秦王却能将他们聚集起来,并且,善加利用,人尽其用。这里章不得不佩服秦王的识人之明。”赵章说道。
    “看来,上将军对我秦国还是挺了解的。”刘昊笑着说道。
    “既然是对手,自然需要了解一下。”说着,赵章再次端起了自己案几上的酒杯,然后继续说道“反观晋王,虽然也是雄主之自,但是相比较于秦王,还是逊色不少。”
    “更为主要的一点,晋王现在已经碾过半百,而秦王正值壮年。”
    “再加上,晋王世子,资质平庸,晋王百年之后,晋王根本就无力抵挡秦国的入侵。”
    “所以,章才觉得,这天下迟早都是秦王的。”赵章说道。
    “好吧,上将军果然厉害。”刘昊赞叹了一声,也没有反驳,因为赵章说的这些,其实刘昊心里早就知道了。
    “其实,孤能走到这一步,皆是巧合。”刘昊说着,摇了摇头“其实,孤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吃饱喝足,做一个安乐公。”
    “但是造化弄人,孤登上国君之位,就碰上强魏入秦。不得已,只能率兵反抗。”
    “说实话,孤并不想打仗,或者说,不想打这种毫无意义的仗。”
    “你我皆是周人,这一点谁也改变不了。诸侯之间的攻伐,只能是消耗自身的实力,便宜了异族人。”
    “上将军,可见识过异族人的手段?”刘昊问道。
    “只有耳闻,未曾见过。”赵章摇了摇头。
    “那孤就与上将军说说吧。”刘昊表情突然变得严肃起来。
    “先说说草原吧,这个上将军应当听说过。”
    “之前草原部族,每逢秋冬,就会来我大周打草谷。也就是劫掠。”
    “这些胡人,骑着战马,挥舞弯刀,驱逐百姓,以杀人为乐。”
    “他们不光是抢走百姓的粮食,更会把百姓掳走作为奴隶。少有反抗,就是身首异处。”
    “我秦国从立国伊始,就为大周守护北疆。未曾让胡人踏足过大周一步。而代价确实我秦国,每年家家素缟。”
    “父死子替,兄亡弟及都是常事。包括我秦国历代国君,战死者也有双手之数。”
    “胡人凶狠,然我秦国却未曾后退一步。”刘昊说道。
    “早就有所耳闻,但未曾想到如此悲壮。”赵章听到刘昊的话,顿时想到了刘昊所说的那种画面。
    父亲兄长死于胡人之手,儿子或者族弟则拿起父兄的武器,继续和胡人拼命的场景。那是何种的悲壮?
    就连一国之君,也在战场战死。
    这或许对于其他诸侯来说,不敢想象,而在秦国,确实真实发生的。
    赵章突然想到自己很久之前听到的一个传闻。
    说是,大周神武五年,也就是百年之前,那一年的冬天,异常的寒冷。
    胡人为了生存,集结了五十万大军,进攻秦国。
    那一战,秦国战死了三位国君。
    几乎是前一位国君战死,后一位就在战场继位,然后接着战死!
    一个冬天,短短三四个月,战死三位国君!
    这秦人之坚毅,可想而知。
    而那个时候,天下诸侯,却如同听了一个故事一般,一笑而过。丝毫没有援助秦国的想法。
    而秦国也是从那一战之后,才彻底衰败,直到刘昊崛起。chaptere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