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有艘万吨轮》第一百二十二章 改土归流

    王承恩话语刚落,殿中立时一片哗然,六位内阁辅臣顾不得殿前失仪,纷纷交换起了眼色。
    “陛下,若把把土司改成流官,那土司不都得造反了。”
    张瑞图率先出班抢辩了一声,土司改成流官当然好,都改成跟郑儒新一样的朝廷命官才好呢,到时候,若是不顺朝廷之意,只派两三锦衣卫缇骑便可。
    谁都知道土司改流官好,但那前提得是可行,贸然改流官,恐怕整个西南和湖广将爆发更多的奢安之乱了。
    “郑儒新撮尔小官,眼光也只在赣州一地,大明羁縻土司成百上千,贸然改动,恐引起打乱,陛下三思啊。”
    孙承宗上前一步,说完便拜了下去。
    随后一众阁老也跟着跪拜劝谏,“陛下三思”的山呼立刻充斥在朱由检的耳边。
    “急什么,等念完再说。”
    改土归流其实在明太祖时就已经推行,朝廷当初设宣慰使、宣抚使等官职的目的就是为了给以后的改土司为流官做准备,甚至连官职都给提前定好了。
    而且在一些靠近大明统治中心的地区,改土归流已经实行好几年了,随着朝廷势力的渗透,这些地区的土司制度早就土崩瓦解了,历经二百余年,这些地区已经被汉化的差不多了。
    但后来,随着明朝国力的弱化,对于偏远山区的控制力进一步减退,改土归流一事便被逐渐的放弃了。
    而且朱由检想起改土归流的政策,还是得益于后世的记忆。
    在那份记忆中,改土归流应该是出现在清朝,但当朱由检命人查找明朝历代对于土司政策的变化时,惊讶的发现,早在明朝建国之初,朱元璋已经在推改土归流的事了。
    而且在这个方面做得最好的还是云南的沐英,也就是后世出现在各种影视剧的沐王府第一代王爷。
    朱由检对此大感惊奇,同时也对原本历史上清朝的文字狱政策更加憎恨,那已经不只是文字狱那般简单了,比之秦朝的焚书坑儒更甚一筹,歪曲事实暂且不提,光是禁锢思想,就给华夏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灾难。
    收回思绪,朱由检命王承恩接着往下念。
    “臣闻今日,朝廷出大军围剿奢安叛军,天子圣明,将士用命,想必不久叛乱将会被平定,此臣深信不疑。”
    对于表忠心的吉祥话,这位赣州知府颇有心得,殿中六位辅臣定了,直在心里撇嘴,一个幸进之徒的大帽子应该是扣定了。
    “但臣却有疑虑,此事关国事,臣不得不禀。”
    但阁老们还未从鄙视的心思中回转,这赣州知府倒是先转折了。
    “朝廷平定贵州之后,对于水西安氏以及跟随叛乱的大小土司如何处置,当早作计议,且臣斗胆直言,水西安氏畏威而不畏德,此已有先例。”
    “臣建言,趁朝廷军锋尖利,当一举将水西及其他各番土司一并剿灭,此名正言顺,且朝廷大兵压境,当无人敢抗拒天威。”
    王承恩话音刚落,殿中又是一片哗然,朱由检无奈敲了敲桌子。
    ‘自己是不是把殿中负责维持会议秩序的都察院御史撤了有些不妥啊,近来这些阁老们有些不注重殿前仪表了,看那李国普的朝服都有些皱把了。’
    朱由检喃喃自语了两句,随后对王承恩高声道。
    “继续念。”
    王承恩立刻回了一礼,随后便又开始念。
    两相比较文官和宦官的态度,朱由检也有些理解为什么君王都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