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击的大唐驸马爷》第七十八章 ?以后少看点山海经

    “父皇,您怎么可以这样。”小十七不干了,狠狠一跺脚扭身跑出了房间。
    女孩子总是面嫩的,就算平时再有主见,谈起自己的婚事也免不了会害羞。
    只是,李怡可以跑,杜荷却跑不了,望着消失在门外的那一抹人影,他多么希望跑出去的哪个是自己。
    杜荷苦着脸:“陛下,咱能不提这事么。”
    “为什么不能提,难道小十七不漂亮?”
    李世民的执着差点把杜荷逼疯,挠着后脑勺,咕哝了一句:“长得漂亮有啥用,三九天大北风吹过来还不是照样会冷。”
    漂亮和冷有关系吗?你这什么脑回路!
    李世民满头黑线,气的差点把刚刚提的问题给忘了。
    做了好几个深呼吸,这才缓过气来,瞪着杜荷道:“你别给朕整那些没用的,现在这里没有外人,你给老实说,到底怎么想的。”
    把杜荷弄去潮州自然是不可能的,李世民不是那种小气的人,还不至于因为几句吐槽跟他一般见识。
    但要说不生气,那也不可能。
    说什么‘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朕是那种小心眼儿的人么!
    杜荷被李世民盯着,扭来扭去身上就像生了虱子一样难受。
    没别的,就是心虚。
    吐槽被抓了现行,这简直就是尴尬他妈给尴尬开门,尴尬到家了。
    不行,不能再这样继续下去了,否则老子没脸在屋里待了,沉默片刻,杜荷决定还是先把话题岔开:“陛下,臣有一个问题,不知道陛下能不能先给臣一个答案。”
    李世民正百无聊赖的翻着杜荷桌上的东西,无所谓的答道:“什么问题,说说看。”
    “陛下觉得现在到了铸剑为犁,马放南山的时候了么?”
    凝重,房间里的气氛一下子变的凝重起来。
    李世民的手停在半空,深邃的眸子紧盯着杜荷,就像一把锋利的刀子,随时都会将他刺穿。
    “你什么意思?”
    “臣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想要问问。”杜荷这会儿也豁出去了,挺直脊背:“这个世界很大很大,大到超出我们的想象,大唐只不过占了区区的一角,在大唐之外还有更加广阔的天地。
    漠北的突厥充其量也就是一点边角,辽东的高句丽也不过就是弹丸之地,孤悬海外的东瀛不过是个小岛。
    漠北之北更加广袤的土地上,足够后世子孙数面年挥霍不尽的矿产资源就在那里。西域三十六国更西的地方,穿过西突厥的领地,大食人正在向西南推进,那里有数不清的珍禽异兽,土地肥沃的随便洒下一把种子都能长出粮食。
    南面,跨过茫茫大海,那里有一座比大唐的面积还要大的无人海岛,岛上矿上无数,北面大片大片的草原,可以养活无数的战马和牲畜。
    东面,东瀛以东,同样是茫茫大海之外,还有两块比大唐的面积足足大上三、四倍的大陆,上面有可以亩产数十石粮的农作物,可以养活十倍,百倍于大唐现在的人口。”
    呼……,呼……,自认泰山崩于面前都不会改色的李世民激动的浑身都在哆嗦,鼻翼一开一合,跟得了脑血栓似的。
    咣当!
    终于,喘着粗气的李世民站了起来,因为速度太快,直接撞翻了身后的椅子。
    “小子,你说真的?极东之地真的有可以以亩产数十石的粮食?!”
    关于这个世界很大的理论李世民并不是那么在乎,大唐眼下的国土面积已经足够大了,更大的国土面积也不过是锦上添花。
    但亩产数十石的粮食却不一样,这年头,讲的是手里有粮心里不慌,满朝文武,大小官员,每日辛辛苦苦图的是什么,还不是让百姓填饱肚子。
    如果真有亩产数十石的粮食,那特么就是一步到位,直接全民小康了好不好。
    杜荷先是肯定的点点头,又无奈的摇摇头:“有!那种东西叫土豆,只是……,茫茫大海,就算大唐最坚固的船只,也无法横渡。而且就算运气好,派出去的人真的能够到达,谁又能保证他们回来的时候还有同样的运气?”
    “呵呵……”与杜荷垂头丧气的反应不同,李世民在听完这一切之后非但没有泄气,反而显得斗志昂扬,豪情万丈,一巴掌拍在杜荷的肩膀上:“小杜荷,你太让朕失望了,不就是茫茫大海么,算得了什么。
    朕有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有这个世界上最勇猛的将军,朕相信,早晚有一天,大唐的舰队定会将你说的那片大陆征服,让我大唐的百姓将从此再无饥馑之忧。”
    此时的李二是强大的,也是无可抗拒的。
    如果说以前的李二是一只慵懒的大猫,那么现在的他就是一只刚刚睡醒,起身准备猎食的雄狮。
    曾经杜荷敢在严肃的李二面前撒泼打滚,嬉皮笑脸。
    但现在……,哪怕李世民是在笑,身上却在散发着阵阵说不清道不明的气息,看在杜荷眼中,就算借他八个胆子,也不敢生出半点吐槽的念头。
    这才是真正的李世民吧?
    雄霸九州,气吞山河的大唐帝王,终于在自己的撩拨下要亮出已经锋利的獠牙了么?!
    杜荷不知道是应该高兴还是郁闷,也不知道将原本已经准备蛰伏的李二‘唤醒’是对是错。
    现在的他说白了就是无根之萍,没有一个强大的靠山终究心里不是那么踏实,曾经的李二虽然对他有足够的信任,但更多的是把他看成一个孩子,而不是臣子。
    这不是杜荷想要的,变数太大,李世民念着旧情还好,若是不念旧情,自己就是一颗随时都能被抛弃的弃子。
    人,总要有自己的价值才好。
    想着,杜荷抽了抽鼻子:“陛下,非是臣涨他人志气,灭自家威风,实事求是的说,大唐的实力还不足以面对茫茫大海,在自然的力量面前,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就算几十上百万人,面对大海上的惊涛骇浪,也跟蚍蜉撼树一样。”
    李世民轻哼一声:“杜荷啊杜荷,你既然给朕画下如此大的一张饼,为何自己却先退缩了,莫非之前说的那些都是在骗朕?”
    “臣不敢。”杜荷微微低头,旋即说道:“只是民间有句俗语说的好,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陛下迫切想要得到海外粮种的心情臣可以理解,但在此之前,大唐需要准备的东西还有很多,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
    “朕知道!”李世民重新坐了下来,继续翻看杜荷这段时间闲来无事画的那些手稿,好一会儿才抬头看着他说道:“朕不管你这些消息都是从哪里得来的,就当你是生而知之吧。不过你小子最好适可而止,有些话在朕这里说说也就算了,若是被外人知道……。”
    杜荷心中一惊,终于意识到哪里不对了。
    说的太多,不知不觉间又犯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