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命炼金师》第一七八章 接地气

    “就这里吧。”
    在伦敦南区看了几处房子,仙蒂终于敲定了一处房子,和房屋经纪人签字付了家具等押金一百英镑和一年的房租一百五十英镑。
    仙蒂一直在公爵城堡和宫廷内过着王室乃至皇室的生活,拍摄的电影也是以历史剧为主。
    问题是,历史题材就这么多。到现在仙蒂已经拍摄到了电影题材难以为继的地步,现在社会上能改编电影的小说也不多。十七世纪凡尔纳他爹都没出生呢,更没什么科幻电影可以拍摄的。
    文学界的巨匠什么大仲马、狄更斯、马克吐温,都是十九世纪的人。
    而且这些人名虽然安迪都听说过,可其实没怎么看过他们的作品。
    外国译制作品本来就有水土不服的问题。
    就算安迪也是因为这本书名气够大,才过看原著。
    而且安迪也没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只是给出了故事线之后,让编辑们补齐内容。
    这一次,仙蒂准备在伦敦非社交季节,从1685年9月开始在伦敦南区住上几个月。用这段时间来接接地气。
    重点是观察一下英格兰民间的普通人生活是什么样子的。
    当然,其实能住一年租金一百多英镑房子的人,应该不算是普通人了。
    根据安迪的估计,这里的邻居们差不多也都有骑士或者从男爵的头衔——当然大多都是在詹姆斯一世和查理一世时期购买的爵位,那时候英格兰处于爵位大批发状态。
    一般在赛里斯帝国认为,卖官鬻爵是王朝药丸的现象之一,果然查理一世很快就领了便当。
    不过仙蒂毕竟是从小生长在公爵家的小公主,房子太小仆人们就住不过来,也是问题。
    现在租的房子,仆人们挤一挤,大约能住进两百多仆人。对仙蒂来说,勉强也就够用了。
    在这九月底伦敦已经开始湿冷的日子里,安迪和仙蒂当然还是围着壁炉半躺着。
    仙蒂:“这样的感觉,除了屋子更小了一些。和在宫廷里区别不大?”
    “那当然,伺候你的人,还是宫廷里的那些。”
    仙蒂:“那怎么样进入普通人的生活呢?”
    安迪:“一般来说,要加入普通人的生活,最简单是是去工作。和普通人一样劳动,体验生活。”
    仙蒂摇摇头:“那算了,我只是想观察普通人的生活。”
    安迪:“那就更简单了。人类生活的必需品就是衣食住行。我们没办法做裁缝和马车夫,以及包租公。但是做餐饮业,还是可以的。”
    仙蒂:“我就知道你一定有办法,难道我们要去卖面包吗?”
    安迪:“那倒不用。你吃过馅饼吧?”
    仙蒂:“记得,味道不错。每个月家中都要吃两次到三次。最早是你家厨子做的。”
    安迪:“我们可以做馅饼生意。”
    安迪家的馅饼,是真的赛里斯馅饼,和意大利的匹萨没什么关系。
    两者区别在于安迪的馅饼是平底锅煎的,意大利匹萨是如同面包一样用烤炉烤出来的。
    另外,馅饼没有正反面的概念。
    仙蒂:“做生意的话,卖馅饼能赚钱吗?感觉家庭主妇来做,成本不是更低?”
    安迪:“根据我手下的统计,其实伦敦家庭主妇是很少自己烤面包的。除非家中有雇佣面包师的——例如我们这样的家庭,因为能大量批发面粉柴火等,伦敦的面包房集中制作面包成本比家庭主妇自己买面粉柴火烤面包要便宜些。
    体现在价格上就是,家庭主妇自己做面包和买面包成本差不多。也就没什么人自己烤面包了。
    卖馅饼,这块也差不多的道理。家庭主妇零买肉菜和面粉,比我们的批发进价要高一些。”
    仙蒂:“那为什么是馅饼而不是蛋糕或者面包呢?”
    安迪:“伦敦有个很讨厌的东西,叫做同业公会。你一旦做一行,就要加入这个行业的同业公会。然后大家统一制定价格以及一些其他事情,等等,很烦的。而卖馅饼,这行业在伦敦还没有出现,就算发起同业公会,也是我们发起。”
    仙蒂:“原来如此。”
    实际上,安迪打的是做快餐的主意。安迪家自己的馅饼,当然是用精选的牛肉做馅料。
    不过快餐吗,除了快,还要便宜。自然不能用精选牛肉了。
    在安迪的建议下,用的是猪肉和牛肉中不能做牛排的那些部位——这样的地方稍稍便宜。
    猪肉和牛肉切块下锅煮熟,然后趁热粉碎,加入切碎的圆葱和微量的胡椒粉,用和好的面包起来,压成直径四英寸左右的圆饼状,在煤炉的平底锅上两面煎熟即可。
    每个馅饼直径大约四英寸,足够一个小孩吃饱的。大人吃两个也差不多能吃饱了。如果是体力工作者,吃饱大约要吃掉三四个。
    一个馅饼也没多大,自然也不会有太多的肉馅。经过计算成本,在没有计算房租和人工费用的情况下,每个馅饼的成本价格竟然还不到一便士。
    也就是说,每个馅饼卖个两便士,还是有得赚的。
    仙蒂租的这间房子,本来就带沿街的门市房。原本是准备继续空闲下去的。
    现在被仙蒂派了两个厨师和四个帮厨的厨娘重新利用起来,开了一家馅饼店,每天从早上开始出售两便士一个的馅饼。
    安迪还给仙蒂找了一个工作,那就是收银员,这是最接地气的工作了。
    馅饼店刚开始缺乏宣传,每天总是剩下大量的馅饼,住在这里的仆人们可就有的享受了,每天三顿馅饼。
    总算馅饼这新生事物的口碑不错,更是有大量的小孩子捧场,馅饼每天越卖越多,仙蒂的仆人们,在半个月后每天只用吃两顿馅饼了。
    好在三个星期之后,仙蒂的仆人们已经不用吃馅饼了,倒不是馅饼卖完了,而是仙蒂偶尔去看了教会孤儿院一次,觉得孤儿们生活水平实在不行,如果捐钱的话,教会也未必会提高孤儿们的生活水平——平时安迪和仙蒂都有给教会以及孤儿院捐款,而且是固定的每星期一次,每次都有几百英镑。
    所以,这一次仙蒂按照孤儿院的人头数量,捐赠馅饼。每人每天一张。
    安迪也是觉得孤儿院的生活过于简朴,安迪十岁的妹妹们都是前凸后翘,当然这也和她们有一半波斯血统有关。但是,孤儿院十岁的孤女们个个是前后平平。
    真.飞机场。
    很明显营养不良的样子。
    真应该把那些号称是吃素是健康的家伙们抓过来看看。每天面包蔬菜汤喂出来的孩子是什么样子的。
    其实圣公会真心冤枉,教会也不是天天面包蔬菜汤,主食也有土豆和咸鱼——便宜的土豆和咸鱼才是伦敦人的主食。
    只是咸鱼只能补充蛋白质,但是没什么油水。但是架不住咸鱼便宜。
    土豆吗,更是号称最便宜的淀粉来源。
    自从开始给教会孤儿院捐赠馅饼,仙蒂又在伦敦的南区和东区分别租了一家店面,又开了两个馅饼分店。
    因为馅饼的旗舰店已经给馅饼打出了一定的口碑,现在馅饼的受众增加了不少。
    而且馅饼的确是一种老少皆宜的快餐食品——因为馅饼都是预先煎出来的,这一点和面包一样,都是可以买了就走。
    拿回家就算凉了,也可以用锅简单的热一下吃。
    而且油水十足,有针对的英国人的口味进行了改进,非常符合英国人的口味。
    二十世纪后传进英国的匹萨,英国每年消费量也是很可观的。
    尤其是对于东区的低收入家庭,两个便士能让孩子吃一顿香腻流油的肉食,还在想啥。
    同样小孩子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