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门之殖民建安》179话 观测试验船的回归

    东部鲜卑部落群的迁徙,后半程,这个迁居选址和补给、供养计划以及部署安排等等,都是出自唐颂缘之口。
    虽然…
    他JUST动动嘴~
    虽然,他真的不知道,此时玄菟那边已经是人去屋空…但,反馈回来的内容,还是让唐颂缘错愕的摇头苦笑。
    虽然他很清楚,关内历史学界,未必会统一这个概念。
    但,事实上,早在公元184年之前,黄河以北的一部分“耕地民”便已经不再是“汉人”了。
    只是唐颂缘想不到,新时空,居然如此巧合。
    然而当下的时间,唐颂缘的注意力却不会为此分神。因为,他此后的一段时间内,都要把精力用在研究辽东辽西、朝鲜半岛、幽冀二州等各种相关性上面。
    毕竟,未来100天左右,海面的冰冻状态便会逐步瓦解。渤海湾周边的诸多问题,便也将成为首要问题。
    …
    以前么,隔得远,有一下没一下的玩“上帝之手”,没毛病!但,一旦与之正面接触,并且完全失去了隔离带,那…情况可能就不一样了。
    所以唐颂缘要优先想办法,提前几个月,把辽东、辽西、乐浪、高句丽诸部、三韩…等许多族属民俗问题,整体疏导一番。
    最好,还能针对每个问题,准备出几个、乃至十几个预案!连带的,争取时间,让涉及相关工作的人和事,能有所演练。
    WELL…
    当然了…
    大计划什么的、总设计师什么的,那是不存在的!
    屌丝脑残狂妄自大者,总会为了自己大脑的舒适性,进而推导出一个“总体理解方案”…其目的,就是把具体的世界简化。
    说白了,他们理解不了复杂的“人类社会”,他们也理解不了“文明、生态的复杂性”!
    所以他们需要“一揽子计划”的概念…
    可现实哪有这么简单?
    任何事物、任何实际的演化过程,那都是一个混沌体。只有把相关性和因果性区分,进而找到适合自己想要的路径,才能有机会,安全的生长。
    万一…
    你选择的路径,导致环境的变量与你的发展产生矛盾…
    那么,要么你甘心成为“复活节岛”;要么,你有本事“回到过去”,然后玩时间穿梭,再复盘!
    可问题是,哪怕爱因斯坦还活着,他也造不出时光机!
    爱因斯坦毕竟不是藤子·F·不二雄…
    于是,唐颂缘在当日,也就是14日傍晚,收到与西盖马商队相关的例行报告后,便叹笑略过了。
    …
    唐颂缘此时正与一堆人,分组研讨开会呢!
    与会者当中,有军事理论学者、政治外交学者;也有严谨的科学人士;也有不科学的文史哲人员;还有科学化不高的学科…就比如心理学、社会学、语言(文字艺术)学、经济学高才…
    等等等等。
    这群人坐在一起研讨,究其根本,就是要把相关地区的各种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开脑洞。
    然后,区分,哪些算是因果性;哪些算是相关性。
    再然后,彻底把数据分类。
    分类的同时,拟定出可普及知识与待研究假设、议案…最后,研发出适用于主动或被动的预案。
    简而言之,唐颂缘与大家一起杂谈闲聊、搞数据分析、各自显摆智商、互相聊骚…就是为了寻找“可能性和多样性”!
    为了此次会议的数据可靠性,计算机工程师们,还要现场的与大家讨论算法,并一起设计“理论模型”…
    时间啊~
    貌似在这群人看来,已经是不够用了!
    …
    这里稍作介绍。
    此时与唐颂缘一起开会的人,一共22个研讨组,共计有322位女士和先生。她们,全都是博士,主要来自…美德英日加俄法、瑞典瑞士澳大利亚、HK&大员岛。
    年龄最大的,是59岁的米国物理教授,墨菲·克林顿。这位老大姐,专门负责把控学术的严谨性。
    另外,涉及人文学科一类的共131人。其中,包含心里欺诈组、战略忽悠局、道具组和影像、导演、编剧、美工、化妆…
    322位参会者当中,有118位,穿越时直接吐成了狗!他们覆盖工程、自然科学(含生物学、现代医学)、数据理论、统计和计算机(含互联网)科研。当然了,也包含战略战术与风险评估人员。
    这118人当中,又有82人,智商略(远)高于唐颂缘。
    另说,大气科研、海洋科研、地质科研、AI(含自动驾驶与算法迭代)、工程学和动植物、遗传工程组等等…
    他们个人智商虽然不高…
    但,他们都是大股东派来的!各自,也都带着项目研究团队。而他们的研究方向也大多与“利润”相关。
    相较而言,这些股东指派的“科研团队”,在01A基地玩科研,是很轻松、自由的。
    也没压力。
    就比如基因编码科研团。他们的研究项目,要是放在原时空,研究个三五年若没有结果,估计就得团灭~换人了…但是在新时空,他们,则可以专研二三十年!
    反正,按照两个时空的“时间差”来计算,当他们抱着科研成果,回到原时空的时候,也不过才经历了“三五年”!
    于是,基于同样的考虑…
    跨界参与合作,便成为了科学人士,无聊时,相互抖智商的表现。再说了,许多科研的观测也必须建立在“环球视角”。
    “急于建立环球视角”,这个,也算是唐颂缘与这些人,能达成利益彻底一致的基础。于是乎,但凡唐颂缘表示:需要“理论”支持的时候…
    这三百多人,几乎等于随叫随到!
    不过问题是,越着急的人,越是理解“时间的可贵”。
    新时空的“球面地表”周长约为八万里;造船时间,平均60天;航速,平均35节…
    剩下的什么安全性、交流问题,大家自己会算。
    …
    由于会议地点,还是在临时总部大楼,而且只是暂借4、5楼的高级宴会大堂,还有客房。所以,大部分人,只要空闲都能轻松观望海景。
    对于这一点,许多脑力劳动者,都表示满意。
    当会议进行到下午时,一位德国天体物理大咖,端着咖啡壶,站在东窗边,正在大口大口的直接对着壶嘴“灌”咖啡的时候…
    “噗”…
    对的~
    他一口黑汤全喷在玻璃上了!
    离他不远,另一位阿姨跟着喊道:“咦?那不是一艘多桅大帆船么?这新时空,这年代,不大可能吧!?”
    随即,一帮理性大脑,陆陆续续的都围在窗边;还有拿三个放大镜,前后比划的…只几分钟后,窗口能看见的视野里,两组四旋翼无人机便飞向了“帆船”。
    又是几分钟后,无面助理一号在唐颂缘身侧,把他从窗边提了出来。在一屋子人的无视中,塞给他一个水果六代…
    也就是一次性手机。
    唐颂缘只好接电话。
    但,只听了十几秒,就喊道:“这么快!不不不…你是说,海湾内,那艘幽灵船一样破帆船,是咱们的观测试验船?
    还被冻住了?
    什么?!
    已经不能行进了?
    那你打给我也没用啊!派人去援助啊!还等什么?
    什么?
    那个晚点说!先把船接回来,回头把报告发给我!”
    …
    唐颂缘叹口气,把手机还给无面助理,正想回头,看看那“帆船”时…却突然发现,一屋子的人都只盯着他看…
    “我说…”
    是的!
    唐颂缘也不知道,此时该说什么。
    可一屋子的人各个都是高情商!
    他们,见唐颂缘一时语顿,立刻各自自嘲,进而掏出手机,装傻充愣般开始打电话…其实,也可以说,是假装打电话。
    “莫西莫西…潮汐监控站吗?嘛~我们需要一份冰层数据…”
    “Moncherami~听我说,按模型…冰层炸开一米,就可以顺风通行了…”
    “HI~船体结构我计算过,在船尾用喷筒推进,可以加速破冰效率!只要准备好牵引车…”
    “老亨德利?先派人登船检测一下船体,同时也给船员们做好防护。必要的话,全体船员可以先撤离么!”
    …
    唐颂缘也不笨…
    他当然知道,眼前这帮人是在用“另一个”角色,把他们自己对救援的想法,以另一种方式说给他听而已。
    同样,无面助理又不是摆设!她们手里的手机,早就联系好了各部负责人,开启免提扩音,三方都听得见。
    就这样,谁也没点破。大家默契的各自演技入戏。最后的最后,大家相互间都傻呵呵、像个新手演员。相互间咧嘴一笑,还要调侃两句。
    唐颂缘也像个排戏者,微笑着,看着一屋子的“理性大脑”。直到,全场都绷不住的…看着唐颂缘爆笑起来。
    笑场,笑得前仰后合。
    甚至都笑的直不起腰。
    等…
    唐颂缘实在笑得腹痛难忍,才勉强含笑,拿起话筒,说了句:
    “男孩女孩们,该上课了!”
    未完待续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