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风约》第一七二章 他透过门缝里看着他们远去

    第一七二章他透过门缝里看着他们远去
    张全忠一听小掌柜的访述认定是被特务盯上了,立马上楼看了一会,下来就跟大家一块分析是在哪里出了问题,外面那些人一定就是等着我们某个人出店,前后门都盯的死死的。
    三个人还有小掌柜都想不出来究竟是在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总之是现在出不去了,也不能出去了。”张全忠道。
    “那怎么办啊。”吴树修说着也跟小掌柜上了楼,想亲自看看外面的情况。
    一会儿下来,心里很沉重:“一定是在哪个环节暴露了。也不知道那些人是鬼子还是警备队的特务汉奸。”
    “那——书咋办?已经到了出发的时候了。”张元生道。
    张全忠看看小掌柜,小掌柜很认真:“二更准时走。”小掌柜对工作是满负责的,这些小事不用张全忠操心,都给弄的悦悦贴贴的。
    “那我们出不去咋办?”
    小掌柜道:“书能准时走,我能通知他们,就是这里围死了。”
    “怎通知他们?”吴树修问。
    “如遇到特殊情况我到楼上朝他们晃三下手电筒,他们就知道有了情况,是出发的时候了,也已经安排他们各自去的地方了。”小掌柜在下午就安排好了一切,每次都是这样,很细。不过每次都没有遇到什么特殊问题,这是第一次。
    吴树修听了书能准时走,他才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刚才他主要就是怕书籍出问题,愁眉不展的。
    “那我们?”
    “我们就等等看吧,也不能故意告诉敌人我们还在这里呀,这样就把书店给暴露了。”吴树修道:“书能顺利走了就放心了”。
    快到三更的时候,他们站在楼上还是屏住呼吸望着仓库那边黑黝黝的夜色,估计书籍安全地出城了。
    这时,忽然听到外面有吆喝声:“那部分的?”
    张全忠一直站在另一个窗户旁,紧紧盯着外面那些摇摇晃晃的黑影,一时也想不出个好办法来。
    当一听到这个声音时,马上就反应过来了,喊话的一定是西街警察局的,出来巡逻了。他在这里二、三年了,这里在黑夜有些习惯他也掌握了。
    “啪!”的一下,张全忠迅速从窗台上摸着一个酒瓶顺着窗户将酒瓶朝外面的黑影扔过去。
    随着这一声,有人就开了枪,也就在这一瞬间,楼下枪声大作,叫喊声枪声跑步声乱着一团。
    “快!下楼!”这时的吴树修已经明白了张全忠扔那一个酒瓶的意图,这是冲出书店的唯一机会了,他推了张元生一把,二人从腰间摸出枪冲下楼去。
    在前门观哨的那些黑影,听见后面胡同有枪声,急忙朝后面冲去。
    吴树修趁着这当儿跟张元生下楼冲出店门。
    张全忠也紧跟着下楼,但他没有出门,他只是迅速把门关好,在门缝里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他要保护书店首先不出问题。
    原来在书店前后蹲守的那些黑影不是县城警备队、鬼子和汉奸特务,他们是常行公安局“防共保卫团”的。
    他们是在流泽村尾随着张元生来的,壶南有人知道张元生是来县城干啥的。看来他们早就把张元生给盯上了,那些防共保卫团的特务比日本鬼子还很,只要盯上你,就不会放过。
    “皖南事变”后,国民党顽固派变本加厉地杀害共产党八路军、游击队和革命志士,国民党县党部书记马成骥,县长赵如镐和长治县国民党县长聂士庆还有陵川县国民党县长杨子玉都住在方善村进行遥控指挥着他们的“防共保卫团”。
    他们在县城惹不起日本人,就躲在壶关、长治、陵川三县的交界处方善村,进行“灭共”计划。他们的特务遍布常行、百尺一带,弄得人心惶惶。
    张元生是流泽区助理员,平时在区里进进出出,不小心被特务盯上也不是偶然的。因为,流泽、韩庄两个大村的特务多,那些无所事事,好吃懒做的大部分都被叫到方善参加了“防共保卫团”,还有的是受骗去的,打着“黄乡道”的旗号蒙蔽群众,他们训练的都是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
    “防共保卫团”在县城有总部,专门培训那些初次参加的成员。张元生就是被流泽村特务盯上,一直跟踪到书店的,他们看见张元生进去书店就没有出来,于是就报告给了县城的“防共保卫团”。
    守在书店前门的那些人听到后面的枪声就立马转到后面,却被领头的训斥回来,他们打了一阵枪已经知道是误会了,马上停了火,只听前面喊“有人跑了!”
    “有人跑了!”
    吴树修他们也即是刚刚跑出半里地。
    眼看敌人就要追上来了,吴树修朝后面打了一枪,跟张元生道:“分开跑。”一个朝东一个朝南。
    吴树修径直往南跑去,一边跑一边朝后开枪,他是故意把敌人引到他这边来的。
    吴树修知道自己是跑不过敌人的,他前年因过度劳累和经常躲在阴暗潮湿的窑洞里躲避敌人的追踪得了一场风湿病,在牛居一带养病也没有明显的好转,风湿病的坏处就是腿脚不灵活。
    后面的敌人都朝打枪的吴树修追去。
    眼看追兵就要追上吴树修了,忽然听到追兵身后又传来一阵枪声,顿时那些追兵就抱头鼠窜丢下吴树修溜之大吉了,这些国民党特务看上去凶凶的,其实他们最怕死。
    后面的枪声在后来吴树修也没有弄明白是怎回事,也许是张全忠出门救他的,也许是县城的巡逻队胡乱打枪。方正他是没有威胁了,他在暗处稍微喘了一会气就往固村去了。
    从现在来看,书籍应该是安全运回去了,出来书店没有被敌人发觉,书店暂时也是安全的,敌人没有朝张元生同志追去,总之他是放心了。他要回家好好睡一觉了,还得找个好点的医生治治他的麻烦病。
    吴树修回到固村也就天明了,看到自己的小屋两条腿就抬也抬不起来了,眼睛是睁也睁不动了……
    三天以后,县委才知道吴树修被抓到了壶南百尺村,敌人审讯了他三天三夜,一无所获,把他折磨的奄奄一息了才送到常行。
    他没有在县城抓走,而是在自己的家被抓走的,在他呼呼的睡梦中被进来的几个国民党特务抓走的。那些国民党特务在他的家门前已经盯了快半年了,他们轮流着在他的家门前蹲守,最终是固村东面麻要村的一个特务给发觉了。那天吴树修也是大意了,被他顺利引走敌人的胜利冲昏了头脑。
    他是壶关县农村第一个加入党组织的党员,原壶关县委组织部长兼宣传部长,第二区区委书记,那些国民党顽固派抓住他就能论功行赏。
    吴树修在常行被国民党顽固派杀害后,那些特务抬着他的尸体往附近的旧窑井里扔,他的家里人接到在常行国民党部工作的乡邻消息后,筹钱赶往常行,在窑井旁将他的尸体偷偷赎出运回家里安葬。
    流泽区助理员张元生被调往黄山区暂时隐蔽。新华书店的张全忠虽然被敌人怀疑,却没有找出什么证据,组织上鉴于还有不少书籍没有运送出去,暂时没有让他转移,催促各地迅速前往县城领取书籍。
    抓走吴树修的这些特务汉奸到底是谁呢?县委对这次的事件很重视。
    “这次事件一定不是刚刚被刘达飙清扫的一区这些特务汉奸干的。”王强分析道。前二天因前任公安局长去世,王强被县局任命为壶关县公安局长,这个事件对于他来说就是一次新的考验。
    地委对这件事也很重视,速派在游风约四地委的侦察科长栗旗书配合调查这件事,要求壶关县委一定要顺藤摸瓜将这些特务汉奸抓获,他们对我们的威胁太大。
    “壶南县委!”王强忽然想起这个事来,他跟侯县长道。“就是当时县委书记许少林跟县长洛洪章被调走的时候秘密成立的‘壶南县委’,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名字。”
    “壶南县委?”侯国英也听说有两个县委,他被调来的时候,原县委书记许少林已经转移了,洛洪章县长也调走了。
    “那不一定谁也不知道吧。”侯国英道。
    “除非——”王强忽然想起刘达飙安排在鬼子那边的那个张金堂来。
    “我去找刘达飙。”王强道,说罢跟栗旗书打个招呼就出去了。
    栗旗书一听还有个“壶南县委”,就想起他遇到的那个酷似他的哥哥栗旗尚来,他在心里推定,假如真的有个“壶南县委”,他那次所看到的一定错不了,因为在第二次的时候,他看到的那个人已经不见了,是不是那个人也认出了他?
    那个酷似栗旗尚的是不是跟壶南县委有关他不敢肯定,总之他认定自己不会看错。
    栗旗书不敢把这件事讲给侯县长听,他也不知道是为什么,心里特别矛盾,他想将这件事弄清楚在说。
    王强找到刘达飙跟他说明了这件事,刘达飙想了半天也只有找到张金堂问一下,也许通过他能了解到“壶南县委”的蛛丝马迹。
    刘达飙见到张金堂,让他去找县城新华书店的张掌柜,张金堂说:“也只有张掌柜能知道点什么。”
    “吴树修就是在新华书店出事的。”王强道。
    “那说明新华书店的张掌柜一定知道壶南县委的事情。”
    “我们没人认识张掌柜,吴树修认识他已经牺牲了。”
    “我有接头暗号。”刘达飙道。
    “那个张金堂告诉你的?”
    “嗯,本来想让张金堂去了解一下,他说新华书店现在被特务盯得紧,像他这种身份的不能去冒这个险,弄不好会连累了张掌柜。”刘达飙道。
    “那怎么办?”王强道。
    “我们去找侯县长吧。”
    县城新华书店每天有人进进出出,有看书的也有买书的借书的,有男有女,间或还有日本人,也有警备队特务汉奸。
    在这个场所不像是店铺、客栈,那些阅读书的文化人进去就是大半天不出来,在这里接头搞联络有许多优越的条件。
    经过组织的允许,王强打扮做一个教书先生进了新华书店,他要亲自见见这个张全忠掌柜,他在固村闹盐店的时候见过他,虽然没有什么交往,总比刘达飙强,只要见到他就能认出来。
    一进书店门就会看见一个迎接他的年轻人,这个可能就是小掌柜,这是刘达飙告诉他的,他也是听张金堂说的。
    跟小掌柜说暗语也行,只要对上号,小掌柜就会安排他跟大掌柜见面。
    王强进去书店,不一会拿一本《三纲五常》就出来了,径直朝原路走了,他没有跟小掌柜打招呼,更没有说什么暗号,因为他发现书店周围有可疑的人,他已经是个公安局长了,他有这种不详的感觉。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