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风约》第一六四章 他知道马成骥是在诈唬他

    第一六四章他知道马成骥是在诈唬他
    哨卡的哨兵过来看看车棚里坐着的刘达飙,两个老乡就照他的话说了:“本家兄弟得了伤寒,去河南看病。”然后都交出良民证。
    正准备走时,忽然从哨卡跑过来一个人,走到车前检查刘达飙。四目相对,都一下惊诧起来,原来过来的这个人在哨卡口就发现刘达飙眼熟,就喊一声:“等一下,那人有问题!”
    谁知冒着胆过来看看,一下子就傻眼了,还真的是刘达飙,开始他还以为不是,故意在领导面前耍“认真”。
    刘达飙也认出他来了,此人叫牛小西,原来是我“太行子弟兵”一个连队的采购员,后携枪逃跑跟了国民党。
    这牛小西挺精明,刘达飙是远近闻名的战斗英雄,他一个叛徒不是在找死吗。平时吹吹牛皮还行,现在真正遇到了刘达飙,哪敢胡乱把他出卖了,脑袋上这个吃饭的家什还要不。于是,灵机一动,朝他们摆摆手说道:“走吧,快走吧。”
    刘达飙在车筐里坐着,这时候已经摸在手里枪了,要是这个叛徒说出他的名字来,这第一枪就是铲除叛徒。没想到这家伙还留着一手,于是跟这个牛小西笑一笑,意思是各放一马吧,就招呼老乡他们走。
    忽然,只听哨卡里有人说了话:“都给我留下。”这是个哨卡负责人,刚才他准是在里面抽“料子(大烟)”,出来后还显得萎靡不振的。只见他指着牛小西吼道:“你不是说车上那个面熟吗?”
    “我看错了,认不得。”牛小西道。
    “认不得也统统带走。”
    牛小西看看刘达飙,意思是说,我可没有出卖你呀,他害怕刘达飙一不高兴锄了他这个奸。
    刘达飙很冷静,他才是个久经考验的战士,胆大心细。他给两个老乡使了个眼色,意思是让他们听他的。两个老乡自然不会乱来,因为他们跟着的是刘达飙。
    他们被带到了附近村的区公所,第二天从区公所把他们押到平顺县国民党县党部,交给了当时的平顺县县长马成骥。
    马成骥就是壶关人,他在平顺就老是嘱咐他的下属,遇到壶关的一律给我严查,只要壶关的来到平顺,十有八九是八路。这哨卡小队长就是遵照他的旨意,也不是牛小西暴露了什么。
    马成骥仔细端详刘达飙,越看越觉得这个人不简单,便把刘达飙送到花园梯村的一个老百姓家押起来,第二天命令先把那两个不起眼的老乡放走,只把刘达飙押在那里。
    马成骥想在刘达飙身上榨出点油水来,就腾唬他说:“刚才那两个放走的人说了你什么,你该能想到吧”。
    “他们能说我什么,我就是到河南看腿的。”
    “他们说你就是八路,想想要说的都说出来,好放你回家过年,不说就在这过年了”。
    刘达飙知道马成骥是在诈唬他,一来这个牛小西肯定没有供出他什么来,二来这两个老乡他知道是最可靠的,不可靠他是不会跟他们下河南办年货的。放他们走了就是用来咋呼他,再说了,留下他们肯定也问不出什么来,留下还得管饭。
    “你们让我说什么?”刘达飙道。
    “什么时候参加的共产党,在壶关杀了多少国民党?你们去哪里?”马成骥道:“我也是壶关人,别跟我打马虎眼。”
    刘达飙道:“没参加什么共产党国民党,也没杀过什么人,就是去河南看老伤寒病。”
    后来,刘达飙一直就是这两句话,弄得马成骥也没招了。
    两位被放走的老乡把这个情况及时地汇报给了王强,组织上就开始想办法营救,决定暂时不能公开刘达飙的身份。因为从平顺县我们内部同志传递过来的消息看,这马成骥还认不得刘达飙。于是,就安排一些群众去平顺县担保,派熟人送礼,要求他们放人。
    由于年关已近,大家都放假过年,这件事就一直拖下来。马成骥派人继续审问刘达飙,刘达飙还是那几句话,一共审了三次,在审的期间,他们都得到了送去的好处,刘达飙也没有受多大的罪。
    大年刚过,参加“百团大战”的壶关武装力量都集中在固村镇一带,固村镇是我党对敌斗争的经济中心和抗日支点。为了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集中起来,抗日力量在这年当头没有松懈,都集中驻扎在固村周围的村庄以时刻待命。
    壶关的独立营驻五龙山;一区区干队驻郭堡;二区区干队驻大安;三区区干队驻麻窑;五区区干队驻桥头;六区区干队驻流泽;长治县机关和公安局驻东韩村;游击队驻北岭。
    为了让广大军民过好这个春节,使军民扫除一切战争带来的疲劳和紧张,固村区组织方圆闹娱乐的各村爱好者从初二就集中在固村大街上,进行武术、戏剧、马戏等文艺表演。像店上、林青庄的武术队;晋庄、泉则河的高跷队等。
    在文艺表演中,各武装、区干队也纷纷参加节目表演,整个固村方圆地区,真是莺歌燕舞,欢乐无比。这一带的群众,在屡遭敌人惨无人道的残杀、蹂躏之后,在共产党八路军的领导下,纷纷组织起来组建各村民兵自卫队,配合县大队、区干队共同袭击敌人,使敌人昼夜不得安宁。
    也就是那些不得安宁的敌人将这里的情况汇报给了日寇,于是,日寇正在酝酿如何打垮驻扎在这一带的武装。
    正月初五,敌人调动大部兵力如猛兽一般朝我固村镇扑来,进行铁壁合围。敌人的企图就是:打击我地方政权,地方武装,捕捉我抗日干部,企图灭我整个壶关的抗日主力,打垮我军民生存的物质基础,乘过年之际,扰乱我社会秩序,打击我群众情绪,挑拔我军政军民关系,达到蚕食我根据地的目的。
    敌人的兵力是以长治敌首指挥的统一行动,有长治、潞城、陵川、高平、壶关等五个县的敌人约2500人,其中有日军600余人,带有“九二”式炮三门,重机枪七挺,轻机枪二十余挺。以固村为合击点,指挥机关设在禾登村。
    敌人的兵力部署计划:兵分三路:一路是长、潞、壶之敌1700余人为主力,近我时又分成二小股,一股到五龙山与我独立管一连激战后绕道固村;另一股到禾登不动为后备兵力。二路是高平和荫城之敌200余人,从黄山又分二小股,一股由北兑川到桥头郭堡,另一股上北岭,到店上与陵敌汇合。
    第三路,陵川之敌500余人,在流泽包围我区后,直奔王桥凹、东汉。敌人布置分三路,想在二月一日(初六)拂晓把整个抗日根据地完全吃掉。同时敌人的政治宣传,也随着早行动活跃起来,汉奸、特务到处造谣感众,进行欺骗,夸张日本军的威力,“要民众给信任”等荒诞绝论充满兽牲的言辞。
    虽然在上级领导下的宣传活动中,军民团结一心,共歌共舞,完全沉浸在过大年的欢乐气氛之中,但是,我们的整个武装队伍没有麻痹,内线人员早一天就把消息传递过来,使我们有了充分的应敌准备。该转移的迅速转移,剩下的武装跟敌人周旋。
    正月初五拂晓敌人开始行动,分成两股的长、潞、壶之敌在五龙山与我独立营一连激战,由于我早有准备,敌人没有占到便宜,撤回固村先于我驻固村独立营二连接火,双方陷入混战状态。二路高平和荫城之敌200余人,在黄山楼峰山被三面山上的民兵击退。五区干队和店上民兵与敌人展开了激战。三路陵川之敌500余人,在流泽包围我区也扑了空,被我埋伏在王桥凹、东汉的区干队和长治县公安局武装打散。
    在敌重兵的包围之下,我二连击毙击伤敌人17人,五区干队缴获枪二支,店上民兵毙伤敌伪20余人,缴获牲口4头,还有米、白面、猪肉、大油、食盐等。虽在敌众我寡的形势下,六日阵地失守,但给了敌人以应有的打击。
    这次敌人包围固村,由于敌人兵力之大,包围严密,我们也有相当大的损失:独立营(包括区干队)牺牲班长1名,战士4名,负伤二名,被俘一名,失枪5枝,子弹x发,炸D12颗。民兵牺牲3人,负伤1人,丢枪五支,地L16颗。群众牺牲3人,拉走1人,负伤4人,抢走牲口93头,毛毯15条,毯子25条,衣服64件,被子174条,布23匹,大布1458尺,国币306元。荣军合作社、东畅合作社、永和堂、永记分区生产部、三合店等损失折合大洋20.6万元(当时的币)。
    固村镇战斗,考验了我们的党员干部,也唤醒了广大人民群众,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整顿对敌斗争的武装力量,端正对敌斗争方针,打击敌伪的蚕食抢粮,防止敌伪对根据地村庄机关的突然包围。
    固村镇战役后,县长侯国英总结了这次战役的经验,这是无意中在这次真枪实弹中得到的启示。
    也正好在平顺被关押的刘达飙回来了。
    过罢年,马成骥见审问刘达飙没有多大的效果,也没有什么证据证明他是共产党八路军,找医生检查,他的确是患的伤寒病,加上一直有人担保,他得的好处也不少,便让担保的群众联名写下担保书,就把刘达飙放了出来。
    刘达飙出来后已经过罢元宵节了。王强跟区干事李致忠代表组织第二次去看他,刘达飙怨告第一次就该跟上他走,就没有这件事的发生。王强笑道:“这就像孙悟空一样,不过这个火焰山取不来真金。”
    刘达飙跟王强上了区上,县长侯国英在亲自等着他,侯县长个子不高却精精干干的,真像同志们给他说的一样。
    一见到刘达飙,侯县长就跟他握手道:“在长治县就听说你的大名了,想不到我们是一见如故啊。”
    “侯县长还夸啊,年前就做了人家的俘虏。”刘达飙笑道。
    “回来就不要找部队了,就在这里重整旗鼓吧。”侯县长道。
    “领导是说?”
    “重新拉起一支队伍来!”
    “就是说在家乡重新建立抗日武装。把分散在各村的太行子弟兵战士,不管带枪的还是不带枪的都动员回来。”王强进一步解释县长的意思。
    “说说你的看法。”侯县长看着刘达飙,对他充满了希望。
    “原来的‘太行子弟兵’是因为事变后走散了,现在是时候把他们收抡起来了,他们一直是集体行动,集体行动有指挥方便,整体行动快,战斗力强等优点,但同时也有目标大的缺点,如遇强敌便要冒很大风险,因此在当时敌人占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我们行动时,不宜人数过多。
    当然,十二月事变时为保存分散在各村的民兵骨干,把部队集中在一定的安全地点也是必要的,这样可以避免分散的战士被敌人杀害。现在看来,当时为保存力量而集中行动是对的,但在受训后回去开展工作拟应以分散活动为宜。”
    “好啊,老刘,想不到你早就想好了。”侯国英兴奋的忘记了自己的身份,竟称呼起老刘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