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风约》第一六〇章 整个根据地一派欢乐的气氛

    第一六〇章整个根据地一派欢乐的气氛
    盖良弼已经派任第三区区长,妻子赵麦玲来到三区又一次跟他并肩作战,一块工作,这在革命最艰苦的时候是上天给了他们一次最大的恩赐。
    江滨她们深入到三区各村,首先做的一件事就是要各村的广大妇女解放思想,破除封建,坚决不能给正在裹脚的妇女裹脚,坚决不能让有钱的东家和地主娶二房,实行男女平等,让没有裹脚的妇女走出家门去挖井、挖地道,以防敌人来村里侵扰扫荡,进行“坚壁清野”。
    把粮食衣物家什带不走的找地方藏好,藏在地道里或者地窖里,把吃水的活水井和旱井封好,不要让敌人发现。把村里的儿童团组织起来,进行放哨查路条,以防特务汉奸进村。
    在根据地就像是在延安,大家专门穿着军装,雄赳赳气昂昂地在群众之间宣传,学文化,学知识。让广大妇女看她们的装束就跟她们不一样,她们都是新时代的大脚妇女偶像,能蹦能跳,能唱歌,能打枪。
    根据地的群众在党的领导下闹了土改,那些大地主大财主都出了地出了钱,老百姓有地种,打零工也有钱赚。
    江滨和同志们夏季跟群众下地干活,特别是不出门的妇女,就连小脚女人她们都动员出门下地干活了,整个根据地一派欢乐的气氛。农闲时节,妇女们学习文化知识,学习打枪,学习打游击。
    大井划界后,国民党反动派驻扎在界南,对界北抗日军民的抗日斗争肆意破坏,经常派军队和特务分子越界到根据地进行抢劫,偷袭抗日县府,包围暗杀我抗日军民。他们不遵守大井划界,不断向大井北侵犯,占领大井北畅村等村,三区就只剩下盘马池了。
    地委领导指出了壶关形势两面受夹击的严重性,提出对顽固派的斗争方针:即坚决反对越界破坏团结,团结一致对敌(日寇),要大力宣传这一主张。如顽越界,我们要随时提高警惕,随时机动转移,坚持阵地。如遇顽固派越界攻我区,对我是否可被迫自卫还击,地委回避不淡这一问题。
    同志们听了地委的指示,思想很沉重。从他们过去执行回避自卫还击这一方针中,实践证明,在顽固派破坏团结,越界侵犯的情况下,我不自卫反击,坚持阵地是很困难的,并随时有被顽固派杀害的危险,有时夜间睡觉都得转移好几个村子。
    同时群众情绪也动荡不安,那些坏分子、地富分子看到顽固派得势,也暗中和他们来往勾结,都对我们工作极为不利。
    县长侯国英理解大家的心情:“虽然上级没有明确的意见,我们也不能视而不管,任人宰割。”
    三区区长盖良弼召集大家开了个紧急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江滨、赵麦玲、夏馨雨,还有区委委员申世江(桥头村人)等。
    盖良弼首先肯定了大家在“坚壁清野”工作中所作出的成绩,然后进入正题:“同志们,界南顽固派即使在村里啥也捞不着,他们还是不让我们落脚,现在我们的部队都在进行百团大战跟鬼子干,那些顽固派就是趁我们根据地这个薄弱环节开始越界侵犯,大家说怎么办吧。”
    “我们要夺回我们的阵地,让群众不要再躲躲藏藏,跟上我们受气受罪。”
    赵麦玲是个急性子,也不管盖良弼是自己的丈夫。“他们不就是几个
    人几杆枪,还不一定有我们的枪法好呢。”
    盖良弼看了她一眼没有接她的话题,扭头看看江滨。
    江滨知道区长是要让她发表意见了。“嫂子说的对呀,我们不是也有武装吗,要不拉出来练练,这几个月我们不白干了?”
    “你是说,你们那些妇女儿童武装?”盖良弼没敢相信,因为他知道她们在各村教一些大脚妇女和大龄儿童的打战本领,还没有时间来得及看看。
    盖良弼又看着夏馨雨道:“我们不能只让女同志说呀。”
    夏馨雨笑道:“我们现在的主要力量就是这些女同志,不让她们说,我们怎有发言权呀。”
    申世江是县委派到三区工作的,他代表县委也讲了几句:“同志们,具体情况我还不很了解,不过,我认为只要咱们有武装力量,就不怕那些顽固分子,人不一样,枪杆子一样,再说,我们跟老百姓亲手耕种的庄稼也有籽了,玉茭穗已经能煮吃了,我们不能眼睁睁地看着那些顽固分子像狗一样扒吃我们的劳动成果吧。”
    大家对代表上级讲话的申世江进行了一阵阵热烈的长时间的鼓掌。
    盖良弼问江滨:“我们一共训练了多少人?”
    “人数是不少,少说也有四五十个。”江滨回答。
    “哟,那比一个连还多。”
    “都能打战?”
    “比较精干熟练的应该有二十多个”。江滨道:“这个嫂子最清楚呀。”
    “那还用说,人不发愁,是枪不够吧。”赵麦玲一提打战就来了劲儿,他在学校时候就是打靶能手。
    提起武器来,大家都知道这的确是一个困难的话题,没有武器再精干的士兵也是白搭。
    这时就该申世江说话了,他在县委青救会工作,对武器这档子事也很了解,现在参加百团大战的同志们在那样的环境下都缺少像样的武器,可是再困难也得想办法。
    于是申世江道:“今天这个会议很重要,我得把这个情况向领导汇报一下,也让领导想想办法,给大家弄些武器。”
    申世江走后,区长盖良弼就郑重地告诉大家:“现在,我们也对着上级说了我们的情况,的确现在我们三区被那些顽固派也无辜侵占了不少,就差区所在地没敢来了,要是再这样下去,我们就没立足之地了,也无法给上级交代了。”
    盖良弼边说边看着江滨,意思是定垛还得你们定,毕竟你们是第一线的战士。
    江滨欲张嘴又被赵麦玲抢话道:“那我们就组织一支游击队,把那些王八蛋赶走。”
    “你怎老抢话题。”盖良弼瞪了一眼赵麦玲。
    “这抢什么话题,我早就有这个想法,就是没有武器。”
    申世江回到大井跟领导汇报了三区妇女的武装情况,领导们很重视,当即就派宣传部长葛一梅来盘马池指导工作,特别是江滨、赵麦玲领导的那些妇女武装,在我党现在所处的最困难的环境下,界南顽固派马成骥和国民党二十七军时刻在侵扰我们界北根据地,保家卫国,匹夫有责。
    组织派申世江和李响亮(东掌村人)先到城寨、岭后、罗掌村那一带找我县枪械所设法找一些武器枪支。
    我县枪械所是我抗日武装于1938年在西街城隍庙建立的,在外称“修械所”,主要工作除修理现有(或者缴获敌人的)机、步、手枪外,还制造“壶武七九步枪”等,所用原料有硼砂、盘璜、砂布、锋钢等,原料来源是从敌顽区购进和破坏敌人铁路道轨等。
    县城沦陷后,修械所东迁到东掌村的黄家掌。“十二月事变”后,修械所为国民党顽固派掌握,先后迁城寨、岭后、罗掌村。枪械所虽然现在在国民党手里,但里面的工人师傅有不少是我党秘密党员和抗日积极分子。
    申世江跟李响亮一大早就从大井一溜朝西南方向出发,他知道今天就是要进入虎穴了,这里就是朱总司令所划的界北国民党顽军一带。
    自枪械所东迁东掌村的黄家掌后,他就没有再见到枪械所的踪迹,国民党在常行另立县府,听说他们把枪械所的职工师傅从黄家掌挟持到常行以南,究竟在哪个村建立厂房他跟领导们都不清楚。他这次不但是要搞清枪械所的真正地方,主要还得搞到我们所需要的枪支。
    中秋节就要到了,地里的大秋作物从开始进入金黄色,庄稼随着秋分摇摆着,发出沙沙声响。庄稼高了,到处都是青纱帐,通往各村的小路都被淹没在青纱帐里,无边无际看不到一个人影。
    申世江他们带着良民证,这些良民证是我们在敌占区的同志们给办的,路过每个村头都有检查良民证的,稍有不慎就会把你带到常行审问,先让你尝尝坐老虎凳的滋味,说不清楚就把你囚到牢里,或者给他们劳动,到常行煤矿井底拉坨子。
    到了城寨村,组织上让他们找村长盖万存,他是我们的同志,名誉上是为国民党当政,暗中为我们服务。
    村长盖万存,李响亮认得,但是李响亮不知道他是我们的同志,要不是组织上安排他的事情,他哪敢相信他就是我们的同志呢。
    二人见到盖万存,核对了组织上的接头暗语:“团结”。“反顽”。“团结”以握拳头为示,“反顽”以拇指、食指开枪为示。
    他们相互寒暄后,申世江递给他组织上给他的信。
    盖万存见了信,锁锁眉头,然后说道:“百团大战开始后才给组织解决了一部分枪支手L,现在顽匪把厂子迁到了罗掌村,把持的更紧了,不过我们保证完成任务。”
    盖万存接到组织给他的指示是:急需解决枪支30支,部分手L弹。
    盖万存原来就是在修械所工作的,日寇入侵修械所转移后,他就随着转移,还转移到离常行很近的城寨村,因他在修械所为技术工,手下的徒弟也不少,因此,在从县城西街城隍庙撤离的时候,组织就发展他为我们的同志。
    想不到修械所在第二次迁址的时候顽匪选在了他的村里。于是,盖万存就趁机在村里和修械所厂子里发展我们的同志,为党组织做了很多事情。
    在这战火纷飞的年代,武器成了一支武装力量的强有力的保证,没有武器寸步难行。盖万存深知组织上要他在修械所为党组织做事最主要的任务是什么,于是他就在厂子里不断发展自己的同志,不断偷取厂里的零件来家里秘密地为我们的武装造枪造手L。组织上对他充满了信心,也得到了实惠。
    在家里偷摸造的枪支已经在前一个时期全部给了组织,现在正赶上修械所第三次搬家,为了控制武器,顽匪选择了四周环山的罗掌村,那山势就像一个罗圈,任你有翅也休想简简单单地飞出来。并且,掌握修械所的是壶关国民党顽固政权的巡官(公安局长)特务头子刘国庆(桥头人)。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