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风约》第一五四章 他的心里一股暖流在触动

    第一五四章他的心里一股暖流在触动
    菜田英夫不再追问他们什么问题了,而是很平和地朝他们走过来,拍拍他们的肩膀,伸出大拇指生硬地说了几句中国话:“你们好样的,是皇军大大地疏忽,思路有问题的。”说吧吩咐翻译官几句。
    翻译官“嗨!”一声出去了。
    不大一会,翻译官领着小队长程田山进来,菜田英夫朝他又嘟哝了几句,就见程田山一个立正后说道:“报告,清剿刘寨民兵的队伍已经准备就绪,晚上准时出发。”
    菜田英夫又朝程田山嘟囔几句,程田山学着很生硬的中国话道:“是的,确确实实在五龙山躲藏,消息大大的准确”。
    菜田英夫听罢点点头,朝程田山摆摆手势,意思是让他出去。程田山行了个军礼就出去了。
    中午菜田英夫备了一桌菜还宴请了他们,表扬了他们对皇军的忠诚,在以后的日子里,要他们更加忠于皇军,为药王山据点出力。
    秦银富跟刘富景吃过饭忧心忡忡地离开县城,他们都在猜想菜田英夫的用意,也很明显这是菜田英夫的阴谋,是对他们的试探。只要不出门不生事,他就没有办法。
    可是,尽管如此,秦银富跟刘富景还是对菜田英夫的话不放心,要是真的呢,要不是试探他们,那些民兵同志们不是要因为他们的误判受损失吗。
    秦银富不知道刘富景是自己的人,有些话也不敢给他说,不过他知道刘富景是个可靠的人,跟他都是一个村的同辈人,谁好谁坏都清楚。
    可是刘富景知道秦银富是组织安排的,他就像他的一个保膘那样,时时刻刻在为他操心,这也是组织安排他的最主要的任务,他也知道现在秦银富在考虑什么。
    “菜田英夫说刘寨民兵那话明明是告诉我们了,是怕我们告诉别人还是故意让我们告诉别人的呢?”刘富景在回来的路上就故意跟秦银富搭讪,现在他应该让他知道自己是最可靠的了。
    “多着是在试探我们吧,哪有没让我们去参与抓刘寨的民兵还故意告诉我们他们所藏的地方呢。”秦银富道。
    “那我们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吧,省的给自己找麻烦”。
    “乡里乡亲的,要是真的是抓他们,我们知道了还就成了罪人了。”
    “你就别管了,我打听打听吧。”刘富景不怕说漏了嘴,因为他就想让他知道自己跟他是自己人,最起码是一路人,让他对他放心。
    “行,不过小心无大错,遇事要留个心眼,能不惹事尽量不要惹事,弄得引火烧身,不划算。”秦银富说的既肯定又含蓄。
    不过这次他们还是确认菜田英夫一定是在考验他们。
    菜田英夫计划在第二天晚上派队伍去北羊护羊脑山清剿刘寨跟北羊护的民兵已经被警备队里的程高松知道了,还是他趁着来通知药王山的伪军将情报交给刘富景的,为了秦银富的安全,程高松不知道他的身份,他只跟刘富景单线联系。
    刘富景怕秦银富因为这件事再生出是非来,就如实告诉他他已经知道了鬼子对刘寨民兵的真正的行动情报。
    “你是——?”
    “我是三八年入党的。”刘富景道。
    “你比我入党还早?”
    “嗯,我的任务就是保护你,掩护你。”
    “那你现在怎告诉我了?”
    “我怕你再为这件事操心,因为菜田英夫盯你盯的紧。”
    秦银富心里一股暖流在触动。
    刘富景把程高松送来的情报及时交给了组织,避免了刘寨和北阳护民兵的一场劫难。
    菜田英夫认定这就是秦银富的维持区出了问题,他就像被捉弄了一样。要不找出这个告密的暗八路,以后这么一个大据点还能支撑下去吗。
    三天后菜田英夫带着百十号人把秦庄村包围了,他们挨家挨户把群众集中在一起,逼着秦银富在里面找出共产党暗八路来,药王山据点里的两挺轻机关枪也支了起来。
    去年刘寨村遭鬼子屠村的惨象秦庄的百姓都知道,面对鬼子今天的场面老百姓知道秦庄要遭殃了。
    菜田英夫面对这个场面,胸有成竹,不怕你共产党不出来。
    秦银富一时也束手无策,要么自己站出来,要么答应他们限期给他们找出暗八路来。
    菜田英夫今天不吃他这一套了,他就像一条激怒了的疯狗,他感觉这是那些共产党八路在戏耍他,他下令机枪手对准老百姓。
    秦银富正欲张口,忽然见刘富景从人群中站出来:“太君,别没招了就拿老百姓吓唬人。”刘富景怕秦银富站出来,那个时候他就成了罪人了,他为党完成的任务就宣告失败了。
    几个持枪的鬼子把刘富景围起来。
    菜田英夫见是副会长刘富景,心里倒不见得突然,而是他在预料之中的事情,他压根也不愿意在老百姓中间开刀,他知道把老百姓杀红了,他的工作也不好干,只要能给他有个台阶下,对上面有个交代就行了,否则接连在他这里发生的事真是让他抬不起头来,连个民兵都治不了,还谈什么八路游击队。
    刘富景被抓走了,老百姓各自都归了家,一场血腥的屠杀没有发生。现在最不知所措的是秦银富,他昨天才知道刘富景是自己人,甚至还是保护自己的人,刘富景已经预感到了他该完成自己的使命了,在鬼子包围乡亲们的时候他就时刻准备着牺牲。
    秦银富知道刘富景做的这一切都是在提醒他要继续做他的维持会长,继续当“汉奸”,要继续革命。他的眼泪悄悄往肚子里咽,跟谁也不能表露出来,还得在鬼子面前装出一副副作势的样子。
    小鬼子把刘富景带到县城再没有从他嘴里问出个什么来,就在西门外把他杀害了。
    秦银富心里就像插了一把刀。
    刘寨村和北阳护的民兵暂时归入了由苏东保带领的黄山游击队,活动在牛盆、山头、冯坡、油坊河、好牢村一带。
    五月,为尽快恢复党组织,建立壶关县抗日根据地,开辟敌占区和国民党军占领区的革命工作。中共壶关县党组织在组织上分为两个县委,中共壶关县委和中共壶南县委。
    中共壶关县委领导抗日民主地区党组织工作,中共壶南县委领导敌占区和国民党军占领区的地下斗争。中共壶南县委因活动在驻常行的国民党附近区域,县委成员都处于秘密隐蔽状态。
    夏季到了,形势变得更加艰苦,日军和国民党军对抗日根据地采取封锁政策,各种物资奇缺,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中共壶关县委决定将所有党政工作人员化整为零,分散到各村、各山庄窝铺与群众一道同甘共苦,共渡难关。
    县委要求广大党员、干部不论在任何环境中都要立足于党的事业,处处为群众着想。各级干部群众化、外来干部地方化,群众吃什么、穿什么,党员干部也要吃什么、穿什么。
    他们与群众打成一片方便工作,努力学习当地方言,吃住与群众在一起,白天与群众一起下地干活,晚上点松明子学习、工作。时刻体贴群众疾苦、与人民群众建立了深厚的阶级感情,很快开辟了东南山区抗日根据地。
    还跟群众一起上山挖野菜、开荒地、拣干柴,与老百姓建立了亲密的鱼水关系。党政干部生活俭朴,以身作则,使人民群众增添了战胜种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没有盐吃,就在盐碱地上熬硝代替食盐,没有棉花就用羊毛做衣取暖。
    在艰苦的环境里,党员干部处处为人民群众着想,群众也时时爱护干部,冒着生命危险保护干部。崇高的共产主义信念和高度的革命自觉性,把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紧紧地团结在一起,形成巨大的力量,渡过了重重困难。
    五月下旬,壶关县抗日民主县长洛洪章调离壶关,7月,候国英(长治县人,1936年9月入党)从中共中央北方局高级党校结业分配到壶关任抗日民主县长。
    侯国英原籍壶关县人,童年随父母迁居西火镇桥头村,小个子,胆大过人。1933年,他进入长治乡师学习,1937年侯国英带领同学跑到省城参加了牺盟会,回来后,带头查封长治县劣绅裴宝堂盐店,没收靳瑞薪商店财产,烧毁汪精卫画像等行动。
    9月,中共壶关县委主要领导人进行了调整,原书记许少林等调离,李泽(河南省唐河县人)接任壶关县委书记,白水泉(又名白天鹤,河南省人)任组织部长。
    同时调离的还有宣传部长戴一之。
    戴一之是被栗永禄的儿子栗旗尚救出来的。
    栗旗尚原来在黎城县为保安团团长,三九年日寇第二次入侵黎城县,旗尚被牺盟会暗中安排在日伪军里。
    戴一之被抓到县城宪兵队里,正好被旗尚遇见,他故意跟戴一之打了个照面,意思是让他认出他就是遥镇的栗旗尚。当年他们一起参加革命剪辫子,参加甘草会,打土豪惩治劣绅,何止是认得。
    是夜戴一之被送到宪兵队,日本人让他交代出他的同伙,并投靠皇军,戴一之不但不从,还破口大骂,结果宪兵队给他用刑,整的他遍体鳞伤。
    第二夜四更天时分,戴一之忽然听到外面有动静,不一会,牢房门被打开,一个熟悉的身影来到他面前,只跟他低声说了一句:“别吭声,快走!”
    他已经认出来救他的就是前天见到过的栗旗尚,不难想像这旗尚在这里是不简单的,不管怎么说,能从这里逃出去实在是万幸中的大幸。
    到了平顺东坡村,栗旗尚才说明了他的身份,原来他是被组织安排在县城警备队里的,想不到遇见了戴一之。
    既是这样,栗旗尚是不能再回到黎城县了,县领导问他:“下来他计划怎么样。”
    栗旗尚道:“打鬼子那里也一样。”
    于是县领导就暂且将栗旗尚安排到刘达飙手下。
    在游风约的刘保蝉打探到戴一之被抓到黎城县的时候,正要亲自带人去设法营救时,刘达飙已经派人通知她说,刘保顺已经被我们的同志冒险救出来了。
    没过多久,第二次沦陷的黎城县被我抗日军队收复,拟投降日军的国民党县府成员逃之夭夭,黎城县成立了抗日组织。
    刘福禄带着家眷又重新回到了新宅,开了新宅门的第一件事就是到栗永禄家感谢他们全家对他刘家的大恩大德。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