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风约》第一四一章 太行山风云儿女

    第一四一章太行山风云儿女
    乡下来的小脚妇女都静静地听着齐心的讲述。开初刚到干校的时候,大家还一直以为她俩是男同志,后来才知道她们是女同志,只是留着光头。
    齐心说:“有一次营长问我,你们女同志为什么剃光头呢?我说,我们女同志为什么不可以剃光头呢,由于残酷的战争环境,连吃的水都没有,我们女同志的头,没水就无法洗刷,又没有梳子,时间长了满头长虱子。为了适应战争环境,我们什么都不顾忌。”
    齐心她们还经常教学员唱抗日歌曲,同她们睡在一起,睡的是地铺,吃的是小米或玉米粥,她们相处的同亲姐妹一般。
    冬季,日军开始“冬季扫荡”,齐心调长治县战地工作团,她们随到了刚被陈赓领导的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攻克的西火镇,原来是日为占领的,村街上还贴着日伪汉奸谩骂抗日县长张燮堂的反动标语:“打到七分像鬼,三分像人的”。
    齐心奉命到村妇联主任家布置召开群众大会,主人热情地让她们吃了一碗糠糊糊,驱散了寒气。当她们回到团部时,同志们正在用砖头架炉灶熬粥。忽然“啪啦啦、啪啦啦”响起了机关枪声,顿时一片混乱。通讯员报告敌情:“敌人骑兵和炮兵正在迂回包围!”
    张县长立即命令突围,驻扎在那里的三八六旅的一个团用一挺机关枪在村口进行掩护,敌人的大炮声和机枪声响成一片,子弹在空中呼啸而过,打在地上的子弹,“突突突”“扑扑扑”扬起了阵阵尘土,不时地传来几声轰鸣的炮声,她们不成队伍地跑着,子弹密集时就跑得快些,稀疏时就慢些,地上散乱地丢弃着一些纸张、复印蜡版等。
    跑着跑着,看见村子的一个缺口,有人指挥她们穿过敌人密集火力,从缺口绕道上山才得以脱险。
    她们从西火镇突围后,来到离长治县城约60华里的荫城镇,刚把牌子挂出来,敌人又来袭击,她们就又立即转移,如此连续多日,每天都要走几十里地。当时她俩被称为太行山下来的“风云儿女”。
    回到学校,齐心她们正赶上在树掌村东头奎星阁南侧空旷地里召开了一个国共合作团结抗战大会,这是因为八路军何长工司令员领导的抗大一分校住在神郊村,国民党新五军军部其直属机关部队均住在树掌村,中共中央北方局机关保新华日报战时太南版“太南日报”、中共中央北方局牺盟会中心区机关报“黄河日报”社址,分别住在回车、芳岱村。
    为了抓住这个有利的的时机,避免发生摩擦,搞好团结,经双方领导协商在这里开会,鼓舞士气,团结一心,共同对敌。在开会前事先通知驻树掌的壶关县第三公所及树掌编村公所,负责布置会场,留有进出两门。
    是日上午十时许,鸣炮开会,附近居民参加了大会,约万人以上。军人及抗大员生坐在前面,群众立在后面。由何长工司令员和新五军军长孙殿英先后讲话,阐明了国共亲密合作,精诚团结一致,枪口对外,抗战到底,争取最后胜利等大意。
    期间,还宣布让太行山的“风云儿女”齐心她们讲解在长治县区、镇日寇占领区跟敌人抢地盘、抢时间的斗争体会。会场洋溢着一片友好气氛,同时,揭露了日寇“三光”政策的凶狠,所过之地变成焦土的惨状,揭露了驻扎在县城的日寇在刘寨村大庙残酷屠杀抗日编村村长及抗日民兵20多人的暴行,大大激发了全场军民的杀敌怒火,不禁振臂高呼:“有敌无我!有我无敌!把日本鬼子消灭干净!”“驱出杀人放火的日本鬼子滚出中国去!”“抗战胜利万岁!”等口号。
    下午三时在军乐悠扬声中闭会。会后,黄河日报编辑赵树理专门开设“山地副刊”,为抗大一分校、国民党新五军、四十军等文化人投稿、发表文章。
    顿时整个太行山区孕育着一种生气勃勃的景象,成了抗日战争的战略要地,经常住着很多首脑机关和军队,持戈待命,开赴前线,随时随地抗击日寇。
    经过半年时间学习,学员学完了全部课程。1939年9月18日,在神郊村二仙庙举行了第一期学员毕业典礼,学员们手拿印有朱总司令题词的“从工作中继续学习锻炼自己”的毕业证书和黑色证章,心情都很激动。之后,学员们陆续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
    不久,一分校接到中央军委命令,延安抗大总校也要东迁办学。指示一分校去鲁西办学,命令何长工同志留守太行山区,等待罗瑞卿同志率领的抗大总校到来。
    1940年2月,延安抗大总校历时3个月到达武乡蟠龙镇。3月,一分校由黄克诚同志带领,从晋东南迁往山东。何长工同志带领一分校留下的1000多名新学员到蟠龙与抗大总校会合,何长工同志被任命为总校教育长。
    县工会秘书苏大本和已经升任保安九团的参谋长高体乾还有牺盟分会秘书郝培苗从沁水开会回来,大家心里都是忧心忡忡的,他们是奉命参加三、五专署和决死三纵队在沁水联合召开的反顽斗争大会的。
    他们在会上学习了薄一波《如何克服目前时局危机与坚持长期抗战》的报告和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在山西开展反逆流斗争》的指示,简述了三月二十五日阎锡山积极配合蒋介石在陕西宜川县秋林镇召开的“秋林会议”。
    他们决心要使用一切手段消灭牺盟会、决死队和一切抗日进步力量,也是发动“十二月事变”的准备会议,要大家切实加强思想上的准备,认清现在妥协投降的危险形势,提醒大家要吸取二七年大革命失败的教训。再次告诉大家“天要下雨,要准备雨伞”。
    十一月,中共壶关县委,路东办事处,太南地委以及保安九团党组织召开了各区负责人会议,会上传达了上级的会议精神,保安九团内部的党组织对保安九团武装骨干进行了整顿,做出了应付突然事变的部署,有策略地清退了一些反动军官及其随从,从一分校调来30余名军事干部充实到公安局和地方武装组织中,安排了主要任务。“天要下雨,要准备雨伞”。这已经是大雨预来风满楼的征兆。
    就在一九三九年六月,晋东南五专署成立了两个保安团,以壶关县游击支队为主力收编为保安九团,将收编的旧军卢有年部队和“民大”六分校的学生游击队、潞城县自卫队组成保安十团。
    另成立保安司令部,戎子和兼司令员,王子玉担任副司令员兼参谋长,车敏兼任政治部主任。这支部队是决死三纵队的一支附属部队。日军第二次对晋东南地区进行“九路围攻”后,一部分由戎子和带领随决死三纵队一起行动领导白晋公路以西各县工作;一部分由杨献珍带领随保安九、十团转移壶关县东山的郭堡庄、回车、芳岱等村一带,领导白晋公路以东各县工作。
    “秋林会议”上,阎锡山公开发动旧军政人员污蔑攻击八路军、牺盟会和新军,在新军所在地制造事端,同时,大批提拔重用旧军官,公开提出取消新军的政委制和新军番号,妄图夺取共产党对牺盟会和新军的领导权,改变新军的性质,把新军变成旧军。
    八月,第二战区第八集团军司令兼第三行署主任孙楚到晋东南,并带来一个宪兵团、一个警卫营以及阎锡山的“精建会”、“突击队”、“政工团”等反动组织。国民党省党部的党务指导员也随之而来,他们来晋东南的口号是“开展政权!”“开展党务!”实际上是搞特务活动,打击牺盟会,瓦解决死队,夺取抗日政权。
    保安十团三营营长吴殿甲正在郭堡庄开团代会,当时,我党还处于秘密状态,前保安团长卢有年(红军东征时防共团营长,后担任保安十团团长,秋林会议后将他换掉)呼哧呼哧地挺着个大肚子突然闯进团组织在藏粮楼设的会场,看到大家正在开会,装出一幅惊慌失措的样子,嘴里哼着“叫老乡,叫老乡,你快去上战场吧,快去把兵当……咦嗨咦呀嗨……”。
    团党委书记高志国根据卢有年最近到白晋路西潞城县顽固头子孙楚那里回来后的种种迹象看出,他们快要下手了。于是就在当天的会议上,团党委决定,如有叛变发生,指定由吴殿甲负责指挥全团的军事行动。
    十一月中旬,一连一排排长(秘密代理七连党支部书记)和永胜来营部向三营教导员黄尚英(长治县东和村人)营长吴殿甲汇报情况,他说:“我们七连党支部的同志发现连长郭继在回车村前哨连与地方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鬼混,这些不三不四的人可能就是精建会的,他们一定是来下大雨的。”
    吴殿甲把这一情况立即汇报了团党委,团党委决定把七连调回营部驻地大井村,并建议调动郭继的工作。
    当天晚上七连调回大井村,黄尚英急忙下到连队跟和永胜进行秘密找连队的队员个别谈话,进一步证实了郭继确实以金钱吃喝拉拢了十多个同他在感情上要好的战士,行动诡秘,其中还有安排进去的秘密党员。
    第二天晚上,黄尚英跟吴殿甲带着七连新连长共产党员柴天喜来到七连连部,黄尚英召开会议,在会上讲了话,介绍了新连长的情况,要求全连一切服从新连长指挥。
    郭继还介绍了全连人员。最后吴殿甲说:“武器弹药就不点验了,由事务长具体负责,大家一定要自觉,不能因为调换连长而隐瞒子弹。”全连战士们“哈哈”大笑起来。
    交接完毕后,屋里已经点起了油灯,吴殿甲发现郭继没有离开的意思,便跟他道:“相跟上走吧郭连长。”
    郭继道:“让我在连里跟大家住一夜吧,我们好歹也同甘共苦了二年。”
    黄尚英知道今天晚上决不能让他留在这里,便附和道:“还是随我们去营部吧,你明天就要报到团部,我们今晚还不好好唠唠,哪还有时间。”
    吴殿甲道:“今晚,我们三个住在一起,好好唠一唠。”
    郭继不好意思推脱,说去厕所一趟,二人等他从厕所回来就去到了营部。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