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到雪鹰领主的世界》第六百一十三章 生与死的感悟

    濮阳波化作的光团在进入那个龙池之后,整个灵魂瞬间被困住了。
    那种感觉实在是太奇妙了,仿佛整个世界都化作了虚无,完全感觉不到自己的身体,没有任何的外在桎梏;虚无缥缈间,只有漂泊的灵魂。
    这个龙池巨大到无边无际,而且时时刻刻都在变化着。这一瞬间,这个方位还是宁静的,因为达到了暂时的平衡,但是下一个瞬间,这个平衡立刻被打破,许多种能量再一次强烈撞击,变化。
    “砰砰砰……”
    在这龙池里面,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粒子裂变、聚变,物质坍塌,各种各样的射线,各种各样的辐射,极度的高温、低温,诡异的磁场等等,完全是一个最可怕的能量争斗场,各种类型的能量,千变万化,粉墨登场。
    每一分、每一秒,这个龙池里面都有无数的能量波动,在无数的战场开战。
    而濮阳波的那团灵魂,一开始只能拼命躲避,寻找安全之所。
    渐渐地,光靠躲避已经不行了,因为已经没有安全的区域了。
    所以,要主动改变自己的能量状态,来抵挡那些可怕的能量伤害。
    但过了不久就发现,就算主动改变自己也不行了,因为很多伤害太可怕,就算你再改变自己也没用!你必需要加入到这些能量的战斗中去,主动去改变它们目前的状态。
    再到后面,自己要主动去迎战,甚至主动去毁灭。
    总之,就是无穷无尽的各种能量状态的战斗,持续不断的改变自我。
    这个龙池里面,没有所谓的规则秩序,处于彻底的混乱状态,只有无序的能量波动。
    而唯一的秩序,就是濮阳波的灵魂本身。
    无穷无尽的战斗,变化多端的能量结构,就仿佛整个人置身于地狱世界。
    一开始仅仅只是逃离就足够了,了解了能量结构,掌握了变化规律之后,就能逃脱。
    但是后来,仅仅逃离已经不够了,需要置身于其中,主动去改变自己,适应外界。
    再到最后,甚至要去主动改变外界的能量运转方式。
    这一切似乎都是虚幻的,完全处于灵魂和精神世界中;但是,这一切又都是真实的,因为一旦失败,真的可能会有性命之危,连最后一点灵识都会被湮灭。
    在这种战斗、理解和改变自身中,他变得越来越强大,自身的形态结构也是越来越玄妙。
    当他强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开始吞噬周围的能量。
    一开始,只能吞噬一小部分周边的能量和物质。
    无数种能量,无数种物质,疯狂地战斗、变化,只为一个目标,那就是进入新的平衡。
    但随着自身的改变和强大,吞噬的能量越来越多,吞噬的物质也越来越多。
    他的能量越来越强大,越来越玄妙;同时,在不断地利用在龙池里面战斗、参悟、理解到的能量组合结构,参照“生命秘典”的基本原理,开始尝试着重组他的肉身
    时光荏苒,二万年的岁月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
    但对于濮阳波的灵魂来说,过去了多久?真的不知道。
    这种生与死的感悟,真的是对一种文明的学习过程,对最本质的能量文明的参悟。
    就仿佛一个生命,诞生在一颗星球上,但这颗星球却是危机四伏,这个生命一开始是寻找安全之所躲避,之后是改变自己,然后是借用这颗星球上的资源来强大自己!而他的最终目标会是什么?
    当然是离开这颗星球,前往浩瀚的太空。
    就好像在濮阳波前世的那个凡人世界里,人类群体奋斗了无数年,发明了无数的科技成果,但始终有一个远大的目标:那就是离开养育自己的这颗星球,驶向未知的、充满无穷神秘的星辰大海!
    战胜地球引力,来到外太空,这一点人类已经做到了。
    接下来,就是战胜太阳系引力,前往太阳系之外的广阔空间;这一点,在濮阳波离开时,还差得很远,当时的人类连自身所在的那颗星球的开发利用都尚未完成,还处于一级文明的成长道路上。
    凡人世界,生、老、病、死,是所有生物根本躲不过的宿命,即便是像恐龙那样拥有强壮身躯的生物,最后也依然是难逃这个亘古不变的“魔咒”。
    从宏观角度来看,在凡人世界中,即便高等生命拥有智慧,又创造了诸多辉煌的文明成果,其实本质上和恐龙并没有区别,因为两者都是这颗星球摇篮中所孕育出的生物,甚至深究起来两者在几十亿年前还是同源。
    相同的起源也就意味着,人类这种高等生命,或许终有一天会步恐龙的后尘,成为这颗星球几十亿年历史中的匆匆过客。
    最终可以发现,不管是一个生命,还是一个文明,都殊途同归,拥有相近的历史轨迹。
    总的来说,其实宇宙中没有什么事物能够永恒存在,世间万物最后都会从有序走向无序,就连宇宙本身都不例外,“熵增定律”就是最好的证明。
    这个定律几乎决定了宇宙的最终归宿。
    关于熵,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其一,孤立系统的有序度或者混乱度可以用“熵”来表征。系统越有序,无序度越低,则熵越小,反之亦然。
    其二,孤立系统中能被用于做功的能量(有效能)多少也可以用“熵”来表征。系统的有效能越多,则熵越小,反之亦然。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