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尘白刃一相逢》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势

    江忆染入燕。
    这其实是一件小事。
    但在很多上位者眼中,却是完全无法忽略的。
    因为。
    这是大势。
    或者说。
    江忆染入燕,让大势有了改变。
    尽管江忆染说到底只是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但他展现出来的能力,已经是有目共睹。
    他有资格,成为下棋者。
    棋盘,是整个天下。
    然而,江忆染自己其实是既不愿意当棋子,也不愿意当下棋者的。
    他更希望跳出这一盘棋局。
    世间无局。
    但他终究是暂时没有能力应对这天下变换的洪流,置身其中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了。
    不过。
    无论江忆染是主动还是被动,入燕这件事到底是成为了很多其他事情的引线。
    天下大势,以江忆染入燕为节点,出现了风云莫测的变幻。
    ******
    几乎就在江忆染入燕的同时,金陵的皇宫中传出了令大楚上下震惊的消息。
    削藩。
    一时间,举国沸腾。
    这几年来,大楚一直动作不断。
    灭蜀伐秦,封王立嗣。
    皆是搅动风云的行措。
    如今,竟然又要削藩。
    朝堂上下里外,因此事瞬间分成三派。一派是支持削藩,认为部分藩王权力实在过大,擅行擅为,甚至握有和金陵方面抗衡的实力,这是完全不合适的。一派是不支持削藩,认为大楚近年来征伐频频,已然疲惫,不宜再生事端,更何况往年也未见藩王异动,妄自削藩恐怕反而会激起不忿。剩下那一派,自然就是和稀泥的,端端然持中立态度了,也不发表意见,跟着圣上命令行事便好。
    三派之间,互有睚眦,多生倾轧。
    至于江玄胤自己,自然是冷眼旁观。
    反正削藩是一定会削的,这是决定好的事情。
    帝王一言,岂有轻易之理。
    那些臣子们,爱骂便骂去,功过后世自有人定。
    当然,在削藩激起的纷乱中,冷静的人自然大有。
    这些人看得分明,江玄胤绝不是那种莽撞行事的主子,他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谋划、有自己的思路,他不可能不明白削藩的弊端,并且本来也确实不必如此急功近利,但他依旧执意而行,多半有背后的原因。
    是因为身体不济而急于为后世铺路?还是因为藩王之中有人已起异心?又或是因为燕世子离楚带来了不好的影响?
    没有人敢妄自揣测。
    帝心不可度。
    但所有人都知道,大楚恐怕真的将要步入乱局之中了。
    而这乱局似乎并非一朝一夕而成。
    好像有太多太多的伏笔与铺垫。
    是江玄胤自己在将大楚推向深渊边么?
    没有人敢这么想。
    ******
    与此同时,秦国也有大事发生。
    同样是轰动一国之事。
    迁都。
    大秦的都城,传承了千年,从未有过改换。
    历史上,唯三的迁移,都是因为国将不国,外军临城。
    主动迁移,这是第一次。
    莫说庙堂之上,就是江湖之远,亦起轩然大波。
    动静比楚国削藩大的多。
    尤其是反对之人,几如浪潮。
    数个大家族联合军侯、朝臣,公然反对迁都,站到了暮璎珞和嬴归惘的对立面。
    但是,聪明人会发现,迁都的背后没有那么简单,似乎别有端倪。
    那些反对派被迁都之事冲昏了头脑,自以为找到了谋利之机,却忽略了一些事情。
    在此之前,暮璎珞与嬴氏皇族对立,是有目共睹的事情。
    所有的政令,名义上由嬴归惘而出,实际却都是暮璎珞的意思。
    迁都之议,或许很多人都会习惯性的认为也是如此。
    但事实呢?
    事实并非如此。
    暮璎珞和嬴归惘已经站到了同一线。
    这一点,能改变很多事情。
    有很多人,看到了这些,于是顺势而动。
    有很多人,忽略了这些,注定逆流而行。
    而现实中的情况也确乎在数日之间便见了分晓。
    暮璎珞的铁腕和嬴归惘的决心在瞬间展现了出来。
    雷厉风行,决煞异常。
    那些反对迁都的势力,在暮璎珞和嬴归惘的联手下,几乎毫无反抗之力,被尽数整治。
    不计其数的朝臣与君侯下狱,甚至有很多直接蒸发般消失不见。
    庙堂上下,尽皆悚然。
    所有人终于明白,原来暮璎珞和嬴归惘已经站到了同一处。
    并且,暮璎珞已经有将权力交还给嬴归惘的迹象。
    这代表什么?
    这代表着大秦很快又将是铁桶一片。
    曾经的分裂与内斗,就算不会完全消失,也将少去很多。
    这时候的大秦,将变强不止一星半点。
    而其锋芒将毫无疑问地指向曾经的秦宣帝,嬴忘忧。
    而嬴忘忧起兵的理由与支撑,将受到极大的削弱。
    就算嬴忘忧再怎么有聚拢的方法,人心恐怕多少也会涣散些许。
    未来会怎样?
    似乎瞬间就有了定数。
    ******
    燕在动,楚在动,秦在动,秦宣帝嬴忘忧亦有所为,而不是坐以待毙。
    当初在嬴忘忧起兵时随势而动后被残酷镇压的邓氏残党以及反对迁都后被镇压的势力,尽数投入了肃州。
    肃州的军力一时间大增,声势之盛直逼周围各州。
    加上秦宣帝嬴忘忧与燕遗族的势力从来交好,占据北地,倒也堪与秦、楚成鼎立之势。
    所有人都清楚地感受到,不同势力之间的剑拔弩张。
    大战,仿佛只在眼前了。
    ******
    此日,秋分。
    肃杀将至。
    天地枯黄。
    整个兖州也氤氲着不寻常的气息。
    金陵的削藩诏令已经到了临淄。
    割地,分军。
    这是惯常的手段。
    当然。
    每一位藩王,都有选择与拒绝的权力。
    只看。
    是否有这样的胆子。
    齐王江云玕有这样的胆子么?
    有,他当然有。
    甚至,他一直等待着这一天。
    他所有的心血尽在此间了。
    说实话。
    削藩,正合他意。
    通俗些说,刚想瞌睡,便有人抵枕头。
    江云玕还愁没有借口,眼下便是最好的借口。
    他当然清楚,朝廷的削藩多半还伏有后手,一定会有隐藏的谋变。
    然而。
    江云玕不在乎。
    因为他觉得自己已经准备好了。
    杀出一条血路。
    当然,一切,只是他觉得罢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