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鞘》第两百六十八章 书不尽人意

    东海龙宫,大殿之上,龙王敖晋一人独坐龙椅,双手手掌轻放在两侧龙椅扶手之上,笑容灿烂。
    想着再过不久,便是他东海龙宫的一桩大喜事,敖晋心中的喜悦早已泛滥成灾。
    殿上站着一位龟丞,正双手捧着一纸文书,向敖晋介绍着这场婚事需要筹办的方方面面内容。
    “禀告龙王陛下,这太子殿下的婚事筹办,约莫就需要这个数目的神仙钱。”龟丞竖起一根手指。
    “一千枚惊蛰钱?”敖晋一手扶着下巴,若有所思,起初觉得太过昂贵,是不是稍稍节俭一点,毕竟这东海龙宫,几百年来只出不进,虽说远不止于生活拮据,可动辄上千枚惊蛰钱的消耗,依旧不是个小数目。
    不过......既然是婚事,想必也能收取不少贺礼,这一来一去,损耗也能有所弥补,再说了,他东海龙宫都多少年未逢喜事了?
    “无妨,这点神仙钱,咱们东海还出得起,你就照上面办,万万不可让前来观礼的客人们,觉得我东海龙宫有半分小家子气。”敖晋笑得合不拢嘴。
    龟丞点头应诺,又试探性地问道:“那,敢问陛下,北海那边?”
    敖晋哈哈大笑,知道他在担心什么,便说道:“尽可以向咱们的老朋友们广发请柬。”
    “微臣遵命。”
    ————
    东海龙宫,太子寝宫门外。
    守门的虾兵蟹将,不在少数。此地是除却龙王寝宫以外,最为严防死守的地方。
    当然,严防死守,是对于外人的。
    这群虾兵蟹将们见了太子敖旭缓缓走出,一个个点头哈腰,阿谀奉承不停。
    敖旭摆出一副很是受用的模样,往通往海面上的通道走去。
    龙宫的水运与海底深处的“地面”同气连枝,所以并不能够以常人想象的“御风”这种方式离开,进进出出必须要经过这条水晶通道。
    而通道的出入口,都有一座法阵,用以“核查”身份。
    敖旭摆了摆手,让一位看守水晶通道的虾兵让开一条路,径直走了进去。
    就在敖旭进入水晶通道的一瞬间,那位看门虾兵便要随手打开法阵,进行“核查”,被敖旭制止道:“怎么,你连本太子都要管?”
    这话吓得那虾兵肝胆俱裂,瞬间跪倒在地,直低着头不敢看那龙太子的眼睛,颤颤巍巍地说道:“属下不敢......”
    敖旭冷哼一声,拂袖而去。
    两人却已经在不知不觉中,交替了前后。
    水晶通道尽头,便是东海海平面。
    距离那“天幕”越来越近,阳光也愈发刺眼。
    她一颗心砰砰直跳,生怕敖旭中途返回,所以脚步格外轻快。
    女子却不知道,自己每一次加快脚步,都是在身后那龙太子敖旭心上狠狠插下的一把刀。等两人走到水晶通道尽头停下脚步时,年轻的龙太子,心头已有千百把刀。
    尽管你要走,可不可以稍微慢些,好让我能够与你多说几句话?
    敖旭想这样说,可他最终没有开口。
    就像下定决心一朵花只养不摘过后,替它浇水便是了,看它灿烂便是了,无须整日守在那朵花身旁,挡住温养那朵花的阳光。
    年轻男子站在水晶通道尽头,没有多迈出一步。
    红衣女子发现身后那人脚步听了,转头望去,此刻的她才终于放慢了脚步。
    敖旭笑了,由衷地笑了。
    他的笑容一如海平面上渗透下来的阳光,无比灿烂。
    因为她至少还愿意在离开前,稍稍放缓离开的脚步。
    仅仅如此,他便心满意足,再无所求。
    那个其实相貌才华境界修为心性,皆不辱“东海龙太子”这个身份的年轻男子,双手负后,想要在她眼前摆出洒脱释然的姿态,如此才好让女子心无愧疚的离开。
    就连放手,都在替她着想。
    年轻男子轻声说道:“红韶姑娘,敖旭就送你到这里了,还请姑娘多多保重。”
    红衣女子心中忽然有些空落落的,许是习惯了他的嘘寒问暖,却是第一次听见他的轻声告别,有些不适应,轻轻点头道:“也请龙太子殿下珍重,谢谢你。”
    敖旭不再多言,忽然说道:“你我就此别过,红韶姑娘,请你先走。”
    红韶不再犹豫,身形直往海平面上跃去。
    如同那年,在颠渎倒瀑之中,逆流而上的锦鲤。
    锦鲤少女与龙鲤女子的眼中,皆是一道“天幕”。
    而那个请她先行离开的年轻男子,只是想看着她离开的背影而已。
    敖旭目送那道绯色长裙飘出东海,最终消失在视线之中。
    就像亲手养活的一朵花,被送到更适合生长的土壤之中。
    放手很难,需要勇气。
    好在他要的其实也不多,只要花开就好,不在乎那朵花在哪里散发芬芳。
    敖旭将手从背后抽出,朝着其实已经消失的女子的背影轻轻挥手告别,又将那只手放在鼻子前闻了闻。
    少时曾看书上说,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我敖旭今日送了扶摇天下一朵玫瑰,手中为何没有余香,徒留余恨。
    看来书上所说,也不尽如人意。
    ————
    红衣女子御风万里,从皓日当空走到了月朗星稀,又从月朗星稀走到了夕阳西下。
    日升日降,月起月落,漫天星光去而复返,得而复失。
    人间风情虽万种,万种风情留不住。
    这一日,东海上空,皆有绯色长裙划过的痕迹。
    她真像一朵玫瑰。
    ————
    在知道距离东海龙宫越来越近之后,李子衿收起的符舟,与陆知行二人御剑全速前进。
    于是三个命运多舛的少年少女,极其巧合的相遇在海平面上。
    青衫,月白,绯色。
    三种各自鲜明的颜色,在半空之中碰撞。
    那人近了,其余二人便停了。
    先是李子衿一脸不敢相信的神情,看着那个模样愈发成熟的女子,当初的少女,如今已经长这么大了?
    更为震惊的事,便是她重新得到了人身。
    草木精魅,修行不易,想要修炼出人身何其艰难,李子衿知晓其中辛酸。
    短短几年,锦鲤为人,人又化龙,龙再化人。
    从鱼变成少女,再变为龙鲤,再变成女子。
    她的三个成长过程,跟李子衿的成长过程亦是无比相似。
    一个在形,一个在神。
    表象与本质的两种体现,相互映衬。
    绯色长裙的女子,不顾一切地全速御风,想要冲进那道青衫的怀里。
    可她看见那一袭青衫身旁,还有一位月白色纱衣的女子御风悬停。
    女子年纪,少女容貌,姿容不输于她。
    几乎在一瞬间,红韶便明白了此人的身份,必然是他无数次向她提起过的那位女子。
    所以绯色长裙,几乎是近距离猛然刹住一脚,差点与他撞了个满怀。
    李子衿先开口,“小师妹。”
    “师兄。”
    身着绯色长裙的绝色女子轻声应道。
    这一刻,她笑靥如花。
    ————
    东海龙宫。
    亲手毁坏龙王敖晋安排的敖旭,受到了有史以来最严酷的惩罚——被拿掉了太子之位。
    敖晋说,妇人之仁成不了大事。
    敖旭没有半句埋怨,甘愿受罚,他同样不认可父亲这句话。敖旭以为,大丈夫生于天地间,所作所为都要对得起良心,父亲眼中的“大事”是家族的兴亡,父亲眼中的“小事”是红韶一人的喜悲。
    可敖旭眼里,东海龙族正统的兴亡是大事,红韶一人的喜悲也是大事。
    所谓欲成大事不拘小节,只不过是掌权者的遮羞布罢了。
    若连一件小事都做不好,何以做成大事。
    一屋不扫,便扫不了八荒六合。
    敖旭收拾好行囊,搬出了龙太子宫,要去外面的天地看一看。
    文庙不允世间龙族后裔登陆,那他便沿着河流湖泊,离开东海之“大”,去看一看人间河流湖泊的“小”。
    年轻男子背上行囊,回望一眼,那座东海龙宫的轮廓愈发渺小,外面的天地愈发壮大。
    他转身御风离开,去往绯色长裙相反的方向。
    敖旭离开前,留有一封书信给父王敖晋。
    信上短短八字,却道破那位已不是龙太子的年轻人心酸。
    父不知子,子不知父。
    ————
    陆知行对于这位李子衿的小师妹,难得没有面对苏斛以及其他李子衿身边女子时的争风吃醋,反而显得格外的“宽宏大量”。
    正宫气度彰显无遗。
    陆知行知道李子衿对于他这位小师妹,真是亦兄亦父的存在,并非有半分男子对女子的感情掺杂其中,便早早放下心,甚至特意为师兄妹二人留有时间独处。
    九万里路途说长也长,说短也短。
    好像一去一回,也就是昨天发生的事。
    碣石山脚,依然是那座城,依然是那个馄饨摊。
    两人变三人。
    道侣,道侣。
    师兄,师妹。
    听完了红韶对那位东海龙太子的描述,李子衿赞叹道:“小师妹,依你所说,那位龙太子果真是个光明磊落之人,想不到龙王敖晋为人阴险狡诈,膝下长子却如此明事理。”
    陆知行说道:“圣贤说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李子衿笑道:“圣贤还说过,浊者自浊,清者自清。”
    红韶说道:“圣贤也说过,道不同不相为谋。敖旭的‘道’与东海龙宫不同,我相信他总有一天会离开的。”
    李子衿最后替这场风波盖棺定论道:“既然小师妹让我无须再问剑东海龙宫,那此事便暂且搁置,若日后小师妹你意难平,再知会一声,师兄自会去替你讨个公道。现在嘛......咱们先回家!”
    陆知行与红韶,皆是眼睛一亮。
    如今的青衫剑仙,言语之间,尽是自信。
    好似无声无息之间,李子衿就已成为了少年时梦想中那样的人。
    天地之大,无处不可去,无人不可斩。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